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地图
宁城县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宁城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著名热水温泉、迷人的打虎石水库库区、秀美的福峰山、浩瀚的黑里河林海等等是旅游的绝佳去处。从人文资源看,著名的辽中京遗址、辽中京雄伟的大明塔(等相关二塔三塔)、西汉右北平郡治所黑城遗址、乾隆年间修建法轮寺、汉代军事哨所福峰山及培育300多年的陪嫁牡丹吸引了各地的专家与游客,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疗养的好地方。辽中京遗址:辽中京是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规模样式仿照北宋都城汴梁而建,整个城市为方形布局,东西长8华里,南北宽7.5华里。设有三重城墙,呈“回”字形分布,外城居住汉、回、女真等民族百姓,内城主要是契丹平民和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吏,皇城居住的是契丹贵族,皇城内建有祖庙和各类宫殿等大型建筑,造型优美,气势恢弘。大定府一度成为当时北方草原上的第二大城市。元朝末年,朱元璋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时,挟持镇守大宁府的宁王朱权奔燕(元都南京),为防宁王中途有变,放火烧城以绝其后路。至此,这座北方重镇葬身火海,毁于无形,如今只剩下三座古塔、两重城墙和一个点将台。缘此城毁于明朝,帮后人称这里为“大明城”,称城外的大塔为“大明塔”。内蒙古赤峰市辽中京遗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砖塔(俗称大明塔),高达80.22米,周长113米,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的辽代古塔。新中国成立后,辽中京遗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塔:大明塔,位于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管辖范围(原属铁营子镇,后重新规划)306国道旁。辽中京是辽三京之一,是契丹·辽鼎盛时期的都城,是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仅存砖塔三座以大明塔最为著名,建于1007年。辽大明塔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总高82米,基座直径34米,每面长14米。大明塔历时近千年,是全国目前现存砖塔中保存最好,体量最大的古塔。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塔上的菩萨的浮雕栩栩如生,清代乾隆皇帝,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曾题诗称赞。1961年大明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轮寺:法轮寺原为喀喇沁中旗王府家庙,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政府西院。原系元臣济拉玛之后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庙。该寺为清代较著名的十大黄教寺庙之一。法轮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竣工于嘉庆八年(1803年),历经58年。建在辽、金、元时期的灵隆寺废墟之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全寺占面积22000平方米,原有14幢主体建筑和8幢辅助建筑,全部建筑呈现在由南至北、由低至高的一条轴线上。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石、木、青砖青瓦、画栋雕梁,是全县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中最完美的一组建筑群。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黑里河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3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为代表的暖温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峰峦叠翠,森林茂密,有松、柏、枫、椴、柞、桦等几十个树种;有山葡萄、蕨菜、蘑菇、黄花、山核桃、山杏、山枣、山梨等野菜野果。每当春夏之季,各种山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此处还是飞禽走兽的乐园。山鸡、黄莺、山鹰、百灵等飞舞鸣叫,狍子、狐狸出没山林。很久以前这里就是很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游玩狩猎的场所。清康熙帝曾在此围猎。今在打鹿沟门隔河的石壁上仍留有清乾隆帝的御笔题词。护区有鸟类117种,哺乳动物33种。重点保护鸟类19种,重点保护哺乳动物2种,其中鸟类的金雕、勺鸡,哺乳动物的金钱豹、黑熊等是保护区极度濒危物种,已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福峰山:福峰山,辽代称台香山,或称香台山,清时为福峰山,俗称阿圭山,近代称为喇嘛洞山。此山位于宁城县西部甸子镇西南8公里处,是著名的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旅游区。
宁城热水温泉旅游疗养度假区:热水温泉资源得天独厚。中心孔泉水温高达97℃,是全国水温最高的温泉之一。泉水中含多种微量元素,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该温泉开发利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早在辽代,辽太宗及后继皇帝先后来此沐浴。元代鲁王册封热水塘温泉为“神泉”、“圣水”。清康熙帝巡视塞外时也曾在此沐浴,至今留有康熙沐井遗址。现已在其遗址上建起了“圣泉亭”,成为度假村一景。目前旅游度假区内已建成20多家不同规格档次的疗养院、度假宾馆、商务会展中心等,有床位近2000张。交通、通讯和各种健身休闲、娱乐设施较为完备。热水镇已被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城镇建设重点。集疗养、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花园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打虎石水库:打虎石水库是打虎石塞外度假旅游区的中心。一公里长的拦河大坝建于两山这间,大坝两端用白色石条铺砌的172级台阶可供游人攀援。库区设有游泳场和钓鱼台,游人可在浅滩和规定的深水区域尽情游弋,还可以在备有躺椅,阳伞的钓鱼台尽享垂钓之乐。水库里的鲤鱼,鲢鱼数十万计,重者达30公斤。水库还备有各种机帆船和小木舟供游人乘坐和划桨。库区两岸是高耸入云的奇峰怪石,有的象海豹出水,有的似鱼跃龙门,有的如鸟雀出巢,有的象银蛇出洞,还有金龟睬蛋,石人立崖,雄猪卧顶,银象饮水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石像。水库南岩山下有一巨石,相传上唐名将李存孝打死猛虎所在,至今石头上的四个虎爪印清晰可见。
藏龙谷:藏龙谷自然风景区地处燕山北麓七老图山脉,景区内怪石嶙峋、奇峰壮美,走进藏龙谷仿佛走进了颇具意境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异峰巧石、山泉飞瀑及深林奇树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妩媚动人的自然绝景。“藏龙谷”之名更是得益于酷似一条青龙的巨大岩石“青龙岩”。
葫芦峪:葫芦峪位于宁城县西北部小城子镇高桥村。这里是地处七老图山脉的深山老林,北与喀喇沁,南与大城子镇的张麻子村相邻,是宁城县西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该景区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在深山老林中因山峰环绕状似葫芦而得名。风景区内,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刀削,形状千姿百态。遍布峰壑的奇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奇石之上,挺立在险峰巨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阿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景区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间溪水潺潺,水质清澈,可饮可浴,无愧塞外小黄山之美誉。
地方名人
窦景庸:汉族,中京大定府(今宁城大明镇)人,清宁间(公元1056~1064年)及进士第,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少府少监、相国等,咸雍间,授枢密直学士、知汉人行宫副部署事、南院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赐同德功臣,封陈国公、监国史纂修,在辽国政治、文化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辽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卒。朱权:为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封为宁王,进驻大宁(今宁城县大明镇),镇守北方。朱权有兵8万人,战车6000辆,兀良哈三卫骑兵受其节制。明朝外藩除燕王朱棣外,他势力最强。
李培国:(1902-)内蒙古宁城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后任国民政府兴安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
裴文和:(1920-1944),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泉乡范杖子村人。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靠拉唱卖艺维持生活。十八岁时,他参加了当地的“黄枪会”组织,后来又当上“黄枪会”的“法师”。在一次与土匪的战斗中,被打断右腿,成为“颠脚”。1940年9月末,李青山带路北工作组又到裴文和的家乡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裴文和积极响应,带着李侠、林茂庄等10余人参加了革命。1941年3月,上级决定裴文和游击队进关学习整训,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游击队的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主力部队的支持下,游击队武器齐备,军容严整,由裴文和的率领回到承平宁地区,继续开展抗日活动。1943年5月,裴文和担任了承平宁联合县六区分区长、财粮助理、区小队长。1941年6月,裴文和率游击队袭击了喀喇沁新甸警察署。7月,同苏百熙一起率游击队三打松树台日伪警察分驻所,除掉了两个汉奸。8月,裴文和率队参加了攻克宁城的战斗。之后,敌人调集几十倍于我的兵力围剿抗日武装。3月29日,冀东三区队队长高桥在宁城八素台壮烈牺牲,抗日武装斗争环境十分残酷。裴文和带领区干部,遵照冀东区党委:“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指示精神,继续在六区战斗,坚持对敌斗争。1944年4月下旬,裴文和和区干部金玉山等在平泉县平房小沟村开展抗日宣传,安抚烈军属等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裴文和的行踪被敌人发现。4月28日拂晓,敌讨伐队40多人秘密包围了裴文和、金玉山住处。当通讯员发现敌情时,敌人已经呈扇形包抄过来。裴文和、金玉山二人当即决定向东山突围。一阵激战后,裴文和左臂中弹。他斜背起大枪,用手枪继续还击敌人。已经跑到东山坡上的金玉山见分区长负伤,故意大骂敌人,以暴露自己,吸引敌人。金玉山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入狱后被折磨致死。裴文和边打边撤,因伤势过重,行动不便,又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敌人将裴文和的尸体拖至山下,残忍地割下了头颅。1944年4月28日,裴文和壮烈牺牲,时年24岁。
清格尔泰:蒙古族,出生于1924年6月,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今赤峰市宁城县)人。我国蒙古族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就读于归绥蒙古学院,日本东京善邻高等商业学校预科,东京工业大学、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部。1946年后在内蒙古自治学院、齐齐哈尔内蒙古军政大学任教。1949年后,历任中共内蒙古分局秘书、科长、处长,内蒙古蒙文研究会副主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蒙古族语言调查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大学蒙语系主任、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蒙古学协会(乌兰巴托)副主席,匈牙利东方学会名誉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内蒙古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德伯希夫:(1927──),原名金起翔,蒙古族。指挥家、一级作曲家。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人。作品有合唱曲《各族人民心连心》《红旗颂》《北京颂》,合唱《鄂尔多斯之歌》,舞剧音乐《猎人与金丝鸟》等。1946年参加内蒙古文工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东北鲁艺干部理论作曲班。1957年毕业于中央乐团苏联专家合唱指挥班。历任内蒙古歌舞团作曲、指挥、团长,中国音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和内蒙古分会主席。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刘家奎:1929年10月生,内蒙古宁城人,天津动力机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委员会委员,天津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柴油机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工作。其主要成果有,参与4146型柴油机产品定型,至产品换代前共生产6万多台。参与试制和消化吸收引进原苏联技术64on23/30型柴油机产品。参与设计、开发16V2402型铁路干线内燃机车用柴油机。主持设计、开发4160型柴油机,成为包建青海柴油机厂的产品。主持设计、开发的8V130型柴油机,装在"移山180"推土机上,参与"推土机整机可靠性评定技术研究"课题,获1992年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开发为农业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用T6115ZT型柴油机"的研制,于1989年通过台架试验部级新产品鉴定。主持完成引进美国迪尔公司技术"发动机匹配试验大纲"的规定,验证试验合格,认证了可以替代进口的柴油机。近期,正在进行4450CL型拖拉机样机田间使用可靠性750小时作业试验研究。
张贵荣:(1935—1984),原西藏军区司令员。宁城县人,1948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主任教员、团长、步兵学校副校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是全国六界人大代表;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作战勇敢;张贵荣因病于1984年1月15日逝世,终年49岁。张贵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他热爱党,忠诚党的事业,特别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贯彻执行。他党性强,作风正派,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深受干部、战士的爱戴。他热爱西藏,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建设西藏边疆做出了贡献。
乌国庆:蒙古族,中共党员,1936年出生在内蒙古宁城县汐子镇的八楞罐牧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侦查专家,是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之一,公安部正局级侦查员、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擅长侦破爆炸大案。凡是公安部挂号的大案他几乎都参与过侦破,如上世纪80年代的“二王”、“三张”案件;90年代的浙江千岛湖数十名台胞被杀案、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2000年以后的大连“5·7”空难、张军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等特大和疑难案件,从未失手,被誉为“中国当代的福尔摩斯”。乌国庆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光荣称号,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一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先后多次荣立一、二、三等功。
马德海:男,汉族,1942年11月9日生于宁城县汐子镇柏林营子。幼年在本村读小学,1962年八里罕高中毕业,即在汐子镇中学任教,1966年读内蒙古师范大学函授专科毕业。1970年在汐子镇轴承厂当工人,后任厂长。1983年任宁城县卷烟厂副厂长,1984年任宁城县八里罕酒厂厂长。纵观宁城老窖二十几年长久不衰,健康快速发展,即是马德海创业理念的真实写照。1983年,一纸调令马德海挑起了宁城老窖酒厂厂长的重担。当时,宁城老窖虽然连续5年蝉联了内蒙古自治区同类产品之冠,但因多种原因经营形势并不乐观。所以在全国第四届白酒评比中名落孙山。为了东山再起,给企业闯出一条生路,马德海从整顿厂纪入手,制定了经济责任制,下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成功地完成了酒厂的4次扩建改造的基础上,实施“名企、名品、名人”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使宁城老窖的牌子越叫越响。
王利民:男,汉族,1949年8月生,内蒙古宁城人,1972年12月入党,1968年8月参加工作,黑龙江省委党校党政干部专修科毕业,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2000—2001年,任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2001—2008年,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008年1月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呼格吉勒图: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49年10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人,教授,现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赵洪祝,男,汉族,1947年7月生,内蒙古宁城人。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6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本科毕业。
斯琴高娃:女,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艺术指导、《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荣誉主编。蒙古族,1950年1月19日出生,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人,(大城子蒙中毕业)瑞士籍。1965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演员、报幕员。1979年在故事片《归心似箭》饰演角色,获文化部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198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82年因在影片《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了女主角虎妞的银幕形象,展现了角色的复杂性格和鲜明色彩,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六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后主演影片《似水流年》,于1985年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1986年后定居瑞士。至今仍然活跃在国内影视剧界,并以她瞩目的艺术成就傲立艺坛,尤其是导演及主演的老舍先生话剧名作《月牙儿》可谓震惊剧坛,从而展示了她在话剧艺术上的完美追求!
陈向东:1956年3月出生,工程师。1974年于宁城县小城子中学毕业后在家务农;1977年至1980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学校读书;1980年8月至1984年12月在宁城县朝阳山水保站工作;1985年1月至今在宁城县劳动局工作。先后研究设计出丘陵地区引水排灌石板式跌水工程;高山提水灌溉工程等项目。1993年又研制成功了"一种夜光笔",专利号:ZL93204526X。由于在科研方面的杰出贡献,曾先后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械及新闻媒体编入专籍中。
赵东:男,蒙古族,1956年12月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人,197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参加工作,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同等学力研究生班毕业,副研究员。1998年8月,担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被自治区高校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2001年9月-2003年7月在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学习毕业。2001年7月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6月22日至今,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剑:男,1961年12月出生于内蒙宁城,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1997年被国家教委公派到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大学留学,2000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任安全技术及工程辽宁省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煤炭劳动保护学会理事,通风专业委员会常委,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9年)。辽宁省高等学校首届十佳青年教师(1999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0年)。辽宁省学科拔尖人才(2003年,省315工程30人层次),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1年,315工程100人层次)。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陈国庆:男,蒙古族,共产党员,1964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人,应用数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大学校长,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内蒙古数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青联副主席。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高校“11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宋庆:字广大,1965年出生于内蒙古宁城,师从内蒙美协理事孙廷宗,李广德学习绘画,后在2000年由中国美协主办首届山水,花鸟,人物高研进修班受艺于刘大为,杜滋龄,郭怡,郭石夫,白夷延,何家英,陈玉铭,霍春阳,崔晓东,梅启林等20多位国内知名画家指点。现主功山水,人物,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塞,荣获金奖,银奖,佳作奖。并入编于<中国书画,艺术精选作品集>,其作品在国家博物馆乃德国,法国巡展和收藏,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家协会会员,宁城美协副主席。
大明镇
全面实施“十项工程”打造和谐亮丽新大明:为改变城镇建设的落后面貌,大明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力度,大手笔,新举措,按照休闲、娱乐、生态、宜居的规划理念,打造和谐亮丽新大明。2010年,这个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在全面系统、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十项工程。一是投资700万元,完成政府办公楼4100平米和900平米配房建设工作,并力争在10月份实施政府办公地点整体搬迁,改善办公条件的同时,实现政府办公地点的正式回迁,从而推动全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定位,为小城镇建设打造最为根本的前提条件。二是投资2000万元,完成政府门前10000平米商业开发楼建设,聚拢经济实体,提升镇区人脉,该工程计划10月未竣工。以上两项工程已经启动施工。三是投资1180万元,建设大明小学教学楼、宿舍楼和学生餐厅,总建筑面积7900平米,进一步改善大明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四是投资30万元,建成一处占地107亩的大明农贸市场,为镇区内商贾交易提供平台,促进商贸流通,该农贸市场已经于5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五是投资3600万元,对大明农贸市场两侧进行开发,建设商业用房,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现在,征地工作已经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准备在6月份挂牌出让。六是投资600万元,年内实施镇区集中供水供热工程,进一步膨胀城镇人口,使镇区内人口达到10000人。目前供水项目正式启动,供热工程正在筹备之中。七是投资100万元,完成城西路的油路装铺工程,现在市政公司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八是投资260万元,继油路装铺完成后,实施城西路的硬化、亮化、绿化、排污等工作。同时建设一处垃圾处理场。九是投资236万元,完成全镇危房改造工作,保障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十是投资300万元,计划筹建文化广场,选址在政府门前306国道南,占地20亩,今年计划完成征地工作。为完成十项工程,镇党委政府号召全镇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充分看到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优势,努力克服资金短缺、土地难调、部分群众不支持等小城镇建设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专项工作推进组,抽调国土、村建、交通、环保、水利等主要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为推进组成员,明确职责、明确分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使全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走上规范化、秩序化轨道。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做到有一条完整的思路,有一套合理的规划,有一系列可操作性较强的经营方法,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