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镇地图
南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建设
2006年,南村镇加快在建工程的建设速度,如筹建污水处理厂、建设七星岗康体中心、七星岗公园绿化及卫生设施维护管理、镇辖区内地下排水系统疏通清理工程、建设商会大厦、南村中学扩建、兴建成人学校、建设南村医院坑头分院和员岗分院、梅江路段安装路灯、文化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等。同时,南村镇认真做好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番禺片区发展规划的精神,委托番禺区城镇规划设计室完成了全镇的总体规划和初步规划修编工作,确立了南村镇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目前规划方案正在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社会发展
该镇矿产资源丰富,铸造历史悠久,乡镇企业云集,以煤炭和铸造为主导产业,素有“煤铁铸造之乡”的美称,是全县以至全市最大的铸造业基地。有煤炭、铸造、建材、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商业、信息和服务等工商企业343家,其中煤炭企业5家,铸造企业60家,规模以上企业有晨晖管业、金秋铸业、世纪铸造和ADI集团等。改革开放以来,该镇曾先后被国家民政部两度授予“中国乡镇之星”,被科技部确定为“星火技术密集区”,被农业部评为“对社会贡献大的乡镇”等十余项国家级光荣称号,2004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之一。新时期新阶段,南村镇党委、政府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正带领南村人民在引领泽州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奋力向前。
历史
南村镇建镇历史悠久,传统农历“双日”为集,每年四月初八到四月十八为物资交流会,自古以来就是广灵县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农副产品、小商品批发零售贸易集散地,2005年仅南村有各类商业门市、店铺200余户。
基本概况
南村镇地处广灵县西部中心,是2001年撤并乡镇时由原香炉台乡和原南村镇合并组建,为广灵县第二大镇、距县城15公里,国土总面积279平方公里,截止至2005年底,该镇下辖南村村、白庄村、莎泉东堡村、莎泉中堡村、莎泉西堡村、庄头村、赵家坪村、上白羊村、下白羊村、黑土洼村、敖峪村、张家洼村、上林关村、林关东庄村、林关西庄村、林关南庄村、南土岭村、北土岭村、香炉台村、晏子村、神树沟村、上墨家沟村、下墨家沟村、海子村、添涧村、狼虎坪村、周图寺村、榆沟村、山神庙村、上寺村、坟台沟村、翟子沟村、庄子沟村、卧羊厂村、下麻黄沟村、南寒水村、丰水岭村、念草沟村等38个行政村,7672户,27892人。
劳动就业
南村镇2006年全镇失业人员479人,其中办失业证281人,失业转就业337人,失业率1.6%,累计培训人数93人,就业率70%;下岗失业130人,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13967,已就业11499人,未就业2477人,2006年求职3074人,成功介绍工作559人。2006年,南村镇共举办7期初中级技术职称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达1143人,完成培训任务的99%,合格率90%,培训再就业率达90%。通过考核鉴定,共获职业资格证书284人,其中184人获初级职业资格证书,100人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农业概况
南村镇是一个以种养业为支柱的农业大镇,农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黍子、豆类、马铃薯为主,2004年播种面积55000亩左右,占耕地的65%;以油料、架豆和西红柿等蔬菜作物为辅,年播种面积30000亩左右,占耕地的35%;养殖业以羊、牛、猪为主,全镇养羊46855只,户均6只,牛2752头,猪7950口;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石灰石、铁矿石、镁矿石等;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镇内有被誉为广灵八大景之一的白羊峪景区,近年新开发的景点有九龙山极乐寺、下墨家沟的周圆寺等。2005年全镇有耕地84600亩,机井52眼,水浇地22000亩,干旱、半干旱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气候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干燥多风、夏季酷热多雨、年均气温6.4—7.9℃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正常年景无霜期125天左右,与岭东气温相差一个节气。土地瘠薄,十年九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生产力水平较低,2005年全镇粮食总产934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0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5元,属国定贫困乡镇。
历史沿革
因该镇驻地南村而得名。原为正定县东南部较大的村镇,历来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1947年后曾是区公所、镇政府所在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划归石家庄市管辖,为东风公社和南村管理社驻地,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将南村管理区划为一个公社,因公社管委会驻南村,故名南村公社。1965年1月又划归正定县管辖,2001年全市区划调整时由正定县划归长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