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地图
邯郸市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地貌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冲积平原。2008年到2010年邯郸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路线图已确定,届时邯郸将基本形成“城乡容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四通八达、生态环境优良、城市亮点突出、百姓生活宜居”的城乡新貌。《邯郸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实施意见》日前经邯郸市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自此,2008年到2010年邯郸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路线图已确定。构建大都市亮点更彰显:结合邯郸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特征,邯郸市将进一步完善“1+8”组团式都市区发展规划,构筑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集中规划建设生态水网、五仓区改造、火车站周边综合整治、文化艺术中心、赵苑周边景区、广府景区、龙湖景区、邯武快速公路、环城高速、文化商步街等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区、标志性建筑,塑造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力的城市亮点。
路网新格局出行更畅通:邯郸市要利用三年时间,构建更为高效、快捷的路网新格局。主城区路网建设以拓展中轴线、连接卫星城、整治小街巷、建设样板街为重点,到2010年形成外有高速绕城、中有环路贯通、内有主干道连接的城市道路网络。三年内要完成18条城市主次干道改造工程,翻建道路146.6万平方米,改造便道29.8万平方米;在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小街巷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剩余60条小街巷综合改造任务,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县(市、区)要继续推进城区道路建设和小街巷改造工程,实现城区人均道路面积13平方米,城市亮灯率达到95%以上。
生态园林城休憩更惬意:按照“赵都+绿网”、“绿化+文化”的总体要求,继续保持和发展“小游园、行道树、穿城河、棋盘路”的城市特色,用三年时间将全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54%、38%和12平方米以上,创建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精心组织好赵王城遗址公园和渣山公园建设,彰显古赵文化内涵;完成对丛台公园、滏阳公园、龙湖公园、赵苑公园和沁河带状公园等现有城市公园的改造完善工作。结合路网建设、旧城改造等再建街区小游园100个,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憩娱乐活动空间。邯郸市还将加大拆墙建绿工作力度,由主干道向次干道和小街巷延伸。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成语典故、古赵历史等文化特色将镶嵌其中,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文化品味。各县(市、区)要在城区和重点镇各建成一个面积为6公顷-10公顷,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化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具有较高标准的公园;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在居民生活区建设游园、绿地;2009年完成城区及周边河道水域整治。另外,在水网改造中,邯郸市要充分发挥滏阳河、沁河、渚河、输元河、支漳河穿城而过的独特资源优势,对邯郸市城市建设中实现在强力推进南湖、北湖公园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东湖、西湖建设,建设改造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民有渠、团结西干渠、高级渠,建设好广府古城外围永年洼淀。营造“五河穿城、四湖叠映、河湖相通、碧水萦回”秀美水景,实现河河有清水、处处有水景。
经济发展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2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0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81.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767.1亿元,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53.9:33.9变化为12.6:54.7:3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6.3亿元,增长25.1%。从产业结构增速看,三次产业呈现“高、低、中”发展态势。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7.1亿元,增长4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64.6亿元,增长18.4%;其中:工业投资完成838.1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833.4亿元,增长30.4%。2010年,邯郸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增长21.3%,超年初计划10.3个百分点,高于省平均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亿元,增长33%,超年初计划23.1个百分点,高于省平均8.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三,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邯郸产业经济基础雄厚。农业综合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确定的小麦,棉花、玉米等5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小麦、棉花常年产量达200万吨和8万吨,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形成了鸡泽辣椒、临漳獭兔、馆陶蛋鸡、魏县鸭梨等10个特色产业之乡。
工业:邯郸境内已探明矿物资源多达40多种,其中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邯郸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为全国重要的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纺织、日用陶瓷生产基地。邯郸商贸物流发达,形成了一大批轻纺、汽贸、建材、钢铁等流通企业,建成了一批辐射全国的大型批发市场。
邯郸特产
圣旨骨酥鱼——历史名吃:圣旨骨酥鱼,最早起源于邯郸赵家,叫赵家酥鱼,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五代十国后周大将赵匡胤(河北人)南征北战时偶尔品尝过,千里送京娘时赵家酥鱼曾给其留下和京娘最后的美好记忆,北宋初年,赵匡胤登基后,把赵家这种“骨稣刺烂”后仍保持“鱼形完整”的鱼列为御用美食,从此把赵家骨酥鱼尊称为“圣旨骨酥鱼”。正宗的圣旨骨酥鱼制作十分讲究,“料窨工艺”、“磁州窑特产砂锅”、“祖传秘制核心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做出的鱼已不仅仅是“鲜”,而是“香”,已不仅仅说“好吃”,而是“食补”,而且营养奇特,常食能让人流连忘返。由于圣旨骨酥鱼的后人在民国遭遇变故,这一历史名吃随被很多人遗忘。丛台酒——邯郸市地方特产:战国时代邯郸是赵国的都城,当时建造的“丛台”是赵武灵王饮酒寻乐,观赏歌舞的宫廷御苑。丛台酒由此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游经邯郸,多喜登台览古,饮酒赋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赞美邯郸佳酿的千古绝唱。清代乾隆皇帝于“丛台”行宫饮酒作乐,即兴书下“击鞠呼卢待罗绮,美酒十千醉不辞”的诗篇。
鸡泽辣椒——鸡泽县地方特产:产于河北鸡泽。肉厚、味香、籽少、色鲜。它含有较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辣椒素、维生素A、B、C。其中含维生素C居各种蔬菜之冠,素有菜中“维C之王”的美称。鸡泽椒含水分极少,含油分较多,利于储存和加工。以椒干为原料加工成辣椒油、辣椒粉、辣椒酱等调料,风味独特。
曲面——曲周县地方特产:取绿豆、黄豆、冬小麦3种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细粉,合置盆中,拌入鸡蛋清与芝麻香油。调和成面块;揉和约半小时以上,使之成为软、柔、韧兼备的熟面,再用纯绿豆粉做铺面,用面杖擀压成薄片,以快刀切为粗细一致的细条,最后按规格断拢成把,成为成品。条细如丝,色泽淡黄,煮熟后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滑,咀嚼筋韧。质疏散不粘连,耐贮存,便携带。为高蛋白营养食品,极宜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及年老体弱者食用。
魏县鸭梨——魏县地方特产:魏县鸭梨早在隋唐时就有记载,北宋已有大面积栽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魏县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孕育了魏县鸭梨独特的品质,以个大皮薄、色艳肉细、核小渣少、酸甜适宜、果型端正而享誉海内外,著名的“天津鸭梨”就产于魏县。魏县鸭梨平均单果重225克,最大达到6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1%以上,最高达16.3%,具有生津润肺、解酒醒脑、清心降火、润肤美容之功效,极具保健价值。
永年大蒜、标准件、驴肉香肠:
1、大蒜:素有“大蒜之乡”美称的河北省永年县,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年产蒜头2亿公斤,产蒜薹1亿公斤。早在2000年,永年...大蒜是河北永年县的特产,走出永年县城向东20多公里,就会看到成片的蒜地越来越多。
2、标准件:中国最大的标准件基地-永年。紧固件千余个品种,从事该行业约二十万人,千余家厂家门店,十万余家分布全国的销售门店。年产量247万吨,销售额173亿元,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40%。3、香飘十里的临洺关驴肉香肠:清朝末年,冀南一带蝗旱为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百姓逃荒,十室九空。在逃荒人流中,有一家饭店掌灶师傅叫杜山竹,素有卤肉、灌肠好手艺,来到了临洺关,后来就有了...
大名核桃纹乌枣、杏、五百居香肠:
1、以团枣为料,剔除烂果、软果和虫眼、色青、病斑果,入沸水锅煮一会就捞出,放入洁净凉水中浸渍。待果显出花纹后,捞至苇箔上风干水分,再进行烘烤熏制。一般反复熏烤8遍,火候掌握极严。前4遍主要熏烤水分。要求木材稍冒火头而有烟,温度适宜。后4遍主要为着色,要求木材冒浓烟不起火苗。成品呈卵圆形,乌黑光亮,肉质柔韧,味香甜、耐贮存,不易变质。
2、红杏于6月下旬成熟,呈长卵圆形,果实肥大,果顶微尖,果面绿黄色,阳面有红晕,果肉青黄色,绒毛多,肉厚、皮厚、肉细,离核,汁少味酸,适宜加工。水白杏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实中等,短卵圆形,果顶微凹,稍偏,缝合线明显,果面黄白色,皮薄肉细,离核,果汁多,味甜微酸,品质较好,但不耐储存,宜鲜食
3、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瑕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馆陶御贡酱包瓜:先取七成熟的八道眉甜瓜,挖去内瓤。用三仁(杏仁、花生仁、核桃仁)、三干(葡萄干、枸杞、橘饼)、三丝(青丝、红丝、姜丝)杂以黄豆、芝麻、木耳、香菇做馅,拌匀后装入去瓤的甜瓜内,再用细线将瓜缝合,投入日晒夜露之甜面酱中,腌渍七七二十一天,共计二十一道工序,方能制成。因瓜内加入了一些药料,不仅能生津祛惊医疾疗病,还可充菜佐食。
临漳县特产——临漳扒兔:熏兔自清朝距今历史悠久,临漳县为国家著名“獭兔之乡”,临漳的扒兔、熏兔是用享有“兔中之王”美称的优质獭兔做原料,有多种名贵中药材及香辛料腌制。焖煮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该产品五香脱骨,口感纯正,风味独特,老少皆宜,系纯天然绿色食品,是旅游佐餐,馈赠亲友,家宴,娱乐休闲之佳品。
地域教育
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57所,在校生179.27万人,教职工9.60万人,专任教师8.66万人。其中,幼儿园645所,在园幼儿16.1万人,专任教师3162人;小学3073所,在校生70.2万人,专任教师4.02万人;初中484所,在校生58.86万人,专任教师2.77万人;普通高中90所,在校生16.03万人,专任教师7482人;中等职业学校68所,在校生10.34万人,专任教师6246人;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5097人,专任教师820人;特教学校18所,在校生1816人,专任教师273人;成人大专院校2所,在校生3744人,专任教师89人;成人中小学775所,在校生5.66万人,专任教师556人。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中原外国语职业学院
中学:邯郸市第一中学,邯郸市第二中学,邯郸市第三中学,邯郸市第四中学,邯郸市第七中学,邯郸市第十一中学,邯郸第十二中学,邯郸市第十三中学,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邯郸市第十七中学(马头生态工业城),邯郸市煤指第一中学,武安市第一中学,永年县第一中学,永年县第二中学,邯郸县第一中学,峰峰春光中学,武安市第三中学,涉县第一中学,涉县第二中学,成安县第一中学,广平县第一中学,广平县第二中学,临漳县第一中学,邱县第一中学(试办),邯郸市汉光学校,磁县第一中学
中专:邯郸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小学:邯郸市渚河路小学,邯山区实验小学,邯郸市西关小学,邯郸市南城街小学,邯郸市南关小学,邯郸市邯山小学,邯郸市光明南小学,邯郸市绿化路小学
交通运输
邯郸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居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在四省交界区是唯一的特大城市,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离均在500公里以内。邯郸是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交通便利,纵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与横贯祖国大陆东西的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铁路、青兰高速公路和309国道交汇于邯郸,境内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络,邯郸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已经通航上海、重庆、大连、杭州、西安、厦门、广州、深圳、南京、呼和浩特、温州、海口、合肥等多条航线。在四省交界区域中,只有邯郸具备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纵横过境和航空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条件。2010年,全市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5507万吨,比上年增长30.8%。其中:铁路2837万吨,增长14.9%;公路22669万吨,增长36.0%;民用航空605吨,增长64.4%;全市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3236万人,比上年增长35.7%。其中:铁路739.9万人,增长5.5%;公路12484万人,增长38.0%;民用航空12.6万人,增长48.2%。截止到2010年末,主城区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863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4261辆;全年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76亿人次,出租汽车客运总量3888万人次。2010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7.6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1%。其中:轿车19.81万辆,增长32.6%。在全市汽车总量中,私人汽车达到45.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1%。其中:轿车18.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4.1%。邮电驶入快车道。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亿元,增长4.2%;电信业务收入34.5亿元,增长12.7%。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5.0亿元,增长2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0亿元,增长8.1%;电信业务总量131.0亿元,增长29.8%。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1万户,年末为93.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5万户,年末达到631万户。互联网用户为112.6万户,新增12.7万户。按照全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把邯郸建设成为“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全省实施‘东出西联’战略重要节点”要求,邯郸市努力构筑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大交通体系,为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提供强大交通支撑。逐步建设形成“三纵(大广高速邯郸段、石安高速邯郸段和远景规划的邢峰高速公路)两横(青兰高速公路邯郸段和远景规划的邯大高速公路)一环(环城高速)五射线(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五条高速公路射线)”为主框架的高速公路网,京广、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邯黄铁路网,邯郸机场航空网立体大交通,从而实现对外与经济发展强省有航班相通,与沿海港口有铁路相接,与周边城市有高速公路相连,对内构筑起以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经济圈,达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油公路,极大提升邯郸“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为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作出积极贡献。邯郸主要旅游景点
武灵丛台: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位于市中心丛台公园内。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接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相传它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称武灵丛台。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武灵王修筑丛台的目的是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古人曾有“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扬鞭耀武士”的诗句。据传当时丛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以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饰精雅而名扬列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登台挥毫题诗,抒怀言志,留下了不少诗篇。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2002年10月12日,我国国家邮政局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亭台与城堡》特种邮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为中国“邯郸丛台”。这套邮票的发行,将大大提升邯郸在世界的知名度。2008年获得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乃河北唯一,同时也是第二批中长江以北唯一入选的公园。“国家重点公园”评审是为了加强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在全国公园中开展的一项评比活动。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公园”的是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价值,且在全国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园。截至目前,全国仅有46家公园获此荣誉。娲皇宫:娲皇宫,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的一处古迹。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公里的涉县赤岸村。1940年八路军为抗击侵华日军,挥师挺进太行山区,一二九师司令部12月底迁驻赤岸村,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李达参谋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广大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解放战争中,在这里指挥了上党、平汉等战役,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5年12月迁至武安。一二九师共在这里生活、战斗了五年的时间。1999年,在司令部旧址北面将军岭的北侧,建成了占地13340平方米的陈列馆。馆内以时间为顺序,采取图、表、沙盘、雕塑、及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期间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太行的革命事迹,再现了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涉县境内的近代革命遗址很多,最好能住下来,多走走看看。在县城西边16公里的石门村山凹里,有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后安葬在这里,又称左权墓。城西6公里的王堡村有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礼堂旧址,以及西达兵工厂旧址等。
历史文化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在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绵绵7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十大文化脉系。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其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包容,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具有中原华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构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区诸民族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她丰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是邯郸地域文化中的代表。赵文化滥觞于春秋,兴旺于战国,延续至两汉,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这里产生了发达的冶铁、制铜、制陶等手工业,形成了繁荣的城市商业贸易,孕育了荀子、公孙龙、慎到等一代学术大师,涌现出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魏征等一批慷慨悲歌的英雉人物。它与燕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概貌。赵文化其主流内涵是“开拓进取,竞争图强,兼收并蓄,改革创新”,贯穿其中的以人为本、广揽贤才、团结向上、忠勇报国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磁山文化: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国以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为特点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因最早发现在武安的磁山遗址而命名。经科学测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历史。1976年开始考古发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动植物标本,还发现了炭化的粟约10万余斤,磁山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作物—粟的最早发源地,还是中国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的发现地。农作物“粟”(谷子)、家鸡和胡桃(核桃)三大发现,不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改写了我国乃至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以陶质平底盂、鸟头形支脚为特点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铲、磨盘、磨棒为特点的农耕和脱粒工具,以长方形坑穴为特点的粮食窖穴,以陶、石器“组合物”为特点的祭祀遗迹等,构成了磁山文化独特而丰富的内涵。磁山文化被誉为“中华瑰宝”,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
女娲文化:在涉县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娲皇宫,传说是华夏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娲皇宫因此而得名。因女娲抟土造人,又是人类的创造者,故被世人尊称为“华夏祖庙”。娲皇宫建造在悬崖峭壁上,阁楼高悬,构造奇巧,被称为河北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从娲皇宫开凿的石窟和摩崖刻经考察,它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1450余年,后经历代相继扩修,逐渐形成今日规模。相传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女娲的诞生之日,每当此时举办娲皇庙会,来自周边数省的游客云集此地祭祀女娲。千百年以来,流传在这里的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形成了丰富的神秘文化,在中原大地远近闻名。以娲皇宫为代表的女娲文化,展现了女蜗在洪荒之世,与自然抗争、改造自然、造福苍生的不屈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涉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
曹魏建安文化:位于临漳县西南的古邺城遗址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东汉未年至隋统一的400年问,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在此建都。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而显名于世,东汉末年孕育出了文学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学”。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在邺城聚集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主体的“邺下文人集团”,辞赋慷慨,谈诗论文,开一代风格刚健,情调激越之文风,留下了大量的词赋文论作品,在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处黄河之北的邺城,散布在漳河之滨的百余座东魏北齐皇陵和众多的寺庙遗址,书写着它曾经的辉煌。铜雀三台和邺城的建筑格局,对隋唐长安都城、元大都(北京城)、日本奈良城乃至后世的都城建筑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以邺城为依托的建安文化,是建安文学的摇篮,民族融合的结晶,中国文化史的奇现。
北齐石窟文化:以响堂山石窟和娲皇宫石窟为代表的北齐石窟文化,是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藏,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经群,代表着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最高成就。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国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四大名窟之后的全国第五大石窟群。也是北齐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藏。它始建于北齐,经隋、唐、宋、明历代开凿续修,共有大小洞窟十六座,造像4300多尊。它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互相融汇过程的历史体现,另一方面是南北方文化相互渗透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佛教雕塑艺术汉化过程中承上启下,融汇贯通的重要环节。娲皇宫石窟现存北齐佛教刻经六部,共计约13万字,是国内摩崖刻经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处,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校勘中国佛教史籍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北朝书法艺术的精品。
梦文化:以“一枕黄粱”名梦和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产生于唐代的黄粱美梦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邯郸的黄粱梦镇。从古到今,黄粱一梦以及由此演绎、发展而形成的“梦文化”在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典藏中,留下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绚丽画卷。黄粱梦的美妙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国外也是声名远播,甚至于登上了日本小学的教课书。梦文化涵盖历史、心理、生理、民俗、宗教、文艺等领域,具有神秘的特性。依据唐传奇《枕中记》而建的千年古观“黄梁梦吕仙祠”,建筑规模宏伟,内有中国“名梦馆”,是研究中国“梦文化”的集大成之地,也是中国“梦文化”唯一的载体,它对中国小说、戏剧、诗文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黄粱梦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梦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邯郸因此被海内外人士誉为“美梦之乡”。
磁州窑文化:磁县、峰峰矿区的西部地区,是绵延的太行山余脉,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是制作陶瓷的天然原料。从北齐时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并逐渐形成了漳河流域的观台和滏阳河流域的彭城两大窑场。宋元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民间瓷窑,从此薪火相传,绵延千年。其造型优美,装饰手法丰富,色彩对比强烈,题材广泛,技艺高超,瓷器产品在艺术上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它所创造的白地黑花的装饰艺术,集诗、书、画于一体,独具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了古代北方民窑的最高水平。古来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磁州窑以粗犷、豪放、潇洒的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创造了宋金元时期民间瓷艺的最高成就,体现出民间工艺强大的生命力。磁州窑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中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广府太极文化:灿烂的东方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邯郸的永年县广府城,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永年县成为中国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广为传播,尤其是杨式太极拳开武术健身之先河,使太极拳易于习练,成为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太极拳作为祖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瑰宝,就是从这里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亿万民众热爱的体育健身运动。太极拳以集武术、医术、导引术为一体的科学的人体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广府的太极拳文化已成为中国的国粹而载入史册。被国家授予“世界太极拳夏令营基地”、“太极拳研究中心”、“太极拳之乡”、“太极拳圣地”。如今,以杨露蝉和武禹襄为代表的广府太极文化,已成为河北乃至中国向世界传播健康和友谊的纽带。影视剧《广府太极传奇》在广府实地拍摄。
成语典故文化: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它们以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寓于情趣、耐人寻味而成为中国汉语言艺术中的一枝奇葩。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这些成语典故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也有500条之多。另外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遗址景观。位于邯郸市赵苑景区内的“成语典故苑”,占地102亩,以园林为载体,以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为内容,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象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将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再现世人面前。它以古喻今,鞭策鼓励后人,是中国唯一的以成语典故为主题的文化园林。2005年10月26日,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成语典故文化已成为邯郸市十大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边区革命文化: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刘伯承、邓小平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边区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刘、邓首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在这里指挥大小战役3100多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形成了光彪史册的革命军事文化。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的300余位将帅,成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在邯郸创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开播。在抗战中创建于邯郸的《人山报》影响深远,边区革命文艺活动和创作演艺队伍在这里培养、成长、壮大,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边区大众文化。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涉县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陈列馆”名列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