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钦州市地图 >
灵山县地图
灵山县相关地区地图:

县市荣誉

灵山县是中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2005年县城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8.3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在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中,灵山县再次入选。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享受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特殊政策。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矿产资源

灵山县已发现和探明27个矿种。
燃料矿产:煤;
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锡、锑等;
稀土放射性元素矿产:钇、铀;
非金属及建材矿产:黄铁矿、石膏、重晶石、磷、水晶、白云母、毒砂、明矾石,石墨、石灰岩、粘土、高岭土、饰面花岗岩、方解石、红柱石、耐火砂岩等;
黑色金属矿产:铁、钛、锰;
贵金属矿产:金;
水汽矿产:矿泉水。

行政区划

2009年辖18个镇:灵城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灵城镇辖:六峰、中山2个社区;附城村委会双鹤社区;梓崇、前进、白水、三多、十里、三海、三勤、棠梨、白木、谭礼、新垌、那银、黄膳、英爪、新大、大塘、苏屋、枚埠、梓木、旺圩、流屋埠、独岭、石龙23个村委会。新圩镇辖:新圩社区;元屋岭、邓家、萍塘、梯始、稔坡、漂塘、尧家、洲塘、官屯、沙路、独树、白坭岭、秦屋山、急水、夏村、那东、渌一、渌二、大里、蒙塘、秧地塘、塘排、容家、六峰、新院、佛垌、上塘、晏村、平王、茶田、古文31个村委会。丰塘镇辖:丰塘社区;潭龙、沙塘、丰塘、平岭、睦村、大丰、陂塘、修竹、榃朴、大湴、石陂、友僚、高华、川心、桥笪、六颜、礼回、董永18个村委会。平山镇辖:平山社区;平山、大路排、汉垌、山秀、山村、高塘、灵家、夏塘、新庄、思林、同古、古朴、插花、龙垌、里村、贾村、平坡17个村委会。石塘镇辖:石塘社区;石塘、塘美、苏村、兆庄、俄境、大化、镇安、白花、木山、红星、上流、廖村、垌心、平历、深水、东安、吉安17个村委会。佛子镇辖:佛子社区;佛子、桂山、大坡、新塘、五一、元眼、清湖、辣了、大芦、睦象、新村、将加、象山、泗洲、芳兰、龙渊、府灵17个村委会。平南镇辖:平南社区;新魁、鲁塘、岭平、杨梅、勒菜、桃禾、白花、古僚、硖木、金银、驾马、三里、大山塘、大宾、塘肚、大洋、石基、北峡、平南19个村委会。烟墩镇辖:烟墩社区;烟墩、古榕、三联、六加、邓塘、长麓、莲塘、六局、佳平、司练、西冲、峡口、大远、那合、茅针、六凤、妙庄、三岔、凤山、石堆20个村委会。檀圩镇辖:檀圩社区;檀圩、石球湖、沙井、东岸、龙屈塘、谢赖、茶亭、塘坡、村心、湴山、见田、牛路、桥梓、黄楼、社岭、竹围、大垌田、甘梅、华屏、保子、三合水、大水垌、四联23个村委会。那隆镇辖:那隆社区;高兰、方塘、长福、新田、陈垌、西岸、峡岭、思法、充头、尤甘、龙屈、水冲、路司、枫木、马槽、塘表、茶子、高埠、清水降、上江、江东、灵二、灵一、那垌、六安、中安、大平、大山、坭桥、斌屋30个村委会。三隆镇辖:兴隆社区;大田江、龙山、关塘、罩云、鲁塘、上楼、石碑、大马、三隆、下埠、陈屋山、石梯、横岗、龙楼、金东、金西、蚌降17个村委会。陆屋镇辖:陆屋社区;陆屋、罗屋坪、石子、南湖、杨屋、华麓、那檀、新坪、马安、古城、富久、申安、坝基、教坪、企石、陆东、新营、连塘、王猛、水茫、新村、福星、沙塘、广江、广隆、卢屋、沙田、松木山、广笪29个村委会。旧州镇辖:古城社区;双凤、狮岭、双金、长基、六额、塘僚、旧州、民主、樟木、六华、古修、张高、大岭、西屯、青松、石桥、石柱、下浪、上耕、北龙、围屋、上井、沉木、兵马、教马、长安、那良、新湾、横塘29个村委会。太平镇辖:太平社区委会;太平、枫木、镇南、佳芝、九冬、那沙、那驮、思明、谭有、永安、清水、大塘、千里、华楠、那案、立石、茂萱、池塘、那璞、那隆、稔老、西华、六谭、那马、公家、那谐、那廉、那线、屯仁29个村委会。沙坪镇辖:沙坪社区;沙坪、旧圩、井冲、双六、七里、思榜、金科、榃璞、那琅、桂塘、旺屋、龙门、苗实、古天14个村委会。武利镇辖:武利社区;龙塘、长岗、龙舞、大黎、三角、安金、教塘、汉塘、望坪、后背、鱼良、大沙、高李、叉口、珠里、桥山、明山、竹坡、新亮19个村委会。文利镇辖:文利社区;文利、公服、黎头、南城、驲面、马达、东冲、甲叉、香山、谷埠、横山、升安、升平、升和、搭简15个村委会。伯劳镇辖:伯劳社区;伯劳、埤肚、邓阳、伯凤、大路、新禾、彭屋、万利、淡屋、盆山、六槛、宦楼、燕坪、新民、箔竹、木棉、平心、良坪、灵塘、山塘、红坎21个村委会。,历史沿革,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今灵山县境属百越地。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灵山县境属象郡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今灵山县境归南越国管辖。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今灵山县境属南粤王辖地。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灵山县境属合浦郡地。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三国时期,今灵山县境为吴国辖地。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今灵山县境属广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晋,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南北朝南朝时期。宋泰始七年(471年),今灵山县境属越州;齐属交州;梁天监一年(502年),今灵山县境属安州;陈仍梁制。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南宾县,县治设于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南宾县为灵山县最早县名。属钦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南宾县属宁越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南宾县属钦州总管府。唐贞观十年(636年),南宾县县治移至峰子岭南(今三海镇棠梨村境内)。同年,钦州州治从钦江县迁至灵山县旧州圩南宾寨(钦州州治遗址)。唐贞元十年(794年),南宾县改名灵山县,因境内有风景名胜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五代时,灵山县属钦州。钦州领五县:钦江、保京、内亭、遵化、灵山。宋开宝五年(972年),废遵化、钦江、内亭三县,以其地并入灵山。灵山县仍属钦州,隶广南西路。宋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诏徙灵山县县治于石六峰下(今六峰山东面),即今县城所在地。元代,灵山县仍属钦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灵山县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海北南道钦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灵山县属钦州府,隶广东。洪武九年(1376年),灵山县属廉州,总属雷州府,隶广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廉州为府,灵山县属廉州府,隶广东。明正统五年(1440年),海北道兵备副使甘泽始筑灵山城。清承明制,灵山县属廉州府,隶广东。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将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平吉等地)、博莪练(今钦州市钦南区的那丽、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练(今钦北区的那香、长滩等地)、青塘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青塘等地)拨给钦州。民国时期,灵山县先后隶属广东省钦廉道、广东省钦廉绥靖区、广东省南路绥靖区、广东省第八行政区。解放后,1949年12月1日成立灵山县人民政府。灵山县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8月30日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2月19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钦廉专区所属钦县、防城县、合浦县、灵山县、北海市委托广西省代管。1952年3月28日,钦州专区正式划为广西省建制,灵山县属广西省。1955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专区的钦县、合浦县、灵山县、防城县、浦北县、北海市又划归广东省建制,灵山县属广东省。1956年2月28日,灵山县属广东省合浦专区。1959年1月,灵山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经国务院批准,从1965年6月26日起,广东省湛江专区的灵山县、浦北县、合浦县、钦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和北海市从广东省湛江专区分出划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灵山县随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94年6月28日,灵山县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至今未变。

教育事业

2007年以来,灵山县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利用县、镇、村党校,职业学校、科技信息网等资源,建立一支400多人的党校教师、科技专家、乡土人才等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投入206万元经费对全县农村党员开展科技大培训,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党员。灵山县按照“农村党员现在从事什么培训什么,市场热门什么培训什么,当地优势产业是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科技培训。灵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严崇修:“我们针对农村党员从事不同的产业、项目,对不同技术的需求,灵活确定培训的内容。主要有甘蔗、茶叶的种植,还有养鸡、养牛等几十项。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实行课堂培训与基地参观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播放科教片相结合。讲课做到通俗易懂,一学就会,确保了大培训质量。”,为了增强农村党员学习、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灵山县切实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黄平忠:“我们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建立档案,组织科技人员回访,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下派科技特派员,让他们驻点指导学员应用技术,发展生产。另外呢,还强化资金帮扶,利用党员发展扶持基金去扶持困难党员和示范户发展生产。2007年以来,我们扶持62户发展种养业,扶持资金总共42.3万元。”,大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以来,灵山县1万8千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通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其中有5000多名获得了“绿色证书”,有1500多名被县命名为2007年度科技示范户。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比上年增长15.06%。灵山县因此而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名优特产

灵山香鸡:是从灵山县地方优良肉用土种鸡中选育而成。该品种分布于灵山各乡、镇,农家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灵山香鸡是优质型肉鸡,体态优美,体重适中,肉质细嫩,皮薄光亮,骨细味香。具有原始肉鸡的纯正香味,适合家庭消费及宴席佳肴,是白切鸡制作的上等选择材料。该品种在广西区内的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区外的广东、海南及港澳地区广受市场的青睐,竞争于南方高档次肉鸡消费市场。
灵山四棱豆:灵山县四棱豆种植历史悠久,目前面积近万亩。所种植的四棱豆豆夹大、肉厚而脆,十分适宜加工。其中腌酸四棱豆最为著名,畅销全国各地,与钦州黄瓜皮一样,是钦州别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灵山桂味:桂味荔枝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8-20克,果核小或退化,肉厚质实,爽脆而清甜,香气浓,可食率75%,品质上等,七月中下旬成熟。灵山县所产桂味荔枝曾获“中国名牌荔枝”称号。
灵山香荔:主产于灵山县,为该县特产,果实扁圆形,单果重20.4克。肉较厚,核小,可食率76%,汁多,肉质爽脆,甚甜,有香气,品质上等,6月下旬成熟。

旅游资源

话说灵山旅游:灵山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蒙古大人种特征的“灵山人”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始设县,初名南宾;唐贞观十年(636年),改称灵山县。自古以来,灵山县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此,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欣然题词盛赞:“灵山秀水,水秀灵山”。
旅游概况:灵山四季如春,风光旖旎。青山秀水之间,风景名胜星罗棋布,仅县城和城郊,就有自治区级管理的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和一同列入滨海旅游的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以及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有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海岩摩崖石刻和原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鞍山“灵山人”遗址。
民俗风情:灵山的岭头调广为民间流传,有独特的传统唱本,唱调以跳灯、三师、跳大红、四师为主,用灵山话和官话演唱,没有乐器配衬,只是用长鼓、大锣配衬,主要唱法是唱一次上下句过一次锣鼓。灵山县烟墩镇有“击鼓迎春”的风俗。春节期间,那深厚洪亮、极具震撼力的大鼓声如春雷阵阵——响彻云霄!烟墩镇现存最高的大鼓,有近3米之高,击鼓人要站在两层板凳之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鼓鼓面直径达1.8米,重达350多公斤,要七八条大汉才能抬得动它。最古老的是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制造;这些“鼓中之王”,擂动时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响,将“烟墩大鼓”的独步天下的气势发挥到极致。每年春节期间,烟墩镇都要举行大鼓比赛:数十乃至上百面大鼓列阵以待,一齐擂响,鼓声轰然震天动地,势如万马奔腾,极其壮观,上万名群众欢呼雀跃,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如痴如醉……,大鼓,以及用来伴奏的铜锣、铜钹,是烟墩人崇敬的圣物。在过去,大鼓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打,其他时候和场合是万万不能随便打的,否则被视之为大逆不道,要受严厉惩罚的。这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神秘莫测的打鼓规矩,越发增加人们对烟墩大鼓的好奇。烟墩大鼓及其大鼓风俗文化的又一奇特之处,就是它们仅仅存在于灵山县烟墩镇范围内。与烟墩镇相邻的灵山、横县的几个乡镇,都没有这一风俗。没有人能解释这一民俗现象,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过这一地域习俗。正因为如此,独特威武的大鼓,赋予了家乡人阳刚勇武的性格和特质,鼓声一响,大家便精神抖擞,不分老少赤膊上阵,人换鼓不停。这也是烟墩大鼓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古老的风俗,总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向前发展的。灵山县十分重视发扬光大“烟墩大鼓”这一传统民俗,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现在,烟墩大鼓除了用于传统的春节喜庆之外,灵山县还将其应用到大型的文体活动及庆典中:在灵山县举行的钦州市“三运会”开幕式上,烟墩大鼓首次威风亮相,便轰动全场,给各地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开幕式一大亮点。随后,烟墩大鼓又“现身”中央电视台,其英姿令人啧啧称奇。在电视剧《寒秋》中,烟墩大鼓也“应邀”登场。一时间,烟墩大鼓的威名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北有山西“威风锣鼓”,南有广西“烟墩大鼓”!各地新闻文化旅游界人士闻讯蜂拥而来,慕名一睹烟墩大鼓雄风。从此,神奇的烟墩大鼓走向了八桂,走向了全国。今后,它还将会走出国门,扬威海外,声震天下!
旅游商品:灵山地处亚热带,盛产荔枝、龙眼、芒果、香蕉、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水果上市。灵山现有水果面积115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灵山的特产,灵山荔枝品种多,生产期长,从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鲜果上市,其中优质品种主要有三月红、黑叶荔、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
旅游设施:灵山地处沿海、沿江、沿边,交通便利,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21.84公里,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均通汽车。209国道和20124、20221省道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
旅游景点: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六峰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城之内,共有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脉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三海岩,三海岩位于六峰山西侧的灵山中学校园内,它由龟岩、钱岩、月岩三个洞组成,又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4公里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东8公里处,素以其规模恢宏的古民居建筑群、流传数百年楹联文化及其土特产“三月红”荔枝、“大芦”椪柑而享誉四方。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西10公里处,主要由龙武农场和龙武庄建筑群组成。沿鸣珂江北畔的公路往西走,沿路可领略到灵山现代生态农业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