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沧州市地图 >
孟村县地图
孟村县相关地区地图:

民俗文化

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十大拳种之一的八极拳,以其崩撼突击、贴身进发、拳路多变,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八极拳的发祥地,是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它是该县回族人民的传统武术项目,属回族武术范畴。八极拳始创于清雍正年间,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这一拳种汲取于太极、八卦、形意等拳术的长处,充分利用人体头、肩、肘、手、胯、腰、足、尾这八大部位的攻防能力,具有刚猛爆烈、近身突击、长于实战的特点。该县曾涌现出了丁发祥、吴钟、李大中等一大批八极拳武术家,威震武林。历史上,八极拳打出了回回民族的威风。清康熙年间,八极拳高手丁发祥打败沙俄大士力,被康熙帝封为“铁壮士武侠”。1893年,回族八极拳师吴会清率千名回汉青年举行了“大闹巡检署”的暴动,统治孟村150多年的“衙门”被迫撤消。21世纪以来,八极拳在孟村日益发扬光大。该县几乎乡乡有武馆、村村有拳社,习武之风蔚然。全县三十多家武术团体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八极拳手,在全国各种比赛中屡创佳绩,如刘秀萍、常玉刚、刘连俊等多次获得全国性武术比赛的冠军。一些八极拳高手应邀出演电演、电视剧如《八百罗汉》、《神鞭》、《大刀王五》、《康德第一保镖》等历史故事片中的武术角色,八极拳也随着声名远播。随着八极拳的名气日益增大,八极拳受到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武术爱好者的青睐,不少外国朋友专程来孟村学习。日本八极拳爱好者也仿效中国成立了日本八极拳研究会,孟村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应邀出任顾问,并多次东渡日本传授绝技。吴连枝著的《吴氏开门八极拳》在日本用日文出版,不少日本人写信给吴连枝,要求来孟村学习八极拳。孟村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八极拳这一武术资源,计划充分利用八极拳较高的知名度,武术搭台,经济唱戏,加快建设民族经济强县。

民族风情

孟村回族自治县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渤海湾西岸,河北省东南部,县境东与海兴县接壤,西与南皮县、沧县交界,南与盐山县为邻,北接黄骅市。总人口18.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4.7万人,占24%;全县共有清真寺41座,驻寺阿訇42人(其中女阿訇1人),海里凡70人。
风俗习惯:(一)饮食。回族饮食以米、面为主食,尤其喜食各种油煎面食。油香是回族特有食品,按照伊斯兰教传统习惯,油香被当作一种珍贵食品,只有宗教节日或办丧事、纪念亡人时才做。肉类食品,回族只吃反刍类的牛、羊和食谷类的鸡、鸭、鹅等;忌吃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和自死之物(包括牛、羊)。食用可吃的动物和家禽时,必须请阿訇、掌教屠宰。只可食用带鳞的鱼类,凡不带鳞或样子古怪、丑陋和体形特大的鱼,则禁止食用。(二)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三个民族节日,俗称“三大节”。“开斋节”在每年伊斯兰教历10月1日。9月是斋戒月份,俗称“斋月”,在这一个月中,“封斋”的人白天禁饮食。斋戒月满,即举行开斋庆祝活动。这一天,到清真寺参加活动的人要比平日多,人们沐浴礼拜,炸油香互相赠送以示祝贺。还要请阿訇上坟诵经,悼念去世的先人。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回族群众除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外,根据各家条件,人们还要宰牛、羊、鸡馈赠亲友,以示庆祝。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举行,回族称这活动为“做圣会”。这一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赠香油、面粉、资金等。节日会礼后,清真寺组织聚餐,招待本坊穆斯林。(三)婚嫁。主要是男妇双方自由恋爱,按规定到政府登记结婚,并且请阿訇写“依扎布”。(四)丧葬。实行土葬、速葬,一般埋葬不超过三天,不用棺木,不要陪葬品。
宗教信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信教者坚持“五大信仰”和“五功”。
五大信仰:1、信安拉。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古兰经》第112忠诚章称:「安拉是真主,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据《古兰经》记载,安拉有99个美名(99种德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信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其一神论的特点。2、信天使。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il)、米卡伊来(M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俗时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3、信经典。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伊斯兰教也承认《古兰经》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如《圣经》),但《古兰经》是比其它一切经典优越的,《古兰经》是包罗其它一切经典的意义,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4、信先知。《古兰经》中曾提到了许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尔撒(即《圣经》中的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只有安拉知道他们的数目,使者中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是至圣的使者,他是安拉「封印」的使者,负有传达「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因为他是被安拉派遣到人神两类的使者,只要信仰安拉的人都应服从他的使者。所以伊斯兰教是集闪族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哈尼夫思想、伊斯兰教)之大成的宗教。5、信后世。伊斯兰教认为: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有一天全部毁灭。然后安位使一切生命复活,即复活日来临。《古兰经》第五十五章第二十六节:“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将终朽坏。只有你的具有庄严和尊贵的主的本然长存。”又说:“的确,你们在复生日将被复活”。复生日到来的时候,一切生命的灵魂都将复返于原始的肉体,奉安拉的命令而复活,并接受安拉最终的判决:行善的人将进入天堂,永享欢乐;作恶的人将被驱入地狱,永食恶果。伊斯兰教所提倡的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同时也应该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相信后世可以制约人们今生的行为。
五功:
念功:信仰的确认。即念清真言(al-Kalimaha1—Tayyibah)。“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证”)。当众表白一次,名义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正教真诠,五功章》谓念有二:“曰‘意念’、曰‘赞念’。意念者,念念不忘于主,忘者丧心也,念者仁心也”。“赞念者,感赞主恩,歌颂圣德也”。《天方典礼,五功篇》谓:“念,知所归也”。“念主则心有所归,而不致流荡忘返。盖真主为大化根源,万命所自出。凡欲返本命之初,务以真主为准向,斯得所要归,而身心俱有收束矣”。
礼功: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一年两次的会礼拜(即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的礼拜)。礼功是督促穆斯林坚守正道,对自己过错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给社会减少不安定因素,为人类和平共处提供条件。《正教真诠·五功章》谓:“礼者,朝拜真主,祝佑君亲,乃天理自然之节文也。真主清净无形,不落方位,朝拜者,统万形而浑于无形也”。《天方典礼·五功篇》谓:“礼,践所归之路也”。“礼拜者,践其原来所历之境,而步步渐次以返之也。当日自主命,步步邮递,以至于今生;今日即由此生,步步邮递,以复归于主命,此礼拜之至义也”。
斋功:寡欲清心,以近真主。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的莱麦丹月“回历九月”,白昼戒饮、食和房事一个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后方开。但封斋有困难者,如病人、年老体弱者和出门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以暂免,或过时再补,或纳一定的济品施舍。《正教真诠·五功章》谓:“斋者,戒持也,戒自性而持智慧也”。《天方典礼·五功篇》谓:“斋,以绝物也”。用无为之功,而效无求之法也。无求于物,自能绝物,绝物而无扰于性,则本性复而不二于主矣”。
课功:课以洁物。也称天课,是伊斯兰对占有一定财力的穆斯林规定的一种功修。伊斯兰认为,财富是真主所赐,富裕者有义务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济贫和慈善事业。“营运生息”的金银或货币每年抽百分之二点五,农产品抽十分之一;各类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课的用途,《古兰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天课的用途在各国或各地区不完全相同。《正教真诠·五功章》谓:“课施有二:曰己之施,乃身心智慧,施于主,施于君亲,施于天下也,物之施,乃以财帛谷粟之类,施于危困,济其饥寒也”。《天方典礼·五功篇》谓:“课,以亡己也”。“求道之士,外亡诸物,内亡诸己,则系恋之念全消,沾染之事悉化,不必刻意求道而道,自不觉其浑融妙合矣”。
朝功:复命归真。是指穆斯林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麦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课活动的总称。教历的每年12月8-10日为法定的朝觐日期(即正朝)。在此时间外去瞻仰麦加天房称为“欧姆尔”(即“副朝”)。所谓“朝觐”一般是指“正朝”。凡身体健康,有足够财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况下,一生中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是必尽的义务。不具备此条件者则可以进行代朝。《正教真诠·五功章》谓:“朝者,太聚天下万国之人,以全约信也。爱之开辟之初,降人祖于天房,阐主明命,修道立教,及化行日久,人物日增,则渐流于四方。流被渐远,日趋于迷,旁枝侧派,始于此矣。真主悯世人离散,忘自己之从来,乃命阿丹阐扬大众,平生一次,朝觐天房,参悟正道”。《天方典礼·五功篇》谓:“朝,复命而归真也”。“命朝觐者,使绝域登途,去其贪恋,以近本原也”。

历史名人

长久以来,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和革命英雄人物。王翱(1384—1467),王帽圈村人,字就皋,河北盐山县(今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明代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封太子太保,为官清正,治政有方,齐家有素,待人宽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被后人尊称为“王天官”。深得百官敬佩,百姓爱戴。清朝回族武术家丁发祥(丁庄子村人),擂台上打败两名俄国大力士,被康熙皇帝封为“铁壮士武侠”。张穆熙,字皋如,大许孝子村,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任教,周恩来、邓颖超等都曾是他的学生。民族革命先驱刘格平(大堤东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孟村创建了津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基础设施

孟村各项基础设施健全而先进,为投资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村村通油路,公路密度居沧州市首位;电力充足,全县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是全省电量增长十强县;通讯快捷,数字通信、网络应用迅速发展,电话普及率居河北省前列;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储藏量达4346万立方米,能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用水需求。此外,星级孟村宾馆笑迎八方来宾,教育设施及教学水平稳步发展,医疗设施及医疗水平先进。在软环境上,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文件,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心招商引资”,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使外商在孟村投资放心、舒心、开心。21世纪以来来,孟村大力实施“特色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三大主体战略,努力做好“环境、政策、城建、人才、党建”五篇文章,全力打造“绿色孟村、开放孟村、诚信孟村、安宁孟村、富足孟村”五个孟村,努力抓好回归经济、龙头经济、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做大做强弯头管件业、建筑扣件业、牛羊养殖加工业、小杂粮产业等四大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城建提档次、财政上台阶、项目大发展,全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孟村穆斯林风情浓郁,县内有清真寺41座,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社会经济

弯头管件业是孟村的特色支柱产业。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定命名为“中国弯头管件之乡”,生产的中低压管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建筑扣件业是孟村的又一特色产业。现有扣件生产企业89家,年产扣件1.8亿套,占全国总产量的26%。牛羊养殖加工是孟村的第三大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牛羊业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来抓。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40万只。小杂粮加工是孟村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加工经营商户180余家,年加工优质小米27万吨,交易额1.5亿元,产品销往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上缴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弯头管件业、扣件业和牛羊业是该县的特色支柱产业。管件业是立县产业。培育出河北圣天集团、河北海浩集团、渤海无缝钢管等一批龙头和重点企业,创出“圣天”管件、“海浩”法兰两个河北省名牌产品。有26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管件产品批量进入三峡水利枢纽等国家重点工程,并出口欧、美、中东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销量50余万吨。扣件业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几年来,坚持“以质取胜”战略,不断加大产业规范力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有47家企业通过国家生产许可证验收,培育出“M”牌、“圆菱”牌扣件等名优产品,产业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牛羊业是我县的新兴富民产业。几年来,坚持走养殖、加工、销售相互衔接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建成了宏达、伊兴、津南、华升四个牛羊深加工企业,不断完善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9.4万头、34.9万只,培育出“猛牛”、“伊圣源”等知名品牌和宏达公司、华升公司两个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以上,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综合经济: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5.8亿元,比1978年增长20.5倍,年平均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26倍、29.2倍和42.8倍;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比1978年增长16.1倍,年平均增长15.2%;完成财政收入386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8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9倍和8倍,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1.5%和1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7971万元,比1978年增长360.6倍,年平均增长3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70元,比1978年增长23.3倍,年平均增长17.3%。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自治县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三大目标,牢牢抓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两条主线,积极调整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开挖和疏浚了孟东干沟、孟西干沟、百里干沟、肖留干沟、孟李干沟、大浪淀排碱河、新宣惠河及其他配套沟渠44条,全长266公里,建成节制水闸6座、扬水站23处,地上总蓄水量达到3400万立方米;全县拥有深浅机井近五千眼,地下输水管道15万米,地下水年开采量为1850万立方米;发展喷灌农田2万亩,水浇地面积达到近20万亩。该县成为国家级抗旱服务组织示范县,并荣获1998年度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海河杯”竞赛二等奖。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保障了粮食的连年增产,199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8.42万吨,比1978年增长1.6倍。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培育新兴产业”的指导思想,着力培育新的产业链条,构筑新的产业格局,使良种肉牛和桑蚕两大特色产业初步成型。组建了宏达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实施了技改扩建项目,引进日本、法国设备,宏达公司已成为可进行胴体牛32个部位分割、年屠宰肉牛5000头的龙头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十几个大城市,达到了“建一个龙头,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目的。1998年全县牛存栏4万头,出栏4.5万头,人均养殖量在河北省名列榜首。成立了桑蚕服务中心,购置了先进的烘干设备,全县发展高标准桑园5000亩,我县种桑养蚕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化项目,并成为全省唯一的“桑蚕丰产示范基地县”。果品生产闻名遐迩,全县现有果园面积403万余亩,遍及各个乡村,年产量达到385万吨。这里生产的鸭梨、苹果、蜜桃等水果畅销京、津、粤等十几个省市,并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与日本合作开发的二号大根、从台湾引种的胡萝卜均已形成一定规模,产品全部外销,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县属企业:
县属企业实力雄厚,建县初期,这里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能生产铁锨、木犁、棉布等简单的农业用具和生活用品,从业人员不足300人,年产值不到2万元。现已形成了以冶金铸造、炊事机械、金属焊网、地毯挂毯、建筑建材、针织服装、清真食品等为支柱产业的县属工业体系,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市场需求量大、开发效益高、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到1998年,全县已有县属工业企业29家,职工五千多人,固定资产原值两亿多元,产品达一百余种、上千个规格,其中部优、省优产品11种,出口创汇产品四十余种,有15种产品获省以上优秀新产品奖,10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铁狮”牌馒头机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M牌玛钢扣件是自行开发的部优产品,年销售量达2500万套;合金铸件中的镍铬合金导卫板和无水冷金属滑轨为高、精、尖产品,均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高速线材导卫装置为替代进口产品,这三种产品均被鞍钢、唐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采用;球墨铸铁铸件中的内燃机车出气壳为铁道部免检产品;多功能自锁式脚手架已被河北省列为重点开发的新产品。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通过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将所有企业全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起了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灵活自主的经营机制,为县属工业企业的更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日益壮大,21世纪以来,自治县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速度与效益并举,抓管理,扩规模,增投入,调结构,上质量,拓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营造出了以弯头管件为重点,建筑扣件、汽车运输等新兴产业多元发展的新格局。1998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7.2亿元,上交税金2586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6.5倍和19倍。弯头管件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孟村是全国最大的弯头管件生产经销基地,享有“中国弯头管件之乡”的美誉。全县有弯头管件企业5500家,固定资产达9.2亿元,弯头管件年产销量达到五十多万吨,在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弯头管件年产值达到21亿元,是河北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县域特色产业。全县有两大集团、四大龙头和二十多家骨干企业,在全国颇有名气,对全县弯头管件业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中渤海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系华北管件第一厂;海浩高压法兰集团是全国知名的大型高压法兰生产企业;圣天管件集团为河北省最大的推制弯头出口企业;康达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生产弯头、法兰、推管、三通等系列产品的综合型规模企业。这四家企业均已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圣天、新星等5家企业被列为国家化工系统的定点协作企业。国家劳动部在孟村设立了华北地区唯一的压力管件检测技术服务站,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春明”、“广宏”、“圣天”、“天栋”等产品已成为知名品牌。我县弯头管件产品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量用于三峡、扬子乙烯、燕山石化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并出口到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3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到2500吨,交货值达1亿元。在弯头管件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孟村的运输、建筑扣件等行业也迅速崛起。货运闻名全国,现有运输公司53个,运输车辆达到一千六百多部,年货运量三千多万吨;建筑扣件企业已发展到160家,年产量2800万套,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大量用于浦东开发和黄河小浪底工程等。
商贸流通: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县的商贸流通业有了飞速发展,商业流通体制不断健全,城乡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网络,出现了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新局面。到1998年,县内批零贸易业网点已发展到155处,比1978年增加131处;商品购进总值完成2.2亿元,比1978年增长21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6亿元,比1978年增长10.46倍。1978年,全县个体商业户仅有16家,从业人员不足30人,到1998年,个体商业户已增加到3715家,从业人员达到5994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232.2倍和199.8倍。我县坚持“开拓市场,方便交易,搞活流通,繁荣经济”的指导思想,大力培育市场,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到1998年底,全县共有各类贸易和专业市场37个,年商品成交额近25亿元。“东方市场”是境内最大的商品交易场所,占地27亩,总面积2万平方米,连续五年被河北省命名为“省级文明市场”;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穆斯林大厦”与“东方市场”隔街相望,是县级较大的综合商场;高寨渤海黄牛交易市场闻名华北和东北,日上市量3000多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之一;后涨沙小米交易市场辐射山东、江苏、上海、辽宁等十几个省市,年销售量4万吨,成交额8000多万元;投资1.6亿元兴建的辛大管件市场,东西长10公里,南北长20公里,成为沧州市唯一年成交额超过15亿元的专业市场,该市场还被列为河北省“九五”期间重点开发的七大市场之一,将建成全国最大、设施一流的超大型管件专业市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了商贸流通体制。目前,全县38家流通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并按新的机制,沿新的轨道健康有序地运作,为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县前,这里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本着“改善硬件,优化环境,增强引力,加快发展”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扎实实地加强了以道路、电力、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交通建设长足发展。县内现有干线公路4条,县、乡级公路8条,总长144公里。投资2100万元、全长42公里的辛大公路与穿境而过的205国道和沧盐、海泊两条省级公路交会贯通。全县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外连接干线公路,对内沟通各乡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公路密度居沧州市首位,全县通柏油路的村达到115个,占总数的93%,并于1985年率先在沧州市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县内有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5座,电力设施总容量80850KVA,形成了贯通全县、布局合理的供电网络,实现了一乡一站和农村电气化县的目标。电讯建设成效显著。引进了韩国先进通讯设备,全县装机容量达到1.3万门,实现了数据、语言、图像“三网合一”和集中监控,传真和移动通讯均已开通,1998年市话和农话普及率分别达到40%和5%,通讯事业在河北省处于先进水平。县城建设焕然一新。县城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逐步完善,建成了民族街、建设大街、团结路、开源路、东环路、西环路等14条路街,完成了渤海商贸大厦、汽车站、宾馆等重点工程和建设大街中心广场建设,县城主要街道两侧建起了楼房近百栋,城区面积已达到5平方公里。一个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商贸发达的新型县城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以后,我们打开县门,四面出击,外引内联,扩大开放,取得了喜人成果。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县内有外商独资企业1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4家,出口创汇企业11家。1998年全县出口交货值4732万元,比1978年增长45.7倍。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美、日、德、意、俄、韩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先后到自治县进行考察访问;孟村与突尼斯、沙特、科威特等10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关系;并在阿联酋迪拜港设立了办事处,同埃及卡伽列公司建立了商务代理关系,弯头管件等产品已进入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内引成果斐然。吸引了天津大站、辽宁五矿、沧运集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大中型企业前来孟村投资办厂;先后与天津红桥区、四川新津、新疆焉耆等5个县(区)缔结了友好关系。近五年来,全县共上马内联项目五十余个,引进县外资金1.6亿元。传武术走向世界。发祥于孟村、在中华武林独树一帜的“八极拳”已冲出国门,享誉海外。八极拳七世掌门人吴连枝先后13次应邀到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讲学传艺。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团体频频前来学艺。八极拳这一传统文化已成为以武会友、推进开放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了自治县与国际间的友好往来。

特色产品

孟村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仅有31.2万亩耕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结构调整的逐步完善,出现了以苜蓿业、桑蚕业、速生杨种植、小枣业为主的特色效益型农业,同时涌现出了两个大型农场型生产基地,一是王庄子西班牙香花槐生产基地,一是福田农场集观光旅游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林草间作基地,这些特色农业发展为本县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
苜蓿业:孟村县苜蓿业自二〇〇一年正式起步至二〇〇三年秋苜蓿面积已近万亩;其中成方连片千亩以上有2个,面积超过3000亩的乡镇有2个,其种植模式以草枣、草林间作为主,以华升、伊兴等清真肉类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牛羊业的发展,成为孟村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苜蓿是牛羊的最佳饲料,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大面积发展苜蓿种植。为大力发展牧草业,孟村县出台了多项招商引资政策,去年先后建成红日草业有限公司和黄骅三利草业分公司,两个草业公司今年已正式投入运营。草业公司的成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从2003年苜蓿的销售行情看,每亩苜蓿产量高的产值可达1200元,一般平均每亩产值500多元,比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高出近一倍。
枣业:随着果品生产的滑坡,人们的种植热情逐步转移到小枣生产上来。孟村县委、县政府决定借退耕还林之机,大力发展枣草间作。二OO二年全县枣树面积已达8000亩,二OO三年又发展了4000亩,全县枣树面积已超过12000亩。孟村县枣业在品种结构方面力求新、奇、特,一些市场上罕见的品种在本县落户,并于今明两年挂果,部分枣树也开始形成产量。其中有珍贵的武传枝大枣、无核枣,还有品质优越的胎里红、观赏型龙枣、金丝小枣等。
速生杨:孟村县大力推进绿化造林,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速生杨为主要绿化品种。该县深化林权改革,大力发展订单林业。按照适地适树、林草间作,林带与连片开发相结合,生态功能、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一体化的思路,在福田农场和重点洼地发展经济林,在国道、省道两侧发展屏障林,在开发区和县城出入口发展景观林,该县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成10万亩林草绿色基地,使林地覆盖率达到30%,成为绿树成荫、风景宜人的“绿色孟村”。
王庄子西班牙香花槐生产基地:香花槐是一种珍贵的绿化树种,二OO一年被国家定为奥运会首选绿化树种之一。西班牙香花槐于二OO二年春在孟村县王庄子村落户,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为1060亩,县农林局苗圃基地育有50多亩,总计面积为1070亩。这些香花槐明年将有部分出圃走进用户。二OO五年以后将陆续走进市场,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福田农场:福田农场是孟村县唯一的一处大型综合农场,其占地面积约6000亩,位于孟李公路两侧大浪淀内,它属于盐渍化程度较高的低产田区。九七年由原粮食局部分下岗职工承包开发,至今已投入打井、办电、修路等基础设施费用120多万元。这个农场主要种植苗木和苜蓿,育有400亩杨树苗,100多亩玉米杂交种,苜蓿面积达2500亩,速生杨、紫穗槐等生态效益林1500亩,还有部分杏、梨等优良果树品种,目前,苜蓿已形成效益,今年创造了约50万元的产值。该农场已被县委政府列为重点开发区,制定了向观光旅游方向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向国家计委申请立项。三年后,福田农场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观光旅游休闲好去处。
桑蚕业:孟村县从九七年发展种桑养蚕,几年来经过典型示范、推广普及,该产业越来越显出其发展优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发展桑园面积达2000亩。龙头企业——蚕桑服务中心已投资130多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大型仓库一个,20多平米的烘干室一个,催青室及办公室8间200平米,安装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推进式热风烘干炉及30千瓦电力配套设施,年加工能力达300吨。二OO三年生产优质干茧18吨,产值约150万元,利润10万元,龙头企业资产总值已达230万元,桑蚕产业化生产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体系。孟村县已经建立了全省唯一的桑蚕产业化生产模式,从人员组织、厂房设备到服务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一条龙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刘石桥、张留舍等示范点已经成功,蚕农亩收入已超千元,从村民到村干部认识上有了根本转变,其积极性非常高涨;该县已经培养了一支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队伍,典型村也培训了一批明白人,具备了生产出口干鲜茧产品的技术能力。
土特产品:1、鸭梨,孟村鸭梨以其皮薄肉细、脆嫩多汁、个大爽口、含糖量高而闻名;“白棒子”甜瓜体形周正、色泽纯白,咬一口芳香四溢,满口生津,可谓瓜中极品;生产“五月鲜”、“六月白”、“大久保”等十余个优质品种的桃子,本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出产的桃子个大味美,深受人们喜爱;本地种植红薯有300年的历史,生产的红薯个大圆润、甜脆可口,远近闻名;本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谷子的传统,生产加工的小米以其细腻芳香的口感、丰富的营养而畅销全国。2、“白棒子”甜瓜,“白棒子”甜瓜为本县又一特产,主产区为本县中涨沙和西涨沙村。此瓜体形周正,色泽纯白,咬一口芳香四溢,满生津,香甜可口,可谓瓜中极品。因只有中涨沙和西涨沙两村独特的土壤条件才能生产出如此甘美的瓜品,故而在本县未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但愈发显示此瓜的珍贵。3、桃,全县桃树面积达3000亩,品种有“五月鲜”、“六月白”、“大久保”、“岗山白”、“桔早生”、“撒花红”、“白凤”、“水仙”等。本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出产的桃子个大味美,深受人们喜爱。4、红薯,本地种植红薯有300年的历史,生产的红薯个大圆润,甜脆可口,远近闻名。自治县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亩产鲜薯达2500公斤,品种有“徐薯18”、“北京533”、“唐山红”等。5、优质小米,本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谷子的传统。全县常年谷子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占粮田面积的20%。全县拥有小米企业18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27万吨。所生产加工的小米以其细腻芳香的口感、丰富的营养而俏销全国10余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