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驿乡地图
鸡鸣驿乡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景观
鸡鸣驿,又称鸡鸣山驿。坐落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据专家考证,鸡鸣驿是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2005年11月13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我市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中国邮政史上独占鳌头的鸡鸣驿再次走入人们视野。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成为京师北路的第一大站。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修城池,驿城总体呈正方形,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井字布局的老村走近鸡鸣驿城墙,一种厚重的沧桑悄悄袭来,古老的城墙任几百年风雨冲刷留下斑驳印迹,备受风雨侵蚀的青砖追忆着前朝的繁荣,古老的驿道诉说着昨天的往事。从未来过,城门却似曾相识,从多次在《大决战》等影片中出现过的城门走进老村,没有想象中的青石板路面,随着人们的脚步,身后留下漫漫尘烟。村里人说,当年备战备荒挖地道,把挖出来的土垫在街道上,于是路变成了今天的模样。鸡鸣驿的布局:"三横两纵"5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街,将驿城按"井"字不均地分为3区9块12片。东西走向的头道街区域主要是军政管理和商业服务区,南北走向的西街区域是驿站的核心设施,东北为驿仓区,正北为驿学区,宗教建筑则遍布全城。精心雕琢的青砖瓦房,古老的土砌房屋,仍坚强地经受着风沙的侵袭。也有现在常见的红砖房,个别还贴着瓷砖,似乎与这里古朴的环境不大协调。很多不规则石头垒成的院墙倒是与众不同,也算是当地民风的一种传承吧。鸡鸣驿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就规定村里的民房不允许折旧建新。各家院内的猪圈鸡栏、成堆的玉米棒子,让我们看到鸡鸣驿的大部分村民依然从事着种植、畜养的劳作生活。鸡鸣驿有几大著名: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百个濒危文化遗址"贺家大院"村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现在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时间,给这个驿站古城留下了浓重的痕迹。泰山庙壁画令人神往来鸡鸣驿,不能不看泰山庙的壁画。建于清朝顺治8年的泰山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殿内壁画仍旧清晰可见,富于层次感的绘画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绝,诙谐独特的三句半式说明文字堪称绝品。国家下拨的50万保护资金已经到位,正用于修缮泰山庙、文昌宫。泰山庙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萨,过去这里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虽然正在修缮中,殿内看到几个布制的娃娃。据说,这是用来祈子的。鸡鸣驿村重要建筑的门楣、山墙墀头等处均有精美的砖雕。过去农历四月十三--十八,这里都举行隆重的鸡鸣山庙会,十五是最热闹的一天,常有京津、晋、蒙等地的善男信女专门到此逛庙敬香,祈求平安。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年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此交易。现在鸡鸣驿村居民生活已有很大改变,每逢农历初十、十六都是集日,不过交易地点已从原来驿城头道街迁到鸡鸣驿城西门外的"集市大街"上。
影视基地
近年来,古代驿站鸡鸣驿大受影视界青睐。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八一、广西、天津、香港等电影厂家纷纷来这里选拍外景,鸡鸣驿成了一座电影城。曾拍摄过的电影有《血战台儿庄》、《血战长城》、《大决战》、《国士无双》、《蓝色的花》、《超级女谍》、《大潮600天》,鸡鸣驿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影城”,而其中,令很多人关注鸡鸣驿则是因为一部经典电影《大话西游》,《大话西游》中“夕阳武士”的倾情一吻,不仅成就了一段旷古奇恋,更是将一座在历史中孤独地站立了六百年的古代驿站,活生生地从电影胶片中给拽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