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威海市地图 > 荣成市地图 >
人和镇地图
人和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人和镇(RénhéZhèn)白云区辖镇。在广州市白云区北部。清嘉庆五年(1791)乡民合股建人和圩,含“众人和睦相处”之意。镇因圩名。原属番禺县第十区。1958年划归广州市郊区,并建人和公社。1984年设人和区,1986年建镇。人和镇是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所在地,当之无愧被称为“空港门户镇”,她还是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是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州市文明镇。广州市的母亲河——流溪河流经人和镇中心,机场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106国道、地铁三号线等贯穿境内,拥有通达全球的空港航班,使人和镇“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俱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人和镇位于区的中部,是著名的侨乡。2002年8月8日,与蚌湖镇合并成新的人和镇。面积7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万,其中农业人口6.7万,流动人口2.9万;辖25个村民委员会、339个经济合作社,2个居民委员会。新白云国际机场坐落在该镇北部。辖内有丰华果蔬公司、绿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空港服务业和空港物流业方兴未艾。

人口

2002年,全镇共有家庭户6350户,总人口2087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6.5%。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3500人,第二产业4800人,第三产业1650人。

城镇建设

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按照政府启动、企业助动、社会联动的城建资本运作机制,以2500万元的镇级财力启动了3亿多元的城建资本,先后改造旧区20多万平方米,开发建设商住楼4万多平方米,兴建了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两处花园式生活小区,实现了“七通一平”;硬化道路80多万平方米,主干道路硬化率达100%,建设绿地绿带30万平方米,实施了镇区光亮建设工程,改变了人和“有镇无城”的局面。

基本概况

人和镇地处民权县城西20公里处,西北与兰考县为邻,西南与杞县接壤,东邻野岗乡,西接双塔乡,南靠尹店乡,北连兰考仪县封乡,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219个村民村组,12560户,总人口51136人,其中回民26人,可耕地面积57675亩,其中盐碱地占42%,沙地占21%,淤地占0.25%,混合土占33.5%。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适合五谷生长。境内有抗旱排涝渠沟6条,一干渠,内黄沟,大山子沟,崔堂沟,大寨沟,通惠渠,省、市新上新三义寨南线大型引黄工程正在施工,打大中小型机井1102眼,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自然形成机井遍布,沟渠相通,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适宜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客观优势,全镇以盛产小麦、棉花、花生、苹果为主导产业,特别是以盛产苹果而闻名,曾著称河南豫东“苹果之乡”之美称。商开高速公路,310国道,陇海铁路分别横贯全镇东西全境,尹店至高集,台上至秋树营两条乡村公路纵穿南北,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为发展运输,农工商贸,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优势条件。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经营经历了个体—互助合作—高级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模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完善,全镇现有机井1102眼,节水闸三个,变电站一处,引水抗旱排涝沟渠6条,农用提水机械7058部台,达到农业生产机械化,灌溉实现机电双配套,农作物旱涝保丰收。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百十斤递增长到千斤以上,棉花亩产由三四十斤递增到一百五十斤以上。人民生活解决了温饱。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了苹果生产,1997年苹果面积发展到3.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3%,成了人和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农业得到很快发展,瓜果、蔬菜、养殖等业发展方兴未艾,粮经比例达到了3:7。“企业兴镇”战略逐步实施,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较好,2002年统计,发展乡镇个体企业1437个,从业人员7842人,年营业收入24860万元,税利5246万元,形成了以面粉加工为龙头,重点发展建材、纺织、运输、果品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五大支柱产业新格局。

历史沿革

人和镇有悠久的历史,据《民权县地名志》记载,秦至唐初隶属外黄县,后归属杞县,东北高集等部分村庄属瞧州。人和镇政府所在地人和集,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相传明嘉靖年间,任、陈、闫由杞县、仪封迁此,呈三足鼎立状分建任庄、陈庄和闫庄,后因三村闹事不睦,事非纠纷迭起,打架斗欧事端不绝,三姓人,民不聊生。清咸丰三年(1853年),杞县开明知县杜峰岭出面调解,三姓言和,重归于好,筑寨合一,并兴集会,并取人和永睦之意得今名。自兴集会以来,市场繁忙,贸易兴隆,成主方圆百里内有名的农村集会。解放前后均是地方政权所在地,原属杞县置人和社,1928年划归民权县人和区,1955年置人和乡,1958年设人和人民公社、1983年设人和乡、1998年撤乡建镇。人和镇人杰地灵,远远流长,历史名人东汉范丹,明万历年赵彦复,明嘉庆年耿秉赞等名传至今。秦置外黄县(现内黄集处),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经此,因宁车转弯得一村名宁车弯,唐朝尉迟敬德建龙虎寺院等古代传说至今统传。1978年,在内黄北旧寨门处发掘的秦。汉文化遗址,被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名胜古迹有秦外黄古城遗址和小山子汉墓群,赵彦复墓地遗址等,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人和人民确立了翻身做主人的革命方向和道路,蕴育了革命的力量,是解放前的革命老区,1938年8月,中共河南省委委派马庆华、万中人、刘勤初三人到豫东民权发展党的组织,年底和翌年初,在人和集村的附近村庄吸收20余人入党,建立了当时陇海铁路道南地下党组织,在人和的内黄集,秋树营建立党小组;1939年春,建立了中共人和区委会,刘勤初任区委书记,崔润生任组织部长,段钦堂任宣传部长,负责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在长期的战斗岁月里,人和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伪、顽进行了卓越的博斗,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至今管寨村村民管思田用锄头从马上打死日本兵的事迹乃被民间传为佳谈。随着抗日战争,解放战斗的进展,1943年在民权县委的下辖下,在现人和辖区内分别设立了中共内黄区委会,垛楼区委会,人和区委会,区委会负责人分别有人和藉革命老前辈韩德甫、赵步先、余兰芳、刘克仁担任。1942年底,1943年初建立了陇海铁路商汴线段地下红色交通线,负责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掩护党的地下工作,护送了数百名过道(陇海铁路)革命干部奔赴解放战斗第一线,组织人民群众配合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战斗。在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和无数次战斗中,人和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为人和的最后解放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卓有成就的人和人更是层出不穷。据2002年统计,全镇有师地级以上干部65名,高级工程师、博士、教授人、省、市部处级先进工作者248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各自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社会发展迅速,镇域景色变化惊人,解放前人和集域内只有宽窄不足10米的十字街,弯曲不直贯通东西南北,临街房屋低矮破旧,市场贸易萧条、工商落后,经济脆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工业、财贸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供电、建材加工、机械修配、农副产品加工、皮革、预制、纺织等乡镇、私营、民营企业企生意兴隆。第二产业异军突起,百货商店、农贸商场、邮政办公楼、电信办公楼、交警办公楼、法厅办公楼、银信办公楼,、工商办公楼、新华书店、饭店酒楼鳞次栉比,特别是实施小城镇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拓宽修铺了东西南北两条主干街道,建立了310国道商贸一条街和占地60亩的农贸。果品批发大市场,310国道两侧栽植了梧桐树,建起了花池,架设了路灯,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旧貌换新颜,一年四季人来车往,客商不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地势地貌

人和镇地处背斜低山,深丘缓坡地貌,地处四十八槽东南部,山高坡缓,地势复杂,高海拔地区土地瘠薄,底海拔地区土壤肥沃,干旱、风暴、滑坡等自然灾害较多,土壤以紫色土、山地黄壤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