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地图
栖霞区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2004年年末,全区总人口39.07万人,同比增长4.61%。全年新出生人口2782人,出生率为7.02‰;死亡人口1894人,死亡率为4.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4‰。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在总人口中,男女比例渐趋协调,由2003年的1.07:1下降到2004年的1.06:1;育龄妇女人口增长较快,比2003年增加1.24万人,同比增长9.46%,比2003年增幅高9.31个百分点。栖霞地区人口绝大部分为汉族。1953年,第八区、第九区、中山陵园区分别有汉族42555人、36911人和28559人,占总人口百分比分别为9928、9971和9937。1964年,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共有汉族223678人,占三区总人口的9951%。中山陵园区有10个少数民族,共444人;燕子矶区仅有6个少数民族,共292人。1982年,全区有汉族378936人,占人口总数9909%;21个少数民族3474人,其中回族3130人,满族220人,蒙古族24人,壮族29人。1990年,全区有汉族486348人,占总人口数9901%;有30个少数民族,4880人,其中以回族居多,为3973人,满族次之,为364人,仫老族和羌族最少,各为1人。朝鲜族87人,占南京市朝鲜族总人数的2635%,为全市朝鲜族人数最多的区。1999年,全区汉族人口为322910人,占总人口的9923%,22个少数民族共3191人。2000年11月1日,全区近1900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按照“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的原则,挨门逐户开始正式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11月,全区有131219户,其中家庭户119338户,总人口395388人,其中女性185193人,性别比为114,户均人数313人,非农业人口324953人,少数民族2917人,65岁以上老人28742人。地区优势
栖霞区位于南京“东大门”,西接主城,北临长江,南依钟山,面积379平方公里,人口40万。栖霞区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区。水路方面,境内有50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沿江大小70个码头,年吞吐能力已达1200万吨。其中有我国内河第一大港——新生圩外贸港可同时停靠12艘2.5万吨级以上海轮,货运可辐射到世界上78个国家和地区的188个港口;国家级龙潭深水港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将于今年年底开港。共设7个万吨级泊位、2个5千吨级泊位,28个1千吨级泊位,总吞吐能力52万标箱。公路方面,境内道路交通四通八达,辐射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贯通全境;全长30公里的栖霞大道实现了南京绕城公路在江南的环网相连,并与和燕路、尧新路、仙新路、312国道连接线等区域骨干道路连为一体,长江二桥穿境而过,南京地铁1号线北出口位于西隅,形成主体交叉的现代化陆路运输网络。铁路方面,栖霞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尧化门编组站,沪宁铁路横穿东西,宁芜铁路穿境通往皖南、赣北,12.5公里长的南京城北铁路环线全部位于境内。航空方面,沿绕城公路和机场高速公路可直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伟人赞誉
孙中山先生曾赞誉南京"有高山、深水、平原天工三种",并预言"其未来之发展不可限量"。随着南京市"东进南延"城市发展战略和沿江开发战略的推进,长江二桥开通,龙潭深水港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以及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栖霞区业已成为南京这个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的一方投资热土和治业胜地。农业介绍
栖霞区农业基础雄厚,是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现有农业人口13.6万,耕地面积15.9万亩,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菜、奶、花”三大主导产业,全区常年性菜地8万亩,奶牛存栏量8510头,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3000亩,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建设了八卦洲野菜基地,石埠桥千亩苗木繁育基地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气候特点
栖霞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和季风环流的海洋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长江横贯东西,江岸线长达81.2公里(含八卦洲环江岸线)。未来发展形势
未来,整个栖霞地区将形成以栖霞大道为主轴,以新港、大学城、龙潭港为三大动力源,南北呼应,两翼齐飞,东西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2002年,栖霞区国内生产总值20.98亿元、财政收入6.08亿元。为实现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000美元,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历史沿革
1995年,将栖霞区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两个村除外),迈皋桥镇的小营、红山、藤子3个行政村,伊刘苗圃、红山公园及属中山陵园管理局行政管理的范围,划归玄武区管辖;将栖霞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村,划归白下区管辖;将栖霞区的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归下关区管辖。2000年,栖霞区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总人口395388人,各乡镇人口:尧化街道59027、马群街道21318、迈皋桥街道63011、燕子矶街道80874、龙潭镇27602、栖霞镇79944、靖安镇29772、八卦洲乡29353、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虚拟街道4487。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2年底辖4个街道、4个镇: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尧化门街道、马街街道、龙潭镇、栖霞镇、靖安镇、八卦洲镇。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辖尧化、迈皋桥、燕子矶、栖霞、马群5个街道,靖安、龙潭、八卦洲3个镇。(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整理),尧化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尧化、尧石二村、尧安新村、尧建新村、计算新村、尧辰、尧新、尧化新村、仙林新村);村委会(尧胜、王子楼、吴边、仙林第二行政村、仙林第三行政村)。马群街道:辖社区居委会(马群、青马、果场);村委会(大庄、狮子坝、黄庄、马群、石坝、百水桥、花岗)。迈皋桥街道:辖社区居委会(长营村、南塑、合班村、金宁新村、十字街、东井村、晓庄、华电新村、迈皋桥街、和燕小区、万寿村、兴卫村);村委会(迈皋桥、兴卫、万寿、奋斗)。燕子矶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太平村、晓庄、幕府山庄、吉祥庵、钟化村、南化新村、电瓷新村、石化村、化纤新村、燕子矶、燕华);村委会(燕子矶、下庙、柳塘)。栖霞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石埠桥、银矿地质、栖霞街、滨江、南炼新村、南水新村、栖化新村、甘家巷、东阳街、西岗、江南水泥厂);村委会(衡阳、十月、石埠桥、栖霞、林山、钱家渡、新合、东湖、漳桥、四段圩、红梅、西花、上前、西湖、朝阳、摄山、东阳)。靖安镇:辖社区居委会(长江、营防);村委会(营防、大棚、南中、飞花、上坝、长江、马渡、太平、靖安、联盟、孙庄、滨江、陈店)。龙潭镇:辖社区居委会(花园、中国水泥厂、锥子山、河北、进士坊);村委会(兴隆、宣闸、花园、上首、龙潭、三官、临江)。八卦洲镇:辖村委会(上坝、大同、永宁、五四、中桥、外沙、光明、下坝、东江、新闸、长江、七里)。此外: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监狱、栖霞区技术经济开发区、南京龙潭物流园、南京市靖安三江口工业园区、南京迈皋桥创业园、南京市马群科技园。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辖尧化、迈皋桥、燕子矶、龙潭、栖霞、马群6个街道,靖安、八卦洲2个镇。靖安镇面积46.47平方千米,人口30464人。八卦洲镇面积56.00平方千米,人口27775人。**此处乡镇面积人口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2004年统计数据。街道数据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