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疆电子地图 > 乌鲁木齐市地图 > 乌鲁木齐县地图 >
六十户乡地图
六十户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产业

1993年,全乡有林地面积2668亩,植树78.5万株;水产养殖3200亩,年产鲜鱼689吨;奶牛存栏数344头,年产奶794吨。199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73万元。1993年,渠道总长94公里(其中防渗渠道43.3公里),有机井79眼。全乡播种面积25102.6亩,种粮食作物11875亩,总产2403吨,平均亩产202.35公斤,主产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除油料外,还种植啤酒花、打瓜籽等。蔬菜种植8000亩,其中温室、大棚、地膜覆盖保护地面积达5547亩,年总产蔬菜26653吨,平均亩产3.3吨。六十户乡是全县引进天津种菜技术、开展冬季温室蔬菜生产最早的地区之一。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4439.35万元。农业总产值3659.79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3931万元,全乡粮食播种面积13951亩,总产3955吨,蔬菜播种面积7812亩(含复播),总产29601吨,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58亩。年末牲畜存栏2239头(只),全年产肉301吨,鸡蛋78吨,奶720吨,皮162张。产鱼2304吨。年内,建温室大棚20座,翻新温室大棚73座,打机井5眼,维修机井3眼,修防渗渠6.5公里,架电线5000米,铺沙石路面6公里,修暖圈10座,青储池10个。完成冬小麦、地膜辣椒、地膜茄子、实施番茄丰收计划项目4个;完成小麦、玉米、蔬菜新品种试种和新肥料科研推广项目20个;实施了胚胎移植转基因乳牛养殖基地项目。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3264.3千瓦。年内有乡村集体企业13家,工业产品有煤炭、红砖、粮油;个体私营企业250家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25万元。乡境内有自发形成的季节性蔬菜批发市场3个,年批发蔬菜15000吨。年末,城乡储蓄余额700万元,贷款余额209万元,财政收入234万元,财政支出187万元,人均收入2698元,排全县第八位。乡境内还有自治区联合收割机厂农场、第二配件厂(汽车厂)农场、轴承厂农场、十月拖拉机厂农场、地矿厅农场、新能源研究所农场和自治区第二运输公司农场、市教委及市属中学办农场。

地理气候

六十户乡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45米。

社会事业

2000年全县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11个。其中,教育系统10人,乡机关1人。乡属4所小学有学生756人,教职工50名。购置桌椅140套,维修教室700平方米,安装暖气600平方米,该乡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有卫生院1所,3个卫生所,有医务人员11人,病床10张,X光透视机1台,心电图机1台。年末,安装程控电话415门。有乡卫生所1所、村卫生所3个、医务人员9人;乡还有土地所、文化站、广播站、信用社和2个供销社分销店。

特产名产

辣椒、茄子、粮油、水产、蔬菜、鸡蛋、冬小麦、番茄、小麦、玉米、肥料。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清政府移民6l户在此地屯垦,因而得名“六十一户”。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迪化建县时简称“六十户”,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先后隶属迪化县二区、西北乡管辖。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迪化县二区六十户乡。1952年,在米泉梧桐窝子(现五家渠一O二团场)成立的火星集体农庄,因洪水于1953年搬迁六十户乡。1956年,在自治区农业厅专家的指导下,火星农庄开始搞农田、林带规划建设。1958年5月,划给昌吉县,后为头屯河人民公社火星生产大队。1960年1月,仍划归乌鲁木齐县,为安宁渠公社火星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星火大队,1975年冬,分为星火、六十户、八段3个生产大队。1983年6月,建立六十户乡。

自然资源

六十户乡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1993年,渠道总长94公里(其中防渗渠道43.3公里),有机井79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