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地图
招远市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特征
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雨量659.1毫米,蒸发量12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季节,阳光充足而不曝,适于北方水果生长;空气湿润而清洁,风力柔和,特别适宜于龙口粉丝生产。地方特产
黄金:作为中国产金第一市,招远市每年黄金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在黄金优势的转化、黄金品牌的打造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上开辟出一条新路。黄金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已识别了黄金。中国至迟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4~13世纪)已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能,在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殷商文物中即有金箔。《周礼·地官》中说:卝(音矿)人掌金玉锡之地。这是古代文献关于矿冶的。最早记载,说明当时已特设专职官员掌管官营矿冶了。相传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达,黄金成为通行的货币,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装饰的需要,对黄金的需要随之增大。春秋时期托名齐相管仲作的《管子·地数》篇中说门“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说明春秋时期已有采金知识。招远属齐地,县境北部东西迤逦30余公里就有1000多古坑洞,西北有淘金河。玲珑等矿地表层的富矿脉有些苗露山脊。早年发现,经过地形变动,只能侧身进出的古坑洞中有灼烧残迹及木碳、木把铁凿、木锤及泥碗、黑陶碗等遗物。据此考证,说明招远掘坑采金的历史比较悠久。《史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币值改革,把黄金作为上币,下币为铜钱。但究竟起于何时,已难确考。最早见于史籍正式记载的为《隋书·辛公义列传》:牟州(公元596~605年)刺史辛公义“山出黄金,获之以献”。唐代民营坑治有所发展。群众对砂金进行了大规模开采。为了加强对黄金生产的管理,各地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把陕西安康定为贡金之所。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者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矿冶出现了空前繁荣,诗人刘禹锡曾写有:“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民间采金业的兴盛情景。龙口粉丝:招远是誉满中外的“银丝之乡”,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粉丝生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860年,为区别粉质杂乱的外地粉丝,招远粉丝由烟台外销改为由龙口包装外运,始称“龙口粉丝”。1934年《中国实业志》载:“粉丝业为鲁省特产,招远所产,尤为著称……唯招远所产,原料最纯,为商贩所信任。”由于龙口粉丝久负盛名,建国以后山东外贸部门一直沿用此品名出口,使龙口粉丝成为山东粉丝出口共有的品名,但招远做为龙口粉丝的发源地,一直为龙口粉丝最大的生产基地。招远生产的龙口粉丝丝条细匀,光洁透明,质地柔韧,在水中浸泡48小时不变色,不发涨,食用爽口,味道纯正,先后获省优、部优、国优和国家质量金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优产品复核金奖,“塔牌”龙口粉丝荣获国际美食及旅游协会授予的“金桂叶”奖,在世界上被誉为“粉丝之王”。目前,全市专业粉丝生产厂家近200个,年产龙口粉丝10万余吨。2004年9月19日,招远市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粉丝之都”。
红富士苹果:招远1967年引入富士苹果接穗进行嫁接,1981年采用高倍繁殖新技术快速育苗,到1988年全市发展红富士苹果1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90年代后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果园覆膜、盖草套袋、壁蜂授粉、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品质。得益于招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产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4年后,在全国第一、二、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招远产鲁冠、招元、富冠牌红富士苹果先后荣获金奖。
招远温泉:招远也是疗养胜地。招远境内的天然温泉水温高达97度,含有钙、钠、镁、铁、硫等2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放射性元素,对风湿病、高血压、关节炎、皮炎等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古代就有“温泉晚浴”之说。
招远珍珠花:招远石材资源也比较丰富,盛产珍珠花系列花岗岩,珍珠花由于其储藏量相当丰富且开采容易,所以其价格相当低廉,适合大面积铺设,在石材当中属于真正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可广泛的用于市政建设、广场铺设、道路路牙石、楼房的楼梯踏步、地面等等。
历史沿革
招远为古齐之地,礼仪之邦。1131年(金天会九年),为招集流亡者,使其回乡安心农耕,遂取名“招远县”。《山东通志》载:“招远者,招携怀远之义也”。1991年12月21日,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1988年9月1日,撤销招远县新村、张星、宋家、南院、大秦家5个乡,分别以原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夏甸、张星、宋家、南院、大秦家5个镇。1994年6月6日,撤销招远市栾家河乡,设立阜山镇。1995年5月22日,撤销东庄乡,设立青龙镇。1996年5月24日,撤销大吴家乡,设立齐山镇(鲁政函民字[1996]24号)。1999年1月11日,撤销招城镇,设立罗峰、泉山、梦芝3个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9]1号)。2000年,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千米。辖19个乡(镇、办事处),72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57.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3万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招远市总人口593705人;辖3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各乡镇人口:罗峰街道64177、泉山街道35026、梦芝街道23530、辛庄镇42433、蚕庄镇31115、金岭镇34784、道头镇29077、毕郭镇36902、玲珑镇44977、张星镇35173、宋家镇34364、大秦家镇33792、南院镇30574、夏甸镇36171、阜山镇24456、齐山镇16680、青龙镇10782、大户陈家乡12045、招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虚拟镇17647。2000年12月19日,撤销宋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张星镇;撤销南院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阜山镇;撤销大户陈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蚕庄镇;撤销青龙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夏甸镇;撤销道头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齐山镇,镇人民政府驻原道头镇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0]83号)。2001年,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72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57.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42万人。2002年,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千米。辖10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2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57.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1万人。2003年,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千米。辖10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2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56.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6万人。2007年,招远市总人口56.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23万人。人口出生率7.32‰,死亡率7.76‰,人口自然增长率-0.44‰。全市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679人。2010年,撤消大秦家镇,设立大秦家街道办事处。招远县志
招远县志(清道光本):招,偏邑也。其境多山,其土瘠,其民贫,其俗敦庞而淳朴。于宋末为罗峰镇,置而为县,盖阅三百余年。稽其志缺如也。夫以三百余年之内,其人之可纪,事之可纪,与夫文章、政治之可纪者,不知凡几。而邑志固缺如,论世之士,乌能已於湮没不彰之感哉!尝考《周礼·小行人》,采四方之风俗,纳之于王,太史掌之。故十五国之歌谣,虽奢俭殊好,贞淫异尚,本末分趋,诚诈各习,要无不列于诗篇,以为后鉴。迨輶轩不历庶邦,里风不登王国,求所以示褒讥、昭美剌,惟邑乘是赖。则纂修之役,乌容不汲汲欤?兹者,张石斋以燕右名隽,出宰招邑,事事折衷前代,观鉴得失。会余有茸郡志之役,怦怦心喜,毅然请正於招之荐绅仲威张先生。先生复笃志枌榆,自经、典、史籍所陈,山经、水记所载,以及稗官谐史、名儒宿彦、田夫野老所传,无不采缉备至,靡有缺失。其间芟繁补略,辨伪正讹,出其如椽,光斯盛举,华实兼优,典文悉备。彬彬乎赋税者若干万,科名者若干人,节烈者若干氏,宦游者若干家。因其地志其人,因其人志其俗。风声余古,悃愊无华,士愿女贞,大都存唐、魏之朴啬,无鄘、邶之浮靡。使前此三百余年,记载不阙,则文章、政治、人物、风流,佳话盈尺,直与邹、鲁齐驱,岂云偏邑哉!前人有知,恨三百年来石斋、仲威不生之早矣。谨序。顺治十七年,岁在庚子,登州太守兰陵徐可先书于缓思堂。招远县志序:尝读班孟坚《地理志》,东莱郡领县十七,曲成居其六。因考古封建:圉侯逄,以曲成户将卒三十七人,起砀;定三秦,从龙,功至与绛、灌诸人伍。刘万岁复自天潢派分茅海边县。辑玉削桐,煌煌钜典哉!元封二年,祷万里沙;置三山八神祠,则神爵元年也。当其时,武帝旌旗,孝宣圭币,焜燿掖、腄间。神往当年,恍有金银宫阙,天、地、兵、阴、阳、月、日、四时主,与蜃市鲛宫,缥缈掩映。意必多祝釐新声;如《云中君》、《东皇太乙》,灵均九歌诸篇什迭出,为金石奏。壮哉县也!即赤帝子所喟然兴叹,何多让焉!嗣是后,东武王伯舆豹变黄初;若筹文钦、毌邱俭,及破诸葛诞寿春,皆决胜千里,不动如山岳,竟可与王浚楼船、杜征南武库并驾方轨。魁梧奇伟,卓哉人伦冠也!下逮北齐,天下多难,盗贼充斥。杜中山送所部达北海,人自为战,虽风鹤军声,终无一人叛。守令中名声籍甚,百世下其闻风兴起乎!他若制科第三等,进士第一人,自有宋迄今日,千佛名经犹放出一头地。王罗峰起濂、洛、眉山后,弁冕诸君子。不闻当日者,贻首冠蓬山诮。及充南京考试官,竟撤棘骑箕尾,玉楼就记。天上文章固不屑人间尘垢耶?羽生平有灵运癖,若绣幞、云屯、艮维诸名胜,尝蹑屐一登临,辄觉呼吸通帝座,谢眺骛人句,恨不携来,乃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管敬仲不为屈指。至金、元,则邱、周、志、化诸仙人,飞升羽化矣,地气炳灵,又乌容终泯也。独怪邑分野入胃十度,《正义》:胃三星,主仓廪,五谷之府也。占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尝臆揣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满篝满车,可不烦盂酒豚蹄祝。自金、元以来,版籍之登天府,晨星落落。其勉供徭役者,率鹄面鸠形,桃僵则李代耳。兼海滨地,广漠斥卤,上中下错,硗确相半,在《周官·大司徒》实三易地。问所为牛蹄角千,泽中千足彘,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村萩,陈、夏千亩漆,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大都如田舍翁酒酣耳热,仰天拊缶,而呼呜呜。语以石家金谷、波斯胡玳瑁、珊瑚,不禁适适然警而相告已!羽生也晚,耳目所可及,大抵兵灾后疮痍未复诸情状,视金、元、明,已殊升降,况上溯曲成城,不益悬绝霄壤哉!又山川土田,食货厄塞,人物官师,与夫古今之建置,民风吏治,邑乘阙略者百余年,一切无稽,将何以藉手为輶轩告。岁屠维大渊献,羽以樗散材,滥竽南宫。越次年假还,适郡守声服徐公莅登已三载,郡既大治,百废俱兴矣。复纂辑郡乘,永垂不朽。俾后之守登者,以登治登,不至叹文献不足。且移文邑侯石斋张公,谓业已志吾郡,曷可不志乃邑?属羽载笔。招邑,羽桑梓,网罗放失旧闻,责何容逭。然朴陋不文,深惧辱命,固辞不获。乃请郡乘为蓝本,逖稽群籍,旁采舆人颂,上下数千年,仰以观於天,俯以察於地,人事土风,传信传疑,无敢凭臆见为增损,言凡八万奇,告成三阅月。虽勉报郡守邑候命,而舛误多端,知不免博物君子粲也。昔苏文忠文章雄千古,守登未一月,广德龙王为之幻蜃楼於冬孟。“海市”一诗,迄今脍炙人口。自是海国人文,竞相属和。况徐公以潘、陆才,报龚、黄政,固今日文忠也。而张公承流宣化,又百年中循良仅见,余小子,譬之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其获耀末光绝焰,以展采错事也,亦会其时之有可为尔!于杀青竟,不容无言,因详其巅末以载,为后之君子告。是为序。顺治庚子冬十月望后,邑人已亥科户部观政进士张凤羽撰。修志姓氏,分巡登莱海防兵备并按察司副使张云龙,分守青莱登海防道布政司右参政杨奇烈,登州府知府徐可先,同知马思才,推官彭舜龄,招远县知县张作砺,署儒学教谕贾琯,邑人己亥科张凤羽进士,邑儒学生员闫珍、张维宁、张维祯采访,凡例,一、邑无旧志,如职官、科贡等门类,皆以郡志为大概,复旁参《史》、《汉》诸书。言凡八万奇,视郡志为繁。然郡志志八属,收之不胜收;县志志一邑,故不厌详也。二、郡志分类几四十,盖合载八属,各可成帙。县志则寥寥矣,故类多附见。三、凡引古,必载出某书,以见考据。四、史详则志不宜略,故见于史传者,必录全文。五、各郡县志物产,惟直书某物。然或土物所宜,或名称不一。引用诸书为之注释,期于详核,非斗靡也。六、科贡概宜直书。然缙绅先达,有一节可传,不容略也,故间为标其行事。七、宦迹、人物,必考诸国史,据其家乘,参以公议,示有征兼论定也。若见在者,恐涉贡谀,概不敢赞一辞。八、诰命郡志不登。然如纶如綍,天语皇皇,视一切赠答,何啻霄壤!邑制敕为兵燹所毁,存者寥寥,间载数道,以见一斑。九、艺文旧分类,今概不分,以时之先后序也。若无关于邑者,虽工不录。十、各县志有外传,传疑等门类,余以其事涉荒诞,缙绅先生难言之,故略不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