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聊城市地图 >
临清市地图
临清市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昌盛的经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临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古迹众多。唐代哲学家吕才,明代文学家谢榛,古筝演奏家金灼南,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张自忠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县人。1911年入天津政法学堂,后转济南政法专门学校就读。1913年投笔从戎,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衔中将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阵亡,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当代学界泰斗季羡林,当代语言学家西南大学教授刘又辛、聊城大学前校长宋益乔等,都是临清人。市内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如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塔、运河钞关等,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昔日临清繁华的见证。临清有原貌保存完好的元代古运河,在市区及周围分布着龙山、大宁寺、歇马亭、五样松等古迹,为临清增添了浓郁的古韵。近年来建成的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温泉水上乐园、古黄河公园、葡香园等,都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临清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背景地,也是著名的京剧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还是首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县。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环境和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出文化是这个古老城市的灵魂。2001年,临清成功注册了“运河名城”、“运河古城”商标。临清市始终把发展文化事业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打造运河文化名城,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深入挖掘城市文化,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初步建立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繁荣、健康的文化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和谐发展。2010年,山东省临清市市申报的“肘捶”,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序号6。

对外开放

提高经济外向度,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临清市在杭州成立了招商办事处,在“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浙江、广东等先进地区为重点,多次组织小团组外出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临清市合同引资额29.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外经贸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6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龙头带群体,群体促龙头,民营经济增势强劲。临清市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民营经济在更高层次上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轴承、棉纺织、农机配件三大特色产业档次明显提升,轴承加工业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临清市被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评为“中国轴承之乡”。2005年,临清市民营经济税收完成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乡镇办事处民营经济税收完成2.49亿元,增长19.6%,乡均增收256万元;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增长15.4%。

精神文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与文化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临清市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运河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自1998年以来,兴建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开发城区古运河,建设临清运河文化广场和临清剧院等项目投资过亿元。几年来,临清市对原有的基础文化设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使其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文化魅力。目前,全市建立社区文化活动站28个,乡镇办事处文化活动站16处,城乡图书馆5处,建成较大规模的城区文化广场5处。2006年,临清市还计划对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进行改造升级,对季羡林先生资料馆进行扩建。同时,临清市围绕现有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按照“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单位赞助一点、受益群众承担一点”的办法,促进文企联姻、文商联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临清市承办的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全国山东快书大奖赛两项活动,都由知名企业冠名赞助。不仅如此,临清还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2002年,三和色织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运河文化博物馆;2005年,由各级文明单位冠名赞助,成功举办了“文明之夜”大型消夏文化月活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运河文化广场和临清剧院投入使用以来,通过市场化运作,举办了“京剧票友大赛”、“青年歌手大赛”、“双庆”大型文艺演出、京剧杂技专场、春节联欢晚会、消夏电影专场等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了部门单位效益和群众利益的“互惠双赢”。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召开,将为临清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孕育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激励着临清人民再铸新的辉煌。当前,全市人民正以奋发向上、只争朝夕的热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跨越发展之志,鼓跨越发展之劲,聚跨越发展之力,闯跨越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着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临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清必将成为运河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要说京剧水平哪里最高,无疑是北京。但要说京剧在哪里最火,答案不是北京,也不是天津,而是山东省临清市。临清是一个栖息在京杭大运河边上的名城,京剧在临清究竟有多火?从十多年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给了临清“京剧之乡”的称号至今,许多京剧名家来临清演出,每每都有回家的感觉。临清“京剧之乡”盛名远播,吸引了全国各流派、各行当的京剧艺人来此献艺。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多次来临清登台演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便是在临清唱红进而走向全国的。此外,著名京剧剧目《陈三两爬堂》、《连升三级》、《九江口》等均是以旧时临清的人或事创作而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和李世济来临清演出时说:从未见过像临清人这样爱京剧又懂京剧的观众。临清在全国能出十几个京剧名家,与运河文化和临清的京剧基层组织是分不开的。位于京杭运河的会通河和古运河交汇处的鳌头矶,早在明清时期就是搭台唱京剧的地方。运河边唱大戏,是临清独特的现象,现在位于运河两岸的大众公园登瀛广场,每天都有上百戏迷赶来唱戏。其中“小树林京剧休闲演唱组”吸引了许多城乡的戏迷和京剧初学者。“小树林”是临清戏迷钟爱的场所,也是临清京剧戏迷“初级培训班”的演练场。由于地点在城乡结合处,许多农村戏迷都赶来学戏、练戏。这个“小树林”的火爆,是与邯郸日报社的退休编辑张文举的功劳分不开的。尽管张文举已经七十五岁了,但他还是每天来这里和票友切磋,并且老伴每天推着三轮带着乐器、桌椅板凳、茶水在小树林服务,还经常带着小孙子来接受熏陶。后来,临清地税局退休干部的李庆臣一手组织了“小树林京剧休闲演唱组”,并且自已花钱置办了乐器、桌椅等设施。尽管是业余组织,但唱戏时应该怎样归派、归路都很有讲究。笔者在“小树林”看到,乐队的京胡谁拿起来都不想放手,排队的戏迷不干了,“你不能老占着呀,也得让我来一段”。按说,演奏京二胡需要一把就够了,但很多戏迷都想上来练练手,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最多时京二胡一上就是四把、月琴三把,简直成了京剧“交响乐”。[临清获称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为弘扬中国京剧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临清市深入挖掘整理传统京剧艺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近日,临清市凭借深厚的京剧艺术底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临清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京剧这一国粹艺术植根临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几年,临清先后成立了“业余京剧协会”、“京剧票友联谊会”、“双百戏曲学社”、“老干部京剧票友联谊会”等十余家业余京剧组织。据统计,临清各类京剧协会会员超过6000余人,戏迷更是不计其数。临清市京剧票友还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京剧票友艺术节和各种比赛演出活动,并获得多个奖项。

运河名城

千年古运河哺育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可以说,临清是完整体现中国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城市之一。近年来,临清市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临清名城、名人、名胜、名吃、名产等“五名”优势,科学定位,精心选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弘扬民俗文化,精心培育大众文化,着力打造运河文化名城。发挥名人效应。临清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临清市1998年兴建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季羡林先生资料馆,“两馆”开馆以来,举办文化交流、书画展览、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6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20余万人次。2001年,临清市隆重举行了纪念张自忠将军诞辰110周年活动和庆祝季羡林先生90华诞活动。2007年4月初,投资300余万元的张彦青艺术馆破土动工,预计本年10月份开馆。2008年8月上旬开始建设城市规划馆,于09年5月1日前竣工,并将以上所述馆搬至该处。发挥名胜优势。临清古迹众多,境内拥有明代建筑运河钞关等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带有明显的运河文化烙印。临清市把合理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了《临清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和《临清市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对舍利塔、运河钞关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复,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开发了运河文化一日游专线。发挥名品效应。临清地产丰富,名品众多。临清哈达、临清狮猫、济美酱菜、临清贡砖等享誉古今,特色小吃、风味食品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临清立足传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临清贡砖工艺得到恢复,狮猫繁殖成为临清人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临清哈达的生产、济美酱菜的生产形成规模,建成了汇集临清特色小吃的临清美食一条街。卫河酿造集团依托临清运河文化开发出的“卫河王”酒、“谢公”酒、“独占鳌头”酒、“钞关老窖”酒等系列产品深受欢迎,一些产品远销欧盟、北美及日本市场。“卫河”系列白酒还荣获“山东名牌产品”称号。发挥名城效应。临清是著名的京剧之乡,临清人懂京剧、爱京剧。1999年,临清市申报成立了山东戏曲学校临清分校,培养了一大批京剧专业人才。近年来,又相继成立了“双百”戏曲学社、京剧协会等7家业余京剧协会,每年定期举办京剧票友大赛。2001年,临清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山东临清市京剧团于2006年11月13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巡营》、《女起解》、《探皇陵》、《望江亭》四台经典折子戏。一个县级京剧团能够登上全国戏曲最高殿堂的舞台,这在长安大戏院的历史上也十分鲜见。从十多年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给了临清“京剧之乡”的称号至今,许多京剧名家来临清演出,每每都有回家的感觉。临清“京剧之乡”盛名远播,吸引了全国各流派、各行当的京剧艺人来此献艺。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多次来临清登台演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便是在临清唱红进而走向全国的。此外,著名京剧剧目《陈三两爬堂》、《连升三级》、《九江口》等均是以旧时临清的人或事创作而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和李世济来临清演出时说:从未见过像临清人这样爱京剧又懂京剧的观众.街头巷尾随处可闻京剧之声,就连四岁的孩子都能唱上一段,中国京剧院的李和增等老艺术家都曾在此工作过。虽然排练条件艰苦、演职员收入有限,但该团的50余人却坚守着京剧这块阵地。全团行当齐全、流派丰富,张派青衣、叶派小生、裘派花脸、谭派老生等流派都有代表人物,临清是山东快书的发祥地,为把山东快书艺术发扬光大,在大众公园树立了高元均先生塑像,并于2004年承办了全国山东快书大奖赛。

旅游景区

清真寺,阿拉伯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临清俗称“礼拜寺”。临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交通:临清交通便利。临清是山东省交通发达的城市,京九铁路、德商高速、邯济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临清是京九铁路山东第一站。
五样松,东郊陈坟村北,有1株古树松柏,为明永乐年间所植,因叶状有竹篾、米粒、喇叭、针、剌5样,故俗称“五样松”。此桧柏高16米,树围2米,树干中腰凸结叠出,树冠绿荫如伞,其枝曲弯蜿伸,似虬龙腾旋。每年春来,枝吐青翠,叶摇婆娑,姿态万千,游人纷至,凭栏观赏。临清县志中载有邑人张树梅以“东郊孤松”赋诗:“中有长松高百尺,枝柯蜿蜒如龙蛇。菀枯不与凡卉并,郁然直上色参天。”
舍利宝塔位于临清市城北2.5公里许运河东岸,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临清运河钞关(收取关税之所)在鳌头矶南300米处大运河西岸。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为当时运河上八大钞关之首,延存至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现存有钞关仪门,南、北穿厅,公堂、巡拦房、船料房、官属合房等80余间古建筑,院内存有明代和清代碑刻。在运河槽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且是全国唯一的一处钞关旧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之初,基于临清成为漕运咽喉、商业都会以及诸王练兵、漕粮储积、贡砖烧制、商市税征等原因,永乐二十一年门1423年),山东巡抚陈济上疏:要求在临清设钞关。宣德四年门1429年),钞关之设自此始。这时运河上共设钞关七处,临清为其一。临清的下辖的乡村故事很多,诸如临清是八岔路镇的辛集村,据说有一棵槐树,一年开五种花,被当地人称为“无花槐”;杨二庄村多以汪姓人居多,相传全国之内所有姓汪的人隶属一家。杨二庄村西有一十亩左右的陵园,是汪氏家族的祖茔。每隔五年的大年初五这里举行一次大的祭祖活动,场面壮观,声势浩大!,【临清名吃】
蓼花,临清的名吃之一。蓼花的制作,需选用上等糯米、蔗糖、玉米稀等六种原料,加工配制后,经油炸、撒糖,精细制作而成。外形圆球状的叫蓼花,长圆形的叫芙蓉果。其特点是:外皮油色光泽,内空丝絮缠绕,香甜酥脆,回味爽口,是馈赠亲友的名点佳品。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在管理,同时也在创新。近年来,临清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坚持正确导向,创新管理思路,有效地培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促进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临清市是全国著名台(日)历印刷基地,台(日)历印刷品占全国农村市场50%以上的份额。2005年,临清市台(日)历印刷企业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临清市针对本市文化市场发展现状,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工作中坚持长效管理与集中行动相结合,逐步建立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治理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工作协调、信息通报及联合行动机制,帮助经营业主加强自我管理和监督,实现行业自律,自觉接受政府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加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队伍建设,发动社会各界共同管理文化市场,确保了全市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临清市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文企联姻、文商联姻,实现“以文养文”。几年来,宣传、文化等部门多次组织市京剧团到浙江永嘉,与当地的昆曲研究所等艺术团体合作演出,既开拓了演出市场,又收到了经济效益。市京剧团与彩虹集团联合成立了“彩虹京剧团”,解决了京剧团的经费问题,同时提升了企业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夕阳红艺术团与计生协会联合,成立了“心连心”艺术团,实现了文艺演出与计生宣传的双促双进。面塑与根雕工艺品、京剧《张自忠》排演项目、济美酱菜包装、流动舞台车等精品项目,将成为文化产业招商的新起点。注重文化人才培养。近年来,临清市积极探索文化工作“快出人才、多出精品”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同时,大力实施文学艺术精品工程,建立了“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办法,使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退休干部王子华创作的小品《鞋钉》,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作一等奖;方建光的书法作品,获全国书法大赛最高奖———兰亭奖;刘北的儿童文学作品《云狐》,获全国冰心文学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