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地图
利通区相关地区地图:
地貌特征
利通区地形地貌奇特,兼具江南水乡秀色和塞北大漠之雄浑,辖区地势南高北低,似宝瓶形,平均海拔1125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93.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013.7毫米,年平均气温8.8°C,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1天。地方特产
枸杞:枸杞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木本植物,因浆国鲜红营养丰富而得红宝之名,是吴忠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百年名酒--张寡妇黄酒:吴忠利通区金积镇的张寡妇黄酒已有百年历史。
社会发展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7.32元,农业总产值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2元。利通区农业发达,引黄灌溉历史悠久,目前已基形成了粮食、奶牛、肉食、蔬菜、林果、桑蚕六大支柱产业系列。199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69亿公斤,奶牛饲养量3万头,占全宁夏总量的50%以上,朋乳制品加工企业15家;肉牛饲养量7.2万头,位居吴忠七市县第一。蔬菜种植面积4.68万亩,年产蔬菜1.05亿公斤。年产水果795.6万公斤。1999年全年肉类总产量1235.7万公斤;奶产量10548万公斤,禽蛋产量472.6万公斤,水产品产量28.5万公斤。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全区16个乡镇基本实现了乡乡、村村、队队、校校通硬化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新气息日益浓郁。利通区工业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仪表、化工、建材、造纸、烟草、纺织、家具、乳品、清真食品、民族用品等20多个行业,300多个产品为主的少数民族地方工业体系。乡镇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99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8亿元,位居自治区各市县之首,乡镇企业个数达到12000家左右,产值过亿元的乡镇5个,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9家,投资规模过2亿元的2家,乡镇企业在利通区经济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历史沿革
战国时属秦国地,秦统一后置富平县(驻地在今市区西南)。西汉时置灵洲,吴忠归其管辖。北魏时属薄骨律镇。后改为灵州。北周属回乐县。隋唐时属灵州。宋咸平五年(1002年),灵州为党项族占领,废州改称西平府,为西夏建国时的临时首府,后又改称灵州。元属宁夏府路灵州。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宁夏镇下的灵州守御千户所。清属甘肃省宁夏府灵州。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宁夏府为朔方道,亦称宁夏道。1913年改灵州为灵武县时,今吴忠市除原金积县所辖部分外,均属灵武县,隶属宁夏道。1929年,宁夏道建为宁夏省。1950年1月在灵武县西部置吴忠市,驻吴忠镇,直属宁夏省管辖。1954年4月,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成立,吴忠市归其管辖。1954年秋,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改为甘肃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次年,又改为甘肃省吴忠回族自治州。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吴忠回族自治州撤销,吴忠市直属自治区管辖。1960年9月,金积县撤销,该县的大部分(东南部)划归吴忠市。1963年改置为吴忠县。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成立,吴忠县归属其管辖。1983年撤销吴忠县,恢复吴忠市(县级),市人民政府驻吴忠镇。1998年5月1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8]33号):撤销银南地区和县级吴忠市,设立地级吴忠市,吴忠市新设利通区。1998年9月8日,利通区正式挂牌。灵武解放后改吴忠镇为县辖吴忠市。1950年1月,吴忠市自灵武县析出升格为县级市,直属宁夏省管辖。当时将灵武县划归吴忠市的一市三区划为以数字序号为名的4个区共20乡。其中第一区驻城镇,第二区驻东塔寺,第三区驻王家庙,第四区驻上桥。1955年将原4区20乡调整为东塔寺、古城湾、秦桥、早元、陈袁滩、上桥、罗渠等7个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划化,全县组建为1个公社——吴忠人民公社,以原7个乡为公社管辖的管理区。次年,增置了1个街道管理处。1960年10月,全市划分为吴忠、红旗、东风3个人民公社。此时,金积县撤销,该县所辖的马莲渠公社及双闸公社的大部分划归吴忠市管辖。吴忠市从马莲渠公社划出一部分与双闸公社部分组建为金积公社,此时全市管辖吴忠(驻利通街)、红旗(驻古城)、东风(驻新民)、马莲渠(驻岔渠桥)和金积(驻金积)等5个公社。1961年,划马莲桥及东风两公社的廖桥、羊马湖等地增置汉渠公社。1962年,将6个公社调整为红旗(驻罗家湖)、古城(驻红星)、陈袁滩(驻陈袁滩)、东风(驻新民)、东塔(驻二大队)、吴忠(驻利通街)、板桥(驻板桥)、金积(驻金积)、马莲渠(驻马莲渠)、马家湖(驻马家湖)、高闸(驻朱渠)、汉渠(驻廖桥)和秦渠(驻大庙桥)等13个公社。1964年3月组建金积镇;10月,组建吴忠镇;镇与公社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66年4月,陈袁滩公社划归青铜峡县。1968年12月,陈袁滩公社划归吴忠县。“文革”期间,大部分公社的名称被更改,到1972年6月以后,又陆续恢复了原来公社的名称。1968年吴忠公社撤销并入吴忠镇。1973年3月撤销金积镇,并入金积公社。1984年3月,所有公社改为乡,同时恢复金积镇的建制。11月,撤销汉渠乡,以原汉渠乡地域设立杨马湖乡和九千米镇。1986年12月,撤销金积乡,并入金积镇。1987年5月,红旗乡更名为早元乡,东风乡更名为上桥乡,东塔乡更名为东塔寺乡,九千米镇更名为金银滩镇。1988年3月,在新开发的扁担沟灌区设置扁担沟乡。1991年2月,在新开发的黄沙窝灌区设置黄沙窝乡;至此,全市辖吴忠、金积、金银滩3个镇和东塔寺、古城、陈袁滩、早元、秦渠、板桥、上桥、杨马湖、汉渠、马莲渠、马家湖、高闸、黄沙窝、扁担沟等14个乡。(*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2000年,利通区辖3个镇、14个乡。总人口303567人,各乡镇人口:吴忠镇54555、金积镇17389、金银滩镇18566、上桥乡28972、东塔寺乡18799、古城乡21901、早元乡13689、陈袁滩乡10740、板桥乡18744、秦渠乡15779、马家湖乡14623、马莲渠乡15122、汉渠乡9452、高闸乡13580、杨马湖乡9373、扁担沟乡8737、黄沙窝乡5524、巴浪湖农场虚拟乡8022。(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主要区划
2006年,利通区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编:751100。代码:640302。区号:0953。拼音:LitongQu。辖4街道、6个镇、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裕民东街。上桥街道人口6.09万。辖8个村委会:瓜儿渠村、上桥村、花寺村、涝河桥村、牛农坊村、中华村、解放村、罗渠村;吴忠仪表社区。
古城街道人口5.98万。辖11个村委会:古城村、红星村、左营村、五星村、金星村、朝阳村、新生村、秦桥村、黎明村、党家湾村、新华桥村。金星街道辖7个居委会:金星花园、金花园、开元、裕西、金塔、绿地园、材机厂。
胜利路街道辖7个居委会:中华、朝阳、上桥、新华、秦渠、永昌、民生。
金积镇镇政府驻。面积50.41平方千米,人口4.04万。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西街、东街;西门村、北门村、东门村、关渠村、黎花村、马家桥村、芦沟闸村、河渠拜村、丁家湾子村、塔湾村、大庙桥村、秦坝关村、大院子村、露天洼子村、郝渠桥村、油粮桥村、田桥村。
金银滩镇镇政府驻。面积84.76平方千米,人口4.44万。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永新;四支渠村、灵白村、银新村、沟台村、西滩村、团庄村、杨马湖村、新渠村、东湾村;良繁办事处、金川办事处、吴忠市园艺场。
高闸镇镇政府驻。面积54.62平方千米,人口2.57万。辖7个村委会:郭桥村、周闸村、韩桥村、高闸村、朱渠村、李桥村、马家湖村;关马湖农场。
扁担沟镇镇政府驻。面积643.16平方千米,人口2.20万。辖6个村委会:扁担沟村、烽火墩村、高糜子湾村、双吉沟村、渠口村、黄沙窝村;良繁场。
东塔寺乡面积14.13平方千米,人口2.00万。辖10个村委会:柴园村、李园村、石佛寺村、刘碱滩村、洼路沟村、二道桥村、东塔寺村、干饭渠村、新接堡村、白寺滩村。
板桥乡面积30.68平方千米,人口2.91万。辖11个村委会:蔡桥村、板桥村、任桥村、波浪渠村、高家湖村、巷道村、梁湾村、李闸渠村、罗家湖村、洼渠村、早元村。
马莲渠乡面积29.58平方千米,人口2.21万。辖7个村委会:杨渠村、柴渠村、马莲渠村、岔渠桥村、汉北渠村、巴浪湖村、廖桥村、陈木闸村。
郭桥乡面积44.35平方千米,人口1.23万。辖8个村委会:杨岔村、吴家桥村、郭家桥村、刘家湾村、山水沟村、清水沟村、涝河桥村、马家湾村。
巴浪湖农场包括:种子队、园艺队、一队村、二队村、三队村、四队村、五队村、六队村、七队村、八队村、九队村、十队村、二道湾农场1队、二道湾农场2队、二道湾农场3队。
孙家滩开发区包括:吴家沟大队、石家窑大队村、种畜场、吊庄村。2007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古城等4个建制镇的批复》精神,吴忠市撤销古城、上桥、胜利路、金星街4个街道办事处,同时设立4个建制镇。7月10日,4个镇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