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省电子地图 > 临高县地图 >
临城镇地图
临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更名临城镇。岗西乡、贾村乡并入。1997年,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东街、北街、城里、东关、岗头、岗头寺、澄底、射兽、支角、西泥河、东泥河、王庄、补要村、黑沙一村、黑沙二村、南程村、北程村、水南寺、洞上、北盘石、北台、南台、东台、西台、东升、陈家崇、赵家崇、王家崇、贾家崇、挟泉、柏沟、北驾回、中驾回、南驾回、桑树凹东庄、桑树凹西庄、老泉沟、不贾村、西贾村、解村、山下、薛家庄、陈刘庄、南盘石、冯村、两口、上沟、界沟、代家庄、磁窖沟50个行政村。

基本信息

兴化市临城镇,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5万亩,水面1.8万亩,常住人口5.2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十里村,紧邻兴化新城区,距市政府南2公里,东与垛田、竹泓镇接壤,西接市经济开发区,南至陈堡镇,辖三赵、王梅、朱中、大王、刘陆、西浒垛、陈里、秦家、花沈、三王、古庄、曹垛、瓦庄、老阁、砖场、南娄子、袁舍、新银、姜家、十里、八里、郭家、陈口、陆横、任家、宣扬、临东27个村和城南居委会。

地理气候

临城镇多是较低矮山脉组成的丘陵地,周围有挂艳山、三层岭、美女峰等主要山峰。汀江从北到南,三摺绕流而过,流经十二个村,多是小块冲积平原,山水田比例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沿河冲积土肥沃而疏松,靠山多狗肝山,含无枷磷丰富,极适宜旱粮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属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1600-1900毫米。平均气温摄氏19度,无霜期300多天,境内河谷交叉,湿润而温暖,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地高水低,严重缺水,解放前是全县四大旱区之一。解放后兴建了深陂水库,雁子滩电站水轮泵和石灰岭电站等,兴建电灌站十六处,山塘水库四百余口,改变了原来的干旱面貌。

征地拆迁工作

2007年,临城镇累计完成10884.22亩的征地任务,完成5206.23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和高速公路40户的拆迁安置工作。镇党委、政府和龙翔、城南、黄竹等村(社区)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07年度征地拆迁工作先进集体”,雷日斌等8名镇、村干部被评为先进个人。该镇地处城乡结合部,有14个村(社区)涉及县域城市建设和县城经济开发的土地征控工作。该镇以“表格式”工作方法进行分解落实,扎实开展依法征地工作,全年完成龙翔大道征地7222.25亩、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征地1670亩、城区水厂扩容征地196亩、金秋老年公寓征地180.47亩、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征地163亩、永武高速征地1443亩,以及上杭大道、南大桥改造、城区天然气输配工程等土地征控工作。

旅游资源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住于宫桥村的千年古刹普陀寺,据县志上记载,始建于宋朝年间,有“未有上杭城,先有普陀寺”说,普陀山不仅风光秀丽,古木参天,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景现,寺内香火不断,善男信女络泽不绝,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1991年开始兴建的七峰山旅游区,现已日臻完善,区内亭、台、楼、阁十余处,景色各有千秋,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九仙湖旅游区,湖光山色,碧波荡漾,湖边四季常青的植被,曲折迂回的湖面是游客轻舟摇曳的好去处。

详细介绍

1948年底,临城一带设临城区。1958年初,必存和原临城乡并为兴南乡,老阁乡、花顺乡、刘陆乡合并为刘陆乡。1958年10月原兴南乡和兴西乡合并为兴南公社,刘陆乡和沈伦乡合并为沈伦公社。1961年底,设临城公社、刘陆公社。1986年1月设临城乡、刘陆乡人民政府。2000年3月区划调整,原刘陆乡与临城乡合并为临城乡,同年撤乡建镇。以与兴化城紧邻而得名。镇政府所在地十里亭曾因皇帝、官员、商贾、文人墨客途径此地小憩而距古镇昭阳十里而得名。地处里下河腹部,域内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兴姜河、鲁汀河、蚌蜒河流经镇内。系兴化市主要经济大镇,经济以工业为支柱。2006年全镇实现GDP5.56亿元,不锈钢铸钢、纺机配件、亚麻纺织等为重要支柱行业。农副产品丰富,家禽饲养量50万只,水产品总量4800多吨。镇内设有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和兴化市农业示范园。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已建冶金铸造、科技创业、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建材四大区域。兴化市农业示范园为生态农业种植区,面积5000亩,主要从事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品种有草莓、葡萄等。

特产经济

临城镇有142个自然村落,划为23个行政村。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56825万元,总户数9599户,总人口38741人,山林面积20万亩;财政收入1616万元;全镇有38个党支部,150个党小组,共产党员1203名,本镇属农业经济区,交通方便,市场经济发展较快,文化活跃。2002年粮食总产19891吨,肉类总产量5651吨;近几年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特产有乌梅、沁芳梅、萝卜干等,乌梅有消暑生津之功能,肉厚酸甜适度,早在明朝就有记载。萝卜干是闽西八大干之一,具有脆、嫩、香、黄的特色,经久不腐,是餐桌之佳肴;沁芳梅获福建省乡镇企业珍品金奖;其他如黄竹茶、黄梨、板栗等也富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