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常州市地图 >
戚墅堰区地图
戚墅堰区相关地区地图:

水陆交通

戚墅堰水陆交通便捷。隋大业年间开凿贯通南北大运河,可“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北宋庆历年间,浚治戚墅港,是“为邑东南入湖之要途”。南宋嘉泰年,设南北戚墅港,南导入太湖、北引至长江,戚墅堰“枕江蹈湖”是为然。运河岸畔的塘岸则是陆路通衢之途。明人汤沐称“东西二官塘大道,西通京国、东接闽越……实朝廷之筋脉之络,小民喉吞之道”。另外,东出之路还有大道相通,《大清一统志》载:(常州)东出通吴门(东门),经东埠汛、丁堰、戚墅堰、横林,至无锡五牧镇。南道则由戚墅堰经塘桥、雪堰桥等地通达马迹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戚墅堰设站,兼营客货。民国25年(1936年)筑武青公路而经戚墅堰,陆路运输随之兴起而交通更添便捷。运河船运繁盛,每日有多次航班过境。民国37年(1948年)时有20条航线的快、班船,由戚墅堰驶往常州和各地乡镇,载客运货。戚墅堰实为常州城东之水陆交通枢纽。戚墅堰于元代兴漆市,而逐步成为街镇。至清乾隆时,已“万商云集”,百业俱兴。明末清初主要商市在芳渚。太平天国以后,转向桥潭里、万安桥一带。以后向西延伸,形成沿京杭运河的一条街市。由于水运方便,粮食业最为兴旺。民国期间客地粮商来自湖北、安徽、苏北和附近各县四乡八镇。上海等地面粉厂委托当地粮商收购小麦,最多每日收购逾万担。运河上帆桅如林,停泊船只雁排齿列,稻麦收获时节尤甚,素有“小无锡”之称。

崇文向学

民间素盛私塾以传道授业。清光绪年初,设有三近、岘阳、临津等书院。延至清末,近代教育兴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书田等人在戚墅堰东街斗姥阁创办政成乡第二两等学堂,是为戚墅堰第一所小学。其后新学渐兴,法古两等学堂、政成学社、女子学校以及戚电厂、贺家塘、梅港初级小学校等相继创办,私塾被逐步取代(同期全区曾有私塾7所)。民国32年(1943年),地方名士李达安邀工商、教育及政界人士,在芳渚创办私立法古中学(今常州市第四中学),是为境内第一所中学。至解放前夕,戚墅堰区境内有幼教、小学及中学近百所。

经济概况

商业:成戚墅堰区立区招商局,专职负责全区的对内对外招商,对重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504万美元,增74.2%;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增34.3%;自营出口完成1726万美元,增37%。经济开发区共引进各类企业123家,注册资金7500万元,投资总额1.1亿元,并有113家企业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15,注册资金791万元,从业人员665人;新增私营企业112家,注册资金4077万元、从业人员657人。私营企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85亿元,增42.6%,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15.4%。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1.87亿元,增13.8%;实现工业增加值5.45亿元,增14.9%。10家重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34亿元,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增17.9%、19.4%、19.3%和33.8%;印染服装、电动工具、印刷色染等8只重点产品产销两旺,新增收入1.9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2亿元;中南公司和盛发置业公司的印染项目、五环实业公司的彩色印刷包装项目、普灵仕制衣公司的电脑辅助设计裁剪中心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陆续投产见效。
农业:年内缩减三麦种植面积233公顷,扩增油菜113公顷,调增经济作物120公顷,多种经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8%,培育芦荟、早园竹、花卉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种,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种植、养殖基地,完成土地复垦整理34.5公顷,新增耕地12.3公顷。

行政区划

2006年,先行、戚墅堰街道合并,称为戚墅堰街道办事处。丁堰、潞城两镇撤镇改街道,戚墅堰区始辖丁堰、潞城(江苏省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戚墅堰3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为:站北,戚大街,圩墩,河苑,东方,花溪,花苑,丁堰镇),9个村委会(分别为:梅港,芳渚,常丰,丁堰,潞城,政新,光明,东升,曙光),总面积31.58平方公里,居住户籍人口7.96万人。

第三产业

全年实现流通销售额6.2亿元,增10.6%,实现三产增加值1.1亿元。金贸大厦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并已动建。城东商城市场新增现代办公用品装饰材料经营项目;打通商城南大门,改善了商城投资环境。

基本概况

早在6000年前,戚墅堰境内就有人类定居,劳动生息。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其时,人们使用石器从事农耕渔猎,进行原始的纺织活动,并掌握了制陶和玉石雕刻工艺。经2000多年后,农业进入犁耕阶段,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琢玉、陶器日显精美。历史绵延。西晋末,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农业普遍推广牛耕法。东晋、南北朝时,已呈现“良畴美柘”、“阡陌如绣”的繁荣景象。唐、宋之间大力兴修水利,开发低田,龙骨水车得到广泛应用。元、明引种棉花、桑麻、大豆等经济作物。至清康熙年间,水稻品种多达7种,麦、豆、棉、桑、茶、白果豆、萝卜等广为种植。延及民国直至解放前夕,农业仍承袭封建土地制度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奉天时而承丰歉。

地区工业

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戚墅堰开设有多家工场、作坊,尤以家庭织布、砻坊、糟坊为盛。民国8年(1919年)刘瑞金创设燧源电灯厂,民国11年(1922)年张云博、杨翼之等创建利民纺织厂,是为境内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民国12年(1923年),杨廷东等开办震华制造电气机械总厂(今戚墅堰电厂)。震华厂的开办为地区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碾米厂、面粉厂、油厂、铁工厂等相继兴办。民国25年(1936年),上海吴淞机厂迁址戚墅堰而建戚墅堰机厂,占地42公顷,厂房面积2.1万平方米,职工1500多人,为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至抗日战争前,戚墅堰境内有大小工厂11家。抗战期间,工厂遭受严重破坏。通成纱厂、大生源油厂、大星面粉厂均遭焚烧,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工厂曾一度有所恢复。后因解放战争发展迅猛,物价飞涨而衰弱。至解放前夕,大多工厂处境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