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岳阳市地图 > 平江县地图 >
南江镇地图
南江镇相关地区地图:

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南江镇

简介:南江镇位于玉林市东南部南流江南部,东交茂林镇、北流市,南界新桥镇、陆川县,西南连福绵管理区,西北接城西镇,北邻名山镇、玉林镇。面积79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1个圩,175个自然村,9243户,51446人(壮族92人,毛南族2人,瑶族1人,布依族1人,余为汉族)。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651人。操粤方言、客家方言。镇人民政府在玉林镇南郊南流江云龙桥畔。
历史沿革:1949年12月相沿民国设分界乡,1950年3月属第二区,6月列为第三区(驻地岭塘),1952年9月分属第一、二、四、七区,1955年属东风公社(1959年改称附城公社),1961年从附城公社析出成立南江、岭塘二公社,1963年庆丰、岭塘二公社并入南江公社,1984年10月改置镇(1987年7月析出城西镇)。因成立南江公社时驻地南江大队,故名。处玉林盆地东南部,西北就属南流江沿江平原,东南部为岗地和低丘。因勾漏山余脉分布至本乡东沿,故云良行政村境内有石山。
气候和地貌:主要河流有南流江。位于南流江岸的平志、广恩行政村,因地势低洼受内涝威胁大。由于南流江河床淤积提高,河流弯曲多,骤降暴雨,地面迳流迅速,顿时河水猛涨而泛滥成灾。据横江水文站提供的资料,1958年至1978年20年中发生涝灾有19年,出现频率为95%,几乎年年受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地处热带北缘,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1.8℃,冬红薯能安全越冬,≥10℃活动积温7495.6℃,双季稻安全生长期216天;年平均日照1813.9小时,太阳年国辐射总量111.21千卡/m2,光热充足,适宜双季稻和各种经济作物生长,可一年多熟。但早春常有日平均<12℃低温阴雨天气,连续最各行其是27天,平均13天,造成烂秧,秋季常有寒露风影响晚稻扬花结实。年降雨量为1592亳米,有80%集中于4-9月,明显划分雨季和旱季,往往出现春秋干旱和夏涝。因属浅埋型岩溶地区,地下水很丰富,地下河和地下水库均有。1981年初,在分界行政村境内发现了储水100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库,其他涌水相当可观的井泉遍布全镇。1987年有耕地38792亩,林地15178亩。因为第四纪冲积物,水田土壤多为潴育型潮沙田、潮沙泥田、潮沙泥肉田和黄泥田。由于耕地广阔平坦,有利于机耕。
产业:农业主种水稻,经济作物有蚕桑、烤烟、甘蔗、柑橙、荔枝、三华李、沙梨、香蕉等,为市蚕桑、香蕉主要产区之一。合汉荔枝、云良板栗为有名产品。本乡水利设施虽无大中型水库,但山塘小库有多处。在岭塘、云良和羊义岭等地建有抽水站。平志、广恩二行政村的耕地,受益于南流江排洪站工程的南、北渠。沙牛江埠水渠可灌镇忠、南江、竹美、新联、坡塘等行政村农田7500亩。但由于水利设施尚未完善,地势较高的农田还时有受旱,而地处低洼的部分农田,又易受洪涝灾害。乡办企业有农机厂、汽车修理厂、塑料厂、水泥厂、红砖厂和饮食服务行业等22个单位。1987年收4001万元,居全市乡镇前列。
交通:因在玉林镇郊,形成了公路交通网,各行政村所在地,汽车均可到达。黎湛铁路中途站--玉林火车站,设在本镇。
风情名胜:风景名胜有天后宫,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所建,清咸丰1年(1851年)和光绪24年(1898年),先后为太平天国凌十八、桂东南天地会党李立亭,设立攻打鬰林州城的义军指挥部。风景名胜水月岩,属清代"鬰林八景"之一。

2、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镇

简介:位于平江县北境,与岳阳县、通城县、修水县三县毗邻,距县城43千米,距岳阳市区98千米,距通城县城37千米。镇域清代为南江乡,民国时期建有南江区。建国后为南江办事处、南江区、南江公社。1982年建为乡级镇。1995年,原南江镇、南江乡、昌江乡、石浆乡合并而成今镇。面积196平方千米,总人口7.18万人。辖东街、北街、西街、南街、桥市5个居委会,浆田、大湾、钟家、五角、昌江、中心、显高、柏树、蔡海、庙铺、汤铺、山峰、中坪、凤阳、长源、林场、余坪、高南、桥西、桥东、红门、农科、马安、万家、青峰、凤祥、罗洞、集义、永康、凤乔、崇义、黄裴、源头、双溪、阜山、永强、沙铺、阜西、长潭、群联、坳里、阜峰、上坪、百合44个行政村,714个村民小组。2000年,镇区南江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万人。原石浆乡政府所在地石浆集镇。原昌江乡镇府所在地昌江集镇。南江镇位于平江县北境,当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与岳阳县、通城县、修水县三县毗邻,距县城43公里,距岳阳市区98公里,距通城县城37公里。镇域清代为南江乡,民国时期建有南江区。建国后为南江办事处、南江区、南江公社。1982年建为乡级镇。1995年由原南江镇、南江乡、昌江乡、石浆乡合并而成今镇,集雨面积196平方公里,总人口7.18万人,辖5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714个村民小组。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4074万元,各类税收900多万元,财政收入15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800元。
主体产业:镇区主体产业已经形成。镇区建有各类企业50多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镇办企业南建公司系国家二级企业,拥有职工668人,固定资产800万元。个体企业震宇公司以生产“真空牌”除氧保鲜剂为主,2000年产值1000万元,创税100万元;日新加工厂生产的“五香豆豉”闻名遐迩;云岭公司生产的“幕阜山泉”深受消费者喜爱;利用本地特有名草原料制成的蚊香、卫生香远销6个国家和地区。该镇连续7年获市、县乡镇企业目标管理优胜单位。1983年出席“全国发展个体经济,安置城镇就业先进表彰大会”。由于有地理优势,南江历来商贾云集,边贸十分活跃,建有商厦6栋,市场4个,有个体工商户1500户,200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6亿元。2000年,产生于镇区的国内生产总值6000多万元,各类税收400多万元,财政收入800多万元。
特色农产品:南江镇特色农产品:药材,凌霄,芙蓉,林木,木材,蔬菜,肉牛,山羊,牛至,桤木,百合等。
名胜古迹:镇域西屏幕阜山。山又名天柱山、天岳山、桓山。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此山为二十五福地,称“元真太元之天。”相传汉初张良曾隐于此山中的张师山,汉末吴大将太史慈在此山安扎营幕拒刘表,因名幕阜山。山脉盘桓连绵于湘鄂赣三省边境,“周五百里”,主峰海拔1595.6米,“直凌霄汉上”,又称为“倒插青芙蓉”,奇峦翠幢,多古迹胜景,有“洞天幕阜山”、“禹治水登此”及蒋介石题词“浩气长存”等石刻铭文。山上有沸沙池、青竹扫台、石田三亩、幕阜丹崖等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山高林密,气候适宜,登上山顶,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不失为旅游避暑胜地,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已修通南江镇至一峰尖公路,乘车登上山顶仅需一小时,山上已建有宾馆。
自然资源:镇域有5大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铌、铅、锌、石英砂、长石、云母,尤以长石、云母为最,是全国重要的长石、云母生产地,长石、云母是重要的建筑、陶瓷原料和绝缘材料,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县非金属矿就座落在境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水利、电力资源:境内三水交汇,平江县第二大电站—大江洞电站座落在昌江上游。林木资源:以出产杉木、松木为主,木材蓄积量达13万立方米。气候资源:幕阜山脉一带微域气候得天独厚,是种植反时令蔬菜的理想场所,极具开发潜力。旅游资源:有幕山、张师山等重要的旅游景点。镇域拥有企业232家,从业人员13万人,固定资产总值为8000万元,2000年完成工企业总产值3.4亿元,主要产品有长石粉、云母纸、保鲜剂、塑胶制品、山泉水、蚊香、卫生香、豆豉系列等。
地理交通:镇区南江位于镇域中央,正当冬塔河、石浆河、昌江三水汇合处。由于地势关系,三江之水皆南流,汇合之后再南流入汨水,故称南江。旧时建有石拱桥,故名南江桥。明代即已形成集镇,称南江市。清末民国时期,镇上有酿酒、南货、布匹、雨伞、豆作、铁木、饭店等店铺50多家,多在桥东。1932年,镇区人口1500多人。至1949年,有居住建筑面积5224平方米。1982年建为县属镇时,镇区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有东南街、西北街两条主要街道,常住人口3022人。九十年代以后,镇区发展建设加快。2000年,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万人。主要街道有昌江路,长1.8公里;幕阜大道,长1.2公里,震宇大道,长1.2公里;团结路,长0.6公里。
镇区功能:镇区功能日趋完善。106国道与1834线交贯南江,南岳(阳)公路、南虹(桥)公路连接东西,村村通公路,小城镇设有城市中巴2路,镇内客运车辆可直达临湘、岳阳、长沙、武汉、广州,是理想的商品集散地,每天流动人口1.3万人次以上。镇内自来水厂日供水量为2000吨。有线电视台全天转播18套电视节目。建有“三星级”宾馆,各项娱乐设施齐备。容量7200千伏安、3.5万伏的输变电站更是为南江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8600门程控电话与全国联网,直拨世界各地,建有移动通讯塔2座,联通通讯塔1座,全镇拥有近万台手机。镇中心卫生院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称号。建有光荣院、福利院、敬老院各1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配套齐全。石浆集镇位于南江镇域中部偏东,地处幕阜山下,辐射范围与湖北省境及本县冬塔乡毗邻,是原石浆乡政府所在地。境内有石浆河穿境而过。集镇形成约有几十年的历史。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人。现有个体工商户50多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家。集镇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400万元左右,产生于集镇的各类税收总额约130万元,进入镇财政的收入约135万元。产业主要以南杂、百货、服务业及矿产加工为主。有湘北云母纸厂、云岭资源有限公司、石浆长石粉厂、双溪长石粉厂设此,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年创税收115万元。石浆中学、沙铺小学建在集镇范围内,有石浆卫生院、信用社、有线台、供销社等机构。集镇距平江县城约48公里,距南江镇约5公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电设施基本齐备,修有一条高标准的水泥街道,是邻近沙铺、阜西、阜山、长潭、双溪等5个村96个村民小组的聚散地。昌江集镇位于南江镇域中部偏南,紧靠处南虹公路,是原昌江乡镇府所在地,处昌江南支流昌水之南,因而得名。集镇形成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500人。现有个体工商户50多家,产生于集镇的国内生产总值500多万元,各类税收15万元左右,财政收入18万元。产业主要以南杂、百货、家俱、服务业、养殖业为主。昌江中学建在集镇范围内。有昌江卫生院、信用社、供销社等机构。集镇距平江县城45公里,距南江集镇4公里,距虹桥镇25公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电、路设备基本齐全,是邻近中心、昌江、显高、蔡海、柏树、庙铺等6个村,80个村民小组的聚散地。
南江镇下辖村:南江镇下辖村:浆田村大湾村钟家村五角村昌江村中心村显高村柏树村蔡海村庙铺村汤铺村山峰村中坪村凤阳村长源村林场村余坪村高南村桥西村桥东村红门村农科村马安村万家村青峰村凤祥村罗洞村集义村永康村凤乔村崇义村黄裴村源头村双溪村阜山村永强村沙铺村阜西村长潭村群联村坳里村阜峰村上坪村百合村
南江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0858男37142女33716家庭户户数17800家庭户总人口(总)70700家庭户男37022家庭户女336780-14岁(总)180400-14岁男95360-14岁女850415-64岁(总)4771515-64岁男2508015-64岁女2263565岁及以上(总)510365岁及以上男252665岁及以上女257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