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大兴安岭地区地图 >
呼中区地图
呼中区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经济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后,呼中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形成了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自营经济、地方工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以家具为龙头产业、以三板(刨花板、中密度板、细木工板)为配套产业,以雪糕柄、卫生筷子、木炭、木珠、地板块等桦木系列产品为辅助产业的林产工业结构体系已经形成。家具、雪糕柄、卫生筷子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美国以及东南亚及西欧各国。同时,林区的多种经营和自营经济也受到了高度重视,现已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采掘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多层次、多种经济成分全面发展的格局。其中黑木耳养殖已突破500万袋,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呼中林业局正向着林木、矿产、种植、养殖、加工等立体开发的方向迈进。

历史沿革

呼中区原属呼玛县管辖。1964年8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归大兴安岭特区管辖。1965年7月,成立呼中林业公司,同时设立呼中区,实行“政企合一”体制。1970年将呼中林业公司改为林业局,仍为“区、局合一”,隶属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唐朝(630年)归平卢节度使管辖。契丹(辽)(692年)归西各招讨司管辖。金朝(1115年)属蒲与络万户府管辖。元朝(1215年)为萨哈尔家庭的世袭封地。明朝(1411年)归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出万山卫管辖。清朝(1644年)归盛京总管辖统辖。(1653年)改归宁古塔昂帮章京管辖。(1683年)划归黑龙江将军统辖。后来改由瑷珲副都统,库玛尔路协领直接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把呼玛设治局改为呼玛丁等设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65年划归林业部大兴安岭特区:1968年4月成立呼中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7月改称为呼中区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呼中区辖4个镇: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地理位置

1968年4月8日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始成立呼中区革命委员会。它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呼玛河中上游地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22°39′30″-124°21′00″,北纬51°14′40″-52°25′00″。北与漠河县、塔河县接壤,南至伊勒呼里山分水岭与松岭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相邻,东与新林区相连,西与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交界。全境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125公里。总面积为7419.99平方公里。呼中区(呼中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东与新林区毗邻,南隔伊勒呼里山分水岭与松岭区、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相望,北和塔河县、漠河县相连,西与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交界。四面环山,中部为呼玛河河谷,地形西南部多高山竣岭,东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同西南向东北拔逐渐降低的地貌特征。面积7698平方千米/9403平方千米/7419.99平方千米,人口5.7万。驻呼中镇。

历史文化

原属呼玛县管辖。1964年8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归大兴安岭特区管辖。1965年7月,成立呼中林业公司,同时设立呼中区,实行“政企合一”体制。1970年将呼中林业公司改为林业局,仍为“区、局合一”,隶属大兴安岭地区管辖。1992年,呼中区隶属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位于大兴安岭地区西部,东与新林区接壤,南与松岭区、鄂伦春自治旗相连,西以雉鸡场山分水岭与额尔古纳左旗分界,北与漠河县、塔河县毗邻。区政府驻地距地区行署驻地185公里。全区总面积9403平方公里。全区共辖6个镇。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5.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6万人;回、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区政府驻地呼中镇。(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2000年,呼中区辖6个镇(呼中、呼源、碧水、宏伟、雄关、苍山)。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454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呼中镇23826呼源镇7604碧水镇9556雄关镇899苍山镇858宏伟镇1803。

自然资源

呼中区资源丰富,遍地是宝。广阔的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森林物产资源。森林覆盖率为89.3%,活立木蓄积3970万立米,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约占80.6%,还有樟子松、云杉、白桦、杨柳等。50多种野生动物生长于此,其中马鹿、紫貂、水獭、猞猁、棕熊、獐子等1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驰名中外的飞龙鸟等近百种飞禽栖息林间。都柿、红豆等野生浆果、山野菜和兴安灵芝、黄芪等珍贵药材的600多种植物以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野生猴头蘑、桦树蘑、油蘑、黑木耳等食用菌遍布岭上。地下也已探明有麦饭石、大理石、莹石、粘土、陶粒页岩、泥炭土、澎润土、铜、钼、铅、锌、铁、金、银等多类矿种,其中针铁矿三氧化二铁(铁红)含量高达90%以上。可谓是资源丰富,遍地皆为宝,呼中区局地处大兴安岭8.4万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带,号称东亚“小北欧”,位于伊勒呼里山麓北坡,全区总面积96万公顷,是中国的偃松之乡,寒带黑木耳之乡,素有“中国北极明珠”之称。呼中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森林物产资源。森林覆盖率89.3%,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杨柳、云杉等;林中有马鹿、紫貂、獐子、花尾榛鸡多种野生动物;有草莓、红豆、猴头蘑、灵芝、黄芪等600多种山野果和山药材;呼中地处世界有色金属矿产德尔布干富矿带中部,地下蕴藏着氧化铁红、麦饭石、铜、钼、铅、锌等多种矿藏;境内风光秀美,有中国最北的呼中国家级森林公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国海拔最高的苍山石林,中国最北的氡泉,有中国北极第一峰大白山、呼玛河源头漂流、水帘洞等旅游景点景观。开发建设以来,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这一目标,区局积极实施“生态立区、项目兴区、工业强区、特色经济富区”四大战略,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食品业、特色养殖业、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兴安北药业、矿产业”等六大接续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它身上的羽毛色泽光亮美丽,特别是雄鸟,头上有几根主翎,如凤冠在头,毛色也比雌鸟好看。由于飞龙鸟飞行能力差,一般一次飞行二三百米就要落下,所以,为了适应环境,以防天敌袭击伤害,飞龙鸟的局长毛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之时,呈红褐色,上有红、白、蓝、黑色小斑遍布全身,与大兴安岭棕色森林的自然色彩相似;秋季,其毛色最漂亮,羽毛五彩缤纷,七色斑点布满全身;到了冬季,羽毛全变成了褐色,正好与松树、白桦树混交一起的颜色差不多。这样,飞龙鸟在大自然界生存,就很难被发现。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如丧偶,另一只就会终身独守,矢志不移,故有“林中鸳鸯”的美称。飞龙鸟被人们誉为“禽中珍品”。工艺:在大兴安岭地区,“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其肉主要用于做汤。做时,将“飞龙”肉切成丝或小片,待清水煮沸后,将肉下锅,加少许盐,再烧开即成。用一般动物的肉做成的汤,都呈乳白色,而“飞龙”汤则是清汤。做一锅“飞龙”汤,无须加任何佐料便满室飘香,打开锅盖,汤水清澈见底,“飞龙”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常,沁人心脾。如将飞龙鸟肉与其它肉一起烹调,则它肉亦有“飞龙”肉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