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乐山市地图 >
金口河区地图
金口河区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金口河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JinkouheQu,511113,614700,区人民政府驻罗回,2004年,金口河区辖2个镇(永和、金河)、2个乡(吉星、永胜)、2个民族乡(和平彝族、共安彝族)。

风土人情

彝人服饰: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小凉山彝族男子服饰风格古朴。男孩一般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成年男子则蓄发。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过去有的还将头帕前端卷成拇指粗细的长椎形,称为“子贴”,汉族称之为“英雄结”。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时把胡须拔光;左耳戴一串黄色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显得英姿勃勃。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穿宽大长裤。过去不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羊毛织的披毡,称为“查尔瓦”,有黑、白两色,以黑色为佳。它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小凉山彝族女子服饰,既典雅大方,又可传达多种信息。幼年未婚的姑娘均梳单辫,头帕用黑布方巾缝制成撮箕状,倒扣头上,系根红色头绳。举行成年换裙仪式(15—17岁)或结婚后,改梳双辫,头帕改为方巾黑面双层镶边绣花帕,并把两截童裙换成三截成年彩裙。妇女生育后,改戴夹层荷叶形八角黑布帽,其状似一口锣锅,俗称“锣锅帽”。双耳一般都戴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上衣有对襟大袖衣、大襟右衽小袖衣和对襟领褂三种,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穿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多姿。彝族的服饰花纹和图案更是绚丽多彩。有以天象为图的日、月、星图;有以大自然为图的山、河图;有以动物为图的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猪牙、獐牙图;也有以植物为图的花、叶图等,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情人溜索:在金口河的大渡河沿岸的白水滩附近,有座特别的桥,当地的人们都叫它“情人溜索”。由于在对岸海拔3000多米的无名山的半山腰住着3户彝族人家老老少少共17人,他们每10多天就要过河从外面运一次粮食之类的东西回家,于是用一根拇指大小的普通钢丝,固定在峡谷两端的岩石上,这条横跨大渡河的最特别的“桥”就是他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3户人家各自都备有过河的辅助工具:一个普通的滑轮,一节麻绳、两根山上砍来的黄荆棍。过河时,两个人坐在一根短棍上,套上绳子,从河面开始溜索。滔滔大渡河水在他们脚下咆哮着,让人心惊肉跳。由于有的地段需要用力拉绳才能过去,所以往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分为一组,以便男青年帮助女青年过去。在这里有男女青年们如此亲密的接触,许多爱情花朵也就在一来一往中悄然绽放!

交通概况

乐西公路、峨金公路、金乌公路在境内形成交通网络。乐西公路:1939年,从重庆通往印度的主要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已通车,但原来和川滇之间的公路均要绕道贵州,而修筑乐西公路(乐山至西昌)、西祥公路(西昌至云南祥云)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条最便捷的通道,同时也适应了川康边区开发的需要。1939年冬全线开工,1941年底正式通车。1940年在乐山成立了乐西公路工程处,公路全长525公里。

经济概况

乐山市金口河区靠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农业、水电、冶炼、化工等支柱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有效地实现了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今年1至10月,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工业总产值增长19.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9元。
产业发展:近两年来,金口河区分层次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中心城区主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近郊主要是加快建设峨金公路和金乌公路,加强公路沿线的农业综合开发和旅游业;远郊发展粮食、牧业,高山发展经济林木和中药材。目前,该区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格局正在形成。近郊的个体私营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和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两年全区共引进项目189个,总投资达9亿多元。近郊的金河镇、永和镇、和平彝族乡分别形成水电、冶炼和化工三大工业群,电力装机1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8亿度,形成年产工业硅3万吨,各类铁合金9万吨的生产能力;远郊共安、永胜、吉星则走出了专业大户、专业村和基地乡镇的特色路,农业开发逐步向规模经营发展,建成具有城郊特色的花椒、茶叶、水果、洋芋、高山中药材、蔬菜六大产业带12万亩。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实施前增长134%,工业总产值增长164.7%,财政收入增长42.5%,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0.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5%。城镇居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15元,年均增长18.4%,第三产业增长43.9%。
税收职能:金口河区国税局充分运用税收职能,积极支持和引导全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共组织税收入库3505万元,同比增长100.17%;其中民营经济国税收入由上年同期的60%增长到近80%。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金口河区国税局在积极强化纳税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制、“限时服务制”等制度,优化办税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发放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表,建立实地辅导和税企联络员制度,建成高效、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为企业发挥信息参谋作用。
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是该区民营企业享受的重要优惠政策,为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区国税局组织专业精、业务熟的税务干部深入民营企业,宣传讲解税收政策和财会知识,建立健全税收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凡是政策范围允许的事就及时办理,发现政策执行中没有到位的马上及时到位。今年上半年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531万元,使政策优势转化成为了企业的发展优势。

自然地理

地形:金口河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系典型的大山区。金口河的山大都有两三千米高。这一座座高高矮矮的山只不过是一砣砣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瓦山:大瓦山位于金口河区,在自然地理上位于横断山东侧,距成都258公里,车程3个半小时,是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观。海拔3222米的大瓦山,四周被绝壁围绕,形成山顶平坦四周凌空的平顶高原。远远望去大瓦山更像一座空中楼阁或者是航行于茫茫林海的巨轮。他四周绝壁高差达到1000米,山顶平台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源于山顶的两条小河从东南面的悬崖上飞泻而下,形成落差达1000米的瀑布。大瓦山由二叠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在地质结构上与峨眉山,瓦屋山相同,因而被称为“蜀中三绝”。但大瓦山与峨眉山、瓦屋山相比在地貌景观上更为奇特。
气候:金口河境内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较多,但由于境内山峰林立、沟谷深险,山上山下气候悬殊较大。
自然资源: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白云石、磷矿、硅石储量极为丰富;全区水电装机总量1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亿度;森林面积24万亩;黄莲、川牛膝、杜仲等优质药材驰名中外;1998、1999连续两招商引资突破亿元大关,目前全区铁合金年产量已达2.5万吨,黄磷7000吨,三聚磷酸钠2万吨,磷酸2万吨,工业硅2万吨。

历史沿革

汉代隶南安县,后周为平羌县地,隋属峨眉县。唐初为罗目县,继又改隶峨眉县,后再归罗目县属嘉州。清初仍属峨眉县名归化乡,1914年建立峨边县第二区。1978年置金口河工农示范区,1979年改称金口河工农区,1985年更名金口河区。1997年,金口河区面积598平方千米,人口5.5万,辖2个镇、4个乡:永和镇、金河镇、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吉星乡、永胜乡。区政府驻永和镇,距乐山市134千米。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2916人,其中:永和镇18672金河镇9407和平彝族乡10009共安彝族乡5197吉星乡4629永胜乡5002,2004年,金口河区辖2个镇(永和、金河)、2个乡(吉星、永胜)、2个民族乡(和平彝族、共安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