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威海市地图 >
荣成市地图
荣成市相关地区地图:

荣成名片

·中国魅力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人居范例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新兴工业强市,·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大市,·国家级海洋食品名城

经济发展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4.9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2.4亿元,同比增长18.9%。三次产业比例为9.6:59.1:31.3。第二、三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达12.5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684.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610.5亿元,同比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5.9亿元,同比增长12.8%。2008年全市共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43319万元,同比增长23.9%。2008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8908万元,同比增长23.6%。2008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08476万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总额130252万美元,同比增长15.7%;进口总额78224万美元,同比增长14.9%。全年接待中外游客6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8.0%。其中:海外游客30万人次,共计63.9万人天,同比分别增长1.35%和7.57%;接待国内旅客590万人次,共计731.6万人天,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5.75%。旅游总收入50.05亿元,同比增长20.5%。200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0456万元,占预算收入的97.62%,同比增长2.76%,比同期增幅下降27.34个百分点。据统计,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67472人,比上年增加2726人。其中:男性334974人,女性332498人。2008年全市共出生人口3737人,人口出生率为5.60‰;共死亡人口5194人,死亡率为7.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2008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882元,同比增长15.0%;人均储蓄27008元,同比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9元,同比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9116.5元,同比增长9.8%。

对外开放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韩国最近的地区。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一个管理区、12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3个省级开发区。拥有石岛、龙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市第13位、山东首位。荣成海洋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渔业总收入连续24年名列全国县级第一。荣成工业已形成以轮胎、汽车、造船、电机、建材、食品六大板块为主体的26个门类、70多个自然行业,“成山牌”轮胎、华泰“特拉卡”汽车、黄海造船、“好当家”食品等驰名海内外。荣成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近年来,对外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递增30%以上,自1987年第一个外资企业诞生至今,荣成累计利用外资项目1300多个,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0多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来荣成投资置业的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个。荣成还先后与韩国的莞岛郡、富川市、统营市、沃川郡、平泽市、始兴市,美国的钻石吧市、雅典市,日本的浜田市,冰岛的海湾城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荣成市曾获得中国投资硬环境50优城市之一的殊荣,已成为“投资环境最优、投资成本最低、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中外客商投资密集地区。荣成投资环境优越,城市公用配套设施完善,本地电话网总容量达到26万门,光缆传输网覆盖全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网络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有供电能力已达17.5万千伏安,总投资400亿元、总装机容量380万KW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以及总投资160亿元的总装机容量332万KW的电力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水源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8万吨。主要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可满足各类项目的投资需要。荣成拥有石岛、龙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龙眼港拥有泊位11个,其中5万吨级和万吨级泊位4个,5千吨级泊位5个,集装箱专用泊位2个;石岛港共有泊位1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仁川的客货班轮,至日本大阪、博多、门司、关东、关西、韩国釜山、新加坡、香港等港口的全集装箱班轮航线。荣成陆路交通网络发达,到青岛港口、机场约需2.5小时,到烟台港口、机场约需1小时,到威海机场约需15分钟。荣成教育事业发达,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0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0所,市内的威海国际技术学院和荣成市水产学校是全国重点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可以定向为企业培训各类技术工人。荣成投资服务热诚。市行政服务中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驻韩国招商代表处、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等机构,组成了面向外商投资的政府服务系统。对外商投资提供“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全方位援助和服务。社会中介服务等机构健全,可以满足外商投资企业对各类服务的需求。荣成人居环境舒适。连续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依山傍海,风光秀美,冬暖夏凉,在荣成50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10大港湾和30多个岛屿,拥有10大海水浴场、5大风景区和50多处景点。荣成星级酒店、休闲娱乐场所众多,有高等级的医院和涉外学校及居住区,外商在荣成的娱乐、就医、子女入学、购房均享受国民待遇。荣成发展产业众多。船舶制造业:荣成位于世界造船工业的“金三角”腹地,海岸线长达1000华里,有众多天然深水良港,重点规划建设造船工业新区,开展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大型造船企业合作,将荣成建成环黄海区域重要的船舶制造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引进跨国汽车集团及其零部件配套企业,建成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食品加工业:荣成海洋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渔业总收入连续24年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荣成市还是重要的花生、水果产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类海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藻类海产品、海洋保健品、绿色农产食品等特色食品。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荣成经济开发区二十一世纪工业园和港西光电子工业园为载体,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各种电子元器件产品、机电产品、通信类产品,开展应用软件产品的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寻求合作开发,发展特色旅游,把荣成建成集海岛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温泉疗养、体育健身、商务会展、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国际度假旅游胜地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家园。化工制造业: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把荣成建成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中国主要的钢丝帘线生产基地。建材加工业:荣成是“石岛红”的原产地,储量约80亿立方米,依托巨大的资源优势,开展国际合作,以中磊石材公司、人和镇和虎山镇石材工业园为龙头,辐射带动矿业开采、板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材交易市场。

科教文卫

荣成教育事业发达,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0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2006年,经教育部、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理工大学组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并于2008年正式招生。哈尔滨理工大学(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是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由中科院、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哲、文、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3年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2008年8月黑龙江省政府发布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确定哈尔滨理工大学为省属重点建设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0所,市内的威海国际技术学院和荣成市水产学校是全国重点技术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末各类在校学生达8.9万人,其中: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5746人;普通中学34处,在校学生4.38万人;小学50处,在校学生3.53万人;聋哑学校在校学生155人。2006年高考全市一榜上线人数2205人,上线万人比为33.15,高出威海市平均上线万人比8.75个万分点。高考成绩连续八年高居威海市榜首。2005年高考全市一榜上线人数2564人,上线万人比为38.4,高出威海市平均上线万人比12.5个万分点;高考上线率达到52.77%。连续七年高考各项指标高居威海市榜首,也创下了全市高考历史最好成绩。荣成市科技事业成绩斐然。几年来,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大力发展科技事业,2006年,共承担国家星火科技项目6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项,有19项科技成果获地市级以上奖励。全市共授理专利申请355项,实施专利248项,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92项和148项,专利授权50项。曾先后获得“全省科普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等殊荣。荣成市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是全国文化先进市。拥有电影放映单位2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物管理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全市已有800多个村安装了闭路电视,居民的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数字电视已经进入家庭。成功的承办了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射箭奥林匹克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2006年,我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奖牌11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3枚。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25次,参加人数达到30万人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达标率达到98.2%。荣成市卫生医疗条件优越,拥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处,二级甲等中医院1处,一级甲等医院23处,社会防治机构7处,其他卫生单位3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设备、技术水平等基本能够满足全市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2004年和2005年我市分别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灭蟑灭蝇先进市”和“灭鼠先进市”荣誉称号,2005年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国家级试点市之一。荣成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市。

海洋经济

荣成市是全国重点渔业县(市),渔业是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2006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26万吨,渔业经济总收入335.4亿元。根据史料及地理学载,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致使“胶韩辽”大陆部分下沉,形成荣成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辽宁半岛原为一整体板块)。荣成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成山头成为中国大陆探入海洋最深的部分。荣成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其中具韩国仅94海里,这是后世历史上荣成在中外关系、中外贸易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地理基础。也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使荣成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荣成临近黄海、渤海、东海三大渔场,海岸线五百多公里,负二十米等深海域面积二百万亩,有多股洋流在荣成海域汇聚,为荣成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为荣成人的生息繁衍奠定了物质基础。荣成自然地貌之特性,历史之悠久,区域特色鲜明。荣成水产资源丰富,全市三面临海,海岸线长487公里,沿海分布10个海湾、50个大小岛屿,拥有滩涂15万亩,20米等深线内浅海水面200万亩,临近烟威、石岛、连青石渔场,是多种鱼虾产卵、索饵、越冬洄游的优良场所,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对虾、鹰爪虾、黄花鱼、牙鲆鱼、扇贝、海带、裙带菜等鱼虾贝藻类海产品100多种,其中海参、鲍鱼、海胆、真鲷、牙鲆、石花菜等海珍品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享誉海内外。荣成渔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市从事渔业生产的企业400多处,各类水产加工厂712个,海水综合育苗场108个,修造船厂35个,塑料绳网厂53个,渔港码头107处,渔业固定资产总值318亿元。荣成渔业科技水平较高。全市拥有水产专业科技人员1000多名,水产研究所1处,水产职业中专和职业中学各2所,在校学生2000余名,每年输送毕业生600多名。荣成市被列为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国家级海洋功能食品加工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国家海洋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水养殖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和省级海洋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推广项目15个,科技进步因素在渔业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达到65%以上。荣成通过扩规模、调结构、拓疆域,渔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海水增养殖业,全市海水增养殖面积达到31.8万亩,各类养殖品种30多个,形成了鱼虾贝藻多品种养殖,水面、海底、滩涂、工厂化立体利用的养殖格局。特别是鲍鱼、海参、海水鱼类等高效新品种增养殖业发展迅猛,2006年生产商品鲍2488吨、海参15712吨、牙鲆6945吨、鲈鱼3566吨,全市养殖产量达到58万吨,实现产值66.8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海洋捕捞业,拥有机动渔船7474艘、68.2万马力。在渔业船舶中,捕捞渔船5432艘、56.7万马力,其中600马力以上渔船10艘、1.82万马力,60-599马力渔船1804艘、51.3万马力,60马力以下渔船3618艘、3.7万马力,形成了开发能力强、作业领域广、生产规模大的远近洋捕捞船队,开辟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国内主要海域的作业渔场,2006年全市完成捕捞产量68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荣成充分发挥资源和资金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围绕渔业并跳出渔业大力兴办第二产业,形成了以水产品加工为龙头,造船、机械、热电等为补充的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全市现有水产品冷藏加工厂433处、冷库总容量38.5万吨、日速冻能力1.84万吨,海藻加工厂78处、鱼粉厂117处;拥有了好当家集团的箱板线生产、赤山集团的农机制造、朱口渔业集团的模具加工等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带动效应强的工业制造业项目。2006年渔业第二产业创产值173.5亿元,其中水产品加工业收入126亿元,增长14.5%。荣成突出在海洋运输、港口建设、滨海旅游等产业加大投入,快速扩张,形成了产业多元化的新格局,2006年第三产业收入达到59.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渔业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往来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个。到2006年底,渔业企业共兴办水产合资企业161家,合同利用外资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全年提供外贸出口水产品1.21万吨,出口交货值2.04亿元;直接出口水产品12.1万吨,创汇3.03亿美元。

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负增长。据统计,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67472人,比上年增加2726人。其中:男性334974人,女性332498人。2008年全市共出生人口3737人,人口出生率为5.60‰;共死亡人口5194人,死亡率为7.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统计,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636元,同比增长14.7%;人均储蓄20766元,同比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00元,同比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7376元,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4.9平方米。城镇居民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抽样调查):彩电130台摩托车68辆电冰箱86台饮水机84台计算机44台汽车12辆移动电话196部,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启动了惠及700多个村企2.5万弱势群体的“春风行动”,落实了被征地居民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到339546人,参合率达到97.98%。全市有85677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数达到94405人,比上年增加4212人,有9868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加9576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达到79280人。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达3640张,增长121.3%,收养1708人。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912人,社会救济总人数达15907人,比上年增加6495人。

历史沿革

明初属文登县地,洪武三十一年(1398,一说是洪武三十年)年析文登县朝阳都地置成山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裁卫置荣成县,因境内荣山、成山二山首字得名,隶属于山东省登州府。明置成山卫,清改荣成县。因境内荣山、成山二山首字得名。1988年11月1日,撤销荣成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荣成市。1989年12月18日,撤销寻山乡,设立寻山镇;撤销东山乡,设立东山镇;撤销宁津乡,设立宁津镇;撤销王连乡,设立王连镇;撤销邱家乡,设立邱家镇;撤销夏庄乡,设立夏庄镇;撤销泊于乡,设立泊于镇;撤销崖西乡,设立崖西镇;撤销马道乡,设立马道镇;撤销大疃乡,设立大疃镇;撤销黄山乡,设立黄山镇;撤销崂山乡,设立崂山镇。1993年10月19日,撤销港西乡,设立港西镇;撤销荫子乡,设立荫子镇;撤销镆铘岛乡,设立镆铘岛镇;撤销兰家乡,以原兰家乡的行政区域和崖头镇的徐家村设立城西镇,镇人民政府驻徐家村。1994年6月23日,将桥头镇、泊于镇2镇整建制划归威海市环翠区。1998年11月18日,将东山镇的上谭家、下谭家、桃园3个村和宁津镇的山前、青木寨2个村划归石岛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8]33号)。2000年6月23日,撤销城西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崖头镇;撤销斥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岛镇;撤销镆铘岛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宁津镇;撤销龙须岛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成山卫镇(鲁政函民字[2000]52号)。2000年,荣成市辖22个镇。总人口732147人,各镇人口:崖头镇134322、寻山镇33756、俚岛镇28839、马道镇15858、成山卫镇47435、埠柳镇25301、港西镇14702、夏庄镇13994、崖西镇22093、荫子镇15180、崂山镇15011、滕家镇32247、大疃镇19505、上庄镇28559、黄山镇17548、邱家镇26517、靖海镇31629、人和镇38458、石岛镇101028、王连镇19699、东山镇22249、宁津镇28217。(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撤销寻山镇、崂山镇,所属区域并入崖头镇;撤销东山镇、王连镇,所属区域并入石岛镇;撤销马道镇,所属区域并入俚岛镇;撤销靖海镇,所属区域并入人和镇;撤销黄山镇,所属区域并入邱家镇并更名为虎山镇。2002年7月31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荣成市成山卫镇更名为成山镇。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撤销了石岛、宁津两个建制镇,设立了准县级石岛管理区(根据荣成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倒数第二段)。2005年1月1日,石岛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2006年初,荣成市辖6个街道、13个镇:崖头镇、俚岛镇、成山镇、埠柳镇、港西镇、夏庄镇、崖西镇、荫子镇、滕家镇、大疃镇、上庄镇、虎山镇、人和镇;石岛管理区(桃园街道、东山街道、斥山街道、王连街道、宁津街道、港湾街道)。2006年6月10日,荣成经济开发区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改革大会举行,会上宣读省政府批复的撤镇设办事处的意见及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揭牌成立。这次改革将目前市经济开发区、崖头镇镇区合一的体制调整理顺为撤销崖头镇,保留市经济开发区,并更名为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将目前崖头镇的行政区划整建制划归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总面积为227平方千米,人口约18万,维持副县级规格不变。山东荣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荣成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隶属荣成市委、荣成市人民政府,开发区采取下管工作部门和街道的管理格局。崖头、寻山、崂山、城西4个街道办事处也于当日揭牌成立。目前荣成市辖10个街道、12个镇:俚岛镇、成山镇、埠柳镇、港西镇、夏庄镇、崖西镇、荫子镇、滕家镇、大疃镇、上庄镇、虎山镇、人和镇;石岛管理区(桃园街道、东山街道、斥山街道、王连街道、宁津街道、港湾街道);荣成经济开发区(崖头街道、寻山街道、崂山街道、城西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