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赵扶镇地图
南赵扶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2001年南赵扶镇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70公顷。总人口42317人,镇政府驻地南赵扶,位于县城东5公里,辖38个行政村。工农业总产值9.1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18元,财政收入674.9万元。乡镇企业逐步壮大:乡镇企业总数达760摊,从业人员6620人,形成了两大主导行业--汽车板簧行业,现有企业16家,从业人员600人,年创产值5000万元;仿古家具行业,现有企业摊点95家,从业人员2000人,以生产仿明清古典家具为主,产品销往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并出口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产值8000万元。南赵扶镇重点企业两个:中赵扶绝热板厂,主要生产钢厂用高级耐火绝热材料,总资产1400万元,拥有职工260人,年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270万元,2001年办理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永城板簧公司,总资产1300万元,拥有职工150人,年创产值2500万元,利税180万元,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沿津保南路形成集工业、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带,现有各类摊点150家,从业人员1700人,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了省市县“普九”验收,教育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南赵扶镇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两个微机室、一个语音室,划拨了两个操场,并增添了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名优特产
金丝小枣:金丝小枣是中国枣资源中品质极其优良的品种之一,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据史料记载,大城金丝小枣栽培历史悠久,年产420万公斤以上。金丝小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铁、钾、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A、C、P、果酸等多种营养成份。中医学认为:金丝小枣具有益心、润肺、合脾、健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美容美颜、调百药、解药毒、助十二经等药用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金丝小枣对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增高等均有很好的疗效。金丝小枣还有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最近医学研究发现,金丝小枣中含有三萜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经常食用金丝小枣,具有抗胃肠道、肝脏恶性肿瘤的作用。金丝小枣在大城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枣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县金丝小枣种植面积已达13.74万亩,进入盛果期的枣树3.2万亩,金丝小枣产量达800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大城县所产的金丝小枣1997年被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确定为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被河北省第一届农博会确定为名优产品。薛家窝头:薛家窝头:百年传统、宫廷贡品―里坦薛家窝头。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古)镇,薛氏独辟蹊径,制做窝头。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光绪末年,太监总管李莲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窝头作为贡品送给慈嬉太后,慈嬉品尝后,大悦,称之为“黄金塔”,并亲书匾额赐给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带广为流传并有史记载。薛家窝头,是根据中国古医学,医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黄豆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配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纤维、细口感。食用后有降低血脂、胆固醇、高血压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经常食用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难以相比的。
大城驴肉:大城县驴肉是地方名优特产,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