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河池市地图 >
环江县地图
环江县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环江山清水秀,洞多景奇,有如诗如画的长美风光;有多种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有气势磅礴的龙潭瀑布;有世间罕见建筑精美的毛南族古墓群;有粗犷豪放的毛南木面舞;有欢乐轻快的苗族姐妹舞。主要旅游景点有下庙旅游度假山庄、大才神龙宫、下兰姻缘洞、川山瑞良旅游区、长美崖刻、明伦北宋牌坊和下南古墓群。
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位于环江西北部木论、川山乡境内,因最早发现于木论乡境内而得名,距环江县城72公里,面积约有90平方公里,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中科院及国家林业部专家考察论证,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石灰岩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
东兴杨梅坳避暑旅游风景区:杨梅坳景区位于东兴镇九万大山久仁林场内,距县城120公里,与融水县交界。那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天然林保存完好、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杨梅坳地区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已经申报与融水、罗城一起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南古墓群:位于下南乡堂八村东南凤腾山上,距环江县城约72公里,是毛南族祖先的“陵园”,有大小古墓700多座。毛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直到清代才学汉文,所以清以前的古墓立的是“无字碑”。立碑刻字的多数建于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这些墓全用大块大理石砌成,墓碑、拱门、石柱矗立,在上面雕刻或阴刻或浮雕,刀笔浑圆、凝重、工整的楷体书联、墓志,作为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毛南族古墓群已经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龙宫:位于环江毛南组自治县县城东南17公里的大才乡下暖屯。神龙宫是个天然大岩洞,洞长十数公里,内有十个大厅,均系自然生成,还有众多的支洞、耳洞。洞口上方石壁镌刻着“神龙宫”个遒劲的大字。石底有地河。
明伦牛角寨瀑布群:明伦牛角寨瀑布群位于明伦镇八面村何家屯附近,环英公路路经风景区,交通十分便利。
北宋牌坊:位于明伦镇北宋村,是北宋村人卢式慎为纪念其家族九人在一次抵御流寇的战斗中殉难所建。此牌坊为石牌坊三连门两座,第一座牌坊横额上写:“一门贞烈”,第二座牌坊横额写:“一门九烈”,整座牌坊全用大青石雕刻而成,气势非凡,技艺精湛。1994年7月8日,1994桂政发(63号)文定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美崖刻:在下纺屯附近小环江左岸的巨崖石壁上,有着“山高水长”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气势雄伟,小环江发沿岸峰峦树木葱茏,翠竹倒映,形影相连,由于植被保护良好,江水清澈碧透,沁人心脾。山峰间被江水冲积出的小平原上绿草如茵,田园成片,农舍错落。乘船观江景,远近山光水色交替入目。

名优特产

环江得天独厚的自然重要条件孕育着许多珍贵的农副土特产品,有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品:川山凉席、毛南族花竹帽、下南菜牛、醇香浓馥的毛南红窖酒、被誉为“五香”食品的香猪、香鸭、香牛、香粳、香菇,著名地方产品有川山凉席、明伦香粳、龙岩香菌和茶油、下南菜牛、宜北香猪等。
环江香鸭: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三个乡镇,其个体小,体重1.2~1.5公斤,土法土养,肉质别有风味,是本地特有品种。
环江香牛:产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五香基地,以一岁以下小牛宰不剥皮,用土法烧制的畜产品,其皮脆肉嫩香甜,美味可口。
环江宜北香猪: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特定地理区域,具有独特的特点:两月龄断乳猪即可制作烤、腊乳猪或白切食用,皮薄骨细,肉质细嫩,不滑不腻,味道芳香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环江香猪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20种之多,含量均比普通猪多两位以上:如谷氨酸含量是普通猪的8倍,能使人聪明的卵磷脂含量是普通猪的4倍多,蛋白质含量17.82%,为普通猪之首;脂肪含量4.3%,比普通猪含量少4倍多,使其食之清甜浓香,味道可口,百食不厌,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可延益寿。
环江香粳: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五香物产之一,产于县东北部五个乡镇,其米质优质,营养丰富,味道特香,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称。

毛南族民族风情

毛南族,现有7.1万多人。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通用汉语;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
生产:毛南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各种副业。毛南族饲养的菜牛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颇有声誉;他们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精致美观而又实用,既是毛南族的手工艺品,又是姑娘们珍爱的装饰品。
建筑: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结实稳当。干栏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圈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这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干栏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
石刻:毛南族石墓上的雕刻远近闻名,如今存留在凤凰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的毛南族石匠,在冰冷的石头上把花鸟鱼虫、人物、用具都赋予了生命。毛南族石匠的创作既不描线也不起稿,全凭手中的刀凿根据脑中的构思在石上即兴雕刻,创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农耕:毛南族居住的地方重峦叠嶂,耕地不足,他们在石山岩缝中把每一寸土地都开发出来,垒石保土,可以说惜土如金。毛南族人的耕作极其精细,水田往往要一遍又一遍地翻耕,把田中的全部土疙瘩捣碎再栽秧,精细耕作,所以他们的田地粮食产量都很高。不仅如此,毛南族人民很早就在山地的种植中采用密植、套种、间种等方法,为岭南西部的农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南族
饮食:毛南族人的主食为大米、玉米,蔬菜有豌豆、白菜、南瓜、豆角、萝卜等。在节日的宴席上,豆腐是重要的副食品。毛南族人民十分好客,客人到家都待为上宾,他们热情地把家里腌好的酸肉、酸螺丝、酸菜都端出来款待客人,而且还要请客人品尝最有民族风味的“毛南饭”。
服饰: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妇女穿十分漂亮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妇女们还喜欢把头发盘成发髻,喜欢佩带首饰,胸前有银、玉等装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做的帽子。
语言:毛南族有本族的语言,但没有本族的文字,他们历来学习和使用汉语。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在语音、语调、语序以及基本词汇方面与同一语族的壮语、侗语、仫佬语和水语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尤其与水语更为接近。由于毛南人民长期与壮、汉族人民密切交往,所以许多人都能操壮语和汉语(柳州官语),毛南族还借用汉字的音义记录毛南语,创成“土俗字”,用来记录本民族的民歌和祭祀用语。宗教毛南族是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所信仰的原始教名目很多,其中主要是动植物崇拜。

自然资源

环江是一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土地宽广,资源丰富。全县土地面积4572平方公里,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五大县,也是广西林业大县,这里有广西最大的无烟煤基地,有品位最高、质量最好的铅锌矿和优质的铁矿,重要矿产有煤、铁、铅锌、锡和滑石。
水资源:大环江:全长136.5公里,县境内147.2公里,流域面积285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3020秒立方米(1970年),最小流量3.1秒立方米(1963年),年平均流量为62.43秒立方米。小环江:全长136.5公里,县境内长94.1公里,流域面积2328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9.25秒立方米。中洲河:全长136.5公里,县境内17.1公里,年平均流时39.45秒立方米。打狗河:打狗河位于县境内的西部,并以此与南丹县分界,长26公里,栲树,县内集雨面积804平方公里。以上四条河流,除打狗河水量小,落差大,经济价值小外,大小环江河和中洲河水量较大,均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动植物资源:环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区,森林植被丰富,物种繁多,全县林区有维管束植物915种,乔木树种有54个科,162属,536种。常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椎木、樟木、香椿、菜豆树、荷木、水青岗、青岗栎、栲树、大叶栎、楠木、枫香、槭树。灌木及草本植被常见的有桃金娘、黄荆条、白背桐、盐扶木、岗松、野茅草、纤毛鸭嘴草、蕨类等。除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外,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县有陆生脊椎动物共260种,分别隶属于4纲26目70科。其中,两栖类17种,占总量数的6.5%;爬行类47种,占18.1%,鸟类148种,占56.9%;哺乳类48种,占18.5%。

经济状况

2006年,环江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79亿元、6.34亿元和5.85亿元,分别增长13%、18%和10%;财政收入完成1.70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2188元,比上年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4元,比上年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
农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桂西北地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45334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697公顷,农作物种植品种十分广泛,主要有水稻、玉米、桑蚕、西瓜、油菜、花生、西红柿、烟叶、果树等。地方税务局,200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290万元,粮产量达13.5万吨,蚕茧产量达2368吨,甘蔗产量达15.57万吨,水果产量9200吨,油料产量3843吨,蔬菜产量达10.9万吨,西瓜产量达10万吨。
林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林业大县,全县土地面积685.万亩,有林业地189.3万亩,其中阔叶树117.9万亩,针叶林55.1万亩,针阔混交林5.4万亩,竹林5.2万亩,经济林5.7万亩;疏林地5.6万亩;灌木林地167.7万亩;无立木林地24.9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485.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2%。
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有、集体、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建立起以有色金属采、选、冶,铁矿开采,钢铁冶炼,农产品加工、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有色金属选矿企业20余家,年原矿加工能力120万吨;锌冶炼企业5家,年产锌焙砂(金属量)8万吨,工业硫酸13万吨;铅冶炼企业3家,年产粗铅锭、高铅锑、电解铅1.5万吨;钢铁冶炼企业1家,年产量8万多吨,主要产品有多种规格牌号的铸造生铁和炼钢生铁;冶金企业1家,年产硅锰合金5000吨。煤炭企业6家,年产优质无烟煤25万吨;建材企业3家,生产425型水泥20万吨,双灰粉3万多吨;制糖企业1家,年处理原料蔗25万吨,产混合糖2.5万吨,主要产品有白糖、赤砂糖;茧丝绸企业1家,年产白厂丝200吨,年烘烤干茧1000吨,生产白厂丝规格有19/ID、20/22D、27/29D、40/44D等;食品加工企业6家,主要产品有:蔬菜罐头、干制品、鲜品,水果罐头、果脯,中国著名特产环江香猪、菜牛、香牛等腊制品、烤制品、保鲜品,以及其它饮料系列。

科教文卫

医疗卫生事业:要奔小康先健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奔小康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县医疗卫生事业逢勃发展,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环江县共有13.2万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获得受益,共支付参合农民补偿金602.22万元,全县广大参合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日渐明显。2007年,全县已有2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为环江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障全县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十年卫生事业发展成果:二十年来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深化卫生改革为动力,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发展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环江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布局,加强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效率,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教育事业: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1992年,环江县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目标,1998年,又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并通过国家级验收。2005年10月,全县各乡镇全部通过自治区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评估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100%。2006年11月全县“普实”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级评估验收。环江高中高考上线率屡创新高,并有多人考上全国名牌大学。2005年谭振文同学考取清华大学;2006年胡江秀、陆夏同学以664分进入广西理工科50强,双双被清华大学录取;2008年高考,覃英参同学考取清华大学,115名考生考上重点大学,768人考上本科院校,全部上线率98.46%;2009年高考,宁锋同学考取清华大学,145人考上重点大学,676人考上本科院校,取得600分以上优异成绩的有8人,进入全区前200名的有4人,全部上线率99.27%;2010年高考,134人考上重点大学,973考取本科院校,本科上线率87.2%,3人取得600分以上优异成绩。此外,还有大批优秀学子考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著名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