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怀化市地图 >
靖州县地图
靖州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靖州地处雪峰山褶皱隆起带南端、云南省高原东部斜坡边缘。山地是靖州的主要地貌类型,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加庄园”之称。东、西、南部高峻,北部低缓,中部有一条狭长的山间盆地。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呈波浪式降低;境内群山滴绿,奇峰耸翠,全县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青靛山,海拔1178米,山高谷深,林木竹翠,遥相眺望,终年呈青靛色。占土地面积80.84%的山地,大多是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和海拔500米到800米之的中低山,只有少量海拔在300米到500米之间的低山,三者的比例为46.28:11.66。除此,就是少量的丘陵、岗地和平原、水域。平原大多沿中轴线向两侧扩展,只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2%,主要分布于渠水曲流地须和部分山间盆地。最低点在太阳坪乡的咸池,海拔只有278米。这里坡度平缓,耕地集中连片,日照、温度、水源条件较好,四时耕作,轮番收获。是靖州的主要农业用地。靖州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9座,主要有青靛山、鸿岭山、玉华山、陆家坡、九龙山、天龙山等。最高峰为东部青靛山,海拔1178米;最低点为北部太阳坪咸池,海拔278米。青靛山,青靛山位于县境东面,海拔高达1173米,山上植被丰富,山体终年为青靛色,固而得名,从其东面往上爬,要经过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顶。排牙山,排牙山境内地貌类型以低山为主,平均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031米,最低海拔330米,相对高差847米,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署,冬少严寒,林海茫茫,群山绵延,翠峦迭嶂,山峰起伏,溪沟纵横。瀑布飞流,奇花异草芬芳迷人,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宜于林木生长,更适游人进行生态旅游、大自然科普旅游。全县水域宽广,主要河流有渠水,纵贯南北,境内全长72.5公里,共纳大小支流101条总长1021公里。其中长20公里以上河流9条。沅水支流渠江南北纵贯,为县境最大河流。全县共有水域面积35697.1亩。其中:山平塘3239口,计2933.56亩,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32座,计5233.14亩,天然捕捞水面19232亩。如此丰富的水域资源,具有发展淡水养鱼的明显优势。渠水,流经县境的渠水,有42条一级支流,从境内东西两部山地汇入,整个水系呈不对称树枝状。渠水又名渠江,发源于贵州黎平和本省城步两县,在境内流经过5个乡镇,蜿延72.5公里,于黔阳县托口镇压注入沅水,成为沅江的第一条一级支流。全县有林地面积256.98万亩,森林覆盖率73.9%。活立木蓄积量730.61立方米。主要树种有97科,226属,681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珍贵的树种有:银杏、山蜡梅、香果树、楠木、杜仲等14种。属省级重点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红花木莲等11种。观赏树种有月月桂,四方竹等。独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孕育着丰富的地下矿藏,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钒、硫磺、金、钨、铝等。据初步勘探,有煤220万吨、锰6.64万吨、石灰石2亿吨、铁90万吨、铝土31.13万吨,以及大量的黄金、矾、耐火粘土、水晶、钴、铀、铜、金刚石、磷、陶土等,还有可作建筑材料的片石、石料和河沙等资源。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靖州成为著名水果之乡,猕猴桃、核桃、血橙、木洞杨梅等果类珍品,闻名遐迩。靖州的名优特产品,如松茯苓、三元杂交瘦肉商品猪、密饯系列、优质柑桔以及地板条、刨花板等旺销全国,有的还远销俄罗斯、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靖州方言

靖州境内有三种语言:汉语、苗语、侗语。汉语是县内唯一通行的交际语言。靖州汉语方言即靖州话不仅是县内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而且是县内各少数民族对外交际的通用语。靖州话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靖州话内部差异主要体现于语音上,而词汇、语法基本一致。据其内部差异,靖州话可分为四片:城厢片——包括渠阳镇、飞山、江东的大部分、坳上、艮山口、横江桥。该片话为靖州话代表语。其特点是:音调平稳、起伏小。该片有90000余人。北片话——包括甘棠、太阳坪、文溪。该片有40000余人。东片话——寨牙。该乡与绥宁县接壤,语音受侗语影响较大。该片有7000余人。西片话——包括三锹、藕团、大堡子、铺口、新厂、平茶。因与贵州相邻,语音中又多带苗、侗语音,人们称之为“酸话”。该片有70000余人。

本地潜在主要商品

煤、铁、铜、锰、硫磺、金、钨、铝。

风土人情

侗族文化是块正在开垦的处女地,是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过去藏在深山人未知,今天正在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侗歌是侗族民间文艺的主要组成部分,歌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喝酒有歌,见菜有歌,吃饭有歌,递烟有歌,结婚有歌,“三朝”有歌,祝寿有歌,吊丧有歌,恋爱逃婚有歌,起屋上梁都有不少了歌,唱歌唱得笑,唱歌也唱得哭。侗家生活离不开歌,几乎人人都能唱歌。他们大都见物抒情,即兴成诗,随见随编,随编随唱,出口成“歌”。歌词大多反映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比较直露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好、恶、褒、贬,如玩山时男方对女方唱歌情,翻译出来歌词的大意是:记住十八跟你讲好,我俩讲话要生根了。到时人不愿我怕人谈,别家有肉有酒得了你,我家无酒无肉百年望。你莫哄我我一心要你,你莫丢我我痴呆想你。侗家唱歌,歌词大多是“见子打子”,即兴而成。句式长短不一,但都有其独特的格律和韵律,富有音乐的节奏美。上述《玩山歌》是这样,再看客人从主人手上接茶时唱的《谢茶歌》:吃了茶来谢了茶,金边杯子两样花,今日得品茶中味,好似圣人吃仙茶。双手捧回金边碗,长年富贵在主家,有口吃来无口谢,肚内无文难谢茶。还看看喜庆宴席上客人们即兴编唱的《酒歌》歌词:酒席办得好热闹,山珍海味样样好,只怕我们没吃饱,再要敬酒就醉倒。呵火,呵火,呵火--,在寨牙乡岩脚、平茶乡官团、沙坝一带,侗歌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两大类。有伴奏侗歌主要是长篇叙事的琵琶歌、侗笛歌、木叶歌等。琵琶歌由歌师一人边弹边唱,长篇叙事《琵琶歌》能唱几晚甚至十几个晚上。内容大多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也有是从汉族故事中移植过来的。短笛和木叶伴奏的多属情歌,是侗族青年男女社交活动时即兴演唱的短歌。无伴奏的双人对歌,多在坐夜或主客寨青年男女互相邀约时对唱。喜庆仪式和酒宴上领唱。合唱的侗歌也是无伴奏的。侗歌的曲调调,高山调,夜歌调、琵琶夜调、多耶歌调等。侗族乐器有侗笛、琵琶、木叶、芦笙、莽筒、长号、牛脚琴、高音唢呐和大号铜锣。侗族的芦笙有大小之分。平茶乡官团、沙坝一带的大芦笙,演奏时,一人紧扶、另一人劲吹,其音粗犷浓浊。大芦笙周围则是一圈小芦笙,形成众星拱月之状。民间舞蹈和侗歌一样,如繁星闪烁、似百花争艳。目前仍然流传的主要是哆呓、哆毽、芦笙舞、扇子舞、手帕舞、龙灯舞、狮子舞、春牛舞、寨牙乡岩脚等侗寨至今流行的哆吼舞是靖州侗族人民进行群众性社交活动时的集体歌舞,每逢喜庆日子或正月“行年”,表演者十几人数十人围成一个大圆圈,不分男女老少,前后以手搭肩,在歌声中二进一退,舞蹈朴实无华,自然洒脱,节奏分明。哆毽在青年男女中进行,一般二女一男,用公鸡尾羽和牛皮做成的毽子如春燕凌空飞舞,又似鸽哨发出阵阵鸣响。哆毽既是民族舞蹈,又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寨七乡岩脚村侗族姑娘吴晓兰表演的“哆毽”,在全省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为靖州捧回了奖杯,争得了荣誉的“唱春牛”独具待色,演唱者捧出一条扎红彩的木制春牛,对牛吟唱,锣鼓伴奏,或模拟劳动动作伴舞别具一格、两人撑持的特大龙头和龙身是公开的,龙身长的70多节,短的也有30来节,如此“巨龙”摆开阵势舞亦各有千秋。平茶乡沙坝村、寨牙乡岩村的侗族踩芦笙明显地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大号芦笙居中,年青姑娘摆手帕,扭腰肢,环绕大芦笙翩翩起舞,舞步或进或退,腿脚一曲一弯,姑娘的外围还有一圈手握小号芦笙的男子边吹边跳,男女两支舞蹈按一定舞步,不时交换位置。整个舞蹈气势雄浑,场景壮观。神话、传说和故事人作为口头文学,是靖州侗族人民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靖州侗族民间故事有歌颂青年纯洁爱情的,如《姜良姜妹》、《刘金刘美的故事》;有颂扬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如《吴勉的故事》、《吴应凤赶“野猫”的故事》;也有尊敬老人、瞻养父母的《倍园故事》等,题材丰富。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牲畜、猕猴桃、血橙、木桐杨梅、核桃、板栗、五倍子、香菇、木耳、茯苓、天麻、玉兰片、靖州蜜饯、棉花、蔬菜。

历史沿革

据考古发现,靖州苗族自治县境内距今3-5万年的旧石器时期即有人类生息。夏商和西周时期为西南要服地。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镡城县,东晋至南朝为舞阳县地,隋属龙标县地,唐贞观八年(634)年为朗溪县地。唐中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首领自封为诚州。五代后周末年,"十峒酋长"杨再思据地称诚州刺史。宋初为羁縻州。宋元丰四年(1081年)正式置诚州。五年析沅州之贯堡砦始渠阳县。崇宁二年(1103年),杨晟臻纳贡归附遂以安靖之意改诚州为靖州,治今渠阳镇、辖永平、会同、通道三县,靖州自此而名,历经896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升为靖州府,九年复降为州,裁永平入州,直隶湖广布政使司,清因之。至清代靖州仍属直隶州,境域广袤。乾隆三年(1783年)曾以宝庆府(今邵阳市)之城步县来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会同专区撤销,先后设芷江专区、黔阳专区、怀化地区。1959年3月撤县并入通道侗族自治县,1961年7月复置。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简称靖州县)。靖州的称谓是从宋徽宗宁二年(1103)开始的,这年杨晟臻纳贡归附朝廷。改诚州为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