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地图
曲沃县相关地区地图: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矿冶、机械、卷烟、化工、化肥、制革、建材、汽修、农机、五金、棉纺、服装、造纸、商品棉、小麦、烟叶、桑蚕。
历史人物
李建泰曲沃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官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李自成进攻山西,他率军往讨,至保定,驻守城中。城陷,被李自成部将刘方亮所俘。自成败,清召为内院大学士。后罢官归。响应姜瓖反大同,兵败被清军捕捉,伏诛。卫周祚(?—1675)山西曲沃人。明崇祯进士,在明官至户部郎中。清朝初年任刑部侍郎。上疏请严反坐、严考核官吏。历官工部、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后病休。康熙十四年卒。彭真(1902-1997)山西曲沃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北京市市长、北京市第一书记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至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发展规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启动经济,须从县情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和矿产资源开采这两个课题。境内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尚有草地、滩涂、温泉、水面有待开发,以及占现有耕地面积2/3的中低产田有待改造;另外,还有近6万亩宜林面积有待利用。其次,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有煤、磷灰石、铝矾土等矿产均未开采利用。从深度开发看,组织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那潜力则更大。这就是曲沃经济第一步起飞的“希望之路”。今天是昨天的发展,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昨天,曲沃人民曾在这块土地上谱写过光辉灿烂的诗篇。今天,只有善于认识县情,科学决策,充分发挥19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历史文化
县内里村西沟遗址,同闻名于世的丁村遗址同属一个文化层,证实先民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在此繁衍生息,劳动创造。如今,南林吏村一株古老的银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叶繁茂,超脱升腾,以植物圈“活化石”之称,留下了历史遗迹。曲沃人民忠厚温顺,谦恭礼让,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生之于斯,长之于斯,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物质与精神财富。曲沃乃“天府雄风、三晋重地”。这里的山、河、平原,风物宜人的自然环境,成为2800年前晋国建都的条件。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出现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升平景象。作为晋国古都的曲沃,当时的农业已种植小麦、大豆和谷子,使用铁铲、铁犁和耕牛。手工业有冶炼铸造,纺织印染、制革制陶等。商业出现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的富商巨贾。晋国的昌盛本来该给曲沃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然而,沧海桑田,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曲沃自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建县;在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频繁的战争中走过了漫长的1400余年。历史给予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曲沃人民驾驭了这一机遇。明万历年间,县人张士英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经逐步种植推广,全县植烟面积最多时达17万余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7%,年产烟叶7000余吨。旱烟作坊随着烟单种植也应运而生,多达百家,年产烟丝5000余吨。其质甲于三晋,驰名中外,曾远销蒙古的乌兰巴托,苏联的莫斯科、西伯利亚等地。一业兴而百业荣。清代中叶,县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座商几近千家,其中票号、钱庄有72家,同与旱烟共兴衰。烟草种植与早烟生产成为曲沃经济命脉的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旱烟加工渐次让位于卷烟生产,在此转折关头,由于烟农未能熟练地掌握烤烟叶的技术,经济效益不高,致使烟草种植处于萧条地位。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至解放前夕,曲沃经济已濒临崩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曲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期,建国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行政区划
曲沃县辖5个镇、2个乡:乐昌镇、史村镇、曲村镇、高显镇、里村镇、北董乡、杨谈乡。
气候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12.7℃,一月零下4.5℃,七月26.4℃,年降雨量60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90天。
特产
特产烟叶以烟片肥厚硕大,色泽金黄,香气浓郁见长,在华北、西北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