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地图
涉县相关地区地图:
更乐镇
镇政府驻更乐村。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2.09万。辖22个行政村:辖又上、上巷、东巷、南池、下池、池西、红街、三合、张家庄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满市口、南漫驼、西寂寥、大洼、江家、前河、后河、江新、东石。河南店镇:镇政府驻河南店一村。面积72.4平方千米,人口2.96万。辖18个行政村:河南店一、河南店二、河南店三、河南店四、王堡、南庄、赤岸、茨村、会里、庄上、沿头、胡峪、岭后、石岗、石龙、立邱、杨庄、卸甲。
索堡镇:镇政府驻索堡村。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2.09万。辖18个行政村:索堡、温庄、弹音、下温、上温、悬钟、常乐、磨池、桃城、南沟、小会、曲峧、高家庄、石家庄、土后门、白泉水、陈家庄等。
西戌镇:镇政府驻西戌村。面积39.1平方千米,人口1.48万。辖6个行政村:西戌、东戌、沙河、宋家庄、水溢河、鸡鸣铺。
井店镇:镇政府驻井店村。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3.82万。辖28个行政村:井店一街、井店二街、井店三街、井店四街、王金庄一街、王金庄二街、王金庄三街、王金庄四街、王金庄五街、老爷庙、前池耳、后池耳、曹家安、玉林井、石井沟、银河井、台东、台西、台南、台北、下庄、禅房、拐里、北峧、刘家、南峧、西坡、东坡。
西达镇:镇政府驻西达村。面积94.4平方千米,人口1.60万。辖14个行政村:西达、东达、牛家、申家、台华、席家、西厂、河口、大滩、小锋、甘泉、匡门口、前匡门、后匡门。
偏城镇:镇政府驻偏城村。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1.42万。辖24个行政村:偏城、横岭、青塔、石峰、小泉、桑栈、前坪、西峧、小峧、西庄、王进、寺峪、畔峪、大岩、王大坡、窑门口、寺子岩、艾叶峧、旮旯铺、西庙湾、圣寺驼、黑龙驼、黑龙洞、南艾铺、平房沟。
固新镇:镇政府驻固新村。面积172.2平方千米,人口2.459万。辖19个行政村:固新、原曲、昭义、邢家、林旺、坪上、东山、西山、孔家、吴家、小车、黄岩、老漳、回底、连泉、小矿、大矿、云头。
神头乡:乡政府驻神头村。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1.41万。辖11个行政村:神头、雪寺、北水、椿树岭、响堂铺、流西河、江家庄、申家庄、前宽嶂、后宽嶂、杨家山。
关防乡:乡政府驻关防村。面积98.7平方千米,人口1.65万。辖16个行政村:关防、郝赵、王家、宋家、西安、苏刘、古台、曹家、陡贡、前池、后池、前岩、后岩、岭底、东瓦池、西瓦池。西瓦池人好水好听神仙说此地会有高人出现.郝全国也
辽城乡:乡政府驻辽城村。面积106.5平方千米,人口1.96万。辖30个行政村:东辽城、西辽城、污犊脑、韩家窑、刘家庄、茅岭底、活水峧、贾家庄、来家山、张家庄、黄栌脑、苏家庄、靳家会、峪里、东泉、西泉、西沟、半峧、污犊、塔庄、梯上、郭家、曲里、石窑、西涧、新桥、郝家、石门、塔坡、南坡。
鹿头乡:乡政府驻东鹿头村。面积113.9平方千米,人口1.64万。辖21个行政村:东鹿头、西鹿头、王家岗、东安居、西安居、花木峧、史家渠、东宇庄、西宇庄、董家沟、符山窑、秦家脑、杨家庄、老周背、龙泉寺、青峰、林峰、壮口、木口、郭庄、核桃树角。
偏店乡:乡政府驻偏店村。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1.74万。辖14个行政村:偏店、西寨、东寨、南寨、北寨、前寨、后寨、赵峪、凤岗、杨家寨、韩家山、上窑则、下窑则、范家井。
龙虎乡:乡政府驻龙虎村。面积70.3平方千米,人口2.13万。辖15个行政村:龙虎、马布、小井、石泊、大泉、南乱石岩、北乱石岩、凤落沟、北郭口、南郭口、王家庄、曹家庄、田家峧、三里峧。
木井乡:乡政府驻木井村。面积65.9平方千米,人口1.63万。辖13个行政村:木井、沙峧、东豆庄、西豆庄、前西峪、后西峪、史家庄、拱沟岭、择营峧、土木河、洪河沟、李家庄、邱子峪。
合漳乡:乡政府驻合漳村。面积108.3平方千米,人口1.98万。辖20个行政村:合漳、丁岩、台庄、段曲、温和、大港、后沟、石梯、史邰、槐丰、太仓、东峧、下坪、郊口、前峧、后峧、白芟、黄龙口、田家嘴、张家头。2003年底,涉县辖9个镇(涉城、更乐、河南店、索堡、西戌、井店、西达、偏城、固新)、8个乡(神头、关防、辽城、鹿头、偏店、龙虎、木井、合漳),2个居委会、308个行政村。
经济状况
经济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涉县依托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经济,实现了全县经济超常规发展。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5亿元,增长11.8%;农业总值完成4.3亿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0元,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增长1.5%,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亿元,增长10.3%;财政收入完成2.16亿元,增长13%;工业增加值完成9.58亿元,增长12.6%,实现利税6682.7万元,增长25%。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13亿元,在河北省各县中位列第13位,增长速度惊人。工业:按照“巩固冶金业,扩大建材业、提高化工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方针,逐步建成完善的县域工业经济体系。现有各级工业企业2083家,产品100多类、300多种。全县乡镇企业“多元竞发”,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壮大,目前乡镇企业摊点11830个,个体工商户2.6万个,私营企业330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4%以上。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发展迅速。重点建设完善了一个综合市场、三条商贸带、八个专业市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成了青塔度假村、革命教育游、文化古迹游、自然风景游等五条旅游线。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山乡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涉县将军岭简介
一二九师的老将帅生前心系太行山,逝后魂归将军岭,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等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山上,在灵骨安放处镌刻了将帅雕像和纪念碑,并建造了刘伯承元帅纪念亭。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在京逝世。遵照他的遗嘱,10月27日,由刘帅子女刘太行、刘太迟、刘雁翎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负责同志护送,将刘帅灵骨安放在将军岭第一个129台阶处,并建造了纪念厅,厅中央是花岗岩雕刻的刘帅坐像,雕像左边有一石碑,正面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之部分骨灰葬于此”,背面刻着徐向前元帅所作七律诗《悼刘伯承元帅》:“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蒙蒙天地倾,垂首山川思栋梁,举目九天觅帅星,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1989年12月10日,与涉县人民结下深情厚谊的外交家、艺术家,原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黄镇将军在京逝世。黄老生前留下遗愿:“生前追随刘伯承元帅挥师太行,浴血奋战;死而心系老区人民,伴随刘帅遗骨回归太行,世世代代同老区人民在一起”。根据他的遗愿,1990年元月14日,他的全部骨灰由其子女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刘帅纪念亭左后侧,石砌的平台中央立有黄镇将军半身花岗岩雕像。左侧石碑上刻着邓小平所题:“将军不辱使命”,背面刻着江泽民所题:“为党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正气长存”。像座的四面刻着黄镇将军的生平简介。右侧石碑正面刻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领导者、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黄镇同志永垂不朽”,背面刻着著名文艺理论家林默涵所题:“革命先驱,征途未搁丹青笔;艺坛巨匠,遗迹仍留翰墨香”。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在京逝世。遵照他生前遗嘱,11月9日他的部分骨灰由直升飞机撒放在将军岭第二个129台阶处,徐帅全身站像立于平台中央,手持望远镜,遥望太行群峰,好似尚在指挥千军万马,奔驰疆场,与敌对垒。1993年2月1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一二九师参谋长李达将军在京逝世,根据他生前遗愿,9月8日,他的全部骨灰由其子女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黄镇将军墓地右侧,墓地平台上立有李达将军半身石雕塑像,像座的四周刻着他的生平介绍。雕像前左侧石碑上刻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李达永垂不朽!”雕像前右侧石碑上刻有江泽民题词:“多智善谋,功勋卓著”。1996年4月6日,原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新亭将军的骨灰由其家人护送,安放于涉县将军岭上;1997年3月29日,原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袁子钦将军的骨灰安放于将军岭上;1997年6月13日,原太行剧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社会活动家赵子岳同志的骨灰安放在将军岭上;2001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原129师七六九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二、五军区参谋长、第六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何正文将军的骨灰由家人护送,安放在涉县将军岭上;2001年10月1日,第三、四届河北省省委书记邢崇智的骨灰,由家人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2002年4月3日,海军原第二水面舰艇学校校长、海军中校赵忠同志的骨灰,由家人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台阶俨然,将帅雕像肃穆庄重,松柏荆棘蔽翳幽深,现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历史渊源
涉县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民间祭祀、祈禳还愿、进香朝拜、神话传说、人生礼俗、岁时节庆等。《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清朝嘉庆《涉县志》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涉县临清漳河下游之北岸,古为沙侯国,汉始置沙县,后汉因两岸人民徒步涉漳水,改名涉县。至魏到北齐时均为临水县,隶属相州魏郡,娲皇宫即在涉县城西北10公里唐王峧沟的凤凰山上。西汉时称古中皇山,相传,女娲就是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汉代《淮南子》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立,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又载:“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抛绳横泥中,举以为人。”,以庙会的历史沿革为主,代表了涉县女娲文化的历史渊源。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来此朝拜女娲,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清嘉庆《涉县志》记载:“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娲皇宫)。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挈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迄今千有余年”。期间,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从北齐建成庙后就有了小规模的庙会,以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庙会规模逐年扩大,久传不衰,至清朝达到极盛时期。建国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娲皇宫庙会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锢,致使千年古刹销声隐迹,无人问津,横遭冷落寂寞,娲皇古建、石刻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女娲文化的很多内容和形式也濒临失传。1978年改革开放后,娲皇宫庙会开始复苏,逐渐恢复了往日盛况,民间祭祀规模浩大,八方香客云集于此,祭祀形式丰富多彩,女娲文化又得以延续,并得到有力保护。县委、县政府对文物古建十分重视,每年拨专款对娲皇古建进行抢救性修复,1996年11月20日,娲皇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明清时期已有公祭,清嘉庆《涉县志》载:“我朝顺治、康熙、雍正间历经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为神诞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讫二十启庙门,远近士女坌集”。但形式、内容都已失传。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政府主导下举行了两次大型的公祭女娲大典,恢复了政府公祭。以上措施对丰厚凝重、博大精深的女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传承、弘扬作用.涉县历史
涉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为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所。早在30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的赵简子城、新桥等遗址和李家巷、北关等古墓群,蕴含了大量的仰韶、龙山及战国和汉文化。据传大禹治水之时,这里属九州之一的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后属魏、赵,秦属邯郸郡。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为涉县立县之始,距今己有两千多年历史。元鼎五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涉侯。东汉初改涉县为涉侯国,属魏郡。晋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曾先后并入临水、刈陵县,隋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潞州等。南宋时涉县被金所占,曾两次升为崇州;元初废州复县;明先后改属真定府和河南布政司彰德府磁州;清代袭之;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1927年涉县直属河南省政府;1932年属河南省三专区;1937年八路军挺进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建立涉县抗日政府;1941年至1945年先后属边区政府、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专区。1946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涉县划归河北省邯郸专置;1960年属邯郸市辖;1968年归属邯郸地区,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属市辖县至今。资源
土地:涉县素以民风淳朴、名胜广被、资源丰富、特产众多而闻名遐迩。全县农用土地2·73万公顷,宜林宜牧荒山10·47万公顷,可开发滩涂水面1300多公顷,山西煤源亦近在咫尺,清漳河纵贯全境,达111多公里,流经13个乡镇,县境渡槽闸涵林立,扬水站点棋布。矿产:矿产资源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矿产资源19种,铁矿石2000万吨,锰矿石8万吨,磷矿石300万吨,石英矿1000万吨,钾矿石1亿吨,白云石24亿吨,大理石3亿立方米,石灰石遍及全县,且含碳酸钙95%以上。
特产:涉县被誉为涉县“三珍”的干鲜果品——核桃、花椒、柿子享誉国内外,其中柿子年产1000多万斤,花椒400多万斤,核桃800多万斤,正常年份干鲜果品年产量达40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