崙背乡地图
崙背乡相关地区地图:
村镇地名
仑背乡的地名大多由清代延传至今,少有改变,由于仑背的开垦比较零散,虽然不像有些地方较具有规模,或具深层的人文历史意义,经常是当时人眼前所见顺口叫出,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沿用至今,却提供大家从旧地名,就可略之数百年来祖先开垦本地的过程与痕迹,不失草莽精神又弥足珍贵。本地第名中就出现许多有「寮」、「厝」的地名者,或多数地名,常因相对位置或时间的关系命名,如东佃厝、中佃厝、西佃厝等。另在本地也有以族群聚集、或「新」、「旧」聚落的形成先后,作为命名的来源,甚至自然环境的地形和植物景观,都是命名的由来,像高出平地「仑」、「草」、「竹子」,先民一眼望见的自然景观,也都成为最初的地名,如岗仔背、草湖、下竹围等,而透过现存的这些地名,也让后人可以了解过去各部落的就有自然景观。地理环境
地形:本乡紧邻浊水溪,即彰化县云林平原西部由东向西倾斜的浊水溪冲积平原上,地势平缓,全境标高最高处为二十一公尺,最低处为七公尺,地形略雨鞋状,或称海棠叶状。地质:彰化云林平原为现代冲积岩所形成,由土、沙砾研所组成。
土壤:境内土壤为浊水溪冲积土,由河流冲积及谷底冲积合成,成土时间较新,属黏板岩与砂页岩混合碳性冲积土,即俗称盐土,含可溶盐类土壤,但以砂质壤图为主,土壤肥沃,适宜耕作。
气候:本乡气候属于冬季干旱、夏季湿润,全年年平均雨量介于一千至一千五百公里间,集中在四月至九月,而十月至一年四月为干旱期,干旱期与量仅及全年雨量十分之一,每年十月起本区开始刮起东北风,风力强大,境内常有尘沙飞扬,本乡因位于西部海岸平原区,全年平均温度约在摄氏二十点四度,月平均最高温为七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二十九点三度,最低温度为一月,平均温度为摄氏十七点四度,唯近来受温室效应影响,温度有逐渐上升趋势。
水流:
浊水溪:浊水溪源发于玉山北麓的陈有兰溪及玉山溪南的沙里仙溪,在南投县东埔汇合成浊水溪,流到云林县林内乡与彰化县二水乡之间,与清水溪汇合,成浊水溪入海,全长一百七十六公里。是全省最长的河川,浊水溪流入云林县后,成为云林县的主流。在县内流经林内乡、莿桐乡、西螺镇、二仑乡、仑背乡、麦寮乡等,至麦寮乡许厝寮进入台湾海峡。
新虎尾溪:新虎尾溪的源头在阿里山脉的支脉,丛林内的乌涂子起,往树子脚、次同的南面,折向西螺鹿场、公馆、吴厝、过湳仔、三块厝、转仑背、麦寮,最后在台西文港出海,全长约五十公里。
嘉南大圳:仑背地区虽然靠近浊水溪灌溉水源尚充足,但因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因此就时常为水旱灾所苦,农民看天吃饭,生活相当辛苦,日治时期,日人开凿兼具排水、灌溉、疏通功能的嘉南大圳,让干旱变水田,荒地变旱地,终使云嘉南三地一跃成全国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