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怀化市地图 > 靖州县地图 >
甘棠镇地图
甘棠镇相关地区地图:

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甘棠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树形象、立权威、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1996年跻身全省经济实力"百强镇"。乡镇企业迅速崛起。2000年,全镇有各类乡镇企业678家,总产值7.82亿元,成为全镇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其中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形成了以水泥、煤炭、建材、铸造、中药材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1996年被评为"娄底地区乡镇企业十强镇"。近年来,该镇辟建工业小区,已有10多家上规模的不锈钢、中药材加工企业落户区内。近年来,各产业兴起。煤炭,水泥,石灰,砂石,大理石等产业是日新月异。其中海螺水泥厂,小富水泥厂等都是行业中的姣姣者。煤炭更是远近闻名,其中还有很多人煤炭的专业人士远赴异地指导工作,为能源产业作出不可呼视的力量。农业是该镇的基础产业,近10年来,该镇在进一步巩固发展粮、猪主导产品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已建立起中药材、西瓜、竹荪、小水果等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公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共识。10年来,新修镇村公路12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崭新的农民城已在甘棠镇崛起,10年来,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50多万元,先后建成日产300吨的自来水厂、邮政电信大楼,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全镇90%的村通电话;新建了镇政府和镇财政所办公大楼、镇农贸市场、客运站。镇党委、政府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单位包干、经常工作为主、节育措施到户"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92年投资52万元建成计育综合服务国策楼,建立了一支思想、技术双过硬的计育服务队伍,有效地促进了计育工作的开展。10年来,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5%,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达100%。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0年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改造危房12000平方米,新建扩建学校11所,有17所学校建好了图书室和阅览室,有27所学校建好了仪器管理和学生实验室,有8所学校被评为"园林式"、"花园式"学校,金家中学率先建起了电脑室。新建了投资75万元的镇中心小学,投资115万元建起了双峰八中的五层教学大楼。投资45万元建起了有线电视台,实现了有线、无线两台合一。卫生保健事业同步发展,投资120万元建成了镇中心医院,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等问题。

镇境布局

工业园区、千亩电机城和占地300亩的茶叶市场“中国海峡大茶都”,建成后将成为闽东最大茶叶集散地。宁德500KV电力发电站也落户观洋。辖内有:船舶修造维修,茶叶初制、精制,农械修造,电机修配,交通运输,建材生产,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种植养殖,冶金制氧,铸造化工等各类工业企业300多家,成为甘棠镇特色经济体系。此间,充分利用千变港道办天然船坞,发展船舱修造。年修造大小船舶百余艘,创产值10亿元,税利800多万元。现从事船舶修造业有5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甘棠船舶修造业已成为全国民间最大的船舶修造拆解贸易中心,有力地促进甘棠人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乡镇概况

甘棠镇,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最西端,原为甘棠乡,1994年撤乡建镇。西与邵东交界,北与涟源接壤,东南与本县的三塘铺、印塘相邻。全镇土地面积132.87平方公里,辖83个村、2个居委会、7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该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青甘、太甘公路横贯南北,与320国道和双娄、双涟相联,在建的潭邵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亦自东向西穿过;镇村公路蛛网密布、联通各个村组。金家的煤炭储量丰富;甘棠铺西瓜独具风味、全省闻名;山斗药材独领风骚,享有"药都"之美称。山斗华天洞,自东向西绵延数十公里,洞中有厅、洞厅相连、"幽、险、奇、壮"而著称,最具旅游开发价值!

气候环境

气候与物产甘棠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平坦、肥沃、适应农作物生长。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盛多。全镇耕地面积27294亩(水田22682亩,旱地4612亩),粮食产量16513吨。林业蓄积量32054亩,山林覆盖率为51.07%,林木蓄积量32054立方米,毛竹37.2万根。茶园面积7769亩,年产量398吨,畅销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已成为甘棠镇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项目。水资源方面:水闸23座,蓄水工程5座,引水渠10条,有效灌溉面积18608亩。主要物产有:林茶、果(葡萄)生姜、蘑菇和无公害农副产品。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状况甘棠镇地理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工业发达。

行政辖村[4]

甘棠村立新村凤凰村弦瑞村玉河村马家村大桥村民主村刘村村庄里村兴村村乌羊村十字畈村张家埂村

乡镇概况

全镇现有人口5万多人,面积189平方公里,辖15个村(居)委、96个自然村。总人口5万人,壮族人口居多,占85%,属少数民族乡镇。有耕地面积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万亩,有山林面积15万亩,属一个山区农业大镇。境内以丘陵地貌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糖蔗、桑蚕、木薯等,畜牧业发达,尤以生猪、仔猪和养鸡业出名。几来年,平均年生猪出栏4万头,仔猪上市10万头,肉鸡出栏22万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末,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300多户,较具规模的私营企业有16家,主要产品有衡器铸件、农机具系列产品、不锈钢产品等,是广西有名的农机具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区内外,并出口到东盟各国,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桑蚕、糖蔗、养殖业和民营经济属该镇的几大支柱产业,甘棠粉利享誉县内外,是群众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近年来,年均粉利产值都达1600万元,是该镇一项极具潜力的特色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