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图
江西省相关地区地图:
名优特产
特产风物:上饶早梨、上饶白眉、上饶豆豉果、乐平桃酥、修水【(饣肖)同“少”】子、高安腐竹、挂面、景德镇瓷器、庐山云雾茶、遂川狗牯脑茶、婺源毛尖、泰和乌鸡、瑞昌山药、崇仁麻鸡、乐安生猪、南丰蜜桔、万载百合粉、宜春茶油、南酸枣糕、丰城冻米糖、兴国红薯干、南丰蜜桔、遂川金桔、赣南脐橙、信丰脐橙、安福火腿、莲花血鸭、南昌煌禽酱鸭、南安板鸭、宜丰竹雕、婺源龙尾砚、清华婺酒、弋阳年糕、芦田灌心糖、万年贡米、玉山罗纹砚、广昌白莲、、宜丰闽笋、鄱湖银鱼、黎川茶树菇,还有湖口酒糟鱼、豆豉、米酒、年糕、葛粉、葛片茶、米粉干、笋干等。特色小吃:南昌炒粉、南昌煨汤(瓦罐汤)、永新狗肉、凉拌粉、九江茶饼、湖口糟鱼、乐平狗肉、伊府面、鸡汁仙鱼卷、米粉蒸肉、米面、木瓜凉粉、酿冬瓜圈、牛肉炒粉、清汤泡糕、上饶鸡腿、上饶冬豆豉、宜丰烧卖、饭糊果、豆豉果、灰煎果、油条包麻子果、灯盏果、吊浆果、南瓜干、茄子干、辣椒干、柚子皮干、铅山烫粉、清汤、客家黄元米果、大余多味花生、南康月亮花生巴、辣椒酱、荷包胙、米粉鱼、酶豆腐、抚州牛杂粉、抚州菜梗,景德镇的饺子粑等。
地理气候
江西,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江西省年平均气温18℃左右。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16℃到17℃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17℃到18℃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18℃到19℃之间;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19℃到20℃之间。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南北差异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40℃,个别县区日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44.9℃。极端最低气温则南北差异较大:九江大部分地区在-12℃到-14℃之间,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最低气温-18.9℃的极端最低值;赣南则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7℃到-12℃之间。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年均日照时数为1473.3小时到2077.5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江西多雨。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武夷山、怀玉山和九连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到2000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1350毫米到1400毫米,其他地区多在1500毫米到1700毫米之间。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年大部分地区整个秋冬季以阴雨天气为主的现象较为少见。春季时暖时寒,阴雨连绵,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进入梅雨期。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平均月降水量在200毫米到35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700毫米以上。这一时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强度为日降水量50毫米到100毫米,最大甚至可达300毫米到500毫米以上。7月雨带北移,雨季结束,气温急剧上升,全省进入晴热时期,伏旱秋旱相连,而从东南海域登陆的台风给江西带来阵雨,缓解旱情,消减炎热。降水量除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外,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多年份可达最少年份一倍以上。除庐山外,全省年均风速为每秒1米到每秒3.8米,最小为德兴市,最大为星子县。年均大风日0.5天到28.5天,最少为宜黄县,最多为星子县。鄱阳湖滨,赣江、抚河下游和高山顶及峡谷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均风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全省主要自然灾害有寒害、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的高温危害等。江西古代艺术
中文名:汉歌,英文译名:Hansong,特点:和声复调音乐歌曲,荣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汉歌》,起源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江西省古汉族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数千年来流传于九江县港口镇望,夫山一带,随着中华濒危奇技表演艺术团对汉歌的抢救发掘,《汉歌》自亮相以来,已旷世罕见空前震撼,极具感染的试听感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纯朴的原生态歌曲,如同清澈的泉水,浑然天成。《汉歌》是中国汉族古典歌谱穿越时空的天籁旋律。《汉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汉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中国汉族赣南地区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汉族文化的直接体现。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7月,江西省共设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1县级市,70个县,21个市辖区。1、南昌市,辖9区4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红谷滩新区、昌北区、朝阳洲区、高新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2、上饶市,辖3区1市10县:信州区、三江新区、经开区、德兴市、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3、九江市,辖2区2市9县:浔阳区、庐山区、瑞昌市、共青城市、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4、萍乡市,辖2区3县: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5、新余市,辖4区1县:渝水区、分宜县、高新区、仙女湖区、孔目江区。6、鹰潭市,辖1区1市1县: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7、赣州市,辖2区2市15县:章贡区、经济开发区、南康市、瑞金市、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8、宜春市,辖1区3市6县:袁州区、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奉新县、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9、景德镇市,辖2区1市1县: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浮梁县。10、吉安市,辖2区1市10县: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11、抚州市,辖2区10县:金巢经济开发区、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经济社会
综合: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江西经济较发达,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152.2亿元,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54.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2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7.9亿元,增长33.8%。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033.3亿元,增长32.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县域财力显著增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31.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3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5%。年末从业人员249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农业:粮食连续六年实现增产,全年总产量首次突破400亿斤,达400.5亿斤,增长2.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04.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716.4千公顷,增长8.7%;棉花种植面积75.5千公顷,增长13.4%;蔬菜种植面积509.7千公顷,减少0.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3.2千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300.9万吨,增长15.0%,其中猪肉增长15.4%。生猪出栏2814.5万头,增长10.9%。年末生猪存栏1680.1万头,增长9.8%。全年水产品产量205.3万吨,增长7.8%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1.9亿元,增长21.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072.8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2029.1亿元,增长18.8%。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316.9亿元,增长11.1%;集体企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7.6%;股份合作企业38.4亿元,增长16.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08.6亿元,增长17.3%;私营企业增加值1158.0亿元,增长23.7%;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3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47.7亿元,增长35.4%,高于全省平均13.7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7.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6%,金属制品业增长3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实现利税1446.0亿元,增长52.9%,其中利润856.8亿元,增长72.7%。在37个行业中,有35个行业实现了盈利。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5.1%,同比提高37.1个百分点。年末94个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8108家,比上年增长2.2%;安置从业人数164.5万人,增长17.6%。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309.9亿元,增长21.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9832.7亿元、593.2亿元和973.3亿元,分别增长43.0%、69.9%和55.9%。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园区达34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其中国家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683.0亿元,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419.3亿元。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9.0万元,增长14.1%。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56.7亿元,增长3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0.9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投资5046.2亿元,增长38.1%,其中工业投资5002.1亿元,增长37.6%;第三产业投资3478.5亿元,增长26.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178.6亿元,增长24.1%;非国有投资6596.9亿元,增长35.0%,其中民间投资6134.4亿元,增长40.7%。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42.6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0.2亿元,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74.1亿元,增长20.0%;零售业零售额2110.7亿元,增长17.8%;住宿业零售额35.9亿元,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312.2亿元,增长27.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73.3亿元,增长43.0%;家具类4.9亿元,增长22.0%;金银珠宝类9.9亿元,增长38.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6.2亿元,增长82.7%。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93家,全年实现成交额12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21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9%。其中,出口134.16亿美元,增长82.1%;进口80.37亿美元,增长48.5%。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49.95亿美元,增长54.8%;私营及其他企业出口额70.25亿美元,增长1.3倍;国有企业出口额13.96亿美元,增长34.2%。全年机电产品出口45.4亿美元,增长1.3倍;高新技术产业出口27.09亿美元,增长94.7%;对欧盟、东盟等国家或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3倍和92.5%。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2个,增长33.0%,其中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4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1.01亿美元,增长26.8%。全年新增具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3家,总数达40家。实际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927.4亿元,增长41.0%。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项目198个,合同金额13.92亿美元,增长30.5%;完成营业额11.09亿美元,增长46.8%
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铁路、公路、水运完成旅客运输量76446.8万人,比上年增长8.4%;完成货物运输量100324.9万吨,增长17.2%。机场旅客吞吐量561.7万人,增长18.8%。其中,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474.9万人,增长20.6%。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邮政业务量24.1亿元,下降22.6%;电信业务量660亿元,增长1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09.6万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64.0万户,年末达到1811.3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256.1万户,增长4.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70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国内旅游收入794.8亿元,增长21.3%。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14.1万人次,增长18.3%;旅游外汇收入3.46亿美元,增长19.5%。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201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90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3%。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846.2亿元,增长27.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843.3亿元,增长22.2%。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57.1亿元,增长22.2%。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139.6亿元,增长19.9%。全年新增期货公司13家,新增保险公司22家。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直接募集资金158.1亿元。年末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2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8万亿元。年末期货公司营业部19家,全年成交金额31.8万亿元。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2亿元,增长56.9%;寿险保费收入169.2亿元,增长30.1%;健康险保费收入10.4亿元,增长20.0%;意外伤害险收入4.4亿元,增长3.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1.9亿元,增长11.0%。其中,财产险赔款31.0亿元,增长37.4%;寿险给付25.1亿元,下降10.5%;健康险赔款和给付4.7亿元,增长18.0%;意外险赔款1.2亿元,下降3.6%。
教育:江西教育较发达,高校数量位于各省份前列。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1万人,比上年增长16.7%。普通高校在校生81.6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74.0万人、200.0万人和426.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2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6.0%,提高5.9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省部共建本科院校::南昌大学: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国家财政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井冈山大学: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院校。华东交通大学:国家铁道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国家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国家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全国重点建设地方示范性职教本科院校(教育部与财政部)。南昌工程学院:国家水利部与江西省政府共建院校。南昌市本科院校: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蓝天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南昌工学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专科、高职院校: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南昌职业学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九江市本科院校:九江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上饶市本科院校:上饶师范学院专科、高职院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抚州市本科院校:东华理工大学专科、高职院校: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市本科院校:宜春学院专科、高职院校: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吉安市本科院校:井冈山大学专科、高职院校:暂无赣州市本科院校: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景德镇市本科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萍乡市本科院校:暂无专科、高职院校: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新余市本科院校:新余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鹰潭市本科院校:暂无专科、高职院校: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备注:带▲为全日制普通民办高校
文化、卫生和体育:2010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7个(含个体),文化馆121个,公共图书馆115个,博物馆109个。共有广播电台1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电视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47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期刊、报纸4002种;期刊出版量6385万册,图书16460万册,报纸71490万份。: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00家(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院)。其中,医院、卫生院2100家,妇幼保健院(所、站)125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1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09个。卫生技术人员1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万人,注册护士5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1万张。年末共有全民健身中心9个,青少年俱乐部97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55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50个,老区和贫困地区“雪炭工程”设施建设项目12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2500万人次。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43枚金牌、27枚银牌和31枚铜牌。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人口为4532.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75.8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1.25万人,出生率为13.87‰;死亡人口26.41万人,死亡率为5.98‰;自然增长率为7.89‰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75元,比上年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2元,增长9.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比上年分别下降3.8个和1.8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5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6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97平方米和1.36平方米。全年“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7万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5亿元,累计总额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直接扶持个人创业6.4万人次,带动就业人数18.2万人次。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8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46.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35.9万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企业单位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为1279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8.2亿元,月人均补差161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1.7亿元,月人均补差68元。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7003万元。为全省城乡59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课书。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3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95万平方米,受益户数分别新增1.98万户和5.9万户。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67个,提供床位16.8万张,收养人数16.8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亿元。“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3万人,其中“4050”人员5.4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9亿元,增长88.5%,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3.8万人,带动就业人数11.0万人。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7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5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8.5万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企业单位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为1006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7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18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9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7.3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8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80个县(市、区),参合农民2493.3万人,参合率87.5%,统筹基金使用率92.7%。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6800万元。在全国率先为570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并从秋季起免费提供教科书;为33.4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资助学生7.3万名;向38.3万中职在校学生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建立“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补助金”制度,资助学生1.56万名。全省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4.7万平方米,可解决2.9万户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3.3万户困难群众享受到廉租住房保障。完成5万名库区、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扶贫。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22个,提供床位21.6万张,收养人数21.5万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3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3005万元。
历史渊源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约于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朝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南昌市为江西省会。交通运输
铁路:江西铁路交通运输发达,南昌局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局,主要管辖江西和福建的铁路,全省以京九、浙赣、皖赣、鹰厦、武九5条铁路为骨干,另有横南、向乐、分文、弋樟、张塘、张建、新泰等支线。另外规划中的京台高速铁路(从北京至台北)、昆台高速铁路(从昆明至台湾高雄)、沪昆高速铁路(从上海至云南昆明)、九景衢铁路(从江西九江至浙江衢州)都从江西经过,其中京台高速铁路经过赣东北上饶,合福高速铁路(合肥至福州)杭长高速铁路(杭州至长沙)都将经过赣东北上饶和省会南昌等地。昆台高铁则经过江西的南大门赣州市,而沪昆高铁则横贯江西,经过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等地。在建的向莆铁路可大大加强江西与沿海省份福建的经济交流,并且依托福建的海港优势,江西的产品会获得更加便捷快速的出口通道。另外,昌九城际铁路、昌赣城际铁路也拉紧江西城市间的交流。公路:江西省公路系统比较发达,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900多公里(截止2011年末),位居全国第四位。省会城市南昌北往九江(昌九高速)、南至赣州(赣粤高速)、西至萍乡(沪昆高速)、东连上饶至浙江、上海(梨温高速)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此外还有九景高速(九江到景德镇),景婺黄高速(景德镇到婺源到黄山)武吉高速公路也已通车,经过铜鼓、宜丰可到吉安直至广东,沿沪昆、梨温、赣粤等高速可直接进江西,直达南昌市和庐山等地方。此外,省内还有6条国道,分别是东西向的316国道(福州至兰州)、319国道(厦门至成都)、320国道(上海至云南瑞丽)、323国道(瑞金至云南澜沧)和南北向的105国道(北京至珠海)、206国道(烟台至汕头)。其中105和206国道双双纵贯江西。
航空: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轴心,自北向南,以九江、樟树、泰和、吉安、景德镇、赣州连接全省和全国各地及香港的航空运输网,除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外,江西还有赣州、景德镇、九江、和井冈山4个民航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已经于2009年开工兴建,机场等级:4C级,可供波音737飞机起降。机场定位:立足上饶,辐射赣东北上饶、鹰潭、抚州等地,主要服务于三清山、婺源、龟峰、龙虎山、黄山等旅游区。宜春明月山机场于2009年7月26日正式奠基,2011年5月前完成所有的设备安装工程7月进行试飞,8月1日正式通航,该机场的开建意味着赣西空中运输不再是空白。其中,赣州黄金机场为中国首个支线航空发展试点城市,引进全国地级市首家航空公司基地。
水运:江西水路运输发达
九江为重要内河港口,水运干线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赣江和信江为两纵,长江和昌江为两横,全省通航里程4937公里。
南昌大水运,还将兴建6大港区:
东新港区、鸡山港区、张洲港区、龙头岗港区、樵舍港区、昌东港区。
上饶市境内现有港口9个(鄱阳港、余干港、万年港、弋阳港、铅山港、上饶港、信州港、玉山港、横峰港),水路货物吞吐量为354.2万吨,旅客吞吐量为82.9万人。全市共有码头168个,其中客运码头20个,货运码头148个。全市共有运输船舶330艘,其中客船48艘,1166个座位,货船282艘,16029个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