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区地图
九里区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位于闻名遐迩的九里山古战场的九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九里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面积13.98平方公里,起步区5.8平方公里。开发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较多,流传着众多优美的传说。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称。九里区境内有较大的汉代王侯墓葬群,而位于开发区内的两千年前人工开凿、工程浩大的地下宫殿——龟山汉墓更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国一绝”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教育部统一编发的小学生语文教科书收编,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先后从龟山、火山汉墓等出土了龟钮银印和目前全国最早、最完整的玉衣——西汉刘和银缕玉衣等大量文物。区内的“汉城”景点是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另外还有千年古刹平山寺;有变幻莫测的白云洞;有风景秀丽的玉潭湖,白云洞庙会每年吸引苏、鲁、豫、皖等周边地区10万余人到此进行物资交流。两汉文化看徐州,看徐州必看九里,已成共识,九里山两汉文化旅游区已经在开发区形成,在海内外产生较好影响。另外,位于九里区西北部的城北园林风景开发区是徐州市政府得用区内现有可供开发的煤矿塌陷地30平方公里,进行复垦造地,其中项目用地3万余亩,水面6000余亩,规划建设工业城和生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把发展农业生产、开发工业区园建设自然环境和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力求创造一个集工、农、商、游、娱、居、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园林风景区。经济概况
概述:徐州市九里区是徐州市城区的五个区之一,辖区内两个开发区——九里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园林风景区。徐州矿务集团、徐州发电厂、华润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巨龙集团、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等多家大公司、大集团坐落境内。煤炭、机械、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及轻工业是九里区的支柱产业。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体系,钼铁、裘皮、服装、工艺品等产品出品欧、美、日、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工业:九里区工业历史悠久,基础相对雄厚,近年来按照“工业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工业,积极扶持民营经济,目前已成为徐州市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工业基地。十年时间,从表面上看11.66亿元到今天为止83.26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事8.44倍,三次产业的比例由8:41:51变成2.73:51.13:46.14,结构渐趋合理。九里区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以工业的强势推进,谋求错位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的规划、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热情诚信的人民,这些都是投资者所要考虑的要素,近两年九里区把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作为工业腾飞的着力点和切入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在各地成功举办了多场投资推介会,2005年全区新签约项目71个,签约资金67亿元。新上和扩建1000万元以上工业及商贸设施项目54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目前以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高科技示范农业、规模型环保节能工业和生态型商业居住为一体的城北开发区和九里工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卓有成效的招商工作,成为九里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九里区的一大亮点,九里区提出民营富区,把民营经济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依托和主攻方向,在投资方向上突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大力激发群众的创业激情,启动民资、激发民力,打造民企。九里区注重对民营企业的培植,实行贷款优先,技改扩能优先,招商引资优先,促其不断壮大。2005年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613家,其中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8家,年纳税额超10万元的企业突破点100家,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家。火花集团和福达公司两家企业投资近亿元进行扩建,形成年吞吐钢材3万余吨的规模。去年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3.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90%,私营企业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体,对全区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九里区工业经济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优化工业结构,使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一些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附加值多的项目已经成为拉动全区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力促九里在新一轮的发展规中不断创新,实现新的飞跃。
农业: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的城郊农业规模经济自成一体,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蔬菜为龙头、养殖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作保障的种、养、加工并举,菜、鱼、果、禽畜并旺的农业生产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