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地图
临泽县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临泽县境东西长49.5公里,南北宽77公里,总面积2727.29平方公里。312国道、兰新铁路齐驱横贯,交通便利。2003年,全县辖5镇(沙河镇、新华镇、平川镇、板桥镇、蓼泉镇)2乡(鸭暖乡、倪家营乡),103个行政村、744个合作社。12月,成立新华镇华兴村。社区居委会5个。
资源环境
临泽县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境内平原绿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历史悠久的灌耕农业区。现有耕地28.32万亩,宜农地33万亩,有可开发利用的荒地82万亩,其中宜农荒地27.9万亩,宜林荒地15.1万亩,宜牧荒地38.6万亩。水资源以河水为主,泉水、地下水为辅,黑河、梨园河纵横流径,南、北部分布有许多季节河,中部湖泊、沼泽、水泉星罗棋布。地表水资源总量12.95亿立方米,其中黑河、梨园河多年平均入境流量12.67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69亿立方米;7座中小水库总库容3263.75万立方米。县境内山地占总面积20%,矿产资源也较丰富,己发现的矿种有锰铁、磁铁、石墨、玻璃用石英、钾长石、石膏、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砖瓦用粘土、耐火粘土(红粘土)、矿泉水。贵重金属有沙金。县境平川地带占总面积80%,绿洲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草本、花卉、低等植物、食用菌、有毒真菌等,其中粮食作物、瓜菜作物、林木品种丰富,林果品种多,产量高,被誉为“花果之乡”。野生植物77种,药用植物2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绵刺、裸果木,二级保护植物有沙生柽柳等10种。野生鸟类有4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鹳,二级保护的有大天鹅、疣鼻天鹅、猎隼、鸢、鹗等。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等。临泽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量大,多风。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较慢。四季云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52.9小时,气温日较差大,县城年平均日较差为14℃,年平均气温为7.7℃。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27.3℃。年均降水量118.4毫米,蒸发量1830.4毫米。常年以西北风和东风为主。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沙尘暴、干旱、低温冻害、干热风、局地暴雨、霜冻等。
历代名人
申缅青,字怀亭,清抚彝厅鸭翅渠人。其父申大振,道光年甲午科举人。他自幼受家庭薰染,爱读诗书,聪慧过人,日诵数千言,过目不忘。十三岁考中秀才,就学于高合翰林赵福淳之门,孜孜好学,熟读经史子集,各流派学说,人称奇才。他虽学识渊博,但仕途不佳,四次乡试未中。据传在一次乡试中,因错将“秋”字写为“愁”字,未被录取,试官在考卷上眉批日:“诗文俱佳,何其愁也”,甚为惋惜。后仅被中为恩科贡生。同治十年(1871年),在左宗棠平定新疆叛乱过程中,受钦差大臣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当时驻高台)派遣催办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五省由户部分拨的粮响,次年粮炯催清,由成禄保荐钦加监提举衔,分发山西以通判试用,适父亲病死,故丁忧未到职。从光绪元年(王875)主讲葬泉书院十六年,潜心培养本地人才,脱颖而出者数十人,被社会推崇敬重,称圣人。后保荐为国子监典籍衔,候选教谕。署理本省巩昌府优羌县(今甘谷县)训导(一县之学官),任猫归县,当本县教育会会长多年。陈春基,字子和,光绪十一年(1886)十月。生于临泽县平川乡五里墩的一个殷实人家。他聪明好学,上完私塾后,直接考入甘肃省矿业中学堂。民国三年(1914),他自费留学日本,考入东京明治大学,专攻法律。当时,甘肃省教育厅对取得学校证明的自珊留堂雌。*)绒甚将生给他的补助费全部交还给当时驻日的留学监导,请他转分给生活困难、急需钱用的其他留学生。这种急人所难的行为,在同学中得到一致赞扬。窃国大盗袁世凯以出卖民族利益的二十一条件,换取日本帝国主义对其帝制的承认,在中国留学生中,激起了轩然大波,群情激愤,组织留学生会,发起了强烈的反袁活动。陈春基热烈响应留日学生会的号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会发起的反袁活动,他同广大留学生一起,驱赶了袁世凯驻日公使陆宗舆归国。他为能尽留学生的一份爱国心,而感到十分高兴。民国八年(1919),陈春塞在明治大学法律系毕业,返回祖国。民国十六年(1927),陈春基报考了甘肃省政府开办的吏治研究所,并以第一名被录取。《创修.临泽县志》评述他:“慎言慎行,古貌古心,静重老成”。这个评语,并不完全准确,‘他的心并不古。相反,他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而且执着追求。他的留日同学张文霞、黄中天、张仲凯玉蔡香山等,说他:“品学兼优,敦厚无华”。高增贵,字季良。临泽县平川乡五里墩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86年)。少年在本村土地庙私塾读书,聪明过人,孜孜好学,成绩优异,后毕业于萝泉高等学堂。子宣统元年(1909年)二十三岁时,考入甘肃矿业中学堂,后升入西北大学。民国九年(1920年)就读于北京警官高等学校。民国12年(1923年)又因家内无人料理,辞职回乡,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其间,他三次出任临泽县教育局长,他历史知识渊博,文学基础功底深厚。于民国30年(1941)受县长王存德之聘,任《创修临泽县志》总纂。解放后,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他思想开明,拥护党的政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把土地贡献出来,交土改组分郁,政府定为开明地主。
人口民族
2000年临泽县辖3个镇、6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487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15384、沙河镇23031、新华镇19473、小屯乡9418、蓼泉乡17709、平川乡21630、板桥乡17164、鸭暖乡11346、倪家营乡9720。2005年全县总人口为146037人,总户数44508户。有汉族、回族、藏族、满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总人口中,男性7.54万人,占总人口的51.54%;女性7.0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6%。非农业人口2.1万人,占总人口的14.38%。年内新出生人口1298人,出生率8.8‰;死亡796人,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
地理交通
临泽县地形特征是“两山夹一川”。南屏祁连峻峰,北蔽合黎峰峦,中部是平坦的走廊平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分三个类型:南部祁连山区,中部是黑河水系冲积形成的走廊平原区,北部合黎山剥蚀残山区。海拔1380—2278米,海拔最高为2278米(新凤阳山),最低1380米(蓼泉)。县境内祁连山区为祁连山脉的浅山区,四周山峰环绕,中间为一小盆地,覆盖有厚层黄土,黑河最大支流黎园河从中流经,河南、北阶地为耕地,山坡为牧场。北部合黎山又名北大山,属天山余脉,山势不高,地势平缓,山峰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只有200—300米,是干旱剥蚀的低山区,植被稀少,属荒漠草原。中部走廊平原地势呈东、南、北三面高,西北低,海拔在1600—1380米之间。南北山前戈壁和荒漠相拥,沃野绿洲象一块绿宝石镶嵌于其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茂盛,物产丰富,是临泽精华地带。临泽县历史悠久,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要塞。南出梨园口,可达青藏高原;北越合黎,可抵蒙古大漠;西过嘉峪关通新疆;东经武威、兰州,与内地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现为张掖市辖县。
旅游景观
丹霞地貌,香古寺,临泽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