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金昌市地图
金昌市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勤政、务实、高效、诚信交通为目标,努力实现我市交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在县乡公路建设、交通行业管理、交通规费征收、干部队伍建设,、单位文明创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亿元。在县乡公路建设上,我们通过多方筹资,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了金雅、金武、永民、永肃4条县际公路,共计248公里,打通了我市与周边地区的通道;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我局紧紧抓住全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实施农村通达工程,使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完成村村通油路35条212公里,改造县级公路2条30公里,改造县到乡等级公路3条129公里。在省内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市138个行政村,已有103个行政村通油路,占74.6%,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公路通行条件,为繁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道路交通基础。截止“十五”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97.405公里。其中:国道2条128.062公里,省道1条133公里,县道11条370.183公里,乡道11条106.883公里,村级公路1050.837公里,专用道6条108.44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9.76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综合技术等级达到2.4,油面里程达到1008.555公里,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营运性车辆达到4837辆,其中客车1260辆,货车3577辆。班线客车中,中级、高级分别占20%和10%道路运输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共完成客运量、货运量580万人,1109万吨,同比增长8.21%和4.23%,完成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76130万人公里,7144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07%和5.31%。全市已开通客运班线220条,其中跨区班线86条192个班次,乡镇、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全市有281家道路运输企业,3家出租车公司。市内有等级客运站3个,其中:一级站1个,三级站2个。全市222家维修企业,其中:一类4家,二类26家,三类182家,摩托车维修企业10家,汽车维修企业年度审验率达到95%;车辆技术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车辆二级维护率达到95%。有A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家。在交通行业管理上,坚持文明执法、科学管理,逐步规范了道路运输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我市道路运输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市交通局被评为“全省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运管处被评为“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截止2002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1334.3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8.82万亩,林地面积74.35万亩,水域面积17.55万亩,交通用地9.09万亩,园地面积3.0万亩,草地面积257.98万亩,居民点工矿用地26.15万亩,未利用土地797.43万亩。
矿产资源:金昌市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主要以龙首山南侧深大断裂为界,北部为阿拉善台块,南部为祁连山褶皱带,地层出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00年底,共发现矿产地94处(不含伴生矿)。其中黑色金属矿产14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20处,各类非金属矿产49处、能源矿产11处。矿种包括铁、锰、铬、镍、铜、钴、铅、锌、钨、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硒、碲、硫、磷、石灰岩、白云岩、硅石、萤石、玉髓—玛瑙、水晶、粘土、膨润土、水泥配料黄土、建材花岗岩、岩棉原料辉绿岩、滑石、石膏、煤、石油、稀土和铀等38种。根据所探明的储量,有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7个,小型矿床23个,矿点或矿化点50个。镍矿储量丰富,规模巨大,仅次于加拿大萨德伯里矿,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位,铜、钴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镍、铂、钯、钴、硒、膨润土、铜、伴生硫以及花岗岩材等20种。镍、铂、钯、锇、铱、铑、碲等矿产储量均占全省100%,钴、硒、膨润土占全省90%以上,铜占全省50%以上。
电力资源:有火力发电厂1家,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34.385万千瓦,年发电量19209万千瓦小时。
光能资源:金昌属多日照区,光能资源充足。市区年均日照时数达2963小时,永昌2884小时,南部山区2210.5小时,市区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380千卡,光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水利资源:金昌干旱少雨,水资源较为匮乏,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8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境内主要河流有东大河、西大河,均发源于祁连山,属河西内陆河石羊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4.76亿立方米。现有中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21619万亿立方米。为此金昌市与1995年开始建设“引硫济金”工程,并与2003年初正式通水。“引硫济金”工程是目前全国海拔最高的引水隧洞工程,该工程的建成通水,有效地缓解了金昌的缺水矛盾。
动植物资源: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220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雪豹、淡腹雪鸡、蓝马鸡3种。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马鹿、麝、猞猁、石貂、黄羊、鹅喉羚、水獭、天鹅8种。境内有乔灌木,药用和食用植物及牧草等各类野生植物250多种。其中有名贵中药材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蓉、羌活、党参等30余种。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主要树木有云杉、松、柏、柳、榆、槐、沙枣等。果木有梨、苹果、桃、李、杏等。颇具经济开发价值。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金昌市辖1个市辖区、1个县。金昌市面积8896平方千米,人口47.57万人(2009年)。市人民政府住所地金昌市新华路76号,邮政编码:737100,电话区号:0935。金川区面积3017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37103。辖6个街道、2个镇。永昌县面积587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737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辖6个镇、4个乡。*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维吾尔族、侗族、锡伯族、布依族、土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分布。

教育事业

建市以来,该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市有小学174所,在校学生45403人,有专任教师1969人,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5.9%,其中,永昌县达95.1%,金川区达97.3%。全市有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32291人,专任教师1847人;普通高校报名2580人,统考上线人数1805人,上线率为69.96%,被各类高校录取1608人,录取率为62.33%。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1115人,专任教师12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0人,专任教师24人;学校占地面积973016平方米,当年新增面积13636平方米。

旅游资源

金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繁多,已发现200余处。有新石器时代的鸳鸯池、二坝遗址;有西汉时期的骊靬遗址,汉、明长城及为数众多的汉墓群;有唐代圣容寺塔;有被誉为“河西中天一柱”的明代永昌钟鼓楼;有以北海子塔为主的古建筑群等风景区,有雪山、草原、松涛、水波相映成趣的西大河风景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友好城市

城市名称隶属省份隶属国家城市名称隶属省份隶属国家成都市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市山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铜陵市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枣庄市山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芜湖市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乌海市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邵尼市俄亥拉荷马州美利坚合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