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街道地图
新华路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9、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
新华路街道是中国上海市长宁区下辖的一个街道。行政区划:新华路街道下辖番禺社区、牛桥社区、人民社区、西镇社区、杨宅社区、香花社区、新华社区、梅安社区、左家宅社区、田渡社区、泰安社区、陈家巷社区、东镇社区、红庄社区、幸福社区、和平社区和张家宅社区。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5147男32567女32580家庭户户数21951家庭户总人口(总)60912家庭户男29835家庭户女310770-14岁(总)72030-14岁男36750-14岁女352815-64岁(总)4824715-64岁男2442315-64岁女2382465岁及以上(总)969765岁及以上男446965岁及以上女522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6144
3、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街道
街道概况: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位于新华路149号,辖区东起京广铁路,西至中华大街、兴凯路、北荣街,南抵中山西路、民族路,北达和平西路。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00人,区内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教堂,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街道内现有4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清真寺街社区居委会、北后社区居委会、大厂街社区居委会、宁安小区社区居委会。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位于石家庄中心地带,辖区东起京广铁路,西至中华大街、北荣街,南抵中山西路、民族路,北达新开路、兴凯路、和平西路。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区内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宗教活动场所,街道现有4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清真寺社区居委会、北后小区居委会、宁安小区社区居委会、大厂街社区居委会。其中,清真寺社区是市区回族市民聚居地。历史沿革:新华路街道辖区是石家庄市的传统发祥地,石家庄村就位于该辖区。据有关史料分析,石家庄村创于明初,原是真定卫的军屯和官庄,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才成为隶属真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二十世纪,石家庄村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人。1902年,芦汉(京汉)铁路修至石家庄村,并在此设立车站,命名为振头站。1903年,正太(今石太)铁路起点定于石家庄村,石家庄村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由此,开启了石家庄由乡村向城市迈进之旅。1925年,石家庄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1273号指令批准,取石家庄与休们两村名中各一个字,为“石门”,石门之称始于此。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1947年12月26日,石门改称石家庄市,并划区界,1947年前,新华路称复兴路,1947年—1949年,新华路叫新兴路,1949年改称新华路,1982年又改称新华东路,1996年复称新华路。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前身为石家庄市第六街政府,于1948年成立,管辖20个闾(三十户左右为一闾,十户左右为一组)。1949年改称第六街居民工作委员会。1951年改名为新华路居民工作委员会。1955年,并闾、组为居委会,新华路居民工作委员会时辖10个居委会,隶属新华区人民政府领导。1956年5月,新华区和永安区(现桥西区)合并为桥西区,新华路划归桥西区,更名为新华路办事处。1959年9月,新华路办事处改名为新华路管理区。1960年8月,新华路管理区与宁安管理区合并为车辆厂分社。1962年2月,撤销车辆厂分社,成立了新华路、宁安街、革新街、民族街、东焦五个分社。新华路分社辖12个居委会。1969年11月,桥西区分为红卫区和新华区,新华路分社划归新华区。1969年11月至1975年3月,新华路分社三次更名,分别为新华路“五七”公社、新华路公社、新华路人民公社。1979年4月,新华路人民公社名称恢复为新华路办事处,辖7个居委会。1996年6月,与北大街办事处合并,辖区居委会数目增至15个。1996年,新华路办事处更名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作为石家庄传统发祥地,新华路街道见证了石家庄的发展历史。这里诞生了石家庄第一批现代工业企业—正太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前身);产生了石家庄第一名中共党员—正太总机厂工人孙云鹏(1921年);出现了石家庄第一批农贸市场—清真寺街农贸市场(1981年);有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出版印刷新中国了第一张人民币;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遗址,如高克谦烈士纪念碑、石家庄解放军纪念碑、大石桥等。
经济社会发展:新华路街道历来是石家庄市商贸繁华地带。早在1919年,石家庄每户商户集资10—20银元,将大桥街、南大街等街道铺修成长石路面,奠定了成为石家庄商贸中心地位。随后,商业、服务业、小作坊手工业等业主相继落户于此,新华路街道一带日渐繁荣。20世纪30年代,工商户约100多家,涉及商业、银行、服务业等多行业。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商业贸易进一步繁荣。街道辖区内有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市支行、省农行、中国银行省分行、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有石家庄“华尔街”之称;有辐射“三北”全国十大集贸市场之一的新华集贸中心市场,石家庄市商业骨干企业多家,如东方购物中心、太和电子城、女人世界、金亿城服装城、金泊联童装批发城、天城商港等。进入21世纪,新华路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紧紧围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构建和谐新华”这两大战略任务,团结、务实、苦干、争先。社区经济方面,采取“培育税源、招商引资、挖潜节支”等等举措,街道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5年,实现税收2700多万元。2006年实现税收3500多万元。街道财政收入连续多年位居新华区街道办事处之首。社区服务方面,大力发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每个居委会建有服务点,形成了无偿、抵偿、有偿相结合的社区服务网络;组织志愿者经常开展服务活动,服务活动步入了制度化、网络化、规范化轨道。积极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办事处设置就业平台,社区建立再就业服务站,截至到2007年6月,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00余人。社会保障工作,被国家劳动部评为先进单位;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建成100多平方米老年活动中心六座,配备电视、音响、棋牌、健身器材、书籍等,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如彩色周末,家庭才艺表演等。辖区夕阳红健身队、老年秧歌队等10多支队伍常年坚持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该辖区随处可见。社区管理方面,按照市、区的要求标准,把常规管理与突击性整治结合起来,实行“全天候”保洁,制止和拆除违章建筑,广泛开展绿化环境和环境卫生治理活动。营造“文明、美观、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社区稳定方面。建立稳定工作信息网络,确保稳定信息的快捷、畅通;变上访为下访,经常深入到群众中,排查不稳定苗头,及时处理隐患,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
4、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148男12255女11893家庭户户数7476家庭户总人口(总)22388家庭户男11094家庭户女112940-14岁(总)37960-14岁男20110-14岁女178515-64岁(总)1823015-64岁男921715-64岁女901365岁及以上(总)212265岁及以上男102765岁及以上女109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687
2、河北省任丘市新华路街道
街道概况:新华路街道(XinhualuJiedao)位于市区中部,市政府驻辖区内。办事处驻新华路12号。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8.72万人(2002年)。历史沿革:1958年建宏光公社,1961年更名城关公社,1986年改建新华路街道。1997年,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京九铁路、106国道和津保公路过境。辖城关、前庄、陈场、安庄、东凉、北各庄、谢刘场、史家胡同、张桥、徐庄、西凉、北五里铺、卢各庄、八里屯、殷边、北小征、南小征17个行政村。2002年辖13个社区(新华路、光明街、花园里、梅园里、南门里、红星里、光荣里、汽车站、明珠新村、裕华东路、建设东路、东方、站前)、26个行政村(城关一街、城关二街、城关三街、城关四街、城关五街、城关六街、北五里铺、史家胡同、八里屯、谢刘场、卢各庄、南小征、北小征、北各庄、殷边、安庄、南关、北关、东关、西关、前庄、东凉、西凉、陈场、徐庄、张桥)。
村名由来:前庄:建村于明朝,因位于任丘南关的前面,故名前庄。陈场:建村于明朝,原为任丘城里姓陈的一个场,后成村,故名陈场。东凉:建村于五代,原名东火村。周世宗柴荣北征曾驻此地,为避“柴”“火”之克,改名为东凉。卢各庄;据墓碑记载,建村于明朝,当时此村有水塘,水青芦绿,风景优美,故起名芦国庄,后改为卢各庄。西凉:建村于五代,原名西火村,周世宗柴荣北征驻此,为避“柴”“火”之克,改名为西凉。张桥:建村于清初。原名太平庄。有张秀才办一学校,很兴旺,故改名张家学,后把“学”音传讹为张桥。史家胡同:建村于明朝。有史姓先居此,因庄小,故名史家胡同。徐庄:建村于明朝,由徐氏处村,故名徐庄。北各庄:明朝由姓郭的建村,因在任丘城北,故名为北郭庄。清朝将村名叫移为北各庄。谢刘场:建村于清朝。原为地主之场院,有谢刘两户看场居此,后成村,名为谢刘场。安庄村:建村于清朝。由安姓建村,故名安庄村。殷边村:建村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市迁来殷、边两户在此定居,故名殷边村。北小征:建村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市移民至此,因位于南小征北面,古二名北小征。南小征:建村于明初。因位于大征南面,故名南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