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镇地图
湖滨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近几年,湖滨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拥有各类企业36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全镇形成了木器加工、草柳编工艺品、肉鸡生产加工、制革、造纸、纺织、酿造、石油化工、建筑建材、五鲁经济园区、姜韩木器小区,还有十一个村级工贸、商贸小区,带动了镇域经济的繁荣发展。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38万元。湖滨镇是全国著名的草柳编工艺品产地,从业人员11000人,产品有23大系列1500多个品种,草、柳编系列工艺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产销基地,产品远销欧、亚、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环宇纸业集团拥有固定资产1亿元,占地14.5万平方米,年产各类纸张5万吨以上,产值1.6亿元。投资1500万元,年产各类粮食酒、葡萄酒万吨以上,“中国佛酒”、“董沟特曲”双获1993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金奖。博大肉鸡集团拥有总资产1亿元,集养殖、孵化、饲料加工、屠宰冷藏于一体,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自然资源
湖滨镇依托1·8万亩麻大湖资源优势,引导农民突出特色求发展,做大做活了“湖”经济。全镇有4·8万农民参与麻大湖开发,总收入96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元。草编工艺品出口创汇。麻大湖内芦苇、蒲草是编织草鞋、座垫、提篮、锅盖、床席的好原料。目前,全镇43个村子中,有30多个村子的2万多农民从事草编工艺品生产,蒲草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亿多元;芦苇制品产值也在1·8亿元以上。湖区旅游业异军突起。该镇成立麻大湖旅游资源开发机构,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在万亩芦苇荡里建起3条不同特色的旅游专线,县里还专门举办了“董永文化旅游节”。千年古槐下一家开照相馆的农民说:如今外地游客多起来,生意忙不过来了,每天的收入少说也得100元吧。饮食服务业红火。麻大湖内鱼类繁多,全镇43个村村村建有特色的酒家饭店,从业人员达到3000多人。湾头村上规模的饭店有16家,400多名农民围绕餐饮做生意,人年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风景名胜
湖区景点与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丈八佛、博昌城遗址等构成了浓厚的人文景观,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湖滨镇境内万亩湖面,盛产各种淡水鱼类,优质蒲苇、白莲藕、金丝鸭蛋等名特产。麻大湖位于博兴县城西南,博兴与桓台交界处,湖色迷人,物产丰富,素有“北国江南”之誉。麻大湖的毛蟹、黄鳝、金丝鸭蛋、白莲藕素负盛名,为其四大名产。当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泛舟麻大湖,流连忘返,也写下了不休的历史名句。乡村风情,如歌、如诗、如画,给人们独特的感受。旅游胜地麻大湖芦苇丛丛,鱼跃鸟鸣,使人流连忘返,素有“北国江南”之美称。汉孝子董永故里,美丽传说“天仙配”的发生地。兴国寺因佛像建寺(俗称丈八佛寺)。始建于太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屡屡重修。据考证唐天宝、金天眷、元贞、明成化、万历、崇祯、清道光均重修过。兴国寺:兴国寺座落于湖滨镇丈八佛村(原寨高村),历史悠久,饱经沧桑,自隋代以来重修多次。1984年,深圳全盾集团经理欧通国先生投资410万元,重建兴国寺,现有丈八佛大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山门等建筑群。丈八佛大殿左方有三通碑,分别是明成化元年、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六年重修兴国寺的碑刻。其中,清道光六年重修兴国寺碑上刻有传说中“丈八佛”的来历。兴国寺因“丈八佛”而名扬天下。“丈八佛”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系青石、单体立体圆雕,通高7.1米,佛像高5.6米,比人们常说的一丈八尺高出0.2米。因古时以“一丈八”雄伟、高大,故名“丈八佛”。
丈八佛石造像:座落于博兴县湖滨镇寨高村。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面方圆,微笑,丰面硕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手施“无为”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公元534年,这里建有“兴国寺”,此像就座落在寺中正殿之内。后来,兴国寺寺毁殿塌,仅存丈八石佛。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重修兴国寺,新建了两座大殿和一座山门。湖区景点与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丈八佛、博昌城遗址等构成了浓厚的人文景观,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湖滨镇境内万亩湖面,盛产各种淡水鱼类,优质蒲苇、白莲藕、金丝鸭蛋等名特产。麻大湖位于博兴县城西南,博兴与桓台交界处,湖色迷人,物产丰富,素有“北国江南”之誉。麻大湖的毛蟹、黄鳝、金丝鸭蛋、白莲藕素负盛名,为其四大名产。当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泛舟麻大湖,流连忘返,也写下了不休的历史名句。乡村风情,如歌、如诗、如画,给人们独特的感受。旅游胜地麻大湖芦苇丛丛,鱼跃鸟鸣,使人流连忘返,素有“北国江南”之美称。汉孝子董永故里,美丽传说“天仙配”的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