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四平市地图 > 铁东区地图 >
山门镇地图
山门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2006年以来,山门镇党委紧紧围绕“举特色旗谱和谐曲,建小康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主线,以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为重点,以交通为先导,科技为动力,项目为支撑,立足镇情,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按照“四三二一”的工作思路:即强化“四个一”工程(即人均种植1亩地膜玉米,户均有1人常年外出搞劳务,户均年出售1头以黄牛为主的商品畜禽。人均栽植1亩以花椒或早熟食核桃),搞好“三大建设”(即以水、田、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退耕还林管护与荒造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商贸旅游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培育两大支柱产业(以优质马铃薯、大麻种植为主的产业和黄牛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推进“一个移民点工程或一个新农村建设”。2008年,该镇按照全县“6431”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开发建设的要求,确定了以早实核桃、大麻生产、马铃薯栽培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四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08年种植了4200亩早实丰产核桃、3000亩优质马铃薯、5000亩大麻,并建设了迂通峡6000只散养鸡基地。农业产业化建设势头强劲。

经济建设

2000年来,山门镇牢牢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产业水平全面提高。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平阳县党政干部培训学校主体工程竣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主入口及通道工程开工建设,陈列馆完成方案设计,山门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拥有马蹄笋基地6000多亩,无污染瓜蔬基地4000亩,早香茶基地600多亩。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000-2005年投资900多万元完成总计27.96公里共7条康庄工程道路建设任务;建成城镇水泥路18条近11万平方米;完成了平阳至文成公路山门段的改建工程。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投资400多万完成山门一桥二桥小流域治理工程;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平西路综合整治;新建了电信、邮政、工商、水利、土地、电力、房管、规划和广播电视等大楼;启动了山门镇小迁建工程。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了城镇亮化工程;山顺输变电线路山门段改造完成;山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开始启动。三是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了下山脱贫移民工程,2000-2005年建成扶贫小区3个,安置下山脱贫群众630户2584人。开展“十百工程”建设,农村环境逐步改善。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逐步发展。教育创强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全镇有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4所。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四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投入20万元建设了山门镇集中供养院。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0790男10889女9901家庭户户数6280家庭户总人口20503家庭户男10727家庭户女97760-14岁(总)47810-14岁男26360-14岁女214515-64岁(总)1345715-64岁男690615-64岁女655165岁及以上(总)255265岁及以上男134765岁及以上女1205户口本地住本地19093

4.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

区域概况: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位于四平市东南3公里处,东与吉林省梨树县接壤,西与辽宁省昌图县毗邻,全镇幅员面积181.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2500亩,镇政府下辖13个村,76个屯,4个居委会,8358户,29152人(2000年)。该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市内公共汽车直达镇内,沈长高速公路由镇内通过,距长春机场只有1小时的车程。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152男14816女14336家庭户户数8358家庭户总人口27074家庭户男13880家庭户女131940-14岁(总)54150-14岁男27810-14岁女263415-64岁(总)2185515-64岁男1107015-64岁女1078565岁及以上(总)188265岁及以上男96565岁及以上女917户口本地住本地26014
资源物产:山门镇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国家二级、吉林省一级风景旅游区。有根据神话传说命名的“二郎山庄”风景区;有水影山光、上下一碧的山门水库风景区;有具神秘传奇色彩的龙王河和虫王河;有景观奇特、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的“喀斯特”溶洞;有清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封疆界限“柳条边”遗迹和该边四大边门之一“希尔图库”防御衙门遗址;有神奇莫测的“神树山”、“泉眼山”、“常大山”;有流传久远的“关帝庙”、“龙王庙”、“虫王庙”,有千百年来深为人们所喜闻乐道的“杨二郎赶山”、“杨二郎鞭打三王”等动人的神话故事。这青山秀水映遗迹的旅游圣地,不仅与“转山湖”、“二龙湖”风景区隔山相望,而且与清代慈禧太后的祖籍地——“叶赫古城”咫尺相对。山门镇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玄武岩、花岗岩等,矿泉水资源较丰富,有全国最大的银矿。山门镇是吉林省重要的玉米及其它良种基地,每年都有面积20,000多亩,年产1,000多万斤、年创收入2,000多万元的种子田,有30多万株品质好、产量高、产品畅销各地,具有北方特色的各类果树,是吉林省、苹果梨开发基地;是全省重要高产品基地之一。
经济发展:2000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地处市郊的地理优势、城乡结合部的人文优势、半山区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依靠省、市赋予强镇的优惠政策,使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各项事业成交显著。主要标志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山门村一处规模连片葡萄园总面积1174亩,经济效益为商品粮的10倍;塔山村两处鹿业基地养殖总量800余头,新兴村一处奶牛场养殖总量1800多头,并均获良好的经济效益。镇内私营企业发展到65家,从业人员2300人,年纳税875万元。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1200万元,是1994年的近5倍;农民人均收入1920元,相当于1994年的2倍。城镇面貌发生巨变。全长1公里的山门大路由7米拓宽为15米,沿路两侧安装了路灯;全长850米的中街路由7米拓宽为9米,并沿此两路铺设了下水管道,实施了路面硬化工程;新开一条长500米、宽24米的东山路;新建了5栋商品楼和50余栋两层以上经商门市楼。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迅猛发展。文教体卫、民政、治安工作取得突出成绩,镇或村或受市、区充分肯定,或受年度表彰。2003年,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山门镇早在100多年前,就形成了辐射半径达50多公里的集市贸易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集贸市场更加繁荣。尤其是1991年成为市级工贸开发区、1993年成为全省乡镇经济发展“十强镇”、1999年成为四平市山门个体私营经济园区以来,私营工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3年,园区拥有个体私营工业企业49户。年创产值在2.5亿元以上,园区已成为私营业主投资发财的宝地。

区域概况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位于清水县东部,地处陇山西南麓,属牛头河上游和长沟河源头地区。距县城27公里,2006年,全镇辖17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2210户,10669人,地域面积227平方公里,海拔1537-2144米,年平均气温5-7℃,年降水量620毫米,绝对无霜期130天左右,2007年人均产粮435公斤,人均纯收入1508元,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光水色,物华天宝,风景怡人。山门因地处进山入林区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