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家子镇地图
三十家子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三十家子村名始于清朝,清初进关留下三十户八旗子弟,因此得名三十家子。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三十家子村,归凌源县第五区管辖。该村1945年8月解放,归松岭子区管辖,1947年土地改革取消村政府,成立农会,一九五五年成立互助组,一九五四年成立初级社,一九五六年成立高级社,同年九月成立三十家子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成立三十家子乡,一九八五年撤乡成立三十家子镇。
行政区划
全镇辖南街、北街、裂山梁、八家、东坡子、北宫杖子、北店、小孤山、姜杖子、白油房、头道沟、三道沟、四道沟、北宫、卧虎山、喇嘛洞等16个行政村,169个村民组。镇区由南街、北街村组成。镇区由南街、北街村组成。被建设部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的凌源市三十家子镇,以市场建设拉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山区小城镇建设后续投入乏力的问题。
城镇建设
三十家子镇是辽宁进关的西部要塞,素有“辽西第一镇”之称。锦承铁路、魏塔铁路、长深高速公路101国道。均从镇内穿过。三十家子大集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大集,辐射周边7个市县。为发挥这种集镇效益,1992年,三十家子镇趁101国道拓宽改造之机,启动了小城镇建设。先后投资1亿多元拓道建楼,建起楼房30多万平方米,新上了给水设施,使街容镇貌焕然一新。然而,楼多了,城镇人口并未显著增加。街宽了,产业也未得到有效扩展。尤其是将集市由镇中心迁到镇外后,交易规模反而缩减。经济实力的不足,使小城镇后续建设举步维艰,处于骑虎难下的态势。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三十家子镇确定了以市场发展牵动产业发展,以经济振兴促小城镇建设振兴的发展思路。他们征地160亩扩建市场,变原有的综合性大集为大牲畜交易、蔬菜批发为主的专业性市场。狠抓市场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招商,在镇内举办大型交易会宣传自己的市场,从而恢复并扩大了市场的知名度,使南起广州、北至黑龙江的客商纷至沓来。火起来的市场拉动了产业迅猛发展。全镇当年新增蔬菜大棚2000多个,养畜户成倍增加,仅养牛大户就达六七百户。市场还拉动了第三产业发展,新增个体私营业户83家,2000多农民入场就业,仅各类经纪人就达1000多名。产业发展使小城镇建设由冷变热。过去是政府出政策鼓励农民建楼,现在农民买地抢着建楼,使地价由原来的每亩几千元上升到五六万元,最高达10万元。尽管如此,还档不往群众出资搞建设的热潮,3年新增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产业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加了。三十家子镇把主要财力用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上,改水、改电、办通信、搞绿化,并投资50万元建了文化娱乐中心,使城市功能增强,品位提升。2000年被辽宁省评为小城镇建设综合整治先进单位。
地理位置
三十家子镇位于凌源市西南部,青龙河上游。东与松岭子镇和大王杖子乡毗邻,南与雹神庙和刘杖子乡接壤,西靠河北省平泉县,北连宋杖子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北纬41°1′,距凌源市市区45公里,距河北省平泉县45公里。
生态建设
凌源市三十家子镇把打造园林生态镇做为重点来抓,采取有利措施,使2008年植树造林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三十家子镇新栽植绿树面积达7000亩,栽植各类树木65万株。三十家子镇针对2008年造林面临干旱、劳力不足和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条件,做出切合镇情的周密安排。一是把植树绿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在3月中旬召开造林协调会,同时印制3000份关于造林的“明白纸”发放到农民手中,使造林补贴政策入脑入心;二是成立主要领导参加的造林指挥部,实行领导包村包地块、职能部门蹲在现场督促落实造林进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三十家子镇对苗木统一发放,严格执行包装、运输、栽植等操作规程,并争取驻镇单位支持,调剂水车给苗木喝足“活命水”;三是对造林地块提前规划定点,做到不规划不栽树,及时给所栽苗木“上户口”,形成群众自觉监督造林质量的氛围,调动群众参与关心造林能动性。造林过程中,采取了专业造林、集体造林和各户分自为战多种方式。三十家子镇先后在101线、四三十线、三沟线和高速公路两侧沿线64公里,栽植棉槐30万株,杨树20万株,大扁杏9万株,馒头柳等风景树1万株,三十家子镇各村农民还自发在河滩房前屋后栽植生态经济林5万株。
气候条件
本镇气候特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年平均气温为8℃,年平均降雨量为450mm,无霜期为145天,结冻期80天,最大冻结深度为1.5m左右。青龙河在镇区东部边缘流过,河水由北向南流入渤海。河床平均比降为0.54%,平时流量为0.65——4.89平方米/秒,最大流速为4.26米/秒。镇区地势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属丘陵地区,土壤多为草甸土并有少量褐土,土壤性质含碱性较高,承载力一般为8——12吨/平方米。
矿产资源
三十家子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铁矿、膨润土、珍珠岩、硅石、花岗岩,其中硅石口位高、储量大,是国家重点企业向东玻璃场的重要原料基地。三十家子镇地处辽宁河北交汇处,交通便捷,是商贸重镇,素有“辽西第一镇”之称。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辽宁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几年中,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560万元,基本建设投资1.04亿元。完成了镇区环岛改造、中桥改造、北出口和东出口的改造工程,商业大街、住宅小区改造工程、镇区绿化工程,镇区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