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地图
平湖市相关地区地图:
区位优势
平湖区位交通较为优越。平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市区至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均只有一小时车程。沪杭高速公路、乍(平湖乍浦)嘉(嘉兴)苏(苏州)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连接线、杭(杭州)浦(上海浦东)高速公路等高等级道路在平湖市均有出入口。境内有浙北唯一的进出口海港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乍浦港,现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个、千吨级泊位8个,综合通过能力突破2000万吨/年,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万标箱,已步入国家中型港口行列。
产业特色
平湖产业特色比较鲜明。近年来,平湖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三次产业结构为5.6:65.8:28.6。工业上,形成了服装、光机电、造纸、箱包等四大支柱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去年全市规模企业共738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有9家、超亿元企业有92家),实现工业产值548亿元,增长23.3%。服装业,现有企业1600多家,年产服装2.6亿件(套),约占全国的2%;去年231家服装规模企业,产值达到124.96亿元。服装产品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是首批“中国服装跨国采购基地”试点地区。光机电产业,是平湖近年来依靠外资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大产业,目前已形成以微电机、精密机械及其装备、光电子为主打产品的特色,是国家级火炬计划光机电产业基地。在外资光机电企业的带动下,本土的光机电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晨光电缆、紫光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去年100多家光机电规模企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造纸业,是全国包装纸重要生产基地。年产规模70多万吨,去年景兴纸业股票成功增发,发展势头看好。箱包业,是全国三大箱包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有200多家企业,年生产各类箱包近2亿只。近年来,服装、箱包传统产业转型加快,积极争创名牌,加大内销市场拓展力度,目前已创三个中国名牌。除了这四大支柱特色产业以外,平湖的童车、洁具行业这几年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童车整车生产企业40多家,洁具企业120多家,产量约占全国的15%和20%,是中国童车生产基地和卫生洁浴重要生产基地,新埭镇获得“中国卫浴名镇”称号。农业上,现代农业园区、水产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通过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绿色、无公害、品牌化和标准化生产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了花卉苗木、瓜果蔬菜、食用菌和特种养殖等特色生态农业,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市。服务业上,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服务业投资增幅逐年提高。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健康发展,东湖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成为平湖城市的一张名片。
行政区划
平湖市人民政府驻当湖街道胜利路,邮编:314200。代码:330482。区号:0573。拼音:PinghuShi。平湖市辖3个街道: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7个镇:乍浦镇、新埭镇、新仓镇、全塘镇、黄姑镇、广陈镇、林埭镇。2000年,平湖市辖9个镇、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0789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当湖镇124351、乍浦镇57159、新埭镇54916、新仓镇44479、黄姑镇53928、全塘镇35188、广陈镇40564、林埭镇39871、钟埭镇17651、曹桥乡39792。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交通条件
平湖市交通便利,沪杭高速公路在该市有两个出入口,分别相距12km和13km;从该市乍浦镇起点的乍(浦)嘉(兴)苏(州)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横贯本市的杭浦高速也已建成通车,并在距离市区仅3公里处有出路口;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穿过本市曹桥街道,并有1个出路口;01省道、07省道和市内四通八达的乡镇公路网,使平湖与上海经济区内大中城市保持十分便捷的交通,使本市与上海中心城区,浦东新区,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仅1小时左右车程;水路交通也十分方便,有16条水上航线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相连,南部由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宁波,被孙中山先生提名的“东方大港”--乍浦港已开辟为嘉兴港区,成为浙江省四大港口之一,浙北地区唯一的海河联运航线——300吨级乍(浦)嘉(兴)苏(州)航道,将乍浦海港码头与黄浦江和京杭运河等主要内河航线连接,为货物运输提供了低成本的便利通道。铁路客货运输也相当便利,嘉兴火车站与平湖相距29公里,为铁路运输的中转站。
历史沿革
平湖历史悠久,据大坟塘遗址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盐县,今平湖市境为海盐县一部分。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镇东湖一带)。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明宣德五年(1430)从海盐县分出大易、武原、齐景、华亭四乡,建为平湖县,县治设当湖镇,属嘉兴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以后,建置长期不变,境域基本稳定。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湖县,设立平湖市。2000年,进行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将原来的286个行政村调整为138个。2004年,进行撤镇乡建街道和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来和10个乡镇调整为3个街道、7个镇,即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乍浦镇、新埭镇、新仓镇、黄姑镇、全塘镇、广陈镇和林埭镇。
当地特产
平湖西瓜已有八百年的栽种历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优点,被誉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内外,曾远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平湖优质西瓜品种层出不穷,从二十世纪初引种的"马铃瓜",解放初期的"解放瓜",二十世纪60年代起的"中育"系列瓜,直到近年来的"平优一号"瓜等,多次获得省级西瓜品评会第一名。在西瓜上雕出各种精美的图画,内置蜡烛或电灯的"西瓜灯"艺术,乃平湖人之独创。1985年7月,平湖举办了建国以来首届西瓜灯会。1991年以后,每年举办盛大的西瓜灯艺术节,中央、上海、浙江和日本有关媒体作了报道。平湖糟蛋柔软晶莹,醇厚芬芳,营养丰富,鲜美开胃,有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既是佐餐的冷食佳肴,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礼品。它创制于250多年前的清雍正年间,嗣后作为贡品,受到乾隆皇帝御赐金牌嘉奖。先后在"南洋劝业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南京品物会"上展出,博得中外人士的好评,并获巴拿马博览会颁发的奖牌。解放以后,在同类产品评比中名列前茅,连获部级优质产品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曾受日本前首相田中等国外友人的好评,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