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烟台市地图
烟台市相关地区地图:

区划人口

烟台市辖芝罘区、福山区、开发区、牟平区、莱山区、高新区,一个长岛县,代管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总共有91个乡镇、6个乡、53个街道办事处,585个居民委员会、6199个村委会、6864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4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烟台六区中,牟平区面积为最大,个体工商户为63.2万户(2010年统计)2008年末全市户籍户数为337.09万户,人口为651.69万人,人口增长0.03%,其中市区人口236.39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65‰,人口死亡率为8.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烟台市有可识别民族48个,除汉族外有47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2736人,暂住人口约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芝罘区、开发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区。区划名称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烟台市13,746.886,968,2006,514,743芝罘区174.43692,348福山区482.83421,866牟平区1511472,307莱山区279.62213,543长岛县5643,015龙口市893634,368莱阳市1734872,100莱州市1878860,166蓬莱市1128445,518招远市1433.18565,539栖霞市2017627,457海阳市1886.84666,516

地名由来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烟台开埠1858年,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把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

社会经济

经济实力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4.5亿元、2566.5亿元和1457.5亿元,结构比例为,7.67:58.89:33.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947.5亿元,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4.1%,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4.5亿元、2566.5亿元和1457.5亿元,结构比例为,7.67:58.89:33.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947.5亿元,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4.1%,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2010年,全市完成国地税收入515.2亿元,增长24.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8%。在全市税收收入中,二、三产业提供税收的比重分别为63.9%、3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7.8亿元,增长25.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23.9亿元,增长30.6%。

社会事业

科技:2010年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2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奖45项。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1家。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47家。“十一五”以来,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96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省科学技术奖214项,累计申请专利27947件。
教育: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学生14.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0所,在校学生9.2万人。普通中学299所,在校学生37.1万人。小学509所,在校学生25.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930人。拥有幼儿园1225所,在园儿童13.3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文化:烟台是全国著名的“京剧之乡”、“鲁菜之乡”、“田径之乡”。海阳大秧歌、莱州蓝关戏、胶东大鼓和“八仙过海传说”等1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2010年,全市共出版各类报纸11305.5万份,期刊978.6万册,烟台大剧院演出100余场次。县级以上广播电台10座,对国内广播节目12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电视台1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2.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2万户。
体育:烟台籍体育健儿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取得10金、1银、2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占全省四分之一强。烟台体育代表团在22届省运会上夺得金牌180.75枚、银牌98枚、铜牌114.5枚,金牌数居全省第三位。全市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3个。各体育社团18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506人。2010年举办万人长跑、第三届登山艺术节等全民健身活动200多次,参加人数近50万人次。全市有32个街道办事处、53个乡镇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80%以上的社区和90%的布点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市区基,本形成了15分钟健身圈。

发展前景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建设整体性推进、体制改革实质性突破、开放水平全方位提升,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设蓝色经济强市、创新活力城市、特色文化名城、和谐幸福家园。

烟台小吃

烟台焖子:烟台焖子是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以凉粉为主要原料。将凉粉切成小块,用锅煎到凉粉外边成焦状,并佐以虾油、酱油、芝麻酱、蒜汁等调料上桌即可。味道类似北京的煎灌肠。相传一百多年前,有门氏两兄弟来烟台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作好,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面胚要酸坏,情急之下,门氏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吃后异口同声说好吃,有风味。于是便帮门氏兄弟支锅立灶煎粉胚卖,人们都说好吃,但问此食品叫什么名,谁也说不出。其中一智者认为此品是门氏兄弟所创,又用油煎焖,就脱口而出叫“焖子”。烟台焖子从前多在街头小摊经营,1998年开始搬进了大雅之堂,并由名吃认定会认定为烟台名吃。
福山拉面:福山拉面(又称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福山拉面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实心面又分圆形、扁形、三棱形三种20多个规格,面卤分大卤、温卤、炸酱、三鲜、清汤、烩勺等十几个品种,条形与面卤的配制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浓汁配粗条、清汁配细条、炸酱配扁条。空心面是将面条运用特殊工艺手法,拉出中间空心,两头透气的灯草式的面条。龙须面则是将一根面条用高超的拉面技术,拉成2048根细如发丝的面条,真可谓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福山拉面由于工艺性强、口感好、品种多,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誉,至今韩国、日本、美国等中餐馆仍挂着福山大面的招牌。蓬莱小面,与福山大面相对应的蓬莱小面,也是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它用与福山拉面相同的拉面技术,拉出匀条,用烟台名产加吉鱼作卤,以其面胚少、卤汁多而有别于福山大面,又以其清鲜味美、风味别具而自立特色。系蓬莱传统名吃,历史悠久。面条为人工拉制(抻面,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绸(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民国时期,传人衣福堂制做的蓬莱小面遐迩闻名(俗称“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栖霞,13岁学厨,自营过挑担拉面,与人合开过兼营小面的饭店,1945年自营“衣记”饭馆。他制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极其考究,故供应量不大,每晨仅售百碗,以其做工考究、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常有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引为憾事。建国后,蓬莱大小饭店早餐多有经营,中高档宾馆亦以之待客,每晨销售量3万余碗。
鲜鱼水饺:烟台的鲜鱼水饺,具有鲜嫩、个大、馅多、皮薄的特点。鲅鱼、牙鲆鱼都是入馅的佳品。所谓鲜嫩,即鱼刚猎获不久,甚至切成的鱼块还在活动。将切碎的鱼放入酱油、葱花、姜末等调料搅拌,叫“透味”。在和馅时,要兑适量的水搅匀,这样的水饺才够鲜嫩。实践证明,鱼馅饺子最喜韭菜,它的辛辣味,可使鱼味更鲜。鲜鱼饺子皮儿,擀得精薄,几乎透出馅来。包时,因皮制宜,皮儿大,馅儿塞得饱满,往往捏不严饺子边,即使露了馅也混不了汤,它就像裹着一层薄皮儿的大鱼丸子。大的水饺,一碗多则五六个,少者三四个,吃饱了,舌尖似乎被鲜得麻木了。所以,吃鲜鱼饺子多用捣碎的大蒜配以醋、酱油、香油做调料,以利解腻、清口。
开花馒头:又名“白银如意”,指蒸熟的馒头个个似白牡丹,故名“开花馒头”,它是烟台传统面食品种。相传,开花馒头是由元朝洛阳东乡马家里员外的家厨发明的。那时,明太祖朱元璋还在马家作杂工,吃过这种馒头。以后他当了皇帝,要御厨制作,御厨不会,经朱元璋的夫人——皇后马家小姐指点才做出来。后来福山厨师入宫,学得此法,传回老家,流传于世。面粉加酵面和适量温水揉成面团,发酵至十成开时,掺上干面粉揉匀,再发酵至十成开,再掺上干面粉揉匀,发酵至十成开。酵面加适量碱揉匀,去掉酸味后,加上白糖揉匀,搓成长条,掐成面坯,掐口朝上,摆入屉内。锅中水烧开,迅速上屉,用旺火蒸熟即成。风味特点:色泽洁白,香甜松软,顶部开花,形似白牡丹。
盘丝饼:盘丝饼是在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面食品,是山东的传统面食品种。清末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对用福山拉面制作的盘丝饼有详细说明。
黄县肉盒:黄县肉盒,明末清初问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以肉多菜少,色泽金黄,馅鲜汁多,皮酥脆香不粘牙而闻名齐鲁。
糖酥杠子头火烧: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山东潍县城西留饭桥一带乡村流行制作一种火烧,这种火烧和面时加水甚少,用手揉不成团,只好在面板上用木杠压制,当地人遂送其雅号“杠子头火烧”。后来,这种火烧的制作方法流传到荣成石岛一带渔村。由于杠子头火烧冬不甚凉、夏不易馊、口味甘甜、耐于贮存,是渔民出海打鱼携带的理想食品,因此很快流传开来。但后来渔民们发现,杠子头火食经海风一吹,变得又干又硬,难以下咽,于是聪明的渔民在制作时加上油和糖,即成为糖酥杠子头火食。这种火食又酥又甜,不变硬不易馊,成为渔民的出海必备食品。
烟台大樱桃:大樱桃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通称,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大樱桃生产,但要说哪里的最好,还要数烟台的大樱桃最有名气。由于大樱桃引入烟台最早,品种众多,栽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烟台大樱桃”和“烟台苹果”同时成为烟台市的“城市名片”,誉满国内外。
麻渠大糖:麻渠大糖是莱州传统的糖果,因为产在莱州市平里店镇麻渠村而得名。大糖是用麦芽和玉米发酵而成的糖汁制作的,从麦芽的发酵到最后成糖,这前后需要作头、二把刀、捧头、拔糖、搓挺、上气、上芝麻、拉盘子、撑圆、凉糖等十几道工序,每人各守一摊,各负其责。据史料考证,麻渠大糖最早出现在500年前,代代相传,是麻渠人冬闲时节主要的生活来源,更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麻渠大糖口感酥软松脆,麦芽糖的醇香和芝麻粒的油香混合在一起,风味独特,深受老人和孩子的欢迎,在莱州特别是城北一带销路很广。民谣唱道:“大糖,大糖,馋得孩子直叫娘。娘不买,奶奶买,奶奶买的真好逮(吃)。”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由南洋富商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在烟台投资创办,清朝重臣李鸿章签发执照。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重醴泉”。1915年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1987年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命名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厅,展示了中国民族酿酒工业的百年辉煌历史。
金沙滩海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烟台开发区海滨,海岸线蜿蜒10公里,沙细滩平,水质清洁,素有“北方第一海滩”之称。
蓬莱极地海洋世界:4A级景区,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是亚洲最大的海洋世界,总投资4.6亿元,展示面积5.28万平方米,这里汇集了北极熊、白鲸、海豚、海狮、海豹等世界各地近千种海洋生物,拥有世界最大的圆柱缸、亚洲最大的热带雨林、国内最大的海龟馆、鲨鱼馆,以及极地动物馆、海底世界、水下剧场、海豹馆、科普馆、海豚海狮表演馆等多个场馆。
牟氏庄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封建地主庄园。主要景观有东忠来、西忠来、南忠来、日新堂、牟墨林故居、酒房、库房、药铺、茶馆等。共分三组,括六院,占地20000平方米,厅堂楼厢480多间,各独力院分别由大门、客厅、群房、楼房等构成多进院落,吸收了中国北方民俗建筑的优秀成果,是最典型的民俗旅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