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景德镇市地图
景德镇市相关地区地图:

演职人员

刘涛饰赵玉茹,李宗翰饰张天三,寇世勋饰张昌德,徐黄丽饰小秀萍,张泽昌,张磊饰张天二,张天一,胡老九,颜步一,周丹泉,司马逊,傅程鹏饰朱棣,佟小虎,姚增强

相关信息

·景德镇的国际电话区号代码:86-798
·景德镇的中国邮政编码:333000
·景德镇汽车号牌:赣H*****
·友好城市:摩洛哥(MOROCCO):萨非,韩国(SOUTHKOREA):利川,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
·景德镇大事年表:·东晋,由师祖赵概带来越瓷制作工艺,景德镇开始制作瓷器,·唐代,瓷业开始兴盛,作为瓷都的地位由此开始奠定。·1004年,宋真宗时期景德年间,景德镇名称确立。·元代,元王朝建国初年建立浮梁瓷局,是元王朝在景德镇设置的全国唯一的一所为皇室服务的瓷局。使得景德镇成为全国治瓷中心。对制瓷工艺作了重大改进,从原有的瓷石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为制造大型陶瓷器物创造了条件。使得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明朝,洪武二年,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世称“洪武官窑”。郑和下西洋带动景德镇陶瓷经济的空前繁荣。·清朝,唐英督陶著书,对景德镇瓷业作了科学的总结和记载。·1906年,张浩与康达合作在鄱阳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培养景德镇的陶艺人才。·1912年,成立“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15年更名“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次年设分校于景德镇,定名“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这是景德镇最早的陶瓷教育机构。·1912年,王琦与吴蔼生、汪野亭等人组织“瓷业美术研究社”,开展陶瓷技艺研究活动。·1915年,“浮梁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26年11月18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进驻景德镇,委派舒兆雄任浮梁县第一任县长,结束了北洋军阀在浮梁的统治。·1934年初,杜重远写出《景德镇瓷业调查记》,提出了振兴景德镇瓷业的主张。·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景德镇并接管景德镇政权。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1958年,创建景德镇陶瓷学院。·1975年,为中共领袖毛泽东制作“毛瓷”。·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举办第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1997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1998年,发生昌江、南河泛滥,经济遭受重创。·2004年,举办“景德镇千年庆典”及第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2005-2007年,举办了第二至四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2008年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第五届国际陶瓷博览会。第五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18日至22日举行。届时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和国家地区的3000多家国内外采购商前来参加本届瓷博会。·2008年景德镇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称号

陶瓷历史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心南移。越窑勃兴,达到瓷业新高。东晋人赵慨,先后在闽、浙、赣为官,因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官宦沉浮,被贬于赣,隐居新平,将其在浙闽了解的越窑制造技艺,引荐于此,又对胎釉配制,器物成型与焙烧工艺进行系列改革,对新平瓷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赵慨导引新平师法越窑,成为景德镇制陶向制瓷进化之始。其功高勋重,被后世人奉祀为“制瓷师主”。明洪熙元年(1425年),镇民在御器厂内修“佑陶灵祠”(师主庙)奉祀,詹珊曾作《师主庙碑记》对此有所记述,赵慨被尊崇为景德镇制瓷开山之祖。南朝陈叔宝登基建康,大造宫室,至德元年(583年)令新平为华林园烧制陶瓷柱础贡朝。新平瓷业“自陈以来名天下”。隋代,建筑业生产跨入新阶段。大业年间(605—617年),景德镇所烧制的两座师象大兽贡于朝,为隋皇显仁宫所用,标志着新平瓷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唐代景德镇窑业有了新发展,“陶窑”和“霍窑”是其佼佼者的代表。《景德镇陶录》称:“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壕,体稍薄,色素润,镇中秀里人陶氏所烧造”。故“陶窑”为陶玉所开,所产瓷器载入关中,进贡于朝,称为“假玉器”。霍仲初开的“霍窑”,所产瓷器,“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因瓷器精美,贡于朝,受唐高祖钟爱,武德四年(624年)朝廷设新平县,置陶政,监陶进御。这是景德镇最早设置官家督陶官员。后来,柳宗元的《进瓷器状》称“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若窳;合大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大文学家的赞美更增添了景德镇瓷器的风采。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以胜梅亭,湘湖为主。陈朝时制瓷已有一定名声。五代所烧白瓷,白度达到70%以上,透光度也接近现代标准。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有名的湖田窑就在景德镇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北宋后期在定窑的影响下,采用复烧法,提高了产量,也改进了质量,有“南定”之称。其中湖田窑的产品质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绿,纹饰也精美。元代时开始烧青花瓷、釉里红和其他品种,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同时还继续烧制青白瓷。产品有梅瓶、玉壶春瓶、罐、碗、盘、匜、炉和高足杯等。元代著名制品有釉里红、青花,所烧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内有“枢府”字号,人呼“枢府窑”。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瓷都,青花瓷大大发展起来,被称为“国瓷”,同时还烧有釉上彩、斗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种单色釉瓷。清代时烧瓷技术大大提高,品种有青花三彩、粉彩、珐琅彩,还有各类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纹、漆、铜釉色等,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陶瓷历史著作与陶瓷研究】:·陶瓷历史著作:·唐代,柳宗元写有《代人进瓷器状》。·宋代,蒋祁写有《陶记》。·明代,王宗沐写有《江西省大志?陶书》;宋应星写有《天工开物?陶埏》。·清代,佚名作者写有《南窑笔记》;唐英著有《陶治图编次》;朱琰著《陶说》;蓝浦、郑廷桂著《景德镇陶录》。·中华民国时期,郭葆昌《瓷器概说》;江思清撰《景德镇瓷业史》;黎浩亭编撰《景德镇陶瓷概况》;向焯编撰《景德镇陶业纪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63年江西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中国的瓷器》;·1982年中国硅酸盐协会编写《中国陶瓷史》;·刘新园著有瓷器考古文。·陶瓷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经济时期,景德镇有一个专门并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陶瓷研究机构,叫做轻工业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曾定期出版《陶瓷研究》杂志,在当时的中国陶瓷界有较大影响。
【陶瓷名人】:历史上景德镇从事陶瓷工艺创作的艺人非常多,颇有建树的不乏其人。·古代、近代及现代:·赵慨(公元304-?)字叔朋,河北滏阳人,两晋建武元年,景德镇瓷器师祖,被镇民尊称佑陶神,·何稠隋代著名建筑家,工艺家。隋代,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使景德镇陶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陶玉唐武德(618-626)中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人。将所造瓷载入关中,称为假玉器,具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闻天下。名曰陶窑。《浮梁县志》,·霍仲初昌南镇东山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使新平县昌南镇瓷器一举名天下。霍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霍窑”。·唐英(1682-1756年),清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王步(1898-1968年),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王大凡(1888-1961年),专攻陶瓷艺术创作,是一个多产的陶瓷艺术家。·刘仲卿(1898—1969年),9岁开始学艺,从事陶瓷艺术67年。·另外还有:刘雨岑(1904—1969年)、杨海生(1922—1970年)、徐播生(1891—1966年)、曾龙升(1900—1964年)、潘庸秉(1900—1961年)、龚耀庭(1910—1975年)、珠山八友,等等。·当代现今景德镇有许多工艺美术家活跃在陶瓷美术创作领域。

旅游简介

景德镇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位于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旅游热线--庐山、黄山、龙虎山、九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区位(均在150-200公里左右)。旅游资源非常独特,内涵丰富,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旅游资源对外界的影响力占优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积淀是景德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读过中国史书的人,一般对景德镇都会有所了解,历史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大到的独一无二的青花机场,青花塔,小到遍满瓷都的各类陶瓷灯柱,雕塑。中国瓷都景德镇遍地是景。
主要旅游景点:
·湖田古窑遗址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窑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景德镇御窑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御窑厂遗址内,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我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海内外拍卖价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
·龙珠阁: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后称“龙珠阁”。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祥集弄民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住宅多处,500多年历史,品陶斋现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国家AAAA景区占地83公顷,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中国陶艺中心。整个博览区由古窑和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瑶里风景区国家AAAA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瑶里位于景德镇的山区地带,有些地方人迹罕见,自然生态保存得很好,风景非常秀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区有古镇游览区;饶南陶瓷主题园;汪湖原始森林;梅岭休闲度假区;东埠古码头游览区;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等景点。·浮梁古县衙和红塔国家AAAA景区:位于浮梁县旧城内,全国唯一的五品县衙,也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宋代佛塔——红塔(始建于公元961年,距今1043年,为江西省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誉为“江西第一塔”)
·景德镇市得雨生态园国家AAAA景区,·洪岩仙境风景区国家AAAA景区:境内拥有从多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如鬼斧神工、堪称溶洞四绝的“洪岩仙境”;丹桂飘香、怪石嶙峋,藤穿石、石抱树的“石林峰谷”;建于明万历26年,终年水花飞溅的“铁井飞泉”;雍正皇帝御赐“世德、流光”四字的“项家庄古祠堂”;更有“一门四进士,一相两尚书”的洪公气节和《容斋随笔》的巨献。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国家AAAA景区
·明清园国家AAA级:明清园在景德镇东郊的雕塑瓷厂旁边,建筑物仿明清建筑风格,非常独特,是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园内的瓷器街是景德镇古代瓷器商业街的再现。许多陶瓷工艺美术艺人在此设工作室。,·金竹山寨景区国家AAA级景区,·怪石林国家AAA级景区:面积达数十个平方公里,该石林面积之广,景观之美堪称我国石林之最。
·杨湾风景区·莲花塘·诸仙洞·玉田水库·三宝国际陶艺村·三闾庙古街等:
主要宾馆酒店:同时随着景德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酒店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都在以3到5家的旅游酒店模式建设,主要集中在昌南大道CBD,以及大量的私营宾馆。·(五星级)景德镇紫晶宾馆、西山湖宾馆;·(四星级)景德镇开门子大酒店、景德镇大酒店、景德镇朗逸酒店;·(三星级)岛外岛大酒店、景德镇合资宾馆、景德镇金叶大酒店、昌南半岛酒店、景德镇瓷都宾馆、文苑大酒店、新昌江大酒店、良友宾馆、财政宾馆、昌河宾馆;·(全国连锁)锦江之星、格林豪泰、七天、如家快捷酒店等

特色小吃

景德镇大多数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一般喜辣,正餐中的许多菜式基本都放入辣椒调味。景德镇小吃以街头巷尾或路边的小吃店最具特色。瓷都三大特有小吃·冷粉·饺子粑·碱水粑(参见链接)
·小炒苦槠豆腐:苦槠豆腐是瑶里高山上苦槠子为原料制作,另外有苦槠粉丝、苦槠粉皮、橡子豆腐、橡子粉丝、橡子粉皮、葛粉条等。
·清明粑:像是清明节的时候,景德镇的人们也会做这种粑,这时候人们称它为清明粑,是清明节的必吃的东西之一。将青艾、草汁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馅甜咸均可。咸的是包猪肉末、榨菜末、鲜笋末,甜的一般包芝麻。
·炒粉:景德镇人会把粉拿来炒,也会把粉拿来凉拌,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因为米粉韧性很高,久炒不碎、韧而不硬。
·煎饼:景德镇的煎饼不同于山东煎饼。它的形状跟荆州的水煎包差不多,不过皮更薄。里面的料才是关键,我所知道的大概有三种,韭菜豆干馅,辣椒包菜馅和虾仁萝卜丝馅。跟饺子粑的料很像。
·景德板鸡、辣椒耙、印子耙、油条包麻子、龙姣瓜子、乐平狗肉等。(参见图册),菜肴中,景德镇的豆冲煮鲶鱼比较出名,煮在排骨汤、鱼汤里味道鲜美异常,想想都会流口水的。

剧情介绍

电视剧景德镇讲述明朝初年景德镇大窑头张天三及其父兄、同行烧窑制瓷的传奇故事。该剧以主人公张天三既特立独行又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展示他们在烧制奇瓷奇器上的种种磨难和追求。除张天三及其几个同辈人之外,还表现张家第一代人、刻板固执的张泽昌,张天三大哥、舍身忘我的张天一,定瓷传人、行为怪异的“瓷怪”胡老九,严谨真诚、状如童稚的鉴古大师颜步一,厌恶官场、聪明绝伦的仿古高手周丹泉,以及皇室后裔、古董商司马逊等的迥异性格、傲然气节。

陶瓷文化


【景德镇瓷器】,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诗人陈志岁《景德镇》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郑和下西洋与景德镇瓷器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中国陶瓷的声誉,也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这些情况在《明史》和郑和随行翻译费信著的《星搓胜览》都有记载。郑和下西洋对发展中国的陶瓷生产,特别是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来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景德镇青花瓷、浙江青瓷、福建白瓷,扬名海外,并由东非传及欧洲,使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名声大振,海外需求大量增加。当时不但海外商船相继到泉州,并派人到景德镇、杭州贩运瓷器绸缎等商品,而且明代国内不少大商人如李锦、潘秀、郭震等,大量装载瓷器等物出海销售,满足海外需求。当时巨商郑龙芝兄弟,拥有商船百艘,海员千余人,常到景德镇采购青花瓷、茶叶,去浙江采购绸缎,然后派遣海船运到东南亚、阿拉伯、东非各地销售,深受欢迎。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礼品与景德镇瓷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景德镇曾烧制过供中共领袖毛泽东使用的“毛瓷”、上海“APEC”用瓷。◇1951年,景德镇制作的“水浒故事瓷盘”由当时的中共领袖毛泽东作为国礼赠送给前苏联领袖斯大林,后该瓷器为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珍藏。◇1970年,时任中共副总理的邓小平将景德镇的青花文具作为礼品赠给日本皇太子和日本首相福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当时的中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以景德镇的青花餐具赠与尼克松。◇2002年,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访美时,将景德镇的釉中彩“吉祥如意”餐具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上述事件,景德镇官方将其作为荣耀,在介绍景德镇陶瓷历史和文化时大加引用和宣传。郭沫若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和文化。当时郭沫若的言辞在中国大陆有较大的影响力,景德镇官方也将他的诗句作为宣传景德镇及景德镇瓷器产品的一种权威印在一些宣传性的出版物上。另外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名“中国瓷都景德镇”,彭真亲笔题名“瓷都景德镇”,吴邦国“瓷都毕竟是瓷都”等
陶瓷类教育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于1958年,当地人称陶院,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现分为新厂和湘湖两个校区。现任院长是周健儿,景德镇当代有名的陶瓷工艺美术家秦锡麟也做过该院的院长。景德镇陶瓷学院目前共有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135人,其中正副教授400余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6位。该院编辑出版有《中国陶瓷工业》、《中国陶瓷》、《中国陶艺》、《陶瓷学报》、《陶瓷学院报》等报刊,在陶瓷界有较大的影响。鉴于学院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专业协会,依托学院人才、技术及装备、信息等优势,纷纷在学院建立。·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景德镇陶瓷职业中学(景德镇六中)
陶瓷文化宣传场所: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博会)由国家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一年一届。
·城市道路的瓷文化2000年代初开始,景德镇为突出城市瓷文化品味,在新建或翻建的重要城市道路两边,配以以青花等为主色调的瓷柱路灯、红绿灯。非常有特色。在多处城市道路的交汇处,有景德镇的瓷窑模型、瓷塔、瓷文化墙等来张显中国瓷都的个性。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设于全国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文物保护区内。在四十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历史的丰富文化遗存,它清晰地反映了这七百年间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变革和集中国古代制瓷历史之大成的全过程,也是最早生产釉里红瓷器的产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工艺美术爱好者和中外广大游客的朝圣之地。民窑博物馆周围环绕着十二处二十六万平方米面积尚未发掘的古陶瓷遗存,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可以肯定,湖田窑遗址的地下,有许多未知和奇妙的东西,留待人们去发现。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遗址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旅游点。
·景德镇陶瓷馆,中国第一家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区。非常出名,旅景的中外国游客一般都会去景德镇陶瓷馆参观游览。
·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
·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占地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收藏陈列瓷器品可达40万件。博物馆将集中国古瓷之精华,汇天下名瓷之大成,全面展示古今中外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古窑)
·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御窑厂、龙珠阁)
景德镇陶瓷市场:
·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城位于景德镇西郊,占地426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中低端市场,陶瓷品种丰富。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位于景德镇市昌江以西的迎宾大道北头西面,属中国江南徽派古建筑风格,集陶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居住、休闲、物流集散,陶瓷文化研究与交流为一体的景观园区。低中高端陶瓷均有。周六或周日有老瓷片市场。
·金昌利陶瓷大市场:人民广场附近,旅游市场,低中高商品都有。商品和国贸差不多,日用陶瓷居多,尤其是餐具。
·莲社北路及陶瓷大世界:莲社北路是新瓷器街,中华陶瓷第一街。高端市场,是欣赏陶瓷艺术品的好去处。在这条行程约1000余步的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面中,陶瓷或陶瓷相关店面约占80%。街道附近还分布着艺术瓷厂、建国瓷厂、人民瓷厂和新华瓷厂旧址,景德镇陶瓷馆和陶瓷大世界就在街道边。陶瓷大世界汇聚了13位国家级大师,16位省级大师,省高工60人,还有一些教授、工程师也在这里设立了工作室。
·明清园(原雕塑瓷厂):是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为仿明代徽派建筑群。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在此设工作室,每个周末早上都有瓷器集市,露天的摊,东西又多又好玩,外地看不到的。较多搞创作的学生、艺术家以及陶艺店铺。周六上午还有以陶瓷学院学生为主的陶艺地摊活动,热闹。
·陶艺街: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附近,陶院学生做的基本上都是艺术瓷,即使生活用瓷也带有艺术的审美,已经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一个重要部分,被划分为学院派。
·国贸广场:陶瓷批发市场,人气最好,有很多小作坊的瓷器档次偏低,日用瓷,陈设瓷,艺术瓷等都有,价格相对便宜周一早市格外热闹,众多摊贩简单地把货物散放在地上,供买家挑选。除了当地收藏爱好者外,不少外地玩家也经常专门来“赶集”。
·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专卖中低端仿古瓷,“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最大的特色。
·华阳新时代广场:人民广场附近,主要是仿古瓷市场
·恒业陶瓷文化创意街:将“一铺一大师,一街一世界”作为它的定位,致力于为高端艺术陶瓷提供综合平台。更多优秀的陶瓷作品在景德镇各大瓷厂的美术研究所,以及部,省,市各级陶研所。此外,以社区为中心的陶瓷生产集聚区域,如筲箕坞、老鸦滩、老厂、石岭、洪源、官庄、湖田等自产自销式的陶瓷批发零售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