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电子地图 > 延庆县地图 >
旧县镇地图
旧县镇相关地区地图:

5、浙江省桐庐县旧县镇

旧县镇位于县中南部丘陵地区,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桐庐镇接壤。总面积3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82]亩,山30118亩。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4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和林场、鱼塘、水管站各1个,2713户,8489人,汉族居多,畲族240人,其中农业户口8244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旧县集镇,含2个行政村,面积7.28平方公里,居民653户,3962人,桐钟公路由此而过。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5.81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0.81亿元,财政总收入744万元,比上年增长16.25%,人均收入4976元,比上年增长10.7%,90%的行政村跨入“小康村”行列,70%的行政村实现新农村,全镇有企业101家,其中皮件生产厂家62个,形成了以皮件行业为龙头,兼有化工、机械、冶金、灯具、建材、针织等行业的工业体系,被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皮件之乡”。全镇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1亿元,比1997年增1.21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税利744万元,外贸出口交货值2.81亿元,使企业在困境中逐步走出低谷,站稳脚跟,较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业经济目标。旧县镇实际,镇委、人民政府制定了镇科技进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农业方面推进农科教结合,在农村开展适应农民实际需要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年,镇农科站被评为省“五有农科站”,属全县首次获此殊荣。?,工业企业依托科技求发展,骨干企业先后与南京东南大学、美国巴特勒工艺制造公司、上海压缩机配件经营公司等科技院校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使企业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5.94亿元,获得“县粮食丰收二等奖”、“出口创汇组织奖”,并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县级科技工作先进乡镇。

4、湖北省远安县旧县镇

简介:旧县镇地处远安县中西部,因东晋隆安末年至明成化初年在此设高安县治而得名。东与该县鸣凤镇、茅坪场镇接壤,南与花林寺镇毗邻,西与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接界,北与洋坪镇、荷花镇相连。镇政府驻地旧县村,南距县城鸣凤镇7公里。
经济收入:全镇共辖15个村,7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854户,24628人,其中农业人口23630人,非农业人口998人。全镇国土面积165.6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47976亩,其中林地219911亩,耕地面积28065亩,其中水田面积19050亩,旱地9015亩,是全县重要的农业大镇和煤炭产区。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宜昌市青年科技星火示范乡镇”和“全国绿化达标百佳乡(镇)”。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00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480万元,农业总产值5528万元,财政收入438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209元。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宜昌市青年科技星火示范乡镇”、“全国绿化达标百佳乡(镇)”和“市级文明乡镇”。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76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61万元,农业总产值11901万元,财政收入343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089元。旧县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距县城7公里,是远安县中西部三个乡镇进城的主要通道,也是鄂西北山区进入江汉平原的咽喉所在。每日开往各地的客货汽运车辆超过万辆。省二级公路荷当公路穿腹而过,安石公路全线贯通,全镇硬化乡村公路88.4公里。
资源:旧县镇位于荆山山脉东南边缘,分为西部山区和东部沮河河谷平地两大块。西部龙泉山区山势陡峭险峻,沟壑纵横,溶洞、伏流、瀑布和暗谷随处可见。这里是该县重要的工业煤产区,经专家勘测,煤炭储量近2000万吨,发热量在5000大卡/千克以上,石英储量达亿万吨,品位达99.9%,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山区平均海拔450米,适于亚热带各种植物生长,因盛产天麻、茯苓、何首乌、灵芝菌、党参等名贵药材而被称为“药乡”。旧县是鹿苑茶的故乡,其中以鹿苑村所产的鹿苑茶为珍品,其滋味鲜爽、浓香欲醉而列为全国四大黄茶之一,鹿苑茶品质好、上市早、效益高,供不应求。远安县是绿化达标第一县,素有“林海”之称,旧县是全县重要的林业基地,人均拥有山林地面积9亩。旧县是全县最大的竹林产区,拥有竹林面积10000多亩,以桂竹、水竹、金竹、佛肚竹为多。山中泉水江流成河,自西向东注入沮河。沮河片是全县重要的粮油产区和桑蚕基地,现有“鸣凤米”和优质油菜基地万亩,现有柑橘面积2535亩,桑园面积3855多亩,年产桑茧370吨,优质稻面积19110亩、年产粮油17611吨。“鸣凤米”在明清时就列为贡品,被康熙皇帝赐名“莲花”。旧县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佛教圣地鹿苑寺以“依山悬崖陡,旁水三面流,松柏翠竹间,白云绕阁楼”的秀丽风景和“罗汉点头、清华古台”等鹿苑八景而秀甲一方,道教圣地白鹤观,县城旧址亭子山,天然溶洞仙女洞,高山平原石桥坪等多处旅游胜地把旧县镇妆成一个天然旅游区。
发展:镇委、镇政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矿产兴镇,桑菌富民”这根发展主线,着力建设龙泉山区食用菌和茶叶、沮河沿线桑蚕和优质粮油两大绿色经济产业带,全力主攻项目建设、园区服务和资源开发三大重点,实现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力增长和后劲增强的四增目标,不断优化镇域经济结构,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旧县。全镇共有党支部28个,党员861人,其中农村支部15个,640名党员,公经济党支部1个,学校支部4个,政府机关及镇直支部8个.村两委总职数109人,其中村委会57人,支委52人,交叉任职32人,实际村两委干部76人,内党员65人。

3、云南省马龙县旧县镇

简介:旧县镇位于马龙西南部,东与大庄乡、通泉镇接壤,西与昆明市嵩明、寻甸两县相连,毗邻马鸣乡,北与马过河相接。距马龙县城20公里,曲靖市区42公里,省城昆明93公里,昆曲高速公路、昆沾铁路、宜马公路横穿全镇而过,是昆明进入曲靖市的第一镇。地处长江、珠江两江之分水岭,地貌异常复杂而多变,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状地势,起伏比较明显,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1800米,属南温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冬干夏雨气候区,干湿分明;年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年平均气温14.6℃;年降水量102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366.5毫米,最小降水量620毫米。全镇总面积266.419平方公里,辖旧县、小房子、袜度、白塔、红桥、照和、梁家田、龙海、高堡9个村民委员会和旧县居民委员会,76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村7个(回族村2个,彝族村1个,苗族村4个)。年末,全镇总户数7281户,总人口28977人,其中:农业人口27609人,占95.28%;居住着彝、回、苗等8个少数民族2374人,占总人数的8.19%;人口自然增长率5.63‰,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8人。经济,全镇总耕地面积34415亩(其中水田15660亩,旱地18640亩),人均现有耕地1.19亩。全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包谷、马铃薯种植为主。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2347亩,粮食总产量1179.3万公斤,人均有粮406.98公斤。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731亩。其中:烤烟种植19000亩,总产量266.7万公斤,总产值达3073.68万元;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80亩,总产量12.6万公斤,产值达35.08万元。全年共种植蔬菜2329亩,总产量356.6万公斤,产值达166.05万元。年末全镇共有水果面积4780亩,产量30.8万公斤,产值44.07万元(含零星)。其中:苹果2909亩,产量19万公斤,产值22.80万元;梨782亩,产量达5.2万公斤,产值4.74万元;桃745亩,产量4.6万公斤,产值12.95万元;其它344亩,产量2万公斤,产值4.21万元。全镇养鱼水面854亩,其中:池坝塘养鱼574亩,水库养鱼280亩,年末鱼产量25.4万公斤,实现渔业收入95万元。全年完成人工造林500亩;封山育林1000亩;森林管护15.5万亩;四旁义务植树13.9万株,平均成活率达95%;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2.11%。畜牧业以畜禽养殖为主。年末全镇生猪存栏22600头,肥猪出栏25300头,大牲畜存栏16163头(匹),山绵羊存栏16601只,全年共推广青贮饲料9450吨,氨化饲料2630吨;畜牧业产值达3182.54万元,年内,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15.45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925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07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48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5元。
经济总情:1981年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以来,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增,各项农业科技措施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各种良种良法日新月异,农业经济效益日渐提高,并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05年底,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15.45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925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07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48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5元,农村通电率达100%;有65个村组已解决了饮水困难;有84%的群众看上了彩电,79%的农户骑上了摩托车,4000余人用上了手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特色产业:(一)集镇发展,1996年昆曲高速公路建设通车,旧县镇由于特殊的交通、区位环境,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1997把集镇从原周围全是农户无法扩展的团结村搬到昆曲高速公路旧县出口处。此举,盘活了集镇,成为了全镇经济发展的核心纽带,到2005底,已发展成占地1.5平方公里的规模,拥有个体工商户617户,年实现营业收入3700余万元;有出租车67辆,客运三轮车130辆,年实现收入230余万元;年接纳和输送富余劳动力1500余人,土地价也由新建时的9元每平方米升值到400-900元每平方米,逐步形成了集农、工、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小集镇,2005年被列为省级示范集镇,市级中心集镇。(二)烤烟种植,近年来,旧县镇紧紧围绕“强质量、增效益、出品牌”的目标要求,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标准化栽培为基础,以QTP模式为手段,主攻质量,择优布局、推动了烤烟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烤烟生产连续四年取得新的突破。2006年全镇计划种植21147亩,收购任务287.61万公斤,实现经济总产值3600万元,斤价12.25元,农民人均总收入达1350元,在去年的基础上人均增收110元。(二)林果,50-80年代,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落后,大量的建房及燃料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给社会发展及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9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与人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了历史发展的一个主题,2005年底,全镇完成人工造林38600余亩,封山育林89000余亩,森林管护155000余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2.11%。同时把经济林果作为群众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发展桑树、茶园、水果,并建了高堡茶厂。桑树、茶园受气候影响,产量及质量较差,到80年代末逐渐被淘汰,但水果逐渐壮大发展,2005年底全镇栽种果树6950余亩,水果总产量270余吨,经济效益逐渐明显。(二)畜牧业,80年代,刚下放到户,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差,进入90年代,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肉、奶、蛋的需求量增加,刺激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末全镇生猪存栏22600头,肥猪出栏25300头,大牲畜存栏16163头(匹),山绵羊存栏16601只,畜牧业产值达3182.54万元,畜牧业总收入完成1965万元,畜牧业成为了群众增收的重要部分。(三)二、三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群众从依附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外出搞服务、开商店、办企业,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全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先后出让“四荒”10000余亩,引进马龙水泥二厂、福达公司、绿大地等多家公司发展工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促进了全镇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开拓了群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跳出农业,从事二、三产业,首先致富奔向小康。(四)白酒产业,旧县镇白酒生产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抓住旧县白酒特色强、品质好的优势,围绕“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思路,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进行规划,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组织烤酒专业户深入昆明,嵩明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酿酒技术培训,按照“宽松环境促动、优惠政策带动”的发展思路,使1998年仅有14户发展到现在的36户,年实现产值900余万元,白酒产品供不应求,远销昆明、曲靖等重大城市。(五)林下鸡产业,依拓市场,抢抓机遇,利用林下资源大力发展土鸡特色养殖,年增收40多万元,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西冲、上、下三星坝三个苗族村,有102户431人,由于生活习惯和思想保守,农业生产水平落后,是远近出了名的穷村。近年来,旧县镇党委、政府加大对苗族同胞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和科技培训,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畜牧部门的科技扶贫和科技指导下,三个村群众围绕市场,抓住苗族传统土鸡品种体型大、生长快、肉质好的优势,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土鸡特色养殖,走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的发展路子。目前,每户群众养鸡已达到250至3000只,总数已达到100000余只,土鸡蛋按市场价8元/公斤、母鸡16元/公斤、骟鸡27元/公斤算,每年可为群众增收40余万元,(六)食用菌产业,把食用菌确定为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增加投入,加大发展的力度。2006年计划生产香菇菌棒14万袋,搭建大棚23个,全年实现食用菌总产量88.8吨,总产值达到26.6万元。

7、山西省古县旧县镇

旧县镇位于太岳山南麓,古县中南部,西接洪洞,东连安泽,南邻浮山,北靠县城,309国道东西贯通,浮古公路南北穿越。整个区域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属涧河南支流域。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雨量610毫米,无霜期167天,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宽广,植被茂盛,交通便利,市场繁荣,自古就是商贾贸易和军事战争的交通要道,素有“旱码头”之称。全镇辖13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庄,总人口2537户10511人,总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865亩,具备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近年来,我们按照“稳定种植业,突出林果业,大上加工业,发展畜牧业,开创新产业”的战略指导方针,发挥本地光、水、电、路、土等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有并侯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园,尧店双千亩小麦、玉米制种基地,钱家峪千亩高产优质苹果示范园,旧县千棚双孢菇生产基地,西庄万亩造林基地。目前,全镇实现了人均果树100株,经济作物0.5亩。已初步形成“垣上核桃川里瓜,沟药坡牧河菜菇”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旧县镇交通便利,地理优越,水土资源丰富,发展立体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开发旧县可起到承北启南、农工互补、全面发展的桥梁作用。

8、河南省嵩县旧县镇

旧县镇代码:410325102。2006年,辖13个村委会:旧县村、上川村、白庄村、谢庄村、西店村、马店村、龙潭沟村、寺上村、东村、沟门村、黄沟村、河南村、童子庄村。旧县镇经济发展状况:现有5个重点企业:1嵩县伊河漂流公司:嵩县伊河漂流公司位于洛阳市嵩县旧县镇河南村,距洛阳市90公里、距郑州市150公里,处于洛阳南线旅游景区的中间部位,紧临洛栾快速通道,四周有栾川的养子沟、鸡冠洞、龙峪弯、老君山、伏牛山滑雪场、天池山、白云山等精品景区环抱。伊河漂流全程17公里,为目前全国自然漂流最长河段,全程分两段漂流;森林漂段全程3公里,漂时1.5小时左右,目前为全国独有,大河漂段全程14公里,漂时3小时左右。森林漂段设置机械水仗区、人工水仗区、鼓浪区、人工海滨、森林乐园等。大河段上有中原最长的游泳区、水仗区、鲜果采摘场等。嵩县伊河漂流公司占地面积30亩,有大型停车场可一次停200辆,另有特色商店、标准餐厅、更衣室、烘干房、淋浴室,情趣独特的野外帐篷露营、篝火晚会等。2嵩县前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嵩县前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地方国营嵩县前河金矿),是以黄金采选冶为一体的国有资源型企业。公司始建于1988年,1998年元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现有三个采区、一个选厂及15个中层部室,职工580多人,日生产规模500吨,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资产总额7000余万元。截止2006年公司共产黄金20多万两,上缴财政1.5亿元,为地方经济振兴和政治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先后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省科技企业、洛阳市重点保护企业、洛阳市管理创新先进单位等十余项殊荣。2007年6月,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立足资源的高效开发和黄金产业持续发展,将前河、金牛两大金矿合并,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前河公司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嵩县家源水资源开发公司,嵩县家源水资源开发公司位于旧县镇河南村,成立于2006年4月,下设两个电站,一是投资120万元的长岭水电站,位于西店村前河五一隧道,年可发电量130万度,二是投资300万元的马龙水电站,位于马店村与龙潭村交界,年可发电量108万度。洛阳龙羽山川钼业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洛阳市嵩县旧县镇童子庄村,兴建于2005年11月,矿区面积5.34平方公里。主要经营钼矿开采、冶选、加工、销售等项目,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选厂设计规模为3000t/d,年产值3亿。公司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设计,中国第十冶金建设公司承建,生产线各主要主要设备均采用国内外同行业最先进的设备,采用目前国内成熟的工艺,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钼精粉。公司共设六部一厂,即:选矿厂、矿山管理部、安临保障部、生产技术部、企业管理部、财务部和供销经营部。现有职工200余人,其中,采矿工程师、矿山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土建工程师的机电高级工程师36人,专业化验人员15人,与相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紧密的研发合作关系,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开发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强大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该公司管理规范,队伍精干,秉承珍惜环境、开发资源的企业宗旨,以实现人的最大价值为目标,以合理的薪酬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劳动保护、健全的福利及配套设施,广阔的发展平台,致力于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为矿产开发行业做出企业的最大的贡献。

9、重庆铜梁县旧县镇

铜梁县旧县镇位于渝西经济走廊中部、铜(梁)合(川)公路两县市交界处、即将完工的遂渝高速公路和遂渝铁路旁之间(距遂渝铁路11公路,距遂渝高速公路8公里),距重庆主城区85公里,素有“龙乡明珠”之称。公元735—779年,唐朝曾建县城于此,旧县由此而得名。旧县自古商贸繁华,经济发达,是铜梁的工业重镇。全镇辖26个村、2个居委会,幅员面积63.4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2000人。2003年被市政府评为“亿元经济强镇”,全市首批启动建设的中心镇、商贸中心镇。2005年又成功创建成市级卫生镇。截止2005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660万元,同比增长17.5%;完成镇级财政收入912.6万元,同比增长36%;工业增加值13734万元,同比增长32%;农业增加值7964万元,同比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4950万元;辖区内固定资产投入19903万元,同比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0元,人均净增255元,归还政府性债务223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560人。目前,全镇拥有工业企业93家,其中新申世纪化工有限公司、铜梁兴财纸业有限公司、铜兴建材厂等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7家,铜龙纸厂、竹丝保健床垫加工企业等产值500万元以上的22家,26个村中有16个村都办有了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的农业发展格局。2005年,该镇新引进项目12个,投资1500万元的重庆鸿瑞纺织厂和投资1500万元的铜梁县筠梓灵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将在2006年8月底初全面竣工投产。此外,化工电子、饲料添加剂加工生产、淀粉专业化生产等几个年产值上千万的项目正在紧张洽谈之中,尤其是落户旧县箭高村的铜梁县嘉盛保鲜库业有限公司的保鲜储藏项目,填补了旧县镇历史上保鲜防腐行业的空白,对优质水果保鲜、优质蔬菜、笋竹等农副产品防腐有了新突破。旧县镇还规划14个村的特色农业园区,面积8000余亩,其中优质水果片区,畜牧养殖片区和笋竹生态林片区三个特色农业片区现已基本形成。旧县镇一直秉承建设城镇与繁荣城镇并重,主张建镇与兴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作,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31.2%。同时,加大场镇管理力度,加强对骑门摊等的规范管理,提高场镇管理水平,旧县镇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拓进取,税意改革,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重庆市“百强镇、中心镇、商贸中心镇”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山川秀美、结构优化、民富安康、和谐文明”的新铜梁作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