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镇地图
民乐镇相关地区地图:
评论
一条渡船,两省连线,小河之水,一日三潮。四面环山,盆地两省。清水江,边城之美,难比潮水两岸青山峡谷,稻花香。湖南,贵州皆是潮水,地下矿藏一绝。民风强悍,淳朴之真,犹胜世外桃源。
简介
民乐镇地处桂东南,位于北流市北部,大容山南麓,距北流市区9公里,广昆高速公路(G80)北流市出入口、洛湛铁路北流市货运站均座落在民乐镇境内,是北流市北部中心城镇、广西重点镇和全国文明镇。民乐镇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村(街)委会,2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2万多人。镇党委下设86个党支部(党委、总支),有党员1834人。圩镇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多人。荣誉。近年来,民乐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把民乐镇建设成为“全国文明镇”目标,推进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广西农村经济实力十强镇”、“广西科技示范镇”、“广西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广西文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全国文明镇”等光荣称号。
一、自然与人口
(一)地理概况,民乐镇位于云南景谷县城西北部,距县城57公里,属半山半坝区,面积724.86平方公里,属无量山余脉,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倾斜;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48个自然村,150个村民小组。最高海拔东南边牛尖山2200米,最低海拔西北嘎胡村细腰子880米;箐沟河流纵横交错,海拔相差大。民乐主体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0.2℃;年降雨量1227.6至1728.6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411.6毫米。(二)人口民族,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22884人。其中,农业人口21842人,非农业人口104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9人。世居民族有汉、傣、彝、哈尼、回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094人,占总人口的48.5%。
四、发展思路和主要建设项目
(一)发展思路,继续打牢农业、交通能源、教育科技三大基础;突出林业、土地、热区资源开发和铜矿业开发四个特色;实施科教兴镇,可持续发燕尾服,易地扶贫,小城镇建设四大战略;建立茶叶咖啡、蚕桑、林业、甘蔗、铜矿业和畜牧业五大经济支柱,为把民乐早日建设成为绿色生态产业和红色铜矿产业开发大镇而努力。(二)重点建设项目,立足民乐具有丰富的土地、热区、林业和矿产资源优势的特点,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放心、放手、放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绿色产业来开发和红色铜矿业开发。年内计划建成年生产电积铜能力达5000吨的铜矿业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瘴气河水库前期勘测立项工作和云景线云海至民乐40公里段县乡公路油路铺设的土建工作以及30米宽,1700米长的“十字街”的引资开发上建工作,为工程移民搬迁和铜矿业用发创造条件。
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镇供销合作社为统领,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全镇每逢“2”一大集,民旺、民兴、民富每月都3个小集。农机配件修理部9个,家电修理3个,收粮点、售煤点10个,理发店5个,水果鲜菜店7个,饭店6个。在2002年又引资建成了矿泉水厂一加,绿色酱菜厂一家,加快了工业立镇的步伐。调查表明:全镇常年劳务输出人员1976人以上,季节性的达2000余人,大部分从事工程建筑、服务业等其他第三产业。依托资源,立足长远,稳农兴工,走农业生产同农产品深加工营销综合之路。引资引联,借助外力,以镇浸油厂为龙头,鼓励扶持了年利润在2万元以上小型榨油厂2家,米面加工厂5家,柳编厂1家,小型砖厂2家,制粉条厂5加,小型制酒厂1家。同时,不断拓宽渠道,培植财源,广招能人。双龙泉矿泉水投资188.5万元,建设投产已19个月,占地面积184亩,年销售576万元,利润55万元,税金15万元,其产品已畅销全国。
历史
清末,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设置余庆县后,隶属五区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余庆县更名为庆城县,本地设警察分驻所,驻小川屯。1931年隶属庆城县西区管辖。东北沦陷后,1933年12月,设小川保,1939年改设宋家油坊村,1941年改为小川村。1943年7月,为庆安县小川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隶属第三区,1948年12月改隶丰乐区。1949年10月,改隶第三区,后又隶属第二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设置民乐乡。1958年9月,并入丰乐人民公社。1960年12月,成立民乐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开,改为民乐乡。1985年8月,改设民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