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省电子地图 > 琼海市地图 >
龙江镇地图
龙江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龙江镇,原名“朱家坎”。据新编《龙江县志》载:清代中叶,为鄂温克、鄂伦春人5个“阿巴”(猎区)之一。鄂温克猎民于此开店,以酋长名字称其为“都鲁齐哈”。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设“土尔池哈站”,汉族人迁入后谐音为“朱鲁齐汉”,后简化为“朱家坎”。铁路通车后,人口逐渐增多。清末,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隶属黑水厅管辖,1909年(清宣统元年)改隶龙江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5年9月,隶属龙江县江西区管辖。1929年勘定街基。东北沦陷后,初为朱家坎保,1938年4月改设朱家坎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设置朱家坎区,1948年改为第三区。1952年设置朱家坎镇。1955年9月,龙江县人民委员会由富拉尔基迁驻朱家坎镇,遂为龙江县城。1958年9月,将九里乡并入朱家坎镇,并将朱家坎镇改为龙江镇,后称龙江镇人民公社。1980年恢复龙江镇名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575男10532女9043家庭户户数5268家庭户总人口(总)19509家庭户男10483家庭户女90260-14岁(总)45180-14岁男27160-14岁女180215-64岁(总)1256615-64岁男679415-64岁女577265岁及以上(总)249165岁及以上男102265岁及以上女146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359

经济概况

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650万元,比上年下降20.89%,其中第一产业5650万元,比上年下降8.13%;第二产13000万元,比上年下降29.47%;第三产业5000万元,比上年下降5.87%。农村人均收入3650元,比上年下降6.55%。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8479万元,比上年下降21.89%,其中第一产业5100万元,比上年下降9.73%;第二产业9370万元,比上年下降27.92%;第三产业4009万元,比上年下降19.8%。农村人均收入3300元,比上年下降9.59%。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6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13.5%;工农业总产值7.2亿元,比增11%,其中:工业产值5亿元,比增13.8%,农业产值2.2亿元,比增6%;农民人均纯收入4528元,比增6.4%,财税收入800万元,比增57.5%。【农业】,2001~2002年,龙江镇发展战略由“石头”逐步向“田头”、“山头”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石前村为示范点,全镇形成一定规模。2001年,全镇种植蔬菜面积466.7公顷,其中冬种蔬菜面积266.7公顷,产值1517.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87%。2002年,种植蔬菜546.7公顷,其中冬种蔬菜352公顷,产值1974.2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71%,比上年增加30.06%。经济作物的种植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001年,农业总产值5650万元,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5352万元,比上年增加2.61%;林业完成产值22万元,比上年减少53.19%;牧业完成产值242万元,比上年减少68.53%;渔业完成产值34万元,比上年减少71.19%。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5100万元,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4705万元,比上年减少12.09%;林业完成产值84万元,比上年增加281.81%;牧业完成产值248万元,比上年增加2.48%;渔业完成产值63万元,比上年增加85.29%。【林业】龙江镇有林业用地6016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1083.2公顷,占18%。2001年,投入造林绿化资金3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33.3公顷,含荒山造林100公顷,迹地更新33.3公顷;完成四旁植树5000株,幼林抚育433.3公顷,成林抚育133.3公顷。全年参加义务植树630人次,植树4300株,森林覆盖率39.5%。2002年,投入造林绿化资金40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造林233.3公顷,比上年增加100公顷,其中荒山造林200公顷,迹地更新33.3公顷,基本完成灭荒造林任务;四旁植树6000株,幼林抚育366.7公顷,成林抚育133.3公顷。参加义务植树650人次,植树4500株,森林覆盖率43.43%。2001~2002年完成了66.7公顷速生丰产林示范工程,目前树苗长势良好。引进外商植树造林,共投入资金50万元,种植南洋楹、细叶桉166.7公顷。加强森林管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两年来没有发生严重的山火。2002年,龙江镇被惠州市评为义务植树先进单位。【工业】龙江水泥厂是内联企业,创建于八十年代初,年生产量4.4万吨。1994年,投入资金1200万元进行扩建生产线,扩建后年生产量8.8万吨,拥有固定资产227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工人93人,2条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生产“青琼牌”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民用建筑、桥梁建筑,享有信誉,主要销往深圳、惠州、海丰、陆丰等地。2001年,年生产量9.5万吨,年产值2000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5.38%,上缴国家税金110万元。2002年,年生产量9.7万吨,年产值2100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2.41%,上缴国家税金115万元。继续巩固提高资源工业,在金融海啸,市场低微的形势下,2008年12月3日,召开镇民营企业座谈会,采取了系列措施,为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共度难关。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6332男53877女52455家庭户户数32022家庭户总人口(总)103357家庭户男52155家庭户女512020-14岁(总)198020-14岁男102220-14岁女958015-64岁(总)8088015-64岁男4079815-64岁女4008265岁及以上(总)565065岁及以上男285765岁及以上女279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8834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4058男7639女6419家庭户户数3148家庭户总人口(总)12412家庭户男6450家庭户女59620-14岁(总)39060-14岁男20350-14岁女187115-64岁(总)898015-64岁男502815-64岁女395265岁及以上(总)117265岁及以上男57665岁及以上女59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031

下辖村

,龙江村罗洞村广尾村六子园村格浪村石前村岭咀村良塘村

工作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镇实际,提出了“三个规划”、“四个最”的工作目标。围绕“三个规划(即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四个最”(即社会风气最好、环境变化最大、办事效率最高、工作生活最开心)的目标,全力推进“一二三四五”(即打好一个基础、建好两个园区、定好三个规划、办好四件大事和创好五个品牌)工作,建设和谐、发展、美丽、开心新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