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邯郸市地图 >
肥乡县地图
肥乡县相关地区地图:

地质地貌

肥乡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地质构造位置处于地朝准地台(Ⅰ级)华北断拗(Ⅱ级)临清台陷(Ⅱ级)邱县一肥乡断凹(Ⅳ级)内。据石油钻井揭露,在肥乡一带,前第三系基岩可能以肥向斜为主体受到馆陶西断裂的影响,表现为单边断裂一不对称向斜型。其凹陷沉积中心在肥乡东南15公里。其中推断东营组一沙三段厚约1500米。肥乡地层第四纪厚度大,全境无基岩出露。在地质新生界,下第三系是华北及本区找(石)油的主要目的系层。而第四系厚度达1700米,为地下水存储系层。两系地质在肥乡境钻探的具体揭露是:下第三系渐新统东营组:岩性以深红、棕红、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与浅棕、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岩互层。视厚度70米至100米。第四系下更新统:岩性以棕黄色粘土、亚粘土夹细砂、主粗砂为主,夹砂砾层、肥25孔、肥28孔见有玄武石。视厚度200米。
地貌:肥乡县全境处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西南略高,东北略低。最高点为寨中堡村偏北0.8公里处,海拨55.4米;最低点为瓜精庄东南0.3公里处,海拨41.4米,相差14米。全县境基本处于漳河冲洪积扇区,按《河北省地貌图》分类,属于堆积平原区之新冲积平原亚区,以扇上平地或缓斜地为主,间夹古河道微高地和扇上洼地,呈北东向狭条带状分布。全县地貌主要类型有:故河道(自然堤缓岗)、微斜平地(二坡地)、决口扇形地和小冲积锥、洼地等,其中故河道、二坡地、小扇形地、洼地等,分别占总面积的23%、21.6%、5%和47.9%。
地表水:今肥乡县境内无自然河流流径,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接纳成安县、邯郸县沥水径流的客水,以及岳城水库灌区的供水。大气降水多年年均降水量为513.2毫米。总水量约为2.06亿立方米。每年汛期,上游县径流客水平均水量为1035万立方米。灌区供水量1965年至1978年年均量为35875立方米,其中最大供水年1967年为7万余立方米。80年代空白供水年逐渐增多,进入90年代几乎停止供水。
地下水:本县地下水主要贮存于新生界第四系各层结构松散的岩层中。该层含水沙层结构松散薄乱,据测估,可采量每平方公里约为13.77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可采量约为68987万立方米,年采量约为68321万立方米。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直接渗入为主,其次是渠灌、井灌回归补给。由于近处灌溉供水减少,地下采水超量,水位下降。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80-1981年),全县土壤共分2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47个土种。其分布特点是随微地貌起伏呈有规律的分布,随河流沉积规律平行故道呈带状或班状分布,从岗到洼,沙、壤、粘分布的过渡性,嵌壤性非常强。
土壤地质:县境内土壤成土母质均匀为古黄河、漳河等河流冲积物,它依附着河流“紧沙、慢淤,不紧不慢两合土”的沉积规律,形成今日土壤质地沿东西方向呈“沙—中壤—重(粘)”规律性的分布状态。概括地说,土壤质地以北口一带为最重,其次是白落堡、旧店一带;最轻的是肥乡镇一带,其次是天台山镇和北高一带。全县土壤耕层养分含量,除速效钾较为丰富外,其他几种养分均较缺乏,而且不同地点含量高低不均,总的状况是:“高钾、低氮、缺磷、有机质少“。

行政区划

肥乡县辖2个镇、7个乡:肥乡镇、天台山镇、大西韩乡、辛安镇乡、毛演堡乡、元固乡、屯庄营乡、东漳堡乡、旧店乡。肥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距新兴工业城市邯郸市仅14公里是邯郸东部卫星城,西靠京广铁路、京开高速公路。309国道、邯青(青岛)快速公路和邯济(济南)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肥乡县总面积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总人口31万,辖2镇7乡、263个行政村。肥乡镇:镇政府驻李庄村。面积80.4平方千米,人口6.91万。辖39个村委会:李庄、北街、东街、南街、西街、郑村、前屯、常庄、东关、南关、北关、西关、辛庙、曹庄、赵庄、赵寨、蔡庄、辛庄、申庄、高庄、城西、铺上、梁庄、潘村、东北庄、后翟固、前翟固、东张寨、西张寨、常耳寨、城南堡、前黄寨、后黄寨、打席营、勒马台、郭家堡、龙堂堡、南西落堡、北西落堡。天台山镇:镇政府驻天台山村。面积59.28平方千米,人口3.59万。辖22个村委会:天台山、南王固、北王固、东马固、西马固、南杜齐、北杜齐、南谢堡、北谢堡、宜官堡、大康堡、韩堡、李堡、郑堡、张达、吴堡、肖庄、焦堡、支村、任堡。东漳堡乡:乡政府驻东漳堡村。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2.90万。辖34个村委会:东漳堡、西赵寨、东赵寨、前刘寨、后刘寨、西南口、东南口、前北口、后北口、东大靳、西大靳、北大靳、瓜精庄、井王庄、小移庄、鸡泽屯、东吕口、山字丘、前大移庄、后大移庄、李庄、宋庄、小靳、北行、中行、南行、东赵、西赵、小营、靳庄、井头、薛庄、积善。辛安镇乡:乡政府驻辛安镇村。面积45.03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25个村委会:辛安镇、西南庄、小漳堡、失驾堡、孟宋堡、前贾庄、后贾庄、东杜堡、西杜堡、孟郭庄、小康堡、孟陶庄、北河堡、孟张庄、西贾北堡、东贾北堡、前白落堡、后白落堡、中白落堡、前赵云堡、后赵云堡、范庄、史庄、潘寨、杨庄。旧店乡:乡政府驻西北高村。面积54.85平方千米,人口2.85万。辖26个村委会:西北高、东北高、西马寨、东马寨、东辛寨、西辛寨、北河马、东路庄、西路庄、中辛店、东辛店、西辛店、东营、南庄、温庄、焦寨、贾寨、北营、杨庄、旧店、许庄、南营。大西韩乡:乡政府驻大寺上村。面积45.28平方千米,人口2.90万。辖28个村委会:大寺上、小寺上、后寺上、马小屯、粉房头、寨中堡、小南头、逯家堡、杜汤堡、大西韩、南西韩、东荆科、西荆科、吕家堡、东庄上、东张庄、西张庄、西高家寨、东高家寨、北相公庄、南相公庄、唐疃、程庄、柳庄、崔庄、韩屯、李庄、郑庄。屯庄营乡:乡政府驻屯庄营村。面积53.73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22个村委会:屯庄营、刘寨营、南屯庄、西吾吉、东吾吉、孔仓堡、南河马、大西高、小西高、西吕营、北屯庄、田寨、申营、后营、房庄、赵庄、邓庄、杨庄、柴庄、贺营、程寨、周寨。元固乡:乡政府驻前元固村。面积55.76平方千米,人口2.75万。辖27个村委会:前元固、西元固、东元固、西彭固、索家寨、八里庄、西贤店、三里堤、东屯庄、西屯庄、户部李庄、东河头堡、西河头堡、前油胡寨、后油胡寨、中油胡寨、李堡、平庄、李庄、杨庄、沙窝、袁庄、王庄、谢村、胡庄、郝庄、韩庄。毛演堡乡:乡政府驻毛演堡村。面积54.53平方千米,人口3.50万。辖40个村委会:毛演堡、侯寅堡、前王固、后王固、姚宫院、东谢店、西谢店、东长桥、南长桥、南元寨、李焦寨、李兴堡、郝家堡、郭焦寨、百户寨、王焦寨、水刘庄、魏庄、牛村、周庄、袁庄、杜寨、陈庄、史寨、赵庄、张村、林寨、姚庄、崔庄、辛庄、路堡、风火、东魏、孙庄、卜寨、前街、后街、孔寨、后屯。2003年底,肥乡县辖2个镇(肥乡、天台山)、7个乡(东漳堡、辛安镇、旧店、大西韩、屯庄营、元固、毛演堡),1个居委会、263个村委会。

肥乡县教育

肥乡县教育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3所,其中重点高中一所,初级中学21所,小学236所,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各一所。现有教职工2793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1776名,中小学占地面积12698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2545平方米。1996年全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通过省“普九”第二轮复查。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确立了“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强化学校管理,使肥乡的普教、成教、职教、幼教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个教育形势呈现出勃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一是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彻底改变了“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落后历史,正在向着标准化发展。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各类活动室从无到有,中小学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二是强化教育管理,深化教育内部体制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树立学科带头人,全面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素质。

肥乡县动植物资源

植物和动物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也相应地有不同的物候。1月:地表封冻、草木凋零。2月:终雪、冰化、土表始风化、冬小麦始返青、柳条始绿。3月:土壤解冻、蚂蚁、蜜蜂始出窟活动,蛇、蝎等始见,大雁北飞,野草发青芽。榆钱出、落,小麦始长,椿树吐芽、杏花开。4月:终霜,果树花开,蛙始鸣,布谷鸟叫,枣树发芽,播种棉花,杨花落,麦抽穗。5月:椿树开花,小麦蜡熟,油菜,蒜苔、蚕茧可收获,杏熟,蝉鸣。6月:棉花现蕾,麦熟。7月:桃子熟。8月:棉吐絮,椿树结籽,终蕾。9月:夏播作物谷、豆等熟,苹果、梨熟,燕南飞,菊花开。10月:始霜,桃杏树叶黄,蛙终鸣、块伏作物熟。11月:蛇、蛙冬眠,水结冰,大雁南飞,杨柳落叶,始雪,土壤冻结。12月:地表全面冻结,积雪久而不化。

交通运输

肥乡县是邯郸市东部卫星城。全县辖7乡2镇,263个行政村,人口近32万,总面积501平方公里,素有“华北粮仓,冀南棉海”之称。肥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十分便利,距邯郸市主城区仅9公里,3-9国道,菡济铁路,青兰高速纵贯全境省道宁魏线横穿南北,距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不足10公里,距在建的邯郸机场30公里。计划建设的邯黄铁路(邯郸到黄骅港)以肥乡为始发点。肥乡县交通运输业发达,县内有大型运输车车辆5000多台,成为邯郸乃至周边地区交通运输业最为发达的县区。

肥乡县农业

“四增”措施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增强干部发展意识。积极引导村干部由重管理向重服务、重发展转变,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增强发展意识,并举办技术培训班,加强对村干部的技术培训,提高带领群众谋发展的本领。二是增长农民致富本领。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选派农业技术专家进村入户传授科技知识,近几年来,共培训群众5万多人次,推广新品种80多个、新材料40多种、新技术20余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增加农村设施建设资金。以发展农村沼气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投资4600万元,建成文明生态村40个。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投入3800多万元新建农村公路305公里,212个村庄实现了通油路,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投资1600万元大力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四是增添农村新风尚。积极在农村引导创建文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增强群众民主意识、政治意识和新农村建设意识。

肥乡县经济状况

肥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全县辖9个乡镇,263个行政村,面积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人口30万,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近年来,由于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采取多种有效手段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使我县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攀升,尤其是蔬菜生产连年再上新台阶。200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1万亩,总产41.51万吨,总产值达到了1.7亿元.特别是以辛安镇乡、天台山镇、在西韩乡、毛演卜乡、肥乡镇等5个乡镇为中心的圆葱生产已初具规模,2002年收获面积3万亩,总产达12万吨,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预计总产可达22.5万吨,已成为我县蔬菜生产的新兴特色产业。同时,广大农民在圆葱生产技术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并涌现出许多种植能手及经纪人队伍,由于成绩突出,省、市有关领导多次视察我县圆葱生情况,并经予高度评价。