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普洱市地图 >
墨江县地图
墨江县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总人口36万,境内有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其中哈尼族人口21.24万,占总人口的59%,被誉为"哈尼之乡"。

建置沿革

墨江历史上曾名“恭顺”、“他郎”,1915年始称墨江。古属西南夷地,唐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景东县)地,为阿焚诸部所据。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威楚路因远部(元江因远)和马笼部(新平漠沙)属地。元宪宗四年(1254)他郎内附,七年复叛。至元十三年(1276)设他郎千户所,隶属元江万户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他郎千户所为他郎寨长官司.隶属元江路。明永乐四年(1406),改他郎寨长官司为恭顺州,州治在碧朔(今碧溪乡政府驻地),隶属元江军民府。弘治年间曾改隶临安府(建水县)。嘉靖十二年(1533)移恭顺州治至他郎寨(今县城)。清顺治十六年(1659)元江府“改土归流”,辖奉化、恭顺两州。雍正十年(1732)裁曲靖府通判移驻他郎寨,设他郎厅,仍隶属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不便归州管辖遂改隶普洱府,以定南、儒林二土司并隶他郎通判。民国2年(1913)废厅改县,改他郎厅为他郎县,县列二等,隶属迤南道(驻地普洱)。民国4年经云南省督军公署参谋长、陆军中将郡人庾恩旸提议,由县长熊朝梁集绅协商,呈准以境内之阿墨江为名,改他郎县为墨江县。民国18年墨江直隶于云南省。民国30年隶属宁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改隶新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行政区划

1、清朝时期:清代他郎厅辖三里零半甲,三里即定南里、德化里、善政里,半甲为儒林里。儒林里为今玖联镇及联合、碧溪乡一带,定南里为今新安、孟弄、景星、双龙乡一带,德化里为今雅邑、龙坝乡一带,善政里为今鱼塘、龙潭、文武、坝溜、那哈、泗南江乡一带。2、民国时期:民国初期,墨江县行政区划为一城区六乡及一行政区,即城中区、德化乡、定南乡、德溥乡、善政乡、善化乡、永安乡及猛烈行政区(江城县北部地区)。德化乡辖碧朔、小猛连、南北、水癸、坤勇、须立、赖蚌、曼婆、杩木9村,定南乡辖白土、那罕、邦轰、布奄、大猛连、宿南、谷麻7村,德溥乡辖土地塘街、南阳、路思、班丫房、岩子脚5村,善政乡辖奄巴、石头寨、雅邑、南温4村,善化乡辖石头、柯马、龙潭、秉礼、花山5村,永安乡辖骂尼、老李寨、猪街、丫迷、三楞、联珠、扭龙山、丫竜、羊八寨、西歧10村。民国21年(1932),墨江、江城两县官绅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划界争执,划李仙江以南地区归江城县。墨江县共设7区(7区均以序数命名),下设71乡8镇,530闾、2065邻。民国27年(1938)废闾邻改保甲,全县仍设7区,原71乡8镇缩编为9乡5镇,下设105保、1038甲。第一区辖联珠镇及义勇乡,第二区辖碧溪镇及卧龙乡,第三区辖定南乡、白鹤乡,第四区辖景星镇及庆云乡,第五区辖青云镇及新化乡,第六区辖复兴镇及广丰乡,第七区辖雅邑乡、龙坝乡。民国28年(1939),废区而扩大乡镇,重编保甲。全县设白连、涟漪、回龙、龙潭、坝溜、雅邑、龙坝7乡及联珠、碧溪、景星3镇,下设102保,932甲。民国37年(1948)调整保甲数为79保,493甲,保持至1949年1月结束。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8月3日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49年8月3日,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在乡镇开展民主建政工作,以原联珠镇行政区域组建联珠区,以原碧溪镇行政区域组建碧溪区,以原景星镇和回龙乡行政区域组建景回区,以原白连乡、涟漪乡、龙潭乡、雅邑乡、坝溜乡、龙坝乡行政区域各组建白连区、涟漪区、龙潭区、雅邑区、坝溜区、龙坝区。至1950年5月全县共组建成9个区,91个行政村,4个行政街。1956年撤联珠区设玖联镇,全县设8区1镇,8个区下辖90个乡,玖联镇下辖2个街区。1958年3月,从普洱县划入通关区,10月,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至年底全县共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个及1个镇、40个管理区、149个大队,镇下设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959年从镇沅县划人新抚公社,全县有10个公社1个镇,170个管理区、2个居民委员会。1961年改公社为区,原管理区改为小公社。1962年4月又改区为公社,下仍设小公社。1962年11月再次改公社为区。这段时期名称频繁更换,但行政区划却无多大变化。1966年6月,全县行政区划作较大调整,全县lO个区改为16个公社。将原新抚区划为新抚、团田2个公社,龙潭区划为鱼塘、龙潭、文武3个公社,白连区划为新安、孟弄2个公社,另增设联合、那哈公社。至1983年底,全县共16个公社1个镇、164个大队、2个居民委员会。1984年初全县区乡改制,原公社改为区,大队改为乡,并新增忠爱桥、泗南江区。全县共18区l镇(区级),166个乡和乡级镇,其中少数民族乡24个。1987年龙坝、那哈两区与红河县的三村、垤玛两区合并组成黑树林特区,由墨江县代管。1988年改区、乡、镇制为乡(镇)、村公所(办事所)制,同年黑树林特区撤销。全县2009年辖2镇16乡:联珠镇、通关镇新安乡、孟弄乡、团田乡、新抚乡、景星乡、鱼塘乡、龙潭乡、文武乡、泗南乡、坝溜乡、那哈乡、雅邑乡、龙坝乡下设164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社区,2311个村民(居民)小组。墨江居住着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瑶、回、白、普米等25个勤劳、勇敢、纯朴、智慧的民族。

社会发展

社会事业:历届县委、政府坚定不移的走"科教兴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35.5%。教育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03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完学率达92.1%。文化底蕴精深,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有哈尼史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哈尼舞蹈《竹筒舞》、《扭指舞》、《拇指舞》等,其中:哈尼族的《扭指舞》、《抢小帽》、《醉鼓》、《年舞》、《山女》、《哈尼酒歌》和彝族月琴曲《彝族跳乐曲》,曾参加省、地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获奖。目前,全县已发掘整理民歌近万首,乐曲32首,民间舞蹈12个。别具一格的哈尼文化在云南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把墨江建立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民族宗教、民政优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4年,建成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26座,小坝塘63座,引水渠7499条,长度1公里以上的有4138条。年供水能力7355万m3,有效灌溉面积12.451万亩,水利化程度为17.18%。完成沼气池3012口、累计15162口。水利化程度达17%。交通发达,于2003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的元磨高速公路与国道213线、省道0538线在县城处交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使墨江成为了连接东南亚地区国际大通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讯事业全面普及,程控电话用户达15478户、移动电话1.9户。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951座,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县城面积达1.7平方公里,建成了县城综合集贸市场、联珠商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有上规模上档次的的宾馆饭店9家,街道宽敞明亮,卫生、绿化管理规范,早在2000年被评为省甲级卫生县城。
重点工程建设:墨江水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50.35亿立方米,可开发水电146.1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890千瓦;"三江五河"开发初具成效,投资13.9亿元、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泗南江水电站和投资8.74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崖羊山水电站已正式开工建设;投资21.3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8.5千瓦的龙马江水电站,投资22.6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8.5万千瓦的居甫渡水电站,投资9.2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石门坎产、矿产、电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畜牧和旅游六项产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抢抓机遇为人先,打牢基础求突破,调整结构创特色,突出重点培财源,选贤任能担重任,团结干事抓落实,改革开放促发展,扶贫开发奔小康,奋力推进墨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奋斗目标:力争同全省全市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结合墨江的实际,经济建设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走:第一阶段是全县基本解决温饱,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1%,比2000年翻1.51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万元,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环境、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第二阶段是全县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15年实现墨江生产总值22.6亿元,年均增长10%,比2000年翻2.17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00元。第三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墨江生产总值36亿元,年均增长10%,比2000年翻2.88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整体经济实力达到全市中等水平。

招商引资

2000年至今,墨江县先后与投资者签订合作协议20项,协议项目总投资达32.1032亿元,已履约15项,履约率75%,履约资金11.793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89万元。较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有:1、县人民政府与云南滇能(集团)控股公司、云南省开发投资公司签署共同开发泗南江水电站的协议。项目概算总投资13.97亿元,其中:滇能(集团)投资7.1247亿元,占51%,云南省投资公司投资5.4483亿元,占39%,墨江县人民政府投资1.397亿元,占10%。电站已于2003年10月9日开工建设,是墨江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该电站的投资开发,吹响了墨江县开发"三江五河"的号角,标志着墨江县将结束"看山难,看水愁"的历史,步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与玉溪志程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了6宗35.844亩土地转让合同,出让金总额为1505.45万元。志程房地产有限公司将投资开发建设新区的民族步行街,现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加快了墨江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文明素质

县委、政府大力宣传公民道德二十四字方针,在城乡普遍开展创"文明社区"、"文明村寨",和进行"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2000年,获"云南省甲级文明卫生县城"称号,2002年再次"保甲创卫",县城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了宽松、优美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