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地图
娄烦县相关地区地图:
新兴节日
元旦:一月一日,境域各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都要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主要内容有召开联欢会、文艺晚会、座谈会、慰问会等,主要建筑插上彩旗,挂上彩灯,升起气球。有的单位还垒旺火、鸣爆竹、雇响工吹奏助兴。城镇居民在该日晚也挂起灯笼,以示庆贺。国际妇女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国际儿童节、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老年节、教师节、国庆节。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娄烦属山多坡广的黄土高原,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1289.8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8.3%。其中:耕地283.15平方公里,林地337.02平方公里,城镇工矿占地28.73平方公里,其余为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水资源:娄烦县水资源丰富。汾河位于县城东部,纵贯南北,流经境内37公里。境内较的河流还有:涧河、岚州河、赤泥河、细米河、天池河、西川河、南川河。流域面积922.8平方公里。洪水总量:丰水年6847万方,平水年5441万方,中等干旱年4251万方。全县有清水河沟40余条,均属小泉小沟水,年清水总量为218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据初步测算,丰水年13971万方/年,平水年12051万方/年,中等干旱年10771万方/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9万吨/日。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自来水三种。全县水域面积6.75万亩,占总面积的3.48%。全县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因地处山区,水源与土地和村庄的高差较大,目前全县水利设施还比较差,大部分水资源白白流走,难以满足全县农作物灌溉和缺水山区人畜饮水的需要,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水利事业。
矿产资源:娄烦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铁、大理石、硅、铝钒土、石灰石、石墨、汉白玉、石英石、磷、石膏、云母、水晶石、铜、金等。尤其煤、铁、硅、大理石较为丰富。煤储量达15亿吨,以肥气煤为主,另有焦煤、汽煤等品种,具有埋藏浅、易开采、煤质好等特点,发热量均在8000大卡/克以上。主要分布在境内南北两端,煤田面积65平方公里。铁矿储量在6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西部尖山、皇姑山一带,含铁品位均在45%以上,可露天开采,是太原市主要矿源之一。硅矿储量为100万吨,主要分布在米峪镇乡,硅的含量达98%。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品种主要有米红、灰兰、黑色、白色四种。石灰石遍布全县。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分布广泛。农作物品种主要有莜麦、谷子、山药、玉米、高粱、糜黍、豆类等。蔬菜品种主要有黄花菜、茴子白、白菜、大蒜、萝卜等。林木中针叶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松、云杉、柏树为主;阔叶林以杨、柳、榆、槐为主。果树种类主要包括苹果、梨、桃、葡萄、杏等。野生果树主要有山桃、山杏、酸枣、山定子、鸡桑等,此外,灌木中沙棘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褐马鸡、梅花鹿、鹿麝、豹、黑鹤、白天鹅等。其它野生动物还有狼、狐狸、獾、野猪、野兔、狍、黄鼠狼、松鼠、灰头鹦鹉、野鸡、画眉、大雁、燕、杜鹃、啄木鸟、鹞子、鸽子、麻雀、黄莺、斑鸠、蝙蝠、乌鸦、喜鹊、猫头鹰、百灵鸟等。之外,还有鱼虾、龟蛇等。全县牧坡广阔,草原丰盛,品种繁多,据调查有4000余种。中药材药用植物有24个科,400多种,主要有冬花、党参、白芷、枸杞、板兰根、甘草等。另外,马家庄乡杨湾村近年引种的西洋参已获得成功,其品质可超过原产地
历史失误
把“楼烦”改为“娄烦”是文革时期的产物。由于当时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和地名标准化意识,在上报文件中误将当地群众所写错别字“娄烦”作为标准地名,以致被国家正式命名。“楼”和“娄”虽半字之差,但对于其县域历史品牌的延续和文化资源的借重都将是无形的损失,因为,“地名是区域文化的广告词”,而区域经济的发展终将以文化论输赢。文物旅游
娄烦县的文化事业自建县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94年起,中央文化部开始对娄烦实行定点扶贫。娄烦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发挥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创建文化队伍,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建成县文化综合楼1幢(内设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市场稽查队等)。发展马家庄乡等5个文化站,兑集沟、尹家窑2村级示范文化室、李建堂1个示范文化个体户。建成了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等一批革命文物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顺利跨入了省级文化先进县的行列。传统的民间艺术有旱船、笼灯、高跷、威风锣鼓、剪纸、面塑、花灯、烟火、响工、秧歌等。娄烦县于1992年成立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下设文学、创作、绘画、雕塑、影视艺术,民间文艺、书法、音乐、戏剧、舞蹈、道情、美术、摄影、集邮等协会。有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有:离休干部李有奎著的《树根造型与根艺品欣赏制作探索》;李国成编写出版的《娄烦概览》、《娄烦史话》以及其学术论文《孙悟空原型是娄烦人》等;李梦白编辑出版的《娄烦古今诗文集》;郭俊生编写出版的《曲终人散》、《水滴石穿》;张贵桃编写出版的《娄烦民歌俗话集》。2002年全县文化机构共16个,影剧院1座,露天舞台65个。一方水土,一方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奇的故事,给娄烦这方水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娄烦县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县境内有高君宇故居、米峪镇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胜地,也有云顶山、花果山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在这片风土人情浓厚的土地上,民间艺术与文化丰富多彩,剪纸、面塑、刺绣与道情、二人台等民间文化艺术深得人们喜爱。近年来,全县进一步加大了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力度,投资2000万元修建了“文体中心”,健全了乡镇文化活动中心,部分村建起了文化站。承办了全国门球赛山西省冠军赛。县史志、文化、文联、文物等部门工作人员共编纂出版各类书籍20余本。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与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建设和谐娄烦奠定了可靠的精神文化基石。楼烦古国都城遗址:楼烦古国都城遗址位于马家庄乡城东沟西北一里处。春秋时古楼烦国曾建都于此。后被赵武灵王所破,现城垣残迹犹存。曾出土春秋战国的陶器、刀戟、铜剪头和战马骨骼等。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属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的诞生地及16岁以前生活和学习的地方。高君宇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曾出席共产国际远东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接见。他还同蔡和森主编中共最早的机关刊物《向导》,并出任过孙中山的秘书。他还是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1925年3月病逝于北京。高君宇故居座落在峰岭底村中部东端被称作“高家崖”的一条山沟中。故居依山而建,座北朝南,以砖窑洞为主,共有房窑70余间,皆为灰砖青瓦,为晋西北农村特有的建筑风貌。始置建于清末同治年间高君宇祖父时。1996年10月,在高君宇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高君宇故居”修复工程竣工并正式对游人开放。由文化部捐赠的高君宇全身铜像屹立在下院的中央,再现了高君宇当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呼号的风貌。在高君宇出生的窑洞里悬挂着彭真、薄一波、许德珩等同志为高君宇题词的书法字画。彭真同志的题词是:“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太原的共产党共青团是在他的联系下建立起来的。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薄一波同志的题词是:“革命先驱”;许德珩同志的题词是:“革命先驱,青年楷模”。现在“高君宇故居”已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遗址:米峪镇战斗纪念地遗址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由“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烈士陵墓、米峪镇战斗遗址3部分组成。1940年6月1日700余名日寇向我根据地疯狂“扫荡”,在此被贺龙司令员指挥的120师358旅的独立第四团和716团包围,激战3天3夜,全歼该敌。这是一次驰名晋绥的歼灭战斗。在战斗中一百多名八路军指战员永远长眠在娄烦县的土地上。1995年7月,参加和指挥过米峪镇战斗的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杨秀山将军重返娄烦看望老区人民时,题写了“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碑名。并在1996年经全县共产党员捐款,于清明节在国练村潘南公路东侧建起了“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碑身的正面锲刻着杨秀山将军题写的碑名为“抗日殉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的背面是记述米峪镇战斗和建碑经过的碑记。1997年清明节,在文化部驻娄烦县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经过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义务劳动,在米峪镇战斗最激烈的战场和掩埋牺牲烈士遗骨较多的国练村西山的烈士岩上,建起了“米峪镇战斗革命烈士陵墓”。国练村中还保存着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战士用火攻焚烧被日寇占据负隅顽抗的楼房遗址。遗址由8孔砖石窑洞及砖木结构的大门组成。遗址上弹坑、焦痕至今清晰可见。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已被山西省和太原市确定为青少年“德育示范基地”。
三教寺:三教寺位于娄烦县城南1公里处,原址在今汾河水库淹没区,始建于北朝北周,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寺。1958年修建汾河水库,三教寺大雄宝殿迁建至娄烦县城。全殿均为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柱,屋脊两侧插有吻麝,前庭飞檐上构建13组大型莲花拱斗,整个建筑结构精致壮观,巧夺天工。1999年开始,经太原市文物管理部门批准,三教寺再次根据原规模和原样式迁建至现址。大殿内除塑有佛、道、儒三教始祖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外,还有文殊、普贤、观音、十八罗汉等,并修复山门和西方三圣殿,再现了精美宏伟的古建结构和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2000年9月,该寺被列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河水库:山西省最大的水库。位于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地处汾河上游的吕梁山腹地,海拔1000余米。水库大坝距太原城区98公里。该工程于1958年开始动工兴建,于1961年竣工,总库容7.2亿立方米,库区最大水面积32平方公里,最高水位在海拨1130米,水容量相当于北京十三陵水库的十三倍半,水面积相当于200多个颐和园昆明湖。水库主体工程---大坝,为土质结构,采用水中倒土法,逐层加固而成,为世界第一例。汾河水库是以灌溉、防洪、工业用水兼发电为目的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1987年,汾河水库建成一座年发电量700万千瓦时的电站。据统计:汾河水库投入运行三十多年来,产生的防洪、工农业用水、发电等效益达40多亿元。总之汾河水库是20世纪末汾河流域最大的可以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因此被誉为晋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汾河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包括宁武、静乐、岚县、娄烦四个县的范围),库中适宜养浅、中、深层鱼类。品种有鲤、鲫、黄、草、娃娃鱼等十多种,并有大量的龙虾、龟、鳖等水产品。汾河水库绝不仅仅是一个宏伟壮观的水利枢纽工程,也不仅仅是一个鱼禽类的养殖场,它诱人的魅力还在于它是隐蔽在黄土丘陵中的一面碧绿的人工湖泊,以及与这山水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是一个在华北仅有,全国罕见的颇值一游的旅游胜地。汾河水库,建库时间1958年动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1960年竣工.费时二年,面积2.770万亩深度平均水深6.50米,最大水深19.00米,形态描述汾河水库(山西)黄河水系,面积2.770万亩,平均深度6.50,最大深度19.00,高程1100.0,透明度127厘米,底质:淤泥。初级产量日4.13克氧/平方米.日,初级产量年2174千卡/平方米.年,鱼产量2.5千卡/平方米.年,F/P0.12,生物量36.0克/平方米,日P/B0.70,总氮1.59毫克/升,无机氮0.782毫克/升,总磷0.092毫克/升,磷酸盐0.009毫克/升,有机物耗氧2.0毫克/升,透明度127厘米
国家森林公园云顶山景区:云顶山因山顶高耸入云而得名,位于山西省娄烦县西南部,距娄烦县城23公里,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及北武当山紧连,主峰海拔高2708米,为太原市最高峰,森林总面积4万余亩,为太原市最大的原始林区。云顶山气候凉爽,古树参天,四季常青,山花烂漫,山顶开阔,青草茵茵,池水涟涟。有各类植物1400余种,主要特产有云蘑、药材等。林中栖息着褐马鸡、金钱豹等285种珍禽异兽。特别是《西游记》故事实景更加引人入胜。主要景点有:悟空出世、师徒对话、三圣问天、八戒看山、高山情侣、情人树、日出云顶、夕照牧归、绿天冰地、飞泉瀑布等。云顶山,地处吕梁山腹地,位于娄烦、交城、方山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708米。因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故名。古称孝文山,清康熙三十九年《静乐县志》载:“孝文山:娄烦西南,距县百八十里,坐镇于娄烦、交城、永宁之间,为一代山脉之宗。魏孝文帝巡狞至此,上有祠。”山下仰望,山峰挺拔,森林茂密。登至山顶,山头平坦广阔,奇花异草五彩缤纷。在山顶平台中央有一片方形小池,水明如境,相传是唐代尉迟恭率兵在此时的饮马池。若夏日雨季登山,头顶红日高照。脚下云挂山腰;山顶晴空万里、山腰乌云翻涌,电闪雷鸣,山下则是滂沱大雨。云顶山遍山古树参天,松柏苍翠,杨、榆、桦、松、柳密密丛丛,山涧溪水潺潺。正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林中栖息着褐马鸡、麝、豹、梅花鹿等珍禽异兽,还有党参、秦艽、银花、冬花、白芍、赤芍、防风、远志、柴胡、桔梗等多种野生中药材,云盘蘑茹为此山特产。
周洪山:周洪山,原名周公山,位于县城北部7.5公里处,海拔1767米。登临山顶,能够俯瞰周围数县之境貌。《永乐大典》载:“周洪山,石峡外,娄烦西。西北十里,有渥洼泉,汉武帝得神马于渥洼水中。”山顶普净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龙王庙等殿堂。山腰有明代高僧辉天和尚墓塔。每年端午节与农历七月十五日,周洪山要举办传统庙会。周洪山也是明末清初李述孔、李宗盛领导交山农民军的主要根据地。
农业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太原市西北95公里处的汾河中上游,东依古交,南毗交城,西邻方山,北连静乐,西北与岚县接壤。东西南三面环山,山脊与毗邻县成天然界线,最高海拔2800多米,最低海拔1000多米。现有农业人口9.6万人,其中:劳力4.5万人。一、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1289.85平方公里,合1934780亩。按地貌特征大体可分为山地、丘陵两大单元,其中:山地面积1108410亩,占总面积的57.3%,丘陵面积为826370亩,占总面积的42.7%。从整个地貌看,娄烦属土石山区。全县土壤母质是由石灰岩、沙岩、片麻岩三类母岩演变而成的,可分为四个土类,即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草甸土,褐土是全县的骨干土壤。全县原有耕地26万亩,退耕还林后为17.3万亩,其中:梁地14.74万亩,坪地2.56万亩。全县土壤含氮量大多在0.0353%—0.33%之间,最高为1.336%,最低为0.17%,平均值为0.0844%,速效磷最高为48PPM,最低为1PPM,平均为5.07PPM。速效钾最高为638PPM,最低为20PPM,平均值为329PPM。
二、农业气候资源:全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征是气候干旱,雨量较少,气温较低,风力较小,光照充足,湿热同季,分季节看: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夏季炎热、雨季集中,春季风多、升温较快,秋季短暂,天气凉爽。全年平均气温在7.1℃—8.1℃之间,无霜期为120—140天,年平均降雨428毫米,全年偏西风,年平均风速2.5米/秒。日照总时数为2872.6小时,有三分之二的日子是晴天,促进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三、农作物品种及播种面积:全县由于气候、土壤、地形发生的变化,构成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农作物品种的分布有所不同,山区以莜麦、山药、豆类为主,谷子杂粮为辅;丘陵以谷子、山药、玉米、高梁、糜黍为主,其它杂粮为辅,沟川以玉米、谷子、高梁、山药为主,其它杂粮为辅,经济作物主要以向日葵、胡麻、菜籽等油料作物和蔬菜、中药材为主。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3万亩,其中玉米1.5万亩,谷子3万亩,以山药、豆类、莜麦等为主的小杂粮8.65万亩,经济作物3.55万亩,中药材0.5万亩,果树面积以分散庭院种植为主,共计面积为2.5万亩。
四、农业科技队伍现状:全县现有农技中心、农业中心、蔬菜办三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中:农技中心、农业中心、蔬菜办共有农技人员52人,基层八个乡镇农技站共有农技推广人员18人。现有农技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17人,初级24人,技术员29人。
五、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情况:
1、良种引进推广情况: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优质小杂粮新品种,加强示范推广,推广品种主要有:晋谷21号、晋谷29号、晋燕7号、晋燕8号;中绿1号绿豆、晋豆15号、晋豆19号;山药有紫花白晋薯7号;鲜玉米品种有中糯1号、中糯2号;荞麦有苦荞新品种。目前,全县小杂粮优种覆盖率达89%,小杂粮生产基本实现了优种化。经济作物主要有星火向日葵1号;蔬菜主要品种有铁头茴子白、超级无筋架豆、红胡萝卜等,良种覆盖90%以上。
2、新技术引进推广情况:为了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全县确立了200户条件比较好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粮食28户,蔬菜40户,果树38户,畜牧94户),按照政府给补助,专家开处方、农民出收据的办法,把一些主推品种、新型农药、化肥等优惠、优先提供给示范户,通过他们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农户,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此外农业部门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进行种植指导和田间管理培训,向农民推广地膜有机旱作、土壤平衡施肥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等农业生产新技术,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户参加省市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1.2万人次。
六、农产品认证及生产情况: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名优特农产品生产情况:娄烦县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水质良好,污染少,农作物病虫害少,农作物种植主要施用农家肥,大部分为有机绿色食品。生产的小杂粮远销省内外,深受人们欢迎,其中:马铃薯、莜麦、荞麦、绿豆、谷子被评为“山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4.6万亩,马铃薯连续6年获得德国国际生态组织有机产品认证。2004――2006年年娄烦县富康有机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珍利来甜糯玉米、娄烦县天然参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晶乐”牌谷子、莜麦、荞麦、绿豆、马铃薯、结球甘蓝、胡萝卜等七个品种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总结:娄烦以农业为主。耕地总面积28315.2公顷,其中水地54.09公顷。主要盛产玉米、谷子、山药、莜麦、豆类、糜黍、高粱等农产品,油料作物主要品种有胡麻、菜籽、葵花、大麻等,是山西省小杂粮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放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大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按照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面向市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农业总产值(可比价)完成5916万元。粮食播种面积9921公顷,总产量达到17440吨,油料播种面积2388公顷,油料总产2472吨,蔬菜种植面积842公顷,蔬菜总产24151吨。林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治汾及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全县截止2002年底,全县林草覆盖率达33.43%。林地面积达到33701.80公顷。2002年造林10505公顷,其中:天然林工程1243公顷,退耕还林6467公顷,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480公顷,速生丰产林2315公顷。义务植树20万株,新育苗123.2公顷。果园面积为871公顷,水果产量193吨。以育肥牛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大牲畜年末存栏14348头,猪存栏10876头,羊存栏108990只。肉类总产量1906吨,禽蛋产量352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2757千瓦,有效灌溉面积为744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3172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5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56吨。农村用电量856万千瓦时。农业产业化起步良好,以本地生产的绿色农产品为原料的天然参补食品有限公司及万寿菊、毛白杨等种植加工业逐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68元,比1980年的27元增加了841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底农村居民拥有家庭轿车168辆,摩托车923辆,电脑43台,自行车12268辆,家庭影院1301套,电视机14120台,摄像机52部,照像机351架,空调17台,电风扇2047台,电冰箱1416台,固定电话1209部,手机643部,洗衣机2733台,太阳能、电热淋浴器31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乡镇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一控双达标”要求,积极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力度,在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9347万元,同比增长5.66%;营业收入20467万元,同比增长1.91%;增加值5866万元,同比增长6.17%。
土特产品:莜面面食---面粉洁白,含糖量少,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食品。历来誉满三晋,名传皇家国府,曾为贡品之一。莜面不仅吃起来味美可口,而且含有多种营养成份,蛋白质占有很高比例,被专家鉴定为“粮中之王”。吕梁山牌西洋参---属引进的娄烦土产,由于受娄烦西南山区的气候和土壤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土产。该产品1998年通过国家中药管理局人参制品及系列产品质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总皂甙含量高,品质好,颜色正,香气浓,口感适中(微苦微甜)。产品无农业残留,有害元素铅、镉、汞、砷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1999年获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同年被中国农业博览会山西组委会认定为山西名牌名品。2000年9月,由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批准颁发中草药类商标注册证,商标名称为“吕梁山牌西洋参”。“晶乐”牌系列饮料---以娄烦无公害胡萝卜、西洋参及优质矿泉水为原料,生产“晶乐”牌胡萝卜饮料、“晶乐”牌纯净水等系列饮料。胡萝卜俗称“小人参”,含有大量胡萝卜素,以及铁、钙、磷、尼克酸等成份,具有下气消积、和胃健脾、养颜驻容、增强抗病能力的特殊功能。娄烦县自古就有种植胡萝卜的传统,其洼地、坪地的胡萝卜色鲜、个大、匀称、又甜又脆。本品精选当地无公害胡萝卜新品种“八寸人参”,保持其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优良品质,含胡萝卜汁30%,水果汁10%,分别有苹果、葡萄、蜜桃、沙棘、桔子等六种风味,饮用它,尽可得胡萝卜营养和南北果韵。云顶山蜂蜜---成份除单糖、双糖、蔗糖外,矿物质含量在0.05%左右,包括铁、铜、钾、钠、钨、镁、磷、硅、铝、铭、镍和钴等,蛋白质含量0.8%左右,并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B族维生素、烟酸、泛酸、于酸、生物素等。具有抗菌、抗癌、补脑、壮体、调节生理机能和代谢过程等药物作用。产品经山西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产品执行标准为二级,质量等级为一级。皇姑山的蘑菇---其中一种香菇,直径约七八厘米,菇体肥大,香味远散。远望如朵朵云彩,放着亮光,当地俗称“云盘”,另外还有顶土、百灵子等优良品种。它与羊肉搭配炒菜或做成汤是上等佳肴,而且是滋肺补气治疗咳嗽的良药。该香菇曾在广州交易会上被专家鉴定胜过佛教圣地五台山与东北长白山的蘑菇,可惜只在皇姑山与毗邻正背山小范围内出产,因其产量不高而弥足珍贵。
人物列传
古代人物:详见白重赞、王希曾、李述孔、姚士林、李怀仁等词条近代人物:
高君宇: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号君宇,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革命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详见“高君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