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区地图
琅琊区相关地区地图:
9.建置沿革
朝代/国家建置名称建置时间治所建置级别隶属西周棠邑不详今南京市六合区邑钟离国、吴国、越国东周棠邑、椒邑前474年、前356年今南京市六合区、今全椒县邑越国、楚国秦东城县前223年今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县西汉全椒县/建阳县/东城县前206年,前173年,前122年今襄河镇、今来安县水口镇东城埂、今定远县下马铺县九江国九江郡、淮南国九江郡、扬州九江郡新全椒县/建阳县/武城县9年今襄河镇、今来安县水口镇东城埂、今定远县下马铺县扬州延平郡东汉全椒县51年,79年今襄河镇县扬州九江郡(淮南郡)魏国全椒县220年今襄河镇县扬州淮南郡吴国屯田都尉不详今全椒县都尉扬州丹阳郡西晋全椒县、东城县265年,289年今全椒县襄河镇、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县扬州淮南郡东晋南谯郡、顿丘郡413年今全椒县、今来安县郡徐州宋顿丘县467年,473年今市区县北徐州新昌郡齐顿丘县479年今市区县北徐州新昌郡梁顿丘县502年,536年今市区县北徐州新昌郡、南谯州永阳郡东魏顿丘县549年今市区县谯州新昌郡北齐顿丘县550年今市区县南谯州新昌郡陈顿丘县573年今市区县南谯州新昌郡北周顿丘县579年今市区县南谯州新昌郡隋新昌县、清流县581年,583年,605年今市区县滁州、扬州、江都郡唐清流县620年,627年,742年,758年今市区县扬州、淮南道滁州、淮南道永阳郡、淮南节度使滁州吴国清流县907年,919年,927年今市区县淮南节镇滁州、清淮军滁州南唐清流县937年,943年今市区县清淮军滁州、定远军节度滁州后周清流县957年今市区县滁州北宋清流县960年,997年,1072年今市区县淮南道滁州、淮南路滁州、淮南东路滁州南宋清流县1127年今市区县淮南东路滁州元清流县1275年,1352年,1367年今市区县江淮行省滁州、江淮行省滁州路、江浙行省扬州路滁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滁州、江南行省滁州明清流县、滁州1368年,1382年今市区县、州江南行省滁州、中书省扬州府、凤阳府滁州、南直隶滁州南明滁州1644年今市区州南直隶清滁州1645年,1663年,1667年,1682年,1734年,1865年,1908年今市区州江南省、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江南省安池太道、安徽省、安徽省江安十府储粮道、安徽省庐凤道、安徽省庐凤颍道、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安徽省皖北道太平天国滁州1853年今市区州安徽省中华民国滁县1912年今市区县安徽省、安徽省淮泗道、安徽省皖北行署、安徽省第四区、安徽省第五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滁县、滁全县、滁州市、琅琊区1949年,1952年,1959年、1961年,1982年,1993年今市区县、县级市、市辖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安徽省滁县专区、安徽省蚌埠专区、安徽省滁县地区、安徽省滁州市6.旅游景点
6.1概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山(琅琊山)、名亭(醉翁亭)、名泉(让泉)是滁州旅游的亮点。AAAA级国家森林公园——琅琊山森林公园林木荫翳,鸟语花香;珍稀树种琅琊榆、醉翁榆苍郁挺拔,掩映山间古道;唐代的琅琊寺,宋代的醉翁亭、丰乐亭几经修葺,更加古朴雅致;九洞十八泉:洞洞玄幽深邃,千姿百态,泉泉弦音出韵,飞珠溅玉;泛舟碧波微澜的深秀湖、听晨钟暮鼓,让人如临仙境。6.2琅琊寺:滁州市琅琊寺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处,有一座被称为陆上蓬莱的琅琊山。据清光绪年间《募修滁县琅琊山开发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记载:“琅琊山名自晋始,晋元帝为琅琊之称。山在滁城西南十里许,势伟拔,起伏绵旦,与丰山、花山争奇竞秀,而琅琊之名尤著,深岩邃谷中,修竹、清泉别饶佳趣。陡山之巅,南望大江如匹练,江以南诸山出没,隐现于烟云杳霭中,盖淮东胜境也”。山中茂林修竹遍布,林壑幽深,景色宜人。山中还隐映着唐代古刹琅琊寺和宋代建筑醉亭,集宗教、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于一体,成为滁州市著名的旅游胜地。琅琊寺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0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人法琛创建,唐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崔祐甫为它撰《宝应寺碑》。后周显得年间(954-960年),寺毁,刺史王著予以重修。宋朝时几次重修扩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赐额“开化禅寺”,亦称琅琊寺,《募修滁县琅琊山开化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记载:“自唐大历中李幼卿为刺史,搜奇探胜,于深山处建开化禅院,是为有寺之始;又于山罅中疏泉凿石池曰:庶子泉。李阳冰篆铭。又有吴道子画观音及须菩提像。寺前后复有明月池、观音泉、琅琊溪;山巅有日观亭,寺后有雪鸿洞、归元洞诸胜迹,皆于此者相辉映。宋仁宗时,且在山中建御书阁,藏四朝御书,以艺祖立功发迹之所故也。……环寺多摩崖书,皆名人游者所题,自宋皇祐、淳熙、乾道以来有之。”元朝末年,开化寺毁于兵燹。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僧人绍宁、无为予以重修。规模宏大,殿堂巍峨。据《琅琊山开化禅寺》记载:“洪武元年。宋学士濂,扈从东朝来游,尚有所谓华严池、明日溪、归云洞、千佛塔、大历井、琅琊洞,又有禅室、琴台、茶仙亭、会峰亭……无心亭、轩、秀岩堂、瑞竹堂、童行堂、了了堂、招稳堂一十余所。”,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皓清法师予以重建,改额“开化律寺”。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战火。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达修法师住持开化寺,重建寺院,又称琅琊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琅琊寺有僧人12名,殿堂房屋60余间,田产2700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僧人也分得了土地、山林,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生活自养。1952年,政府拨专款,对琅琊寺进行了维修。1956年,安徽省政府将琅琊寺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寺内常住僧人有4名,根如法师任住持。1961年,根如法师圆寂后,超然法师任住持。1983年,琅琊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并于19以年底交给僧人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果圆法师任住持。1985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近些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琅琊寺对殿堂亭阁进行了全面维修,大雄宝殿、韦驮殿、玉皇殿、藏经楼等修葺一新,殿内佛像、菩萨、罗汉像等次第重塑。寺内还添置了各类法器,有五千多斤的铸铁钟,3.5米高的万年宝鼎,直径1米的法鼓和大香炉,还有幡、经书等,把寺庙装点得幽静肃穆,使琅琊寺成为滁州市佛教活动的中心。琅琊寺依山而建,殿堂隐映在绿树碧水之中。琅琊寺的第一道山门上有“琅琊胜境”四个大字。通过石板路进入韦驮殿,也称弥勒殿,殿中供奉着弥勒佛、韦驮像。出韦驮殿前行,进入长方形庭院,院中有放生池、明月观。明月观之北由三友亭、濯缨泉、积馨斋组成一院落。三友亭,是因院内有松、竹、梅岁寒三友而得名。濯缨泉,又称庶子泉,为唐时滁州刺史李幼卿开发,泉面约9平方米,深约3米,泉流出石罅中,清冽见底,味甘可口。原泉旁有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撰写的泉铭石刻,今已不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莆田人郑大同因此泉清纯可洗帽缨子,题“濯缨”两字于崖壁之上,后人称濯缨泉。积馨斋为1987年琅琊寺创建的素餐馆。由明月桥向西为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殿高约12米,进深14米,正殿5间,殿前的“大雄宝由”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1990年,在香港、九华山佛教界的资助下,琅琊山将大雄宝殿内佛、菩萨、罗汉像全部装金,金碧辉煌。1990年6月,缅甸华人和仰光极乐寺赠送给琅琊寺一尊释迦牟尼玉佛坐像,高约1.2米,供奉在藏经楼中,故藏经楼又称玉佛楼。琅琊寺在建筑风格上兼具南北两种建筑风格,庙门、院墙及寺外各建筑采用红墙、拱门,有北方皇家陵园建筑风格。但寺内有明月观、山门、藏经楼等建筑则采用粉墙、细木柱、鹅颈椅、漏窗、小青瓦屋等江南古典园林建筑处理手法,十分独特。琅琊寺僧众除进行日常佛事活动外,还开办了素餐、经书、香烛、工艺品、摄影、导游等服务项目,认真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与琅琊寺毗邻的,是著名的醉翁亭。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欧阳修知府滁州,令僧人智仙于酿泉旁建亭,作为游玩休息之所。因欧阳修自号醉翁,取名醉翁亭。欧阳修常来此游历,并留下了胜炙人口的《醉翁亭记》,赞颂了琅琊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现醉翁亭已成为琅琊山一景,由一庭院组成,主要建筑有醉翁亭、玄帝宫、二贤堂、六一泉、宝宋斋等,宝宋斋内珍藏着宋代文学家苏轼书《醉翁亭记》著名碑刻。醉翁亭建筑风格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粉墙漏窗,洞门曲流,小巧别致,风格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6.3西涧湖:西涧湖,亦名城西湖。位于滁州市市区西部,为“滁州十二景”之一,同时也是琅琊山四大景区(城西湖、姑山湖、琅琊山、三古)之一。唐代滁州刺史韦应物曾留下著名山水诗篇《滁州西涧》。西涧湖紧靠滁城及京沪铁路,属长江水系,依傍在风景秀丽的琅琊山下,坐落在滁河支流清流河的小沙河上。由于的地理位置较高,地势险要,该湖素有“滁城头上的一盆水”之称,是滁州城区重要的生活用水供应地。
6.4丰乐亭:丰乐亭位于滁州市琅琊山旅游区丰山脚下紫薇泉旁,为北宋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建,亲撰《丰乐亭记》记之,于亭间饮酒、题吟、会友、与民同乐,并命人在幽谷“杂植花卉”,“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花不开。”丰乐亭现存苏东坡所书《丰乐亭记》石刻及“滁州十二景”诗画。
10.区领导
高怀忠:琅琊区委书记:高怀忠,男,汉族,1962年生,安徽凤阳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琅琊区委书记。198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凤阳县石油公司会计;县计委计划科办事员、科员、科长;县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县计委副主任(正科)、党组成员;1996年9月任滁州市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2003年2月任来安县委副书记;2007年3月任滁州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12月任琅琊区委书记;2011年1月任琅琊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领导区委全面工作。孙新安:
琅琊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新安,男,汉族,1965年12月生,安徽无为人,大学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滁州市(县级)城建局环保股副股长、环保局综合业务股股长、政府办公室秘书;滁州市委督查室秘书、副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2010年6月任琅琊区委副书记,7月任琅琊区委副书记、区长;2011年1月任琅琊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领导区政府全面工作,并主管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区监察局工作,负责财政资金审批。
朱大纲:
琅琊区委副书记:朱大纲,男,汉族,安徽滁州人,大学学历,文学学士。1970年5月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任滁州市委政研室秘书;1995年8月任共青团滁州市委干事;1996年2月任共青团滁州市委工农青年部副部长(其间:1995年12月至1997年1月挂职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1997年1月任滁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干部一科副科级干事;1998年2月任滁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正科级干事;2000年11月任滁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副科长、主任科员;2004年3月任滁州市纪委干部室主任;2006年6月任凤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8年8月任凤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人选;2008年9月任凤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党组副书记,县工业园区工委书记;2008年10月任凤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党组副书记,县工业园区工委书记,县行政学校校长(其间:2006.09-2009.07在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10年4月挂职担任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县长助理);2010年11月任琅琊区委副书记。协助高怀忠同志处理区委日常事务,分管党务(组织、宣传、统战、区委党校、档案)、经济、人口和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联系人大、政协、军队。
7.新区建设
1.琅琊工业集中区:琅琊工业集中区位于市区北部,是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新区,也是“大滁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一期建设6平方公里,紧邻南洛高速公路进出口。随着集中区内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商住、学校、医院和公交站场等公共设施的配套齐全,琅琊工业集中区将以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的辐射,成为“产业集聚度高、质量效益好、投资环境佳、和谐发展优”的最具投资价值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区。2.琅琊新区:与此同时,位于滁城北部、用地面积约12.1平方公里的琅琊新区,作为市“1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琅琊区主攻“三大战役”、铸造“百亿琅琊”发展的平台。一个以区级行政办公及公共服务为领航功能,以市级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接待、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功能,以现代生态居住为支撑功能的多元功能复合互动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