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黔西南州地图 >
普安县地图
普安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人物

【普安[《神僧传》卷第五]】,释普安。姓郭氏。京兆泾阳人。小年依圆禅师出家。苦节头陀。晚投蔼法师。通明三藏常业华严。诵读禅思准为摽拟。周氏灭法栖隐于终南山之楩梓谷。时有重募捉获一僧赏物十假。有人应募来欲执安。即慰喻曰。观卿贫煎当欲相给。为设食已俱共入京。帝语此人曰。我国法急不许道人民间。你复助急不许道人山中。若尔遣他何处得活。宜放入山不须检校。于是释然复归。隋文创历佛教大兴。广募遗僧依旧安置。时楩梓一谷三十余僧。应诏出家并住官寺。唯安依本山居守素林壑。时行村聚惠益生灵。末有人于子午虎林两谷合涧之侧。凿龛结庵延而住之。初止龛日上有大石正当其上。恐落掘出逐峻崩下。安自念曰。愿移余处莫碎龛窟。石遂依言迸避余所。大众共怪。安曰。华严力也。未足异之。又龛东石壁涧左有索陀者。川乡巨害纵横非一。阴嫉安德恒思诛殄。与伴三人持弓挟刃。攘臂挽强将欲放箭。箭不离弦手张不息。努眼舌噤立住经宿。声相通震远近云会。乡人稽首归诚请救。安曰。素了不知岂非华严力也。若欲除免但令忏悔。如语教之方蒙解脱。又龛西魏村张晖者。夙兴恶念以盗为业。夜往安所私取佛油。瓮受五升。背负而出。既至院门迷昏失性。若有所缚不能动转眷属乡村同来为谢。安曰。余不知盖华严力乎。语令忏悔扶取油瓮。如语得脱。又龛南张卿者。来盗安钱袖中持去。既达家内。写而不出。口噤无言。即寻归忏复道而返。有程郭村程晖和者。颇怀信向恒来安所听受法要。因患身死已经两宿。缠尸于地伺欲棺殓。安时先往鄠县返还在道。行达西南之德行寺。东去晖村五里。遥唤程晖和。何为不见迎耶。连唤不已。田人告曰。和久死矣无由迎也。安曰。斯乃浪语吾不信也。寻至其村厉声大唤。和遂动身。旁亲乃割所缠绳令断。安入其庭又大唤之。和即倔起匍匐就安。令屏除棺器覆一筥笭。以当佛座令和绕旋。寻复如故。更寿二十许岁。后遇重病来投乞救。安曰。放尔游荡非吾知也。便遂命终。昆明池北白村老母者病卧床枕失音百日。指撝男女。思见安形。会其母意请来至宅。病母既见不觉下迎。言问起居奄同常日。遂失病所在于时声名更振。村聚齐集。各率音乐。巡家告令欲设大斋。大坊村中田遗生者。家徒壁立而有四女。妻著弊布齐膝而已。四女赤露大女名华严。年已二十。唯有粗布二尺拟充布施。安引村众次至其门。愍斯贫苦遂度不入。大女思念。由我贫煎不及福会。今又不修当来倍此。周遍求物阒尔无从。仰面悲号遂见屋甍一把乱床(音迷)用塞明孔挽取抖捒得谷十余挼以成米。并将前布拟用随喜。身既无衣待至夜暗。匍匐而行趣斋供所。以前施物遥掷众中。十余粒米别奉炊饭。因发愿曰。女人穷业久自种得。竭贫行施用希来报。辄以十余黄米投饭甑中。必若至诚贫业尽者。当愿所炊之饭变成黄色。如无所感命也奈何。作此誓已掩泪而返。于是甑中五石米饭并成黄色。大众惊嗟未知所以。周寻缘构乃云。田遗生女之愿力也。斋会齐率获粟十斛。寻用济之。安办法衣仍度华严。送入京寺。尝于龛侧村中缚猪三头。将加烹宰。安闻往赎。社人恐不得杀增长索钱十千。安曰。贫道见有三千。已加本价十倍可以相与。众各不同更相忿竞。忽有小儿裹腹来至社会助安赎猪。既已诤竞。因从乞酒行饮行舞焜煌旋转。合社老少眼并失明。须臾自隐不知所在。安即引刀自割髀肉。曰此彼俱肉耳。猪食粪秽尔啖之。况人食米理足贵也。社人闻见一时同放。猪既得脱。绕安三匝。以鼻喙触。若有爱敬。故使郊之南西五十里内鸡猪绝嗣乃至于今。其感发慈善皆此类也。以大业五年十一月五日。终于静法禅院。春秋八十。《佛教人物传》

普安县主要商品(行业)

煤、电力、茶叶、烤烟、红皮大蒜、银杏、天麻、百合、核桃、人参果、杜仲、苡仁米、生姜。

其它意义上的普安

其它普安地名建制:除四川省剑阁县普安镇外,还有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岳池县普安镇以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等。另有四川省宜宾县普安乡、四川省简阳市普安乡、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这里主要介绍普安县和影响更为深远的剑阁县普安镇,相关同名乡镇参见词条普安镇、普安乡。
历史上的普安地名建制:普安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常用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名,如普安郡、普安县、普安郡国、普安军节度、等,主要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及周边地区,治所普安(今四川剑阁普安镇)。以此还衍生出封建王爵,如普安郡王、普安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南宋孝宗,他即位之前曾做过普安王。
历史人物普安:普安(公元530年-公元609年),名僧。俗姓郭,陕西泾阳人。少年出家从止圆禅师习苦行头陀,摒绝世务,辛苦执劳。后投奔昙霭法师,研读《三藏》《华严》诸经。北周武帝时逐佛法,他隐居于终南山中,约静渊法师同住,研讨玄理。又邀三十余人前往聚会,与他们同习经典以乞募衣食度日。隋文帝在位,大兴佛教,召还逃僧。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文帝昭命普安返回长安,任太子门师,住静法寺中。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09年)十一月五日,普安卒,终年八十岁。葬于终南山至相寺,并建普安塔。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四川省剑阁县普安镇

简介:普安镇地处剑阁县中部偏北,一直以来,普安镇都是作为剑阁的县城而存在。是剑阁县的经济、商贸、文教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现城市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余人。同时还是四川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别称剑州古城或剑阁古城。2003年9月,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普安镇迁至下寺镇,原为县城所在地的普安,遂成为了剑阁的老县城,城市逐渐以镇名“普安”代指,不过很多场合和大多数本地人仍习惯称之为“剑阁”。
发展沿革:把剑阁县的普安镇称为蜀门锁钥,是再确切不过的,因为它离剑门雄关只有40公里。站在古城的钟鼓楼上,就可以眺望巍峨雄伟的“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的剑门关。普安古镇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古镇仅是一围城墙,数家社火,规模小,唐代便已有一定规模并为军事重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乱一行人马途经此地,驻跸在郡城,歇息三日方去。南宋升格为隆庆府。元代因广元、剑阁一带为蒙、宋交战的战场,普安镇毁于战火。明成化十年重修,城型制保留至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普安镇与战争结缘,文化遗迹也十分丰富。上个世纪的普安镇城区发展十分缓慢,其原因与其所处的地形有直接的关系。正北边的仆船山,东北边是卧龙山,东南边是鹌鸣山,南有天榜山,正西边是汉阳山,把普安镇围了过严实,闻溪河自西北流来,穿镇而过,遇鹌鸣山折向北再向东流去,使镇有了灵气。古镇垣依山榜水建在汉阳山麓,为明代形制。明以前的古镇已不复存在。如今的钟鼓楼古建筑区,依然如故地保留着旧貌,木结构的建筑街区上商店林立,二楼是用作居住,街上人来人往。由于古镇地势高低不平,且又狭窄,古建筑区就在古镇的最低处,108国道和通往阆中的公路从旁边经过,使得古街少了车辆的侵扰,多了几分宁静,远到而来的乡亲到了县城,一定要在这里赶赶场,购一点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顺便到茶铺里吃吃茶,摆摆龙门阵。古街区能够较好的保留,就在于新城区都在古街以外的地方。少了战争的普安镇,仅仅作为川北浅山区的一个交通点而存在,其军事作用已失去。加上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普安仅仅只有政治功能的发挥。随着2003年9月剑阁县城迁往紧靠绵广高速公路的下寺镇,普安唯一的政治功能也将失去。剑阁县城迁址下寺镇后,普安镇的经济一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05年开始有所好转,现城市建设又有新的突破,继续保持着全县第一大城镇的地位。现在并今后长期仍为剑阁县地区的经济、文化、商贸、教育、交通和物流中心。城市经济提升较快,城市面貌今非昔比。
历史文化:普安古镇地处金牛古道上,当来自中原的文化,翻越秦岭和剑门关后,没有理由不相信文化不在这里停留下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剑阁凭她山川之秀,地理之灵,文物之丰,关隘之雄,令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倾倒而折腰,无数诗人骚客为之惊叹而吟咏,众多丹青妙笔为之倾慕而泼墨。蜀汉刘备、诸葛亮、张飞、姜维,唐代皇帝李隆基、李儇,前蜀主王建,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都曾在这里出入,留下了胜迹。据史料记载,王勃,李白、杜甫、芩参、柳中元、李商隐、苏询、苏辙、陆游、李调元、郭沫若等不同时代的诗人,当代伟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徐向前等,都游历了剑门关,途径了剑阁,留下了英明或杰作,为剑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地灵必然出人才。在这块古朴的土地上,带有名人,其中特别著名的有出生于普安的南宋的礼部尚书黄裳,出生于普安镇南20里徐石盘山下赵家湾的明代兵部尚书赵炳然,出生于剑阁下寺河马沟、却撰写了成都望江楼的130字佳联的清代翰林、官居湖南布政使的李榕。受中原文化传播和梓潼七曲由的文昌文化的影响,在普安及周围留下了大量的宗教文化遗物,如鹤鸣山的道教、觉苑寺的佛教等都发出璀璨的光芒。
南门箭楼:明代建筑,清代进行过维修。通高13米,门额刻石,题“秀分阆苑”,石砌拱劵门洞,双扇木门,外包铁皮,乳钉突起。两侧石柱浮雕“野鹿街花”、“吉祥如意”纹,石柱与左右两边城墙墙体紧紧衔接成为整体,如今城墙尚保留有467米,箭楼高筑门洞之上,重檐歇山式,筒形陶瓦顶。龙泉涧从门前流过,箭楼白城隍,翘首望之,巍然屹立,城门紧锁,固若金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钟鼓楼:始建于唐代,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为川北唯一过街式钟鼓楼。楼的底层为7根四面各宽75厘米,长5.2米的粗大方形石柱,9根粗大通直的圈木柱配合施用,东面排列石柱4根,西南排列石柱3根、木柱1根,中间平行两排,各4根木柱,均齐矗立在石刻柱础之上那个。平面呈长方形,宽9.6米,长12米,面积115.2平方米,架设木抬梁、楼袱、托起重檐歇山屋顶三层。翼角凌空,气宇轩昂。底层无墙体,四通八达,其东通向东门,西通向西街,其南临南门,北紧抵火神庙,东西贯通,为古蜀道必经之路,比经之楼。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明清建筑,座北向南,据南门近在咫尺。平房,小青瓦屋面。正殿正面6柱,分为当心间,两次间和两稍间,屋顶有脊饰,两侧有配殿。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位于南门外横跨龙泉涧上,建于明代弘治中期。用青石单跨连瓣拼合而成,建桥技术独特,为四川有名的古桥之一。桥长7米,净跨5.1米,天高5米,而宽3.3米。桥因裂缝变形,1987年仿原样重修。
鹤鸣山:位于普安镇东南,山虽不高,却因有唐代摩崕石刻造像等文物古迹数十处,石崖沿山,树林阴翳,历代为登高揽胜之地。鹤鸣山,又名东山,相传山上曾有黄鹤鸣啼而得名,道教始祖张道陵曾在此学道。以“三绝”一塔而闻名,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鹤鸣三绝”一塔是:道教造像、重阳亭与《剑州重阳亭铭》、《中心颂》摩崖碑,一塔指的是六级浮屠剑州塔。
鹤鸣山道教造像:开凿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在唐武宗毁佛兴道后十二年。山上有造像4龛1尊,除一尊露天外,其余皆刻于龛内。露天造像为圆雕立体像,仅存大半身,身着宽领大袖的道袍,头上有髻,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混元珠,形象古朴、自然。第一号龛的保生天尊像为代表作,神态肃穆,左、右有浮雕甲胃武士像多组,每组五六身,两眼圆睁,虎虎有生气。
重阳亭与《剑州重阳亭铭》:重阳亭位于鹤鸣山之绝顶,始建于唐大中八年(854年),千余年来屡毁,现亭为1983年仿唐重建。唐宣宗大中年间,蒋侑由湖北江陵县令擢升剑州刺史,在任3年,重视文治,实施惠政,民康物阜,社会安定。八年秋,在东山建重阳亭,并请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柳仲郢幕府充任幕僚的好友李商隐撰写了《剑州重阳亭铭并序》一文。铭文盛赞蒋侑为侯,“三年大理,天讼断体,市贾平狱,“平乐以康”,“又亭东山,号曰重阳,以醉风日”。蒋侑在任3年,虽“无赫赫之名,而有去后之恩”,“去之日,州留其像于东山,祀之,铭文末行署撰写者姓名、职务、籍贯以及脱稿日期:“大中八年九月一日太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铭文前有序言200字,正文四言歌行体,凡48句,192字。收入《四部备要》之《樊南文集》。碑采用红纱石,质细而软硬适度,宜刻宜雕,碑高190厘米、宽85厘米、厚20厘米,顶端左右截角,小篆阴刻“剑州重阳亭铭”6字,竖排两行,居于正中,字大9厘米。碑文楷书阴刻,竖排21行,共415字。唐碑唯书写者,镌刻者均不留姓名,论其书法艺术,有功力而少风格,可能为剑州地方名流书写,绝非唐代名家之手笔。明代李壁为了保护唐碑,将其竖立于重阳亭内的碑位,移置于重阳亭左侧的石窟内,始得完好保存至今。
《中心颂》摩崖碑:碑高312厘米,宽384厘米,字径为16厘米。碑字楷书竖行,由左至右排列,全文共332字。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结,曾青自讨伐安禄由叛乱。碑文是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63岁时所书。他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颜书刻石篇幅较大,字数较多的搫窠大字中,当以此为代表作。原碑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六月刻于湖南祁阳县浯溪旁摩崖上宋绍熙中,通判隆庆府(今剑阁县)事吴盱摩刻于此。
剑州白塔:六级浮屠剑州塔,又名“文峰塔”,古人以单数束阳,故建踏层数历来取阳舌阴,常为七级、九级、十一级、十三级塔。唯有剑州白塔八角六级密檐式砖石塔,一反常规。乾隆35年(1770年)开工修建,历时8年。平面为8边形,塔身6层,通高21.70米。塔内环壁设踏道,盘旋而上,可登临心室及第五层。200多年,经多次地震、风暴袭击,安然无恙。
十大政纲石刻:“十大政纲”即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刻于顺城街城墙石壁上。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途中,红三十军一个师曾在普安驻扎一月,政纲即当时书写镌刻。全幅总长11.4米,宽1.7米,字径约18厘米。共10条145字,阴刻楷书,字体工整,后款刻中国工农军政治部。当年4月上旬,红军离去,群众为保护石刻,曾以石灰泥填涂。1952年,中央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县,始洗揭还原。是全国唯一规模最大,内容完整,保护较好的石刻十大政纲。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剑门雄关:位于普安镇以北30公里处。它断崖峭壁,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峰峦叠嶂,绵延数百里:千仞壁立,宛如一道天然城郭,把自秦岭千里而下的群山横阻在这里。大小剑山七十二峰,危峦起伏,犬牙交错,石角北向,倚天如剑。乔币中断处,两山相峙如门,故名剑门。因其山势巍峨,道路险峻,素以”天下雄关“著称。晋人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杜甫《剑门》诗有“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三国时诸葛亮相蜀,曾设关戍守。关侧有姜维屯兵抗钟会处,营盘嘴遗址至今犹存。原关门高峙,上有箭楼三层,下层洞口门额正中镶嵌“剑阁”二字。城洞上的阁楼正中悬“天下雄关”金色大字的横匾。顶楼正中的匾额上题“雄关天堑”三层箭楼的四角均吊有金铎,锒铛声响,昼夜不息。可惜,这座历时千百年的箭楼在修川陕公路时拆毁。现今的关楼是1992年重建的。

普安县潜在主要商品

黄金、铁、硅、铅锌、钠、铁、白银、汞、磷、钾、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