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镇地图
金江镇相关地区地图:
打造旅游文化产业
拟建成原生态旅游区,形成以虎跳峡、长江第一湾、金江龙潭为一体的旅游片区,融入全州开发旅游产业的大氛围。努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积极巩固和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模式和新办法,广泛吸引全社会参与,人均每人每年植树5株,建设样板林,实现以林养林。在加强植树造林的同时,加强全镇的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推进以电代柴、以煤代柴,推进沼气、太阳能、节能改灶等项目的建设。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全面进步,切实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式,为全镇人民创造便捷、舒适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巩固和发展幼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三免费”工作,巩固“普九”成果。培养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素质,力争到2010年全镇有80%的劳动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全镇文化事业发展。积极争取“金江镇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建设。鼓励、引导全镇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舞蹈节目健康发展,挖掘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一、是蚕桑产业。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进一步加大和完善蚕桑产业的投入和管理,到2010年,实现该产业平均年产值500万元,建成“万亩桑园”。二、是生猪和肉牛养殖产业。“十一五”期间,全镇拟计划年均肉牛存栏15000头,年出栏3000头,实现年产值500万元;生猪年均存栏50000头,年均出栏35000头,实现年均产值1500万元以上。三、是经济林果种植产业。全镇有林地781285亩,未利用荒山40999亩,气候适宜,具有培植经济林果产业的优良条件,镇内的经济林果主要有核桃、花椒、木瓜、苹果、梨、桃、板栗和人工培育野生黑木耳等。“十一五”期间计划改良当地桃、梨、枇杷等品种,种植泡核桃1000亩,其它干果类种植面积2000亩,黑木耳种植面积1500亩,力争产值达1400万元。四、发展壮大矿电产业。我镇矿产资源丰富,要在保护和开发好现有矿资源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矿资源的勘探工作;二是理顺勘探投资体制;三是强化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创新运作机制和开发思路。处理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对资源的乱开滥采,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做好兴隆河电站、吾竹龙潭河电站的改造和投资工作。
交通情况
金江镇正在成为攀枝花交通枢纽重镇:成昆铁路沿金沙江横穿其境,攀枝花火车站坐落在金江镇城镇中心,是攀枝花的客运站,也是北线物资进出的重要货站,位于该镇边缘的迤资火车站,属昆明局管,是攀枝花市的物资与广西、云南出海口相连的最经济、最捷径的铁路货运窗口;正在建设中的攀枝花机场位于金江镇保安营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有专线公路相连,它是攀枝花联系外界的重要窗口;拟建中的成昆高速公路要穿越金江镇的五个行政村,仅在镇境内就有两个出入口,其中,攀枝花市市区的出入口就在距镇政府1.5公里的小乍石地界;以金江码头为核心的100公里金沙江河道,是攀枝花市内唯一可通航的自然水域,它使金江镇与盐边县的新民乡、红格镇、桐子林镇、会理县的鱼乍乡、仁和区的大龙潭乡之间增加了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交通联系方式,同时奠定了金江镇中心集镇的地位。水、陆、空三种交通方式,汇集于金江,再加上金江与市中心联系的迎宾大道及与仁和区、总发乡联系的金五公路,共同构筑起了金江镇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
人口统计
金江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122男9034女8088家庭户户数4644家庭户总人口(总)16902家庭户男8858家庭户女80440-14岁(总)44680-14岁男24340-14岁女203415-64岁(总)1168515-64岁男617415-64岁女551165岁及以上(总)96965岁及以上男42665岁及以上女54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414
简介
金江镇“花马国”的重要领属地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中甸归属云南后为江边境。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南部介于北纬26°52′至27°21′,东经99°39′至100°01′之间。海拔1900米,距县城188公里。金江镇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区,地形狭长,北高南低,人口沿金沙江东岸分布而居。年平无度气温14.3℃,极端最低气温34.6℃,最低气温-6.6℃,年降雨量609.3毫米,无霜期247天,全年日照1766.3小时。现有人口17199人,其中农业人口15752人。国土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7602亩。镇内居住着普米、汉、纳西、傈僳、白、苗、彝、藏、回、黎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杂居镇。金江镇气候宜人,雨量充足,素有香格里拉“江南水乡”之美誉,属香格里拉县乃至迪庆州的农业第一大镇。改革开放以来,金江镇的经济如雨后春笋,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镇镇2007年大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45778亩,粮食产量1542.96万公斤,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41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677万元;工业总产值18733万元;全镇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41万元,完成计划的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3.42万元;完成2800人的农村劳务输出,创收5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027元。
存在问题
1、经济总量小,底子薄。金江镇的经济社会工作虽得到较大发展,但起点低、底子薄,经济总量小,非公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支柱产业单一,本级财政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建设性、生产性投资远远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大,与全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相协调。2、基础设施条件差,尤其是交通条件急待进一步改善。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金江县际油路的建设力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设未能如期完工,全镇的公路等级低,人均路程短,通行能力差,抗灾能力弱,特别是镇村公路大部份是晴通雨阻,山区和二半山区的公路状况还很差,给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了难度。3、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村、社之间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广种薄收的情况依然突出。4、全镇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镇内矿电产业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镇内群众每年对燃料建材等原料仍有较大的需求。5、人的素质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金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人的个体素质差异大,综合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落后,解放思想意识不强,自我保护主义浓,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等现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