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贵港市地图 > 桂平市地图 >
江口镇地图
江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剑阁县江口镇位于新县城东南部闻溪河与嘉陵江的汇处,东与元坝区丁家乡隔江相望,南连柏垭、木马,西接闻溪乡,北邻高观乡,幅员面积68.8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8个村(居)民小组,3839户、总人口为14691人。其中耕地面积1559.93亩(田8150亩、地7449.93亩),多梯田,梯地,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多柏树,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梁、甘薯等,粮食总产超过1万吨,人均占有粮食700公斤。油料总产814吨,生猪出栏2.67万头,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2700万元。江口场镇下属7个村属亭子口电站建设淹没区,移民搬迁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集镇规模1万人的新集镇正在规划建设之中2-4年以后江口场将成为崭新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集贸市场。截至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达3127.6元,存款余额7530万元。镇内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卫生院一所被评为甲级医院。有江口场、太平庙两个集贸中心,有高江、柏江、剑江三条柏油路分别与国道108线剑苍线、县城贯通。南北有张江公路(张王—江口),江口至元坝陈江乡的虎青路。全镇11个村由标准的油路和泥淬路相连总长达200余公里。江口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尤其是江口水码头曾经远近闻名,商贾云集,是古剑州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属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集镇整体淹没搬迁,即将启动搬迁。迁建之后的江口将打造成为水上游乐为主的旅游重镇。

历史沿革

江口镇因汤溪河与团滩河的交汇而得名。在清末民国初年属云阳北岸崇善里,1930年设江口镇,1940年撤销江口镇并入路阳乡,1941恢复江口乡,1953年民主建政设江口镇,1956年将农坝、路阳区合并到江口区,设区公所于此地,1958年并入团滩乡,1986年恢复江口镇,1992年与团滩乡合并建立江口镇。

发展概况

由于行政体制的改革,但它仍然是原江口行政区所辖乡镇及元坝区的陈江、丁家、黄龙的经济、文化中心。1、经济概况:江口场镇,现有常住人口5000余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各一家,从事商业、建筑、修造、修理加工,酿造等企业300余家行商摊点100余家,年产值及营业额上亿元,创税近百万元,本镇农副产品及畜产品,产值近2亿多元。2、文化事业: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卫生院、医疗门诊六家,在校学生二千余人,教职员工近百人,卫生院住院床位20个,医护人员近50余人,能做中小型手术,CT,X光、心电图设备齐全。3、交通:有方便的交通网络,南经柏江路19公里至剑苍路,西至108国道39公里,北经高江路达绵广高速48公里,一条顺江公路下通合林上达昭化古城,虽年久失修,尚可通车,只有东面距212国道仅19公里,因嘉陵江阻塞不得过而望江兴叹,故江口的交通断了东面。4、嘉陵江大桥:江口上距广元约90公里,下离苍溪约9Q公里正好处于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的中间地段,在这约180公里的河段中没有一座跨江大桥,只虎跳有一轮渡,一遇洪水大风就得停渡,故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需要。江口是革命老区,丁家、黄龙等也是革命老区,自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乃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饿着肚皮,卖粮食支援国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国家在亭子口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在江口段架设一座嘉陵江大桥,也是作为对老区人民的补偿,这样江口的交通方可称得上四通八达也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功业。5、文化资源:江口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省级经保护的红色文化一·九兵变遗址,有1800余年历史的宗教活动场所马道院,有极待保护的人文文化300余年的冉家老院子,有和睦宗教文化的范本建于唐朝的润溪寺遗址,有千年汉柏,八百年余年的紫荆。

交通

江口镇境内交通便捷,福厦公路和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泥路通往江口镇27个行政村,共有6-40米宽规格化水泥路3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建国前,镇上一条街长不到200米,宽只3米,中亭街仅有18家低矮简陋的店房。民国时期,东门大岭村出现有碉堡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群。1978年始建江口新街(即江口街至石西村顶西坡的福厦公路江口段),以东岳观为中心,向四面伸展,全长6公里,路面平均宽32米,浇灌混凝土或沥青,设置绿化带花坛和路灯,路旁的工厂、商店、住宅、学校,多为3~4层混合结构的建筑物,最高的石西新光大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均为7层。锦江路自锦江大桥至平民医院路口长2公里,宽32米,路旁皆砖混结构楼房,装饰整齐华丽。税务、邮电、供销、宾馆、车站、医院、学校、商店、影剧院和古迹“东岳观”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锦江中学拥有各类楼、馆19座)。华港路长1.7公里,东西走向,建有3层套房式住宅113单元,建筑总面积42840平方米。天益路长0.19公里,路旁为3~4层店房74单元,建筑面积30714平方米。孝义路长0.3公里,路旁为2~3层砖混结构的店房,住宅51幢,建筑面积18250平方米;街北的华辉电子厂,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托儿所花园式平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锦华路长0.5公里,有店房108幢,建筑面积29764平方米;别墅式的敬老院,双层楼房(屋顶为凉台),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省重点校之一的华侨中学,占地112亩,建有5层42间的教学楼,3层对称的办公楼,科学楼、宿舍楼和膳厅等9幢,建筑面积12660平方米。桥头门路长2公里,街南的旧店房大部翻修为2~3层楼房,建筑面积52705平方米,街中心的卫生院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街北的农贸市场,建筑总面积3300平方米。镇府路长0.35公里,沿街店房、住宅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镇政府新楼3500平方米。4层混合结构的邮电大楼,占地3.7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已安装程控电话300部,可与国内外各地直拨通话。镇内的赤港农场有职工宿舍16幢,场办塑料厂、小学、俱乐部等建筑面积74160平方米。平民医院为县级五大医院之一,拥有“道清楼”、“桂芳楼”、“群芳楼”等结构不同的楼、房、馆、室21座,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华侨医院建筑总面积5531平方米。为了改善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镇人民政府筹资创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华正自来水公司,日供水量1.6万吨,受益人口达6.7万人;并架设供电专线,设置部分自动拨号通话和铺设混凝土路面56.25公里。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21103:~001江口街居委会~200江口村~201六十里店村~202优新村~203优良村~204山田村~205河埠村~206河坑村~207安平村~208旱塘村~209东风村~210小均村~211蕉林村~212苎洲村~213安坑村~214龙舌村~215墩上村~216三团村

历史文化

江口镇是一个有史记载长达2000余年的文化古镇。它在公元前201年的年汉朝就是霞萌县的治所,相继在东晋的安帝,南北朝的宋、齐、梁,北魏的宣武帝,北周等朝晋安县的治所,南宋设霞萌县至元朝的至元二十四年,隶入昭化,江口紧依嘉陵江自秦汉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千多年间,都是嘉陵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它在嘉陵江流域设置县最早,故它在整个嘉陵江流域的场镇中除保宁(阆中)顺庆(南充)外,它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东自马道院大沟边,西至新禾村一组大沟边,有学校、庙宇、会馆、寨子门、烽火台,兵器库、店铺民居等,由于嘉陵江通航早,流域长,将中原、黄河的先进文化带进了江口带进了西蜀,从上世纪的90年代至本世纪2003年在本地及嘉陵江故河道中出土的秦砖及船骸,王莽时期的钱币,70年代炸掉的烽火台等就足以证明江口的历史岁月。嘉陵江是一条内陆通江通海的水上丝绸之路,也是唯一一条避开难于上青天的旱蜀道,自阳平关至重庆的水上蜀道。公元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幸蜀就是从阳平关弃车马乘船至江口经木马、剑阁、梓漳、绵阳至天回镇,再经剑门走旱蜀道返回长安,并在剑门时留下墨宝。江口也是兵家的战略要地,在明祯十年十月(1044年左右)左右农民军首领李白成、混天星、过天星兵分三路寇四川,因官兵塞石牛道不得过,问道江口袭陷剑州其间对江口场镇进行了报复性的烧杀,将长约4公里长的街道几乎烧毁殆尽,一九三五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强渡嘉陵江这里也是强渡渡口之一,解放后江口担负着全县乃至梓漳、江油的的公粮收储调运任务,保障了川北行署、沿江市县和重庆市的粮食供应。为了按时如期调运,把江口作为川北物资集散地和重要转运港口,)II北行署特在江口段设立船业工会,保障了运输的畅通。

国民经济

江口为丘陵与河谷平原的地形,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物产丰富,矿产以莹石矿为最,储量丰富,开采价值高;山地坡度缓,土层厚,微量元素高,是发展脐橙、甜柚的理想之地,已开发建成蕉林万亩脐橙园。江口是赣州东河片县市进赣州市区的必经之地和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发挥区位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现在江口落户的外资企业共有15家,其中赣南农业科技示范园、赣州公路仓储库、京九铁路货运站等都相继在江口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