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桂林市地图 > 荔浦县地图 >
蒲芦瑶族乡地图
蒲芦瑶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荣誉

蒲芦瑶族乡曾获得全县“文明集镇”称号,乡党委政府还获得区级“文明庭院单位”和县级“文明庭院建设单位”。乡书记还多年被市县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委书记”、“抗冻救灾先进个人”。

文化旅游

纳兑瑶寨:纳兑瑶寨位于蒲芦瑶族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蒲芦街约3公里的山腰上。这个瑶寨昔日只有在半山腰和河边的两条小路出入,进则容易,退却很难,故取名“难退”村;后由谐音演变成今名。据清代荔浦《村落考察》记载,该屯建于清代同治(1862--1874)年间,距今约130~140年。村寨内主要是冯姓人家,另有赵、罗、邓、李等姓氏,但都是冯姓的裙带亲族。建村初仅冯成凤一户,繁衍至今已有300多人,与赵、罗、邓、李等姓计有65户,329人。据冯氏保存的《千家洞古本》和《过山榜碟》记载,村民都是盘王的后裔,是名副其实盘瑶,也叫过山瑶。村寨内瑶民信奉道教,崇奉盘王,至今尚保存有《盘王歌》书及道教的多种经书。瑶语、瑶绣及瑶民婚、生、丧、葬以及服饰等风俗习惯尚完全保持,头饰为尖塔形。纳兑瑶民昔日受尽了盘剥与欺凌,过着半饥不饱的苦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瑶民才彻底翻了身,过上了较好的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纳兑瑶寨以她秀丽的景色,浓厚的民族风情及便利的交通仅1989年至1994年短短的几年中先后四次迎来了美国、泰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及瑶族朋友前来考察访问。
天河瀑布:天河瀑布(也称蒲芦瀑布)座落于蒲芦瑶族乡黎村,距离县城37公里,距桂林139公里。方圆850公顷,因景区有一条河环绕青山顶上行,流成了一个平湖,湖水漫过而形成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瀑布高度88米,宛如天河之水而得名,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这里的一切保留了原始森林原汁原味的真面目,展示在旅人面前的是秀丽的潺潺流水,幽静的深山老林,奇特的植被树木,美丽的山野田园,这片原始森林,会给人留下“幽、奇、绿、静、美”的深刻印象。天河瀑布附近有着茂盛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各类树种分布错落有致,绿意盎然,层次不一,风吹叶动,巍然成海,静寂闲谧,春夏秋冬四季色彩变幻。在巍巍林海中,时常有黄羊鹿出没,松鼠、山鸡逗趣,穿梭林间,自在逍遥,平添了无穷的乐趣,更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娃娃鱼栖息溪流里,让人处处惊喜,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交融。天河瀑布所在地已经辟为生态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内设有瑶族风情的木楼宾馆、餐厅、会议室,是地方旅游、休闲、度假、会议的首选之地。

经济概况

2002年该乡国民生产总值7864万元,财政总收入2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65元。全乡年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1600元增加到2007年的2457元,年收入600多元的4个自治区级贫困村村民已开始脱贫。随着全乡社会经济的逐年提高,瑶乡城镇建设步伐随之加快。地方主产,蒲芦乡主种水稻,兼种玉米、红薯、木薯等,特产香菇,木耳、松脂,油茶产量在全县名列第三,其中盛产八角、毛竹、生姜、秋植荷兰豆、中药材等。由于地处山区,污染小,山地气候独特,非常适合八角生长,种植面积达7500亩,年产干八角2000吨以上。2005年末全乡已建成11000亩毛竹生产基地、120亩罗汉果种植园、12000亩八角、1000亩生姜基地,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木竹产业,全乡有林面积98813亩,其中松林28346亩,杉林11132亩,油茶林6192亩,竹林4958亩,除松杉林外,还有杂木林38744亩,年产竹木为全县之冠。乡镇个业亦以竹木加工为主,目前有木衣架厂5个,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香港、东南亚、日本等地。

区划人口

全乡现辖蒲芦社区居委会;万福、万全、黎村、甲板、古立、福文、桥乐、下龙8个村委会,104个自然村,2000年统计人口数为9255人,2003年末总人口1.04万人,2005年末1.0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44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1%,瑶民属盘瑶,又叫过山瑶。

自然资源

蒲芦瑶族乡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各种飞禽随处可见。集瑶族风情与原始森林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天河瀑布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位于该乡境内,距县城38公里,即将建成。该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重晶石矿储藏量约200万吨。

古今传说

古时,蒲芦盘瑶在千家峒的先民,也曾创造有文字(瑶族女书),后因官兵追剿、种族主义的奴役而四处逃散,致使未能传播和发展。但在唐代和宋代,瑶民就开始学习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编篡各种典籍。《过山榜牒》、《千家峒古本》、《盘王歌》和许许多多的宗教经书、歌本、绘画、宗支簿(族谱)、杂录等都是瑶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其中《盘王歌》就是盘瑶的一部古老的诗歌集成和长歌代表,长达3000多行。现在蒲芦瑶族许多家庭中均有其传抄本,对瑶族文化、文学民歌占有重要的地位。瑶族最大的节日是盘王节,但因游居分散不定,蒲芦瑶民在蒲芦定居后,仅1986年11月17日(农历10月16日),在政府的支持协助下,始在蒲芦乡政府驻地蒲芦街举行本县首届庆祝盘王节活动。蒲芦盘瑶最经常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多在冬季和正月择日单家独户进行。主要内容有道公祝愿和庆祝丰收的讼经书、道公的“捉龟舞”,有青、壮年的“出兵舞”、“收兵舞”和“长鼓舞”。长鼓舞仅古立村的个别老人会跳。蒲芦瑶民很爱唱山歌(瑶歌),素有“无山不有瑶,无瑶不唱歌”之说。山歌唱是蒲芦瑶民最经常的文化活动。瑶歌对唱,有远方客人来村对唱、刮闹热山对唱。一般是主方邀请先唱,客方答唱,或客方提问(含盘问)主方解说答唱。其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有记叙民族历史的古歌,有反映婚姻的爱情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还的祝愿感谢的礼节歌等等。他们对歌才思敏捷,出口成歌。最值得称颂的是瑶族妇女。他们不但善于挑花、刺绣,善理家务,且甚顽强、聪明,与男子一道干苦活重活,共同负担一切农事,在长期的山居生活、生产中,很早就认识了各种草木属性,宋、元时代就已常采药为人治病。明籍就载有:“瑶人善识草药,取以疗人疾,辄效”。其时,他们不仅为本民族治病,而且在耕作之余,常入山采药,沿街行医,或负药入城,跨州过县,替其他民族治病,享有很高声誉。现在蒲芦瑶民采药外出行医、售药的更多。据蒲芦乡个体协会1984——1989年统计,每年外出行医、售药的平均达120多人,其中1984年最多,达182人。他们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祖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