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坝镇地图
砂坝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状况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主题,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和创新作为动力,把转变作风和增强服务作为手段,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84万元,粮食总产量突破5529吨,财政收入达到4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元,2004年荣获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县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等11项荣誉称号。2005年在上级领导及友人的关心支持下,修通了砂坝至永定区洛塔公路5公里,缩短了砂坝至张家界市区的里程24公里,建成联通网络基站,移动和联通网络覆盖全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脐橙开发1000亩,药材开发500亩,辣椒开发500亩,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积极调整村极行政区划进行并村重组,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全镇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民正朝着小康社会阔步前进。2005年,该镇抓住沼气能源工程、绿茶产业工程、药材开发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村农田引水渠工程、铁矿产业开发等项目落户砂坝的机遇,以突出规模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主,发展了优质稻种植基地、茶叶种植加工基地、柑桔业开发区、药材试点种植基地、综合养殖基地等。全镇共发展优质稻上万亩,茶叶出产量50多吨,柑桔年产量140吨,药材开发550亩,淡水产品年产58吨,建设“猪-沼”式生态农业示范户80多户。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00万元。
社会文化
砂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土地肥沃,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乡”、“白鹤之乡”、“艺术之乡”之称,其墟场文化远近驰名,纸扎艺术、打溜子、唢呐、狮子灯、蚌壳灯、上刀梯、九子鞭、花鼓、阳戏、傩堂戏等民间艺术享誉四方,2002年被中宣部授予“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曾是红二军团战斗过的地方,是郭亮县政府所在地。
历史沿革
解放初为砂坝乡,1956年立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2002年5月撤乡建镇。2005年撤乡并村,把原官坝乡、桃子溪乡、砂坝镇合并为砂坝镇。全镇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2427.8万亩,其中稻田面积9042亩,总人口27519人,辖砂坝、官坝等3个居委会和9个行政村,106个村(居)民小组,全境属中、亚热带地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境内群山林立,溪河纵横,S230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是商贾运输、贸易最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