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烟台市地图 >
龙口市地图
龙口市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市政府于2010年2月发布公文,对全市地名进行规范。规范之后,全市五个中心区域分别以“东城区、新区、西城区、南山、东海”命名。市内长途汽车站分别由“黄城汽车站”、“龙口汽车站”变更为“龙口市汽车东站”、“龙口市汽车西站”,市内公共汽车分别以五区和镇区街标准名称标示,并相应调整营运标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命名和更改地名。各镇(区、街)政府(管委、办事处)、各部门要按照《龙口市地名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在新建居民区、城镇街道以及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时,要在施工前按审批程序确定名称,未经审批的名称不得私自使用。城镇居民区,街道名称,属城区的,由市规划建设部门提出意见;属镇区街的,由镇(区、街)政府(管委、办事处)提出意见,在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建议的基础上,报经市民政部门审核后,由市政府统一公布,确保做到工程立项时有名、工程竣工后有牌,并将地名标准化和地名标志设置的规范化作为道路、住宅区等工程项目验收内容之一。截至2011年1月,全市辖5个街道、8个镇:东莱街道、龙港街道、新嘉街道、徐福街道、东江街道、黄山馆镇、北马镇、芦头镇、下丁家镇、七甲镇、石良镇、兰高镇、诸由观镇。行政区划代码及镇街划分代码,370681龙口市
5个街道:370681001东莱街道:370681002龙港街道:370681003新嘉街道:370681004徐福街道:370681004201111乡城东村,370681004202112郑家庄村,370681004203220埠子后村,370681004204112乡城西村,370681004205220南王村,370681004206220北乡城村,370681004207220东王村,370681004208220大王村,370681004209220秦家村,370681004210220小邹家村,370681004211220唐家村,370681004212220孙家村,370681004213220北高村,370681004214123北田村,370681004215123北李村,370681004216123港栾村,370681004217220桑岛村,370681004218123曲谭村,370681004219220西南泊村,370681004220123草泊村,370681004221123四农村,370681004222220冯高前村,370681004223220冯高后村,370681004224220赵家村,370681004225220盛家村,370681004226220儒林庄村,370681004227220官庄曲家村,370681004228220洼东霍家村,370681004229220洼东村,370681004230220洼南村,370681004231220洼西村,370681004232123后田村,370681004233123柳海村,370681005东江街道:370681005201111东江村,370681005202122崖头村,370681005203122邢家泊村,370681005204122九北村,370681005205122九南村,370681005206122矫家村,370681005207122贾家村,370681005208112大冯家村,370681005209112王村邢家村,370681005210112王村阎家村,370681005211112王村张家村,370681005213112中智家村,370681005214112北智家村,370681005215112西江村,370681005216112蔺家村,370681005217112黄格庄村,370681005218112祁家村,370681005219112横埠村,370681005220112徐家村,370681005221112碓徐家村,370681005222111潘王村,370681005223112小李家村,370681005224112大田周家村,370681005225220大脉张家村,370681005226220刘家疃村,370681005227220南二里处村,370681005228220董家洼村,370681005229220邵家村,370681005230220毡王村,370681005231220程家疃村,370681005232220周家庵村,370681005233220北路村,370681005234220南路村,370681005235220磨山赵家村,370681005236220小屯村,370681005237220崔家村,370681005238123南山村,370681005239220磨山迟家村,370681005240112大宋家村,370681005241111焦家村,370681005242111南智家村,370681005243111观刘家村
8个镇:370681102黄山馆镇:370681103北马镇:370681104芦头镇:370681106下丁家镇:370681107七甲镇:370681108石良镇:370681109兰高镇:370681110诸由观镇

科教事业

1994年,该市被山东省科委确定为全省唯一成县(市)建制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1999年两个示范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1999年和2002年,我市聘请专家成立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政府科技顾问团,组建了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开通了科技经济信息网。到2002年底,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7项,申报专利1646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9家,创国家级新产品122种。龙口市在国内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91所,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和中加合作的东海外国语学校,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职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在校学生9.3万多人,2002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1900多人。

历史沿革

在龙口市政府驻地黄城镇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9米的山峰,名曰莱山。如今,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已经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没有多少人关注它的存在了,而在距今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这座长满莱草的山脚下曾经有一个红红火火的诸侯国——莱子国。据《史记》、《尚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次东巡,周游天下,建了八座庙,祭祀八主,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其中古莱子国地盘内就有三座庙,分别是今荣成市成山头上的日主庙,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上的阳主庙,还有一座月主庙就设在今龙口境内的莱山上。秦始皇对古莱子国的青睐可见一斑。关于莱子国的记载,流传下来的文字很少,它的疆域和它的都城所在,都成了历史学家探讨的课题。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曾撰文认为莱子国的故都就在莱山北麓的山脚下。两位史学泰斗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充分根据的。莱山的山脚下,有一块小小的盆地,四周丘陵环抱,沿盆地外围的山脊、残存的旧城墙断断续续,隐约画出了一座古城的轮廓,这便是郭沫若和范文澜认为的莱子国故都——归城遗址。除了沿山脊构筑的外城,还有一座构筑坚固的内城,现残存的城西南角一处长60米、宽10多米,高6米的土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而巍然屹立,仍让人们依稀可见古都城的雄伟。这里曾出土过数十件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莱子国昔日的辉煌。龙口市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龙口市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据康熙版《黄县志》记载,“龙口墩,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国公徐辉祖建。”龙口作为地名,始于此。最初的龙口仅为一渔村。“北船常来售粮,南船多贩纸、糖”就是对龙口的真实写照。南船的前部如鸟状,因忌讳鸟入笼(龙与笼谐音),清光绪十二年(1886),龙口易名为“金沙滩”。此时,它已经跃升为山东沿海重要商埠之一。五千年沧桑变幻,为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留下了诸多历史古迹和人类文明,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可谓人杰地灵。1912年,民国肇始,金沙滩亦复名为龙口。民国三年(1914),龙口开埠。龙口商埠局局长蔡国器勘定龙口界址:北起沙岗,南至龙口旧村栅栏门外,东至北皂庄大道,西至北大圈西岬。1929年,张宗昌督鲁,于龙口设立山东省长公署行辕,改龙口公安局为龙口警察厅。1930年,为黄县第八区所辖,驻地龙口,东至簸箕栾家,西至胡家庄,北抵柳海,南至沙埠家。1938年,龙口特别行政区建立,隶属北海专署,辖区为龙口街以及邹、刘、曲、逄、廒上等村。1943年8月,龙口特别行政区由道辖改为省辖。1939年,日伪政府划出原八区一部分成立龙口特区,直属于省。1940年,日伪设龙口专员公署。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9日,龙口光复。9月19日,龙口特区成立。1946年,龙口特区撤销,改设龙口市,与黄县平级。直属北海专署,辖市北、市中、市南、龙南、龙东、兴隆、午塔七区。1950年,龙口市撤销,改设龙口区,隶属黄县,辖三街(维新、和平、顺盛)一乡(环龙)四村(邹刘、曲家、逄家、央格庄)。1956年10月,龙口区降级改为龙口镇。1958年,设东风人民公社,辖原龙口镇、龙化乡等20处高级农业合作社及7处渔业合作社,实行政社合一。1959年,设龙口人民公社。1984年3月,龙口人民公社改为龙口镇。1986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黄县,合并黄县和龙口成立县级龙口市。政府驻扎于龙口。1993年11月19日,龙口镇撤销,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龙口市西城街道办事处,原龙口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以黄县行政区域设立东莱街道办事处。2000年,龙口市的行政区划再次发生变更,西城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龙港街道办事处,龙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同时,原中村镇建置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龙港街道办事处。耐人寻味的是,自1938年至1950年,龙口在行政隶属上脱离黄县达12年之久。更耐人寻味的是,1886年,龙口易名为金沙滩。而一百年后的198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黄县,将龙口和黄县合并为设立龙口市。而这个现代龙口市比民国时期的龙口市设立整整晚了40年。改革开放以来,龙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居第11位,山东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1946年由黄县将龙口镇析出升级为龙口市(县级),属北海专区,与黄县平级。1950年5月撤销,其辖区并入黄县。1986年撤销黄县,合并龙口和黄县,设立县级龙口市,政府驻扎在龙口镇,1989年4月7日,撤销海岱乡,设立海岱镇;撤销黄山馆乡,设立黄山馆镇;撤销下丁家乡,设立下丁家镇;撤销大陈家乡,设立大陈家镇。1993年9月28日,撤销文基乡,设立文基镇;撤销田家乡,设立田家镇;撤销七甲乡,设立七甲镇;撤销丰仪乡,设立丰仪镇。1993年11月19日,撤销龙口镇,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西城街道办事处,原龙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1995年3月8日,将下丁家镇的达沟、西马两个村划归东江镇管辖。1997年6月10日,将芦头镇南张家村划归东江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7]26号)。1998年4月13日,乡城镇更名为徐福镇(鲁政函民字[1998]11号)。1999年7月1日,将下丁家镇上观村划归东江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9]16号)。2000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总人口6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6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635个行政村。2001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总人口62.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7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634个行政村(居委会)。2002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总人口62.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2003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2平方千米。总人口6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2007年底,全市总面积893.32平方千米。总人口63.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2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55.4%。有少数民族20个,827人。辖3个街道、10个镇,631个行政村(居委会)。2010年,龙口市撤销徐福镇、东江镇,设立徐福街道、东江街道。截至2011年1月,全市辖5个街道、8个镇。

自然资源

龙口境内建有全国唯一的低海拔大型海滨煤炭基地,褐煤总储量26亿吨,年开采量400多万吨;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沿海大陆架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中部发现的蓬莱19-3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市96公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2010年中海石油公司从渤中28-1到山东龙口的陆地终端铺设一条天然气海底管线,通过渤南这条管线向山东供气5亿立方米/年。

经济发展

2011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龙口市排名第11位,在山东26个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一。截止到2010年,龙口市城镇建设已形成了“东城西城相融、南山北海呼应、新区居中、组团式发展”的格局,构筑起“五区三园三带、两个中心镇、一个重点镇、八个一般镇”的总体发展框架,建成区面积70.3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6.8%。规划至2020年,随着市域经济的有机整合,各城镇、园区的不断膨胀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将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变更,最终形成“一个中心城区、一个次中心城区、一个卫星城、五个中心镇”的框架结构。规划总面积278.5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城市化水平达到73%。定位胶东经济龙头。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942家,形成了机械、家电、化工、纺织、轻工、建材等6大支柱行业,新型建材、食品、电子电器、汽车关键零部件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现已培植出了十大企业集团、十大民营企业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拥有上市企业3家,被省体改委列入省资本运营重点联系市。2002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9家,最高达45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32处,最高达7亿元。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其中"威龙"牌葡萄酒属于中国名牌产品,"龙丰"商标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通过ISO质量体系或产品认证的企业达到98个。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利税33.7亿元,分别增长16.3%和17%,工业动力用电量达到17.6亿千瓦时,增长10.4%。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南山景区二期工程、东海108洞国际高尔夫球场、龙鼎广场、糖酒大厦、博商广场等大型商贸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发展第三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果蔬家具装饰材料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工业批发市场"。目前各类市场发展到66处。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5%;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35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亿元,增长15.5%。现代物流业方兴未艾,拥有胜通物流和兴隆道恩两大物流企业,其中胜通物流是我省唯一一家具备二级资质的县级物流企业。全市加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达到20户,年配货额过亿元的物流企业已达2处,小型物流配送点35个,超市内部配送中心3个。以南山风景区、屺姆岛旅游区、徐福故里旅游区和之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旅游业,成为我市新兴产业中的亮点。
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多年来,龙口市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国际化这一主线,内抓载体建设,外抓招商引资,努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主要是规划建设了"四区六园"(龙口经济开发区、龙港经济开发区、黄城工业园、北部海滨经济园区、城市新区、南山工业园、丛林工业园、科亿达工业园、兴隆道恩工业园和海盟机械工业园),新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黄城工业园和海滨经济园区已初具规模,对外开放的承载能力大为增强,并进一步健全了服务机构,完善了基础设施,为国内外客商到龙口投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龙口投资。龙口市涉外机构齐全,海关、检验检疫等联检机构配套,实行24小时服务,通关便利。

龙口特产

龙口粉丝:龙口粉丝,原产山东省招远市。通过龙口港外运出口而得名。驰名中外的龙口粉丝生产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即销往国外,距今已有150年历史。龙口粉丝用绿豆作原料,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其特点是纤细、柔韧、白亮透明、久煮不烂。食用时不论油炸、炖煮、热烹、凉拌,均润滑可口。国际友人称之谓"玻璃面条"、"龙须"、"春雨"。三十年代,龙口有大小粉庄50余家,专营粉丝出口,生意十分兴隆,为龙口诸业之最。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龙口粉丝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现龙口粉丝年出口量均在万吨以上,畅销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龙口市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
山东梨:山东梨因原产于黄县(现龙口市),又称黄县长把梨,因其在国内大梨出口中占有显赫位置,故现出口部分以"山东梨"冠名。山东梨(长把梨)原生长在东江镇崔家村,清朝康熙年间始有栽培,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其母树原名叫"天生梨",后经嫁接繁育成为今天的大梨品种。它以皮薄渣白、汁多甜脆、耐贮存、贮存后品质变优而著称于世。每年出口达3万吨之多。
龙口葡萄:龙口葡萄多数种植在滩涂沙土地上。由于土层疏松,水分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空气湿润,所以龙口葡萄含糖量高、颗粒大,味道别具一格,既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品,也是水果席上的美味。目前龙口葡萄酿酒品种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其它品种3万亩,涌现出许多葡萄集约化种植园,其中兰高镇万亩巨峰葡萄生产销售加工基地远近闻名,其巨峰葡萄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畅销全国南北各大城市。
龙口对虾:龙口海域是捕捞对虾的重要海域。龙口对虾个大、肉实、味鲜,是宴席上的名贵菜肴之一。对虾捕捞季节,龙口港湾帆船如云,机声隆隆,昼夜不息。对虾成为龙口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
龙口草莓:清朝末年,草莓随当地人的远洋经商被带到龙口,时称"洋莓果"、"高丽果"。建国以后6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外诸多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引用了保护地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现全市发展草莓2万余亩,总产量在6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一位,涌现出中村镇、文基镇等草莓之乡。独特的立地条件、适宜的气候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造就了龙口草莓个大、味美的个性产品享誉全国。草莓收获季节,八方客商纷至沓来,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地区。
桑岛海参:龙口市桑岛周围海域内生长的一种"刺参",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具有极佳的养身滋补作用,是高级宴席上的名贵菜肴,是胶东海洋一大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