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廊坊市地图 >
三河市地图
三河市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八通一平”,建有3座日供水6万吨的水厂、6个供热总面积200万平方米的热力厂、4个大型石油液化气站、1个220千伏变电站、4个110千伏变电站、11个35千伏无人值班变电站。总投资70亿元、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三河电厂已并网发电。

圆满完成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51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底862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别下降到33.3%和37.9%;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1.6平方米、31平方米。

对外贸易

全市引进美、英、日、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外资项目近300家,投资总规模达到110亿元人民币,其中三资企业13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6亿多美元。涌现出一大批出口创汇和技术先进型企业,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商品达50余种。

2010年三河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超大项目纷至:港中旅燕郊海泉湾休闲度假、安邦财险后援服务中心等项目成功签约,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通用磨坊、天久碳纤维、新宏昌重型特种车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战略新兴产业初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利润占全市30%以上。
二、四大园区快速发展,成为全市发展的中坚力量
燕郊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定了发展新优势。
工业新区争列省工业聚集区工作进展顺利,土地收租近6000亩,为大规模增上项目创造了良好条件。
农业园区正式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引进美国蓝雷集团的苜蓿草种植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畜牧产业发展。
福山新区取得了矿山整治的阶段性成果,5.46平方公里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通过国土部批准,新型材料、山地旅游等产业项目相继而至。
三、城镇面貌宜居宜业:三河市荣获“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进步市”、省环境容貌“燕赵杯”金奖、“省级园林城市”、“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燕郊镇成功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小城镇展区,在2010全省重点镇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监测评比中位居第一。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宜业宜游的中等城市发展态势已渐入佳境。
四、发展环境宽松优越:金融环境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已累计为123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1.2亿元。金融部门贷款余额已达到404亿元,存贷比达104%,连续三年突破百分之百,在全省名列第一。
五、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投入使用:东市区投资1600万元,实施锅炉增容和供热管网改造工程。西市区投资4000万元,改造主管网和庭院管网13.9公里、热力站53座。社会保障水平有效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六、重点项目成果丰硕:成功申列省重点建设项目95个,总投资654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位居廊坊首位,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环首都经济圈

河北省政府2010年10月21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13县:即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圈:即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全长999.5公里,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85.65万人)。4区: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三河市在其中,经济最为发达,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科教发展最为全面,作为环首都十三县市排头兵的角色。

地理与气候

本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按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和洼地。其中平原面积最大,主要由潮白河。蓟运河冲洪积扇构成,平均海拔高程5.9—31.9米(黄海标高),地面自然纵坡1/1500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本市东北部的蒋福山地区。该区域周缘为海拔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拔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此外在本市西北部还有一海拔90.4米的孤山挺立于倾斜平原上,洼地主要分布在本市东南部的引泃入潮与鲍邱河、潮白河两岸、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三河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1℃,历史极端气温分别为40.2℃和-25.8℃,总降雨量为905.1mm,年蒸发量1681.9mm。历史平均降水量为617.4mm。相对温度平均为58%,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70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183天,最大冻土深度77cm,最大降雪厚度26cm。辖区一年四季分明,风调雨顺,气候温和宜人,风沙量小,自然破坏力极低。

教育文化交流

与日本茨城鼎古河市建立多年友好关系,并定期有教育文化交流访问团(包括中学生)访问古河市。古河市教育文化交流访问团(包括中学生)同样定期来到三河访问。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两市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中学生民宿活动更是沟通了两市乃至两国青少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